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 第543章 昆仑五十年,全员冲击凝脉巅(第一阶段?上?1)

昆仑巅的灵韵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修炼场,姜小雨立于高台之上,淡紫色修仙长袍在灵韵微风中轻扬。

她周身萦绕的元婴巅峰仙元沉稳如深潭,既无学员的青涩,也无过度外放的张扬 ——

百日适应期结束后,她便以指导者身份,接过叶尘赋予的重任,带领从学员中精挑细选的 1000 人 “凌霄队”,开启千年计划第一阶段的修炼征程。

“未来 50 年,我们的目标清晰且唯一:全员突破至凝脉境巅峰。”

姜小雨的声音通过仙元传遍凌霄队队列,目光扫过下方身着统一灵韵修行服的学员,

“修仙之路如登梯,锻体为基,聚气为阶,凝脉为桥,一步都不能虚浮。

昆仑巅灵韵丰沛,但若根基不牢,后续筑基、金丹乃至更高境界,都将是空中楼阁。”

话音未落,叶尘九人的身影在修炼场边缘的灵韵中显现。

苏晴手持一卷淡金色灵韵图谱,抬手将其投影在半空:

“这是凝脉境修炼全景图,标注了各境界核心要点与昆仑适配修炼区 ——

前 10 年主攻锻体,中 20 年深耕聚气,后 30 年全力冲击凝脉。

姜小雨会根据你们的进度动态调整计划,我们九人也会每月巡查,为你们解答修炼难题。”

柳若璃补充道:“锻体需借灵韵强肉身,聚气要引灵韵入丹田,凝脉则需通经脉筑循环。

三者环环相扣,你们要多与姜小雨沟通,切勿闭门造车。”

姜小雨抬手结出 “启灵印”,淡紫色仙元注入修炼场地面,青金色灵韵光纹顺着学员队列蔓延开来。

1000 名学员整齐盘膝而坐,掌心向上承接灵韵,昆仑巅 50 年冲击凝脉境巅峰的修炼,正式拉开序幕。

前 10 年:锻体境 —— 灵韵淬体,筑牢肉身根基

锻体境是修仙之路的第一道门槛,核心在于用灵韵打破凡俗肉身桎梏,强化筋骨、脏腑与感官,为后续容纳灵韵、运转元气打下基础。

昆仑巅的 “灵韵淬体区” 专为此时打造,区内灵韵经阵法转化为 “温和淬炼属性”。

既能深度渗透肉身,又不会伤及未发育完全的经脉,是锻体的最佳场所。

1. 灵韵淬体池:唤醒肉身潜藏潜能

锻体初期,学员每日需在 “灵韵淬体池” 中浸泡 4 个时辰。

淬体池的灵韵浓度是凡界的 3 倍,池底铺着昆仑特有的 “淬体灵草”,其根系能释放出细微灵韵粒子,加速灵韵向肉身深层渗透。

来自河南的陈默,初入淬体池时,只觉灵韵如细密的冰针,扎得皮肤发麻刺痛 ——

他在凡界是写字楼白领,常年久坐少动,肉身基础远逊于其他学员,初次接触灵韵淬体难以适应。

“陈默,放松肩颈,放缓呼吸,想象灵韵是温水,顺着毛孔钻进体内,滋养每一寸肌肉与骨骼。”

姜小雨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同时一道淡紫色仙元轻轻包裹他的躯干,像一层保护膜,引导灵韵以更温和的节奏渗透。

陈默按指引调整,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吸气时感受灵韵顺着鼻腔流入胸腔。

呼气时让灵韵顺着血液流向四肢,渐渐的,刺痛感消退。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身舒畅的暖意,原本僵硬的肩颈也慢慢放松下来。

日复一日的浸泡中,学员们的肉身逐渐发生蜕变。

来自新疆草原的阿合买提,本就有牧民的强健体魄,经灵韵淬体后,手臂肌肉线条愈发紧实,一拳能轻松打碎修炼场边缘的青石板;

来自上海的张颖,原本纤细的身躯变得柔韧有力,腾跃时能在空中停留近半盏茶时间,肉身的柔韧性与爆发力较凡界时提升了 4 倍;

来自西藏的卓玛,常年在高原生活导致的手脚冰凉症状,也在灵韵滋养下逐渐消失,指尖开始泛出淡淡的健康光泽。

10 年淬体期结束时,凌霄队全员肉身强度均达到 “锻体境巅峰标准”——

皮肤能抵御凡界普通刀剑的划刺,力量、速度、耐力较凡界时提升 5 倍以上。

部分天赋突出的学员,甚至能凭借肉身力量搬动修炼场的小型灵韵石块。

姜小雨看着学员们挺拔的身姿,满意点头:“肉身根基已牢,接下来,我们进入聚气境,学习引导灵韵入丹田。”

2. 灵韵基础拳术:以练代养,强化肉身协调

仅靠淬体池浸泡,不足以完全激发肉身潜能。

姜小雨结合凡界武术与修仙基础,创编了 “灵韵基础拳术”,共 18 式。

每一式都需配合灵韵运转,旨在通过招式演练,强化肉身协调性与灵韵掌控力,为后续聚气境引导灵韵打下基础。

拳术第一式 “灵韵冲拳”,要求学员出拳时将灵韵汇聚于拳峰,以拳带韵,增强出拳威力。

来自澳门的梁姨,初练此式时,总因灵韵运转不顺畅导致招式卡顿 —— 灵韵刚汇聚到拳峰,就容易溃散,拳头落在沙袋上,只有肉身力量,毫无灵韵加持的痕迹。

姜小雨观察后,发现她是呼吸与出拳节奏脱节:

“梁姨,出拳时配合‘短吸长呼’,吸气时引灵韵至胸腔,出拳时呼气,将灵韵顺着手臂推向拳峰,试试这个节奏。”

梁姨按指引反复练习,先单独调整呼吸,再配合出拳动作。

三天后,终于能让灵韵稳定附着在拳峰,出拳时沙袋上泛起淡淡的灵韵波纹,拳术威力较之前提升了一倍。

10 年间,学员们每日清晨在修炼场演练拳术,傍晚在淬体池浸泡,肉身不仅强度提升,灵韵与肉身的适配度也大幅提高。

第 10 年末的 “锻体考核” 中,凌霄队全员均能完整演练 18 式灵韵基础拳术。

每一招都能附带灵韵威力,顺利通过考核,正式进入聚气境修炼阶段。

中 20 年:聚气境 —— 灵韵入丹田,培育初始气感

聚气境是修仙之路的关键转折,核心在于学会将外界灵韵引导至丹田。

转化为自身可操控的 “元气”,培育 “气感”,为后续凝脉境打通经脉积累能量。

昆仑巅的 “灵韵聚气区” 灵韵浓度更高,且设有 “聚气灵阵”。

阵眼由灵韵晶石组成,能主动牵引灵韵向学员丹田汇聚,大幅提升聚气效率。

1. 灵韵引导术:打通灵韵入丹田通道

聚气初期,学员首要任务是掌握 “灵韵引导术”,学会将空气中的灵韵通过鼻腔、毛孔吸入体内。

再借助意念引导至丹田。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实则对意念掌控力要求极高 ——

灵韵无形无质,若意念不集中,灵韵容易在体内溃散,或停留在胸腔、四肢,无法顺利抵达丹田。

来自广东的林浩,初学时总遇到 “灵韵滞胸” 的问题 ——

灵韵吸入体内后,总在胸腔打转,像堵着一团棉花,无论如何引导,都无法向下进入丹田。

他急得满头大汗,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修仙天赋。

姜小雨并未让他强行尝试,而是教他 “分段引导法”:

“先将灵韵引导至腹部,停留片刻,感受灵韵在腹部的存在感,再用意念慢慢将灵韵向下推至丹田,切勿急于求成。”

林浩按方法练习,先专注于将灵韵引入腹部,待熟悉这种感觉后,再尝试向下引导。

第七天清晨,他突然感受到丹田泛起一丝微弱的暖意,那是灵韵成功抵达丹田的信号 ——“气感” 初现。

为帮助学员快速掌握引导术,姜小雨在聚气区设置了 “灵韵引导灯”——

每个灯对应一名学员,当灵韵成功入丹田时,灯便会亮起淡绿色光芒。

看着身边的引导灯陆续亮起,学员们的积极性愈发高涨。

课间时常围坐在一起,交流引导技巧,分享各自的心得体会,形成了良性竞争氛围。

10 年后,凌霄队全员均能熟练运用灵韵引导术,每日可将定量灵韵引入丹田。

丹田内的 “元气” 逐渐积累,气感也从最初的微弱暖意,变得越来越清晰,部分学员甚至能在丹田内感受到元气的轻微流动。

2. 元气凝练:将外界灵韵转化为自身能量

聚气后期,核心任务是 “元气凝练”—— 灵韵是外界游离能量,只有通过凝练,转化为自身专属的 “元气”,才能真正为己所用,支撑后续凝脉境打通经脉。

昆仑的 “聚气灵阵” 在此阶段发挥关键作用,阵内灵韵会与学员丹田内的灵韵产生共鸣,。

加速凝练过程,同时减少元气溃散的概率。

陈默在元气凝练阶段展现出过人天赋。他心思细腻,擅长观察细节,在反复练习中发现:

将灵韵按 “顺时针方向” 在丹田内缓慢旋转,凝练为元气的速度,比 “逆时针方向” 快 20%,且凝练出的元气更精纯。

他将这一发现分享给姜小雨,姜小雨亲自验证后,在全队推广这一方法,让凌霄队的元气凝练效率整体提升了 15%。

阿合买提则遇到了 “元气溃散” 的难题 ——

他丹田内的元气刚积累到一定量,就容易不受控制地散入四肢。

像装在漏桶里的水,始终无法达到聚气境中期的标准。姜小雨教他 “丹田锁气诀”:

“用意念在丹田周围形成一道无形‘气墙’,将元气牢牢锁在丹田内。

凝练时再慢慢打开一道小口,让新引入的灵韵与原有元气融合,避免溃散。”

阿合买提按方法坚持练习,每天用半个时辰巩固 “气墙”,一个月后,元气溃散问题彻底解决,丹田内的元气量稳步提升。

第 30 年(前 10 年锻体 中 20 年聚气)末,凌霄队全员均达到 “聚气境巅峰”——

丹田内元气充盈,能随意操控元气在体内缓慢流转,部分学员甚至能将少量元气导出体外,附着在指尖形成淡淡的白色光团。

姜小雨看着学员们展示元气操控,语气郑重:

“聚气已成,接下来的 30 年,我们将冲击凝脉境,打通周身经脉,让元气形成完整循环。

这是第一阶段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你们要有心理准备。”

后 30 年:凝脉境 —— 打通周身经脉,铸就元气循环

凝脉境是第一阶段首程的核心目标,需打通周身 “十二正经” 与 “奇经八脉”。

让丹田内的元气能顺畅流经全身,形成 “元气循环”,为后续筑基境奠定基础。

昆仑巅的 “灵韵凝脉区” 设有 100 根 “通脉灵柱”,灵柱由千年灵韵石材打造。

能持续散发 “通脉属性” 灵韵,辅助学员软化堵塞的经脉节点,降低通脉难度。

1. 灵韵经脉镜:探查经脉堵塞状况

凝脉初期,学员首要任务是通过 “灵韵经脉镜” 探查自身经脉状况。

经脉镜是昆仑特有的修仙器具,能将学员体内的经脉以淡蓝色虚影形式投影在半空,清晰标注出堵塞严重的部位与节点。

不同地域的学员,经脉堵塞情况差异显着 —— 草原出身的阿合买提,

“足太阳膀胱经” 堵塞较轻,但 “手少阳三焦经” 因常年骑马握缰,堵塞严重;

高原出身的卓玛,“足少阴肾经” 因低温环境收缩,堵塞节点最多;

都市出身的陈默、张颖,“手太阴肺经” 因凡界空气污染,存在多处细小堵塞。

“卓玛,你的足少阴肾经堵塞严重,需先用药浴温通,再用元气引导。”

姜小雨根据经脉镜显示,为卓玛定制了专属方案,

“每日清晨用‘温肾通脉药浴’浸泡双脚,药浴中加入了昆仑的通脉灵草与暖肾灵泉,能软化肾经堵塞节点;

傍晚再用元气缓慢冲击,切勿强行突破。”

卓玛按方案执行,每天清晨在药浴中浸泡 1 时辰,感受温热的药液顺着足底穴位渗入肾经,缓解经脉的僵硬感;

傍晚则盘膝坐在通脉灵柱旁,用丹田内的元气,像细水流一样缓慢冲击堵塞节点。

三个月后,经脉镜显示她的肾经堵塞节点减少了一半,丹田内的元气也能顺着肾经流动一小段距离。

30 年凝脉期的前 10 年,凌霄队全员均完成了周身经脉的探查与初步疏通,为后续全面打通经脉扫清了障碍。

2. 通脉灵柱辅助:全面打通经脉,冲击凝脉巅峰

凝脉后期,学员需在 “通脉灵柱” 旁修炼,借助灵柱的通脉灵韵,全力打通剩余堵塞经脉,实现 “周身经脉贯通”。

通脉灵柱的灵韵能与学员体内的元气产生共鸣,像一双无形的手,帮助元气推开堵塞的节点,大幅降低通脉难度。

阿合买提在打通 “督脉” 时遇到了最大难关。

督脉是 “阳脉之海”,贯穿脊背,掌控全身阳气流通,其上的 “大椎穴”“命门穴” 等节点堵塞严重,他多次用元气冲击,都因节点坚硬而失败,甚至导致丹田元气消耗过快,出现头晕乏力的症状。

“阿合买提,暂停强行冲击,改用‘元气滋养法’。”

姜小雨及时制止了他,“每天用 30% 的元气包裹堵塞节点,像用温水泡硬糖一样,慢慢滋养软化,待节点松动后再尝试冲击。”

阿合买提按方法调整,每天将元气集中在大椎穴,感受元气与通脉灵柱的灵韵共鸣。

一个月后,他明显感觉到大椎穴节点松动,再次冲击时,元气顺利通过,督脉彻底贯通。

那一刻,他能清晰感受到丹田内的元气顺着督脉快速流转,像一股暖流涌遍全身,力量感瞬间提升。

随着时间推移,学员们陆续打通所有经脉。

陈默在第 45 年(昆仑时间)率先达到凝脉境巅峰。

能让元气在周身经脉中快速循环,甚至能将元气导出体外,形成一层淡白色的 “元气护盾”。

抵御修炼场的灵韵冲击;张颖在第 47 年突破,她的元气循环速度最快。

能在呼吸间完成一次全身经脉循环,为后续修炼打下了速度优势;

阿合买提、卓玛、梁姨、林浩等学员,也在第 50 年到来前,先后突破至凝脉境巅峰。

第 50 年末,凌霄队 1000 名学员全员达到 “凝脉境巅峰”——

周身经脉贯通,元气循环顺畅,能随意操控元气进行简单的攻击与防御,部分学员甚至能借助元气实现短时间低空飞行。

修炼场上,学员们整齐列队,展示着凝脉境的实力:

有的用元气凝聚出灵韵拳印,有的用元气在周身形成护盾,有的则展示着元气循环的流畅度,场面壮观。

姜小雨站在高台上,看着眼前的景象,眼中满是欣慰:

“50 年锻体、聚气、凝脉,你们做到了全员突破!

接下来的 50 年,我们将向金丹境发起冲击,难度会远超此前。

但我相信,只要你们保持这份坚持,定能再创佳绩。”

叶尘九人也来到修炼场,苏晴笑着公布:

“凌霄队 50 年凝脉境修炼圆满完成,接下来将有 10 天休整期,之后进入金丹境修炼阶段。

其他九组学员也在同步进步,80% 已达到凝脉中期,后续会以凌霄队为范本,加快修炼进度。”

此时,叶尘周身泛起淡淡的金色仙元,目光扫过众人:

“你们的进步值得肯定,但修仙之路永无止境。

接下来的百年,我们九人也会闭关修炼,冲击更高境界,期待未来与你们在更高处相见。”

众人隐约察觉到,叶尘九人的仙元波动比此前更加强盛,似乎已触摸到新境界的门槛;

而姜小雨周身的元婴巅峰仙元,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像是在为后续突破积蓄力量。

昆仑巅的夕阳洒下金色光芒,灵韵在修炼场上空交织成绚烂的图案。

凌霄队学员们互相庆祝着突破,脸上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50 年的修炼,不仅让他们突破至凝脉境巅峰,更让他们明白了修仙之路无捷径,唯有扎实前行,才能不断攀登更高境界。

而这,只是华夏修仙学院千年计划的第一步,更广阔的修仙天地,还在前方等待着他们。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