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 第332章 志愿微光聚星河,仙力引航暖人心

九忆居的清晨,被院角的菊花香浸透。叶尘翻着仙力指南上“阴霾散尽,阳光满途”的字迹,指尖还残留着记录时的郑重。柳若雪正整理着留守儿童送来的手绘画,画里的太阳总是格外大,照亮着歪歪扭扭的房屋和笑脸——那是孩子们对“守护”最直白的理解。

“只靠我们的仙力还不够。”苏瑶将刚煮好的粥端上桌,雾气氤氲了她的眉眼,“凡间的问题,终究要靠凡人的手一起解决。就像之前的留守儿童,若村里能有更多人愿意搭把手,孩子们的日子会更踏实。”

她的话音刚落,凡尘镜突然泛起柔和的暖光,不同于以往的警示,更像一声温柔的召唤。镜中浮现出一幕幕画面:乡镇小学门口,老人提着饭盒等待放学的留守儿童,却因腿脚不便险些摔倒;社区里,独居老人坐在门口晒太阳,眼神空洞地望着远方,无人搭话;山区的卫生院里,医生对着寥寥的药品叹气,因为缺人,很多老人的慢性病只能靠电话叮嘱……

仙力指南的虚影随之展开,系统提示带着前所未有的“共建”意味:

【检测到凡间“互助力量不足”现象。当前社会中,留守儿童照料、独居老人帮扶、基层医疗支援等领域,均存在“需求大但人力少”的困境。需宿主们解决25起相关案例,覆盖乡村、社区、乡镇三大场景,同时完成“培育志愿队伍”“搭建互助平台”“形成长效机制”三重目标——不仅要解决当下问题,更要点燃凡人的互助之心,推动志愿者队伍建设,构建人人参与的和谐社会。请宿主们以仙力为引,聚微光成星河。】

25起案例,还要培育队伍、搭建平台、形成机制。九人对视一眼,眼中多了几分期待——这不再是单纯的“解决问题”,而是要“种下希望”,让互助的种子在凡间生根发芽。

“分三组,每组负责一个场景,核心是‘引路人’而非‘包办者’。”叶尘合上指南,指尖划过“志愿”二字,“我们的仙力要当‘星火’,点燃凡人的善意;要当‘桥梁’,连接有需要的人和愿意帮忙的人;更要当‘框架’,让志愿互助能长久走下去。”

传送阵的莹光在脚下亮起,九人带着新的目标,奔赴凡间的乡村与社区。

负责“乡村志愿队伍培育”组的柳若雪和沈清薇,在一个偏远山村找到了第一个目标。村里有12名留守儿童,跟着年迈的祖辈生活,每天放学,孩子们要么在村口疯跑,要么趴在低矮的板凳上写作业——没人辅导功课,也没人管安全。村支书王大爷愁得睡不着觉:“我想组织村里的年轻人帮忙,可他们要么觉得‘费时间’,要么怕‘管不好孩子’,都不愿意。”

柳若雪和沈清薇装作县里来的“志愿工作指导”,跟着王大爷走进村活动室。“我们可以先搞个‘课后小课堂’试试,不用所有人都来,找几个有耐心的年轻人就行。”沈清薇说着,柳若雪趁机在活动室的墙上注入一道仙力——墙上浮现出“乡村志愿小课堂”的海报,海报下方列出了“辅导功课、安全陪伴、兴趣活动”三个简单的任务,旁边还有一行淡粉的小字:“每一份陪伴,都是孩子的光”。同时,村里的广播里响起了温柔的倡议:“如果你有时间,愿意陪孩子们写写字、读读书,请来村活动室找王大爷报名吧。”

当天下午,有三个年轻人来了——刚毕业的大学生小林、在家待业的姑娘阿梅,还有开小卖部的大叔老周。“我小时候也没人辅导功课,想帮帮这些孩子。”小林挠着头说。柳若雪教他们用仙力生成的“简易辅导手册”,沈清薇帮他们制定了轮班表。第一堂课后,孩子们围着阿梅问:“姐姐明天还来吗?”阿梅笑着点头时,柳若雪知道,这颗志愿的种子已经发了芽。(第一个)

另一边,负责“社区互助平台搭建”组的叶尘和郑蓉,在一个老旧社区找到了第二个目标。社区里住着30多位独居老人,最让他们头疼的是“小事难办”——买米扛不动,药吃完了没人帮着买,家里水管坏了只能干着急。社区主任李姐说:“之前也想过让邻居帮忙,可大家平时不怎么来往,都不好意思开口。”

叶尘和郑蓉装作“社区服务专员”,在社区公告栏前停下脚步。“我们可以建一个‘邻里互助角’,谁有需求写在纸条上,谁能帮忙就撕下来联系。”叶尘说着,郑蓉趁机在公告栏上注入一道仙力——公告栏变成了“智能互助板”,左边是“需求区”,老人可以写下“需要买降压药”“水管漏水”等需求,右边是“志愿区”,居民可以登记自己能提供的帮助(如“会修水管”“可代买东西”)。同时,互助板会自动匹配需求和志愿者,还会显示“今日已帮助3位老人”的暖心提示。

第二天一早,李姐就兴奋地给叶尘打电话:“太神奇了!张阿姨写了‘需要买米’,楼下的小王马上就帮她扛上去了;刘大爷家水管坏了,楼上的老陈师傅带着工具就去修了!现在大家路过互助板,都会停下来看看。”叶尘赶到社区时,看到几位老人正围着互助板聊天,小王和老陈被围在中间,脸上满是自豪。(第二个)

负责“乡镇志愿机制完善”组的吴莲和苏晴,在一个乡镇找到了第三个目标。乡镇卫生院只有3名医生,覆盖周边5个村子,老人看病要走几里山路,慢性病复查更是困难。院长赵医生说:“我们想组织‘志愿巡诊队’,但缺人缺物资,也不知道怎么安排路线,一直没搞起来。”

吴莲和苏晴跟着赵医生走了两个村子,看到一位老人因为腿疼,硬是拄着拐杖走了两小时才到卫生院。“巡诊队得有固定的时间、路线,还要有懂点医疗知识的志愿者帮忙。”苏晴说着,吴莲趁机在卫生院的墙上注入一道仙力——墙上出现了“乡镇志愿巡诊队”的规划图,标注了每个村子的巡诊时间(每周二、四下午),旁边列出了“志愿者招募条件”(会量血压、能帮忙登记信息即可),还生成了一份“简易医疗包清单”(含血压计、常用药等)。同时,乡镇的各个村子里,都出现了“巡诊通知”,提醒老人按时等候。

一周后,巡诊队第一次出发——赵医生带队,5名志愿者随行(有村里的赤脚医生,也有刚退休的护士)。他们背着仙力生成的医疗包,走村串户,为老人量血压、开药方、讲解健康知识。当他们走到最后一个村子时,老人早已在村口等候,手里拿着自家种的橘子,非要塞给志愿者:“谢谢你们来,不用我们跑远路了!”(第三个)

接下来的两个多月里,九人在凡间的乡村、社区和乡镇,点燃了一个又一个志愿的火种:

在一个山区,他们遇到了因为缺人照顾,留守儿童只能在山上放羊的村子。柳若雪和沈清薇帮村里组建了“放羊伴读队”,让放羊的老人带着孩子,志愿者每周上山两次,在山坡上给孩子们上课。现在,孩子们放羊时手里多了课本,老人们也多了聊天的伴。(第四个)

在一个社区,他们遇到了独居老人买菜难的问题。叶尘和郑蓉帮社区搭建了“银发菜篮子”平台,志愿者每天早上统计老人的需求,下午将新鲜蔬菜送到家门口。现在,社区里的年轻人下班路上,都会顺手帮老人带份菜,“顺路帮忙”成了习惯。(第五个)

在一个乡镇,他们遇到了学校体育器材匮乏,孩子们没地方活动的问题。吴莲和苏晴帮乡镇组建了“体育志愿队”,志愿者中有体育老师,也有喜欢运动的年轻人,他们带着孩子们跑步、打球,还募集资金买了新的篮球架。现在,学校的操场每天放学后都挤满了孩子的笑声。(第六个)

在一个乡村,他们遇到了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没法和外地子女视频的问题。柳若雪和沈清薇帮村里开设了“手机教学班”,志愿者们手把手教老人视频通话、发红包。现在,村里的老人每天都能和子女“见面”,有的还学会了拍短视频,分享村里的生活。(第七个)

在一个社区,他们遇到了宠物主人外出时,宠物没人照顾的问题。叶尘和郑蓉帮社区搭建了“宠物互助圈”,志愿者轮流帮忙喂养宠物。现在,社区里的宠物主人再也不用担心外出时宠物没人管,还因此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邻居。(第八个)

在一个乡镇,他们遇到了农产品卖不出去,农民愁眉苦脸的问题。吴莲和苏晴帮乡镇组建了“助农志愿队”,志愿者们帮农民拍照片、写文案,在网上推销农产品。现在,村里的橘子、核桃都卖出了好价钱,农民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第九个)

在一个乡村,他们遇到了留守儿童没人教唱歌画画,课余生活单调的问题。柳若雪和沈清薇帮村里组建了“艺术志愿队”,志愿者中有学音乐的大学生,也有会画画的老师,他们每周来村里两次,教孩子们唱歌、画画。现在,村里的孩子会唱很多歌,墙上画满了他们的作品。(第十个)

在一个社区,他们遇到了上班族没时间接孩子放学,孩子只能在学校门口等的问题。叶尘和郑蓉帮社区搭建了“四点半课堂”,志愿者们在下午四点半到六点之间,在社区活动室照顾孩子,辅导功课。现在,上班族再也不用担心孩子没人接,孩子们在活动室也能交到好朋友。(第十一个)

在一个乡镇,他们遇到了卫生院缺人,疫苗接种排队长的问题。吴莲和苏晴帮乡镇组建了“疫苗接种志愿队”,志愿者们帮忙登记信息、维持秩序、安抚孩子。现在,疫苗接种的队伍变短了,孩子们也不再害怕打针。(第十二个)

在一个乡村,他们遇到了村里的道路没人修,下雨天泥泞不堪的问题。柳若雪和沈清薇帮村里组建了“修路志愿队”,志愿者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到一个月就把路修好了。现在,村里的路平坦了,孩子们上学再也不用担心滑倒。(第十三个)

在一个社区,他们遇到了老人孤独寂寞,没人聊天的问题。叶尘和郑蓉帮社区搭建了“银发茶话会”平台,每周组织一次茶话会,志愿者们陪老人聊天、下棋、讲故事。现在,社区里的老人再也不觉得孤单,茶话会成了他们最期待的活动。(第十四个)

在一个乡镇,他们遇到了学校图书馆藏书少,孩子们没书看的问题。吴莲和苏晴帮乡镇组建了“图书志愿队”,志愿者们募集图书、整理书架,还组织读书分享会。现在,学校的图书馆里摆满了书,孩子们每天都能读到新的故事。(第十五个)

在一个乡村,他们遇到了农民不懂新技术,庄稼产量低的问题。柳若雪和沈清薇帮村里邀请了农业专家,组建了“农技志愿队”,志愿者们跟着专家学习新技术,再教给其他农民。现在,村里的庄稼产量提高了,农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第十六个)

在一个社区,他们遇到了垃圾分类宣传不到位,居民不会分类的问题。叶尘和郑蓉帮社区组建了“垃圾分类志愿队”,志愿者们在垃圾桶旁指导居民分类,还发放宣传手册。现在,社区里的居民都学会了垃圾分类,环境变得更干净了。(第十七个)

在一个乡镇,他们遇到了留守儿童过生日没人庆祝,只能默默许愿的问题。吴莲和苏晴帮乡镇组建了“生日志愿队”,志愿者们会提前了解孩子们的生日,在生日当天给他们送上蛋糕和礼物,一起庆祝。现在,每个留守儿童过生日时,都能收到满满的祝福。(第十八个)

在一个乡村,他们遇到了村里的老人没人理发,头发长得很长的问题。柳若雪和沈清薇帮村里邀请了理发师,组建了“理发志愿队”,志愿者们每月来村里一次,免费给老人理发。现在,村里的老人都能理上干净的头发,精神面貌好了很多。(第十九个)

在一个社区,他们遇到了居民之间有矛盾,没人调解的问题。叶尘和郑蓉帮社区组建了“调解志愿队”,志愿者们都是有耐心、有经验的居民,他们会主动了解矛盾,帮忙调解。现在,社区里的矛盾少了,邻里关系变得更和谐了。(第二十个)

在一个乡镇,他们遇到了卫生院缺药,老人买不到常用药的问题。吴莲和苏晴帮乡镇组建了“送药志愿队”,志愿者们每周去县城买药,然后送到老人手中。现在,老人再也不用担心买不到药,身体不舒服时能及时吃药。(第二十一个)

在一个乡村,他们遇到了村里的文化活动少,居民生活单调的问题。柳若雪和沈清薇帮村里组建了“文化志愿队”,志愿者们组织广场舞比赛、戏曲表演等活动。现在,村里的文化活动多了,居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第二十二个)

在一个社区,他们遇到了上班族没时间照顾生病的家人,只能请假的问题。叶尘和郑蓉帮社区搭建了“临时陪护”平台,志愿者们在空闲时间帮忙照顾病人,陪病人去医院。现在,上班族再也不用担心因为照顾家人而耽误工作。(第二十三个)

在一个乡镇,他们遇到了学校缺老师,孩子们的英语课没人教的问题。吴莲和苏晴帮乡镇联系了外语学院的大学生,组建了“英语志愿队”,大学生们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教孩子们英语。现在,孩子们的英语成绩提高了,也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第二十四个)

当九人找到第二十四个案例时,已是初冬的下午,乡镇的街道上落满了金黄的树叶。他们坐在卫生院的门口,看着“送药志愿队”的志愿者们背着药箱,说说笑笑地走向村子,心里却还在想着第二十五个目标。就在这时,苏瑶的茶杯突然震动起来,她抬头看向不远处的敬老院——敬老院里有20多位老人,因为缺人手,老人们的衣服没人洗,房间没人打扫,每天只能坐在院子里晒太阳。

九人赶紧走过去,柳若雪在敬老院的墙上注入一道仙力——墙上浮现出“敬老志愿队”的招募海报,旁边列出了“洗衣、打扫、陪聊”等简单任务,同时生成了一份“志愿排班表”。叶尘联系了乡镇的中学和社区,不到半天,就有15名志愿者报名(有中学生,也有社区居民)。

当天下午,志愿者们就来到了敬老院。中学生们帮老人洗衣服、打扫房间,社区居民们陪老人聊天、下棋。一位老人拉着志愿者的手说:“好久没这么热闹了,谢谢你们来陪我们。”夕阳西下时,敬老院里充满了笑声,老人们的脸上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第二十五个)

“第二十五个!”九人都笑了起来,心里充满了温暖。他们刚要拿出回程符,就觉得体内的仙力瞬间爆发,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明亮——这仙力里,不仅有他们的力量,还有无数凡人善意的温度。凡尘镜的虚影在他们身边展开,系统的提示带着前所未有的欣慰:

【恭喜宿主们!成功归纳并解决“互助力量匮乏”类问题25起!】

【“志愿互助体系”永久性仙力开启中……】

【开启成功!今后凡凡间将自动生成三重“志愿引航仙纹”:

1. 需求匹配仙纹:在乡村、社区、乡镇自动生成“志愿需求平台”,实时发布留守儿童照料、独居老人帮扶、基层服务支援等需求,精准匹配有意愿的志愿者;

2. 队伍培育仙纹:为志愿队伍提供“标准化指引”(如培训手册、活动方案、物资清单),帮助新手志愿者快速上手,同时记录志愿时长,生成“志愿荣誉证书”,激励更多人参与;

3. 长效保障仙纹:联动地方政府和公益组织,为志愿队伍提供物资支持(如医疗包、图书、工具)和政策保障(如志愿者保险、表彰机制),让志愿互助从“临时帮忙”变成“长久坚持”。】

九人回到九忆居时,已是深夜。凡尘镜上正播放着各地志愿活动的画面:乡村的“课后小课堂”里,志愿者在给孩子们讲题;社区的“银发菜篮子”前,年轻人在给老人递蔬菜;乡镇的“志愿巡诊队”里,医生和志愿者在给老人量血压……每一个画面里,都有温暖的笑容。

叶尘看着镜中的画面,拿起石桌上的仙力指南,在“志愿互助体系”那一页,轻轻写下“微光成炬,温暖人间”。苏瑶端来一杯温好的茶,递给他:“以前总觉得仙力强大,现在才知道,凡人的善意聚在一起,比仙力更有力量。”

柳若雪靠在竹篱上,看着天上的星星,轻声说:“是啊,和谐社会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每个人的事。以后我们还要继续努力,让更多人加入志愿队伍,让人间处处都是温暖。”

院角的梅花已经有了小小的花苞,在月光下透着淡淡的粉色,像是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温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