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 第218章 帝都论功谋长远,江南新绿映初心

一、辰时归京入朝堂,洪灾复盘定功过

六月初八辰时,载着叶尘的越野车驶入帝都城门。历经江南洪灾的日夜奔波,他虽难掩倦色,眼神却依旧锐利——此次江南之行,不仅抵御了洪峰,更揪出了一批贪腐官吏,厘清了防洪工程的积弊,此刻,他要在朝堂之上,为这场“抗洪之战”做个了断,更要为江南的长远发展谋篇布局。

太和殿内,文武百官早已列队等候。叶尘走上龙椅,目光扫过殿内众人,沉声道:“此次江南洪灾,朕亲赴一线,见证了各地官吏的作为,也看到了百姓的坚韧。今日召众卿前来,一是复盘洪灾应对,论功行赏、追责问责;二是商议江南灾后重建与长效防洪之策,绝不让悲剧重演。”

话音刚落,户部尚书率先出列:“陛下,江南各地灾情统计已汇总完毕——共倒塌房屋一百五十六间,受损农田一千零一十亩,无一人因灾伤亡。灾后重建款项已拨付到位,预计一月内可全面恢复。”

叶尘点头,转而看向刑部尚书:“此前揪出的清河县刘三、昆山县周福、吴县赵德才等贪腐官吏,审讯进展如何?”

刑部尚书躬身回道:“回陛下,所有涉案人员均已认罪。刘三、周福等人克扣粮款、偷工减料,致防洪工程存险,按律当斩;其同党及包庇官员,已革职查办,家产充公用于江南重建。此案证据确凿,恳请陛下定夺行刑日期。”

“三日后,于午门处斩,警示天下官吏!”叶尘语气冰冷,“朕要让所有为官者知道,贪腐害民者,无论官阶高低,必遭严惩!”

随后,他话锋一转,目光落在工部尚书与苏州府知府身上:“工部尚书督建防洪物资,调度及时;苏州府知府在洪灾中亲守堤坝,整改有力,朕封你二人为‘抗洪功臣’,各赏黄金百两、绸缎千匹。江南各地百姓监督队、工匠及值守士兵,亦按功行赏,由户部尽快落实。”

受赏官员跪地谢恩,殿内百官无不凛然——此次江南之行,陛下既显雷霆之威,又怀体恤之心,谁也不敢再存敷衍之念。

二、巳时朝堂议良策,长效防洪定新规

赏罚分明之后,叶尘将话题转向长效防洪:“江南水患频发,此次虽侥幸度过,但仅靠临时整改远远不够。众卿可畅所欲言,如何才能为江南筑就‘百年防洪线’?”

工部尚书率先开口:“陛下,臣以为,当从三方面入手:其一,修订《防洪工程规范》,要求所有堤坝、排水渠必须用钢筋水泥加固,每段工程需有工匠签名存档,出问题可追溯到人;其二,在江南各府县设‘防洪巡检司’,由工部直接管辖,每月巡查一次工程隐患,杜绝地方官员插手;其三,在长江、钱塘江等主要江河沿岸,修建水位监测站,与司天监联网,提前预警汛情。”

“此策可行。”叶尘颔首,又看向户部尚书,“防洪工程与灾后重建需大量资金,户部可有规划?”

户部尚书躬身道:“回陛下,臣已核算——江南长效防洪工程需银三百万两,可从今年国库结余中拨付一百万两,剩余两百万两由江南各府县按富庶程度分摊,分三年缴清,不加重百姓负担。同时,臣建议设‘防洪专项粮库’,每年储备十万石粮食,以备灾时之需。”

“准。”叶尘转向吏部尚书,“江南部分官员空缺,吏部需尽快选派清廉能干者赴任,优先选用此次抗洪中表现突出的基层官吏。”

吏部尚书连忙应道:“臣遵旨!吏部已筛选出二十名候选官员,均无贪腐记录,且有地方治理经验,明日便可启程赴江南。”

朝堂之上,众卿各抒己见,从工程规范到资金保障,从官员选拔到百姓动员,一条条对策渐渐成型。叶尘不时补充:“朕还需加一条——要求江南各府县每年秋收后,组织百姓修缮堤坝,按工时给予粮食补贴,既加固工程,又为百姓增收,一举两得。”

巳时末,《江南长效防洪条例》初步敲定,叶尘命工部与户部牵头,三日内拟定细则,颁布天下。此时,殿外传来通传:“陛下,江南温州府知府递上急奏,言温州瓯江堤坝旁发现一处古河道,若疏通可分流江水,缓解防洪压力。”

叶尘眼前一亮:“即刻传旨,命温州知府暂停其他工程,先组织人手勘探古河道,所需资金由户部优先拨付。若勘探可行,纳入江南长效防洪工程,作为重点项目推进。”

三、午时御书房见匠,亲授图纸谋创新

午时,叶尘未回后宫休憩,而是召来工部的三名老工匠,前往御书房。这三名工匠均是江南人,此次在镇江、绍兴等地加固堤坝时,提出了不少实用建议,深得叶尘认可。

御书房内,叶尘铺开江南水系图,指着长江与太湖连接处:“此处水流湍急,每次洪灾都极易溃堤。朕昨夜琢磨了一个想法,想听听你们的意见——能否在此修建一座‘控水闸门’,平时可调节水流,灌溉农田;洪灾时可关闭闸门,阻挡江水倒灌,同时配合下游排水渠,形成‘拦排结合’的体系?”

老工匠们围上前,仔细看着图纸上叶尘标注的闸门位置与结构。为首的王工匠沉吟片刻:“陛下,此想法甚妙!不过,闸门需用厚铁铸造,且需安装绞车控制开关,若绞车失灵,闸门便成摆设。臣建议,在闸门旁增设手动装置,确保万无一失。”

另一名李工匠补充道:“陛下,太湖周边多淤泥,闸门地基需打得更深,可用松木打桩,再浇筑钢筋水泥,防止地基下沉。另外,可在闸门两侧修建观测塔,实时监测水位与水流,便于及时调整。”

叶尘连连点头:“你们说得对,这些细节必须考虑周全。朕命你们三人牵头,组建‘江南防洪工程技术队’,负责控水闸门及其他重点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所需材料、工匠,可直接向工部申请,任何人不得阻拦。”

工匠们激动地跪地谢恩:“臣等定不负陛下所托,打造最坚固的防洪工程!”

叶尘扶起他们,又叮嘱道:“你们不仅要建工程,还要带徒弟——在江南各府县选拔年轻工匠,传授筑堤、修闸的技艺,让江南有自己的技术队伍,日后便可自主维护防洪工程。”

三名工匠齐声应诺,捧着图纸匆匆离去,准备赶赴江南开展工作。御书房内,叶尘望着他们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暖意——防洪不仅要靠官员,更要靠这些身怀绝技的工匠,靠每一个心系家园的百姓。

四、未时后宫议农桑,心系江南补种事

未时,叶尘回到后宫,皇后正带着宫女整理刚送来的江南新茶。见叶尘归来,皇后连忙迎上前,递上一杯热茶:“陛下连日奔波,辛苦了。听闻江南洪灾已过,百姓们都安好?”

叶尘接过茶,坐在榻上,叹了口气:“百姓安好,只是不少农田被淹,秧苗毁了大半。眼下正是补种的时节,若错过了,今年江南的收成怕是要减产。”

皇后沉吟片刻:“陛下,臣妾娘家在江南苏州府,家中有几处良田,往年储备了不少晚稻种子。臣妾可让人将种子运往江南,无偿分发给受灾百姓。另外,臣妾可召集后宫嫔妃,捐出部分首饰,换成粮食,补贴受灾农户。”

叶尘心中一暖,握住皇后的手:“有你相助,江南百姓定能更快渡过难关。不过,仅靠后宫捐赠远远不够,朕已命户部从帝都粮库调拨五万石晚稻种子,明日便由越野车队伍运往江南,确保每一户受灾农户都能领到种子。”

他顿了顿,又道:“朕还打算传旨,江南各府县的官员需亲自下田,指导百姓补种。凡补种及时、收成良好的村落,免除明年一半的赋税,激励百姓积极恢复生产。”

皇后笑着点头:“陛下想得周全。臣妾这就去安排捐赠事宜,明日一早便将种子和财物送往江南。”

叶尘看着皇后忙碌的身影,心中感慨——帝王治国,不仅要靠朝堂百官,更要有贤内助的支持,有天下百姓的同心。只有上下一心,才能让国家安定,让百姓安居乐业。

五、申时传讯江南,新绿初绽报平安

申时,叶尘的传讯设备响起,是江南温州府知府发来的消息:“陛下,古河道勘探已完成!此河道宽三丈,深两丈,连接瓯江与东海,疏通后可分流三成瓯江洪水,且可灌溉沿岸千亩农田。目前,工匠队伍已开始清理河道淤泥,预计一月内可完工。”

紧接着,绍兴府知府也传来捷报:“陛下,曹娥江堤岸受损农田已全部完成排水,晚稻种子已分发到位,百姓们正忙着补种,田埂上已能看到新绿。另外,陛下派来的年轻工匠已开始授课,本地工匠学习热情高涨。”

叶尘逐一回复,叮嘱各地官员务必做好补种后的灌溉与防虫工作,确保秋收能有好收成。随后,他走到御花园,望着园内盛开的牡丹,心中却想着江南的田野——此刻,那里定是一片忙碌的景象,百姓们弯腰补种,工匠们修缮房屋,官员们巡查工程,处处都是生机与希望。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御书房的奏折上,叶尘拿起一份关于江南防洪巡检司官员选拔的奏折,仔细批阅。他知道,江南的灾后重建与长效防洪,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守住初心,始终将百姓放在心上,就一定能让江南这片土地,永远远离水患,永远绿意盎然。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