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 第160章 暴雨夜局中局,假亲演尽真心辨

一、五日蛰伏:温情假面下的细察

家宴落幕的第五日,东宫的晨雾还未散,“叶靖”与八位“兄长”已踩着石板路走来。廊下的灯笼还亮着,映得他们的身影忽明忽暗——这五日来,他们每日辰时抵达,陪着老太太在暖阁喝茶、回廊散步、檐下聊旧事,连脚步的轻重、说话的语速,都复刻得与“记忆中的叶家子弟”分毫不差。

暖阁里,四姨娘正筛着杏仁粉,见“叶恒”进来,自然地递过竹筛:“来,帮娘筛筛,你小时候总爱干这个。”“叶恒”接过筛子,手腕轻晃的力度恰到好处,粗粉留在筛网,细粉簌簌落在瓷碗里,连筛粉时低头的角度,都与真叶恒当年跟着太医院医官学习时一模一样。“娘,今年的杏仁比去年饱满,做出来的糕定好吃。”他笑着说,语气里的“亲昵”像精心调配的蜜糖,甜得没有一丝杂质。

另一边,“叶靖”正帮老太太理着针线。老太太手里拿着块湖蓝色的绸缎,随口问:“当年你父亲出征前,我给他缝的护心镜衬里,就是这个颜色吧?”“叶靖”指尖一顿,随即笑着点头:“是呢,娘,您当时缝了三个通宵,还在衬里绣了‘平安’二字,父亲一直带在身上。”他甚至能准确说出护心镜衬里的针脚密度,老太太听着,眼底却掠过一丝极淡的疑虑——真正的靖儿说起这事时,会红着眼眶,而眼前的人,只有流畅的“回忆”,没有半分真情。

叶尘偶尔会来暖阁坐坐,看着“父亲”与“兄长”围着奶奶说笑,心里既温暖又隐隐不安。苏瑶曾悄悄对他说:“昨日我见‘叶峰’陪二姨娘喂鹦鹉,‘小灰’明明最怕生人,却对他没有半点警惕,反倒像是……怕他?”叶尘当时只笑着摇头:“你想多了,兄长们是家人,小灰怎会怕?”可这话落在心里,却成了一根细细的刺。

暗卫们藏在廊柱后、假山旁,记录着九人的每一个细节:“叶澜”陪叶婉清聊起漕运时,手指会无意识摩挲袖中的竹笛,那是紧张时的小动作;“叶云”与王氏夫人对账册时,目光总在“登州田产”那一页停留太久;“叶峰”提到兵备司的兵器时,喉结会不自觉滚动——这些细微的异常,都被萧策记在密报里,每日深夜呈到叶尘案前,却始终没有确凿的证据。

二、暴雨凌晨:寝宫悲声起,假面初现

第五日的凌晨,暴雨骤降。

豆大的雨点砸在东宫的琉璃瓦上,噼啪声响彻庭院,像是上天在为一场即将到来的“审判”敲鼓。寅时三刻,老太太寝宫的方向突然传出一声凄厉的哭喊——是大姨娘的声音,带着撕心裂肺的悲恸:“老太太!老太太您醒醒啊!”

哭声像投入湖面的石子,瞬间打破了东宫的宁静。八位姨娘的哭声紧随其后,此起彼伏,混着暴雨声,听得人心头发颤。守在寝宫外侧的暗卫第一时间禀报萧策,萧策不敢耽搁,快步赶往叶尘的寝殿。

此时,忆尘院的九人也被哭声惊醒。“叶靖”猛地坐起身,眼底闪过一丝慌乱——计划里没有“老太太离世”这一环,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彻底打乱了他们的节奏。“走,去东宫!”他压着声音下令,九人来不及细想,披着蓑衣就冲进了暴雨中。

东宫寝宫内,叶尘刚被萧策唤醒,听到“老太太仙逝”的消息时,脑子“嗡”的一声,手脚瞬间冰凉。他踉跄着起身,连鞋都来不及穿好,就往老太太寝宫跑。苏瑶抱着襁褓中的叶昭,皇后与七位皇妃也紧随其后,每个人的脸上都满是慌乱与悲痛。

老太太的寝宫灯火通明,八位姨娘围着床榻哭作一团。大姨娘趴在床边,手抚着老太太的脸颊,哭声嘶哑:“老太太,您怎么就这么走了……您还没看着孙儿们长大啊……”二姨娘握着老太太的手,泪水落在被褥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水渍:“娘,您说过要陪我们再做几年杏仁糕的……”她们的哭声真切,连肩膀颤抖的频率,都带着痛失至亲的绝望。

就在这时,“叶靖”与八位“兄长”冲进了寝宫。“扑通”一声,九人齐齐跪地,“叶靖”扑到床榻边,双手握住老太太冰冷的手,号啕大哭:“娘!您怎么就这么突然走了!儿子还没好好陪您啊!”他的哭声震天,眼泪顺着脸颊滑落,混着雨水和鼻涕,看起来悲痛欲绝。

“叶云”“叶澜”等人也跟着哭喊,“叶云”捶着自己的胸口:“奶奶!是孙儿不孝,没多陪您说话!”“叶恒”趴在床沿,肩膀剧烈颤抖,哭声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压抑——那不是悲痛,是被计划打乱的愤怒,是担心暴露的焦躁。

叶尘站在一旁,看着“父亲”与“兄长”痛哭的模样,心里像被刀割一样疼。可就在这时,他的脑海中突然响起系统提示:“检测到九人情绪波动异常——悲痛指数0.1,愤怒指数9.8,焦虑指数9.5,判定为伪装性痛哭,无至亲离世的真情实感。”

叶尘的身子猛地一僵,眼泪瞬间停住。他盯着“叶靖”的侧脸——那张与父亲一模一样的脸上,满是“泪水”,可眼底深处,却藏着他从未见过的冰冷与怒火。再看“叶云”“叶澜”等人,他们的哭声虽大,却没有半分换气时的哽咽,反而像在“完成任务”般机械地重复着悲恸的动作。

“都别哭了。”叶尘的声音突然响起,带着一种异样的平静,打破了寝宫内的哭声。九人的哭声戛然而止,齐齐抬头看向他,眼底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被“悲痛”掩盖。“奶奶刚走,我们该做的是让她安心,不是在这里哭闹。”叶尘走到床榻边,轻轻抚上老太太的脸颊,指尖触到的冰凉让他心头一颤,可系统的提示却像警钟一样在脑海里回荡。

他没有立刻揭穿,只是对萧策说:“传令下去,东宫封宫,任何人不得进出。老太太的后事,按规制办,但在这之前,我要查清楚,奶奶为何会突然仙逝。”

萧策躬身领命,转身安排暗卫封锁东宫——不是围堵,是“保护”,将所有可能的“意外”都挡在外面。八位姨娘听到“查清楚”三个字时,哭声微微一顿,随即又继续哭起来,只是这次的哭声里,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三、密室问话:破绽渐生,挽救之念起

暴雨还在倾泻,东宫的偏殿成了临时的“问话室”。叶尘坐在主位上,面前摆着一杯早已凉透的茶。萧策站在他身后,手里拿着暗卫记录的“五日观察密报”。

第一位被传进来的是“叶云”。他刚走进偏殿,就扑通跪地,声音带着“哽咽”:“陛下,求您一定要查清楚奶奶的死因,奶奶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走了!”

叶尘看着他,语气平静:“你与奶奶聊了五日,最后一日,你们聊了什么?”

“叶云”低头回答:“聊了当年将军府的田产,还有我小时候偷卖兵书的事……”他的回答流畅,可叶尘却注意到,他的手指一直在无意识地摩挲腰间的玉佩——那是真叶云紧张时绝不会做的动作,真叶云紧张时,会攥紧自己的袖口。

“你十五岁生辰,母亲给你的那支笔,笔杆上刻的是什么字?”叶尘突然问,目光紧紧盯着他的眼睛。

“叶云”的身子猛地一僵,随即笑道:“刻的是‘孝’字,母亲希望我做个孝顺的人……”

“错了。”叶尘的声音冷了下来,“那支笔是父亲送的,刻的是‘忠’字。母亲给你的,是一块刻着‘孝’字的玉佩,不是笔。”

“叶云”的脸色瞬间惨白,张了张嘴,却再也说不出话来。

第二位进来的是“叶恒”。叶尘问他:“最后一日,你帮四姨娘筛杏仁粉时,四姨娘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

“叶恒”想了想,回答:“她说‘今年的杏仁粉够做一冬的糕了’……”

“不对。”叶尘摇头,“四姨娘说的是‘你小时候筛粉总撒一地,现在倒是熟练了’。”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失望,“你连与你‘母亲’最后说的话都记不住,却能把二十年前的旧事背得一字不差,不觉得奇怪吗?”

“叶恒”的头埋得更低,肩膀微微颤抖,却不再说话。

接下来的七位“兄长”,每个人的回答都或多或少露出了破绽:“叶澜”记不清与叶婉清聊的风筝细节;“叶峰”忘了二姨娘鹦鹉的名字;负责流民安置点的“兄长”,甚至说错了流民老农的籍贯——这些细节,真正的叶家子弟绝不会记错。

九人都被问话完毕后,萧策将密报递给叶尘:“陛下,他们的回答与暗卫记录的细节全对不上,而且……五日来,他们从未主动提起过真正的亲人之间该有的牵挂,比如问起当年府里的老仆,或是将军府的旧物。”

叶尘看着密报,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系统的提示还在脑海里回荡,九人异常的情绪波动像一根刺,扎在他的心上。可他还是不愿意相信——这五日来的温情,难道全是假的?他们真的是冲着颠覆新政来的?

“萧策,”叶尘突然开口,语气带着一丝犹豫,“你说,会不会是他们……有什么难言之隐?比如被人胁迫,不得不这么做?”他想起“叶靖”哭着喊“娘”的模样,想起“叶恒”帮四姨娘筛粉的动作,心里竟生出一丝“挽救”的念头——若他们真的有苦衷,或许,还有回头的机会。

萧策愣了一下,随即低声道:“陛下,暗卫查到,他们与蛮族细作有过接触,兵备司的兵器、太医院的药材、漕运的粮草,都有被他们动过手脚的痕迹……但您若想查,属下可以继续深入,找出他们的‘苦衷’。”

叶尘点头:“继续查。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不要惊动他们。奶奶的后事按规制办,对外只说‘老太太寿终正寝’,但暗地里,我要知道他们的每一个动作。”他要将计就计,看看这些“假亲人”在老太太“仙逝”后,还会有什么动作;他更想知道,他们背后的人是谁,到底有什么目的。

而偏殿外,“叶靖”与八位“兄长”正站在廊下,看着暴雨中的东宫。“叶靖”压低声音,语气带着狠厉:“叶尘在查我们,看来老太太的死不是意外,是陷阱!”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叶澜”着急地问,“防汛的计划已经搁置,现在又被怀疑,再待下去,迟早会暴露!”

“慌什么!”“叶靖”瞪了他一眼,“叶尘没有确凿证据,不敢动我们。我们继续演,等老太太的后事办完,借口‘守孝’离开东宫,再找机会重新部署。记住,谁都不能露出破绽!”

九人达成共识,转身回到为他们安排的偏殿。他们不知道,叶尘正通过暗卫的“传音蛊”,听着他们的每一句话。叶尘的手指攥紧了茶杯,指节泛白——原来,他们的“悲痛”真的是演的,他们的“亲情”全是伪装。可即便如此,他还是想再等等,或许,还有一丝挽救的可能。

四、灵堂守夜:演技终破,真心难藏

老太太的灵堂设在东宫的正厅。白绸挂满了廊柱,灯笼换成了白色的冥灯,供桌上摆着老太太的牌位和生前爱吃的杏仁糕、莲子羹。叶尘穿着孝服,跪在蒲团上,目光盯着牌位,神色凝重。

“叶靖”与八位“兄长”也穿着孝服,跪在叶尘的两侧。他们按照规制,为老太太守夜——按习俗,亲人要守夜三日,日夜不离灵堂。

第一夜,暴雨还未停。灵堂里只有烛火跳动的声音,和外面的雨声。“叶靖”时不时起身,给老太太的牌位上香,动作“恭敬”,眼神却在四处打量——他在观察灵堂的守卫,在寻找离开的机会。

叶尘看在眼里,心里的失望又深了一分。他突然开口:“父亲,您还记得吗?我小时候,奶奶总在守夜时给我讲故事,讲您当年征战漠北的事。”

“叶靖”的身子一顿,随即笑道:“记得,你奶奶总说我当年中箭的事,让你以后别学我冲动……”

“不对。”叶尘摇头,“奶奶讲的是您第一次领兵,大胜归来,却因为丢了一面军旗,被父亲罚跪祠堂的事。您当时还说,那面军旗是您的命,丢了军旗,比丢了命还难受。”

“叶靖”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张了张嘴,却再也说不出话来。

第二夜,雨渐渐小了。灵堂里的烛火忽明忽暗,映得九人的脸忽阴忽阳。“叶澜”打着哈欠,看起来很疲惫——他演了这么久,早已身心俱疲。叶婉清端着一碗姜汤进来,递给“叶澜”:“三哥,喝点姜汤暖暖身子,守夜辛苦。”

“叶澜”接过姜汤,随口道:“多谢婉清妹妹,还是你贴心。”他喝了一口,就把碗放在了一旁——真叶澜最怕姜的味道,喝姜汤时会皱着眉头,小口小口地抿,绝不会像他这样随意。

叶婉清的眼神瞬间黯淡下来,悄悄退到了一旁。她或许说不出哪里不对,但直觉告诉她,眼前的“三哥”,不是真正的三哥。

第三夜,雨停了。天边泛起一丝微光,灵堂里的烛火也快燃尽了。“叶峰”突然起身,说要去“方便”。叶尘看着他的背影,对萧策递了个眼神。萧策会意,悄悄跟了上去。

“叶峰”走到东宫的角门,见四下无人,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小的信号弹——这是他与蛮族细作约定的信号,只要点燃,细作就会来接应他们离开。可就在他准备点燃信号弹时,萧策突然从暗处走出,手里的刀架在了他的颈间:“你想干什么?”

“叶峰”的脸色瞬间惨白,手里的信号弹掉在了地上。萧策弯腰捡起信号弹,转身带着他回到灵堂。

灵堂里,“叶峰”被押着跪在地上。“叶靖”等人见此情景,再也装不下去了,眼底的伪装彻底撕碎,只剩下冰冷的狠厉。“叶靖”猛地站起身,指着叶尘,声音嘶哑:“叶尘,你早就知道了?”

叶尘看着他们,语气带着失望与痛心:“我给了你们五日,给了你们三夜,我想相信你们是有苦衷的,想给你们一个回头的机会。可你们呢?你们心里只有算计,只有愤怒,没有半分亲情。”

他顿了顿,声音冷了下来:“奶奶的死,是假的。这一切,都是奶奶和我设的局,就是想看看,你们到底是不是真正的亲人。”

话音刚落,灵堂的侧门突然被推开。老太太穿着一身素色的衣服,在八位姨娘的搀扶下走了进来——她的脸色虽然苍白,却眼神清明,哪里有半分“仙逝”的模样!

“你……你没死?”“叶靖”看着老太太,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老太太走到他面前,语气带着一丝惋惜:“我本来还想,若你们有半分真心,或许还能留你们一条活路。可你们,连演都演不好——真正的亲人,不会在我‘死’后,心里只有愤怒和算计;真正的亲人,不会连我们之间的回忆都记不住。”

她指着“叶靖”的右手:“你不是我的靖儿,我的靖儿右手食指少了一截,是当年为了救我,被蛮族的刀削掉的;你也不是我的云儿,我的云儿紧张时会攥紧袖口,不是摩挲玉佩;你们都不是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心里装着的是叶家,是新政,不是颠覆与毁灭。”

九人看着老太太,又看了看叶尘,终于明白——他们从一开始,就掉进了一个“真心”的陷阱。他们能复刻容貌,能背诵回忆,却永远复刻不了真正的亲情,复刻不了那份刻在骨子里的牵挂与悲痛。

“把他们拿下!”叶尘的声音响起,暗卫们瞬间冲出,将九人牢牢按住。“叶靖”等人还在挣扎嘶吼,可他们的挣扎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显得那么苍白

无力。“叶尘!你别得意!”“叶靖”被押着往外走,声音嘶哑如破锣,“守旧派不会放过你的!新政迟早会毁在我们手里!”

叶尘没有回头,只是扶着老太太的胳膊,轻声道:“奶奶,您累了,我们回房休息。”

老太太点点头,目光扫过被押走的九人,眼底最后一丝惋惜也消散了:“这些人,心已经黑了,救不回来了。”

灵堂的烛火彻底燃尽,天边的微光透过窗棂照进来,驱散了最后一丝阴霾。八位姨娘开始收拾灵堂的白绸,叶婉清捡起地上的姜汤碗,轻轻擦去上面的水渍——那是真叶澜当年最怕的味道,也是她分辨真假的最后一根稻草。

苏瑶抱着叶昭走过来,将孩子递给老太太:“奶奶,您看昭儿,刚才他好像知道您没事,一直对着灵堂的方向笑。”

老太太接过叶昭,小家伙伸出小手,轻轻抓住她的衣角,咿呀作响。老太太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几日来第一个真切的笑容:“好孩子,还是你们这些小家伙,眼睛最亮,能看穿真假。”

叶尘看着眼前的一幕,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他想起这几日的煎熬——既想揭穿真相,又想保留一丝“亲情”的幻想;既想严惩叛徒,又想给他们一个回头的机会。如今想来,真正的亲情从不需要伪装,真正的信任也从不会被算计打败。

萧策走进来,躬身禀报:“陛下,九人已被关押在天牢,属下在他们的忆尘院搜出了与蛮族细作的密信,还有篡改漕运、兵备、太医院文书的证据,所有线索都指向守旧派残余势力。”

叶尘点头:“按律查办,务必查清他们背后的所有势力,一网打尽。”

“是。”萧策领命而去。

东宫的回廊上,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带着泥土的芬芳。老太太牵着叶尘的手,慢慢走着:“尘儿,以后做事,要多留个心眼,但也别丢了真心。就像这次,若不是我们用‘真心’做局,也抓不住这些假亲人。”

叶尘握紧老太太的手,语气坚定:“奶奶放心,孙儿记住了。新政的根基,从来不是靠伪装的亲情,是百姓的信任,是真正的人心。”

远处,八位麟儿的啼哭声传来,清亮而有力,像是在为这场“终局”喝彩。雨后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东宫的琉璃瓦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这场因“假亲”而起的暗局,终究以“真心”落幕,而新政的征途,也将在这场风雨后,走向更坚定的未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