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 第149章 九人同守承欢日,新政初成共暖时

一、晨光共案,御书房的“寻常朝暮”

腊月的帝都飘着细雪,御书房的炭盆烧得正旺,暖融融的气息裹着墨香与茶香,漫过案几。叶尘刚提笔写下“漕运冬防”的批复,苏瑶便端着一碟热乎的糖糕走进来,鬓边沾着的雪粒还没化,指尖带着室外的凉意,却在触到他手腕时轻轻放缓了力道。

“陛下,刚从东宫小厨房烤的枣泥糕,你最爱吃的。”她将糖糕放在案角,顺手拿起他写了一半的奏折——是民生司关于“流民安置”的奏报,字迹工整,批复的朱笔字力透纸背,却在“需增拨棉衣百件”后画了个小小的圈,显然是记挂着要让郑蓉去太医院药田旁的织坊催进度。

叶尘放下笔,捏了块糖糕塞进嘴里,甜香瞬间漫开。他伸手将苏瑶拉到身边,让她坐在自己腿上,下巴抵着她的发顶:“今日流民安置点的粥棚可还够?昨儿听婉清说,漕运码头又来了几十户从漠北逃来的牧民,说是蛮族王庭在征调青壮,不敢再待了。”

“放心吧,”苏瑶笑着点头,指尖划过奏折上的圈,“若璃已让吏治司的人去核实了,流民安置点的棉衣和粥粮都备足了,郑蓉还特意让人熬了驱寒的汤药,分发给老人和孩子。晴贵妃那边也传了消息,南洋的商船送来了一批胡椒和布匹,正好给流民做过冬的被褥。”

说话间,柳若璃提着食盒走进来,身上的紫色宫装沾了雪,却依旧身姿挺拔。她将食盒放在案上,打开便是冒着热气的羊肉汤:“陛下,皇后娘娘,刚从兵备司回来,林锐将军送来的草原羊肉,炖了两个时辰,驱寒。”

叶尘笑着接过汤碗,看着柳若璃冻得发红的指尖,拉过她的手放在炭盆边烤:“查守旧派的事又跑了一天?李嵩那老狐狸还没松口?”

“快了,”柳若璃眼中闪过一丝厉色,随即化为柔和,“他府上的管家已招了,三个月前蛮族余党给了他五百两银子,让他在册封大典上闹事。再过两日,定能让他全盘托出。”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御书房内却暖意融融。叶尘看着身边的两人,又想起此刻正在漕运码头查验冬粮的叶婉清、在织坊盯着棉衣进度的郑蓉、与南洋商人谈贸易的苏晴、在律法司修订《流民安置法》的吴莲、在文房署编写新政教材的柳若雪、在兵备司清点兵器的沈青薇——这三个月的幸福,从不是风花雪月的缠绵,是晨起共案的默契,是遇事同商的安心,是知道无论何时回头,身边都有彼此的笃定。

二、东宫暖宴,八人的“烟火日常”

除夕前的最后一个休沐日,东宫偏院的庭院里搭了暖棚,八盏红灯笼挂在棚顶,映得满院通红。叶婉清刚从漕运码头回来,身上还带着水汽,却第一时间钻进厨房,系上围裙开始剁肉馅——她要包叶尘最爱吃的荠菜猪肉饺,还要给怕辣的柳若雪包素馅的,给郑蓉包放了药材的养生饺。

郑蓉坐在廊下,一边筛选着晒干的阳心草,一边看着厨房里忙碌的叶婉清,时不时喊一句:“婉清姐,肉馅里少放些盐,陛下最近上火,太医说要清淡些。”

苏晴提着一篮新鲜的橘子走进来,是刚从南洋商船卸下的贡品,她挨个分给众人,最后走到叶尘身边,递给他一个剥好的橘子:“陛下,南洋商人说,开春后他们会运一批水稻秧苗来,民生司可以试试在江南推广双季稻,这样明年的粮食能多收三成。”

叶尘接过橘子,刚放进嘴里,就被吴莲递来的一本律法册子挡住了视线:“陛下,这是修订好的《流民安置法》,您看看有没有要改的地方。里面加了‘流民子弟可入官学’的条款,若璃姐说,这样能让流民更快安定下来。”

柳若雪抱着一摞新书走过来,书页上还带着墨香:“这是文房署编的《新政通俗读本》,把‘摊丁入亩’‘漕运改革’这些条款都写成了小故事,百姓一看就懂。雪贵妃还画了插图,好看得很。”

沈青薇则坐在暖棚的角落,擦拭着一把玄铁剑——是叶尘送给她的生辰礼,剑身刻着“同心”二字。她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嘴角勾起温柔的笑意,起身走到叶尘身边:“兵备司的兵器都清点好了,暗卫也换了新的弩箭,蛮族若敢来犯,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暖棚里的炭盆烧得正旺,饺子的香气渐渐飘满庭院。叶尘看着身边各司其职却又彼此牵挂的八人,突然觉得,这三个月的平静,比任何胜利都更珍贵。他不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只是一个被家人围绕的普通人;她们也不是辅佐君上的臣子,只是守着他、守着新政的妻子。

三、市井暖意,新政下的“人间烟火”

正月十五的上元节,叶尘带着八位女子,换上寻常百姓的衣服,悄悄走出王宫,逛起了帝都的夜市。长街上张灯结彩,挂满了猜灯谜的灯笼,小贩的吆喝声、孩子的笑声、汤圆的甜香,交织成一片热闹的人间烟火。

苏瑶拉着叶尘的手,站在一个卖糖画的小摊前,指着一个龙形的糖画笑着说:“陛下,你看那个龙,像不像你朝服上的纹样?”

叶尘笑着点头,刚要掏钱买,就被叶婉清拉到一个漕运主题的花灯前:“陛下,你看这个花灯,画的是漕运码头的商船,是婉贵妃让人做的,说是要让百姓知道漕运改革后,粮食运得有多快。”

郑蓉则被一个卖草药的小摊吸引,蹲下身和摊主聊了起来——摊主是个老郎中,说今年冬天的药材比往年便宜了三成,因为太医院的药田扩大了,还教百姓种草药,“这都是托陛下和郑大人的福啊!”

柳若璃走到一个猜灯谜的摊子前,看着一个写着“吏治清明”的灯谜,笑着对叶尘说:“陛下,这个灯谜我猜中了,谜底是‘政通人和’,对吧?”

苏晴则在一个卖南洋特产的小摊前停下,拿起一串珍珠项链,对苏瑶说:“皇后娘娘,这个珍珠是南洋最新鲜的,给您做条项链吧,配您的红色宫装正好。”

吴莲、柳若雪、沈青薇则带着几个孩子,在一个放烟花的空地上玩——孩子们是流民安置点的孤儿,叶尘特意让人接他们来逛夜市。沈青薇手把手教一个小男孩放烟花,看着烟花在夜空绽放,小男孩笑得露出了豁牙,她的眼中也满是温柔。

叶尘站在人群中,看着身边的八人,看着眼前的百姓,心中满是暖意。这三个月的幸福,不是没有隐患——蛮族王庭的动静、蒙勒与巴图鲁的失踪、守旧派的余党,都像暗处的影子;但他知道,只要身边有这八人,只要新政能让百姓过上这样的日子,再大的风雨,他们都能一起扛过去。

四、夜阑私语,枕畔的“同心之诺”

元宵夜的东宫,喧嚣过后是静谧。叶尘躺在榻上,苏瑶靠在他怀里,指尖轻轻划过他胸口的疤痕——是三个月前解毒时留下的,如今已淡成一道浅印。

“陛下,今日逛夜市时,我看到李嵩的家人在买汤圆,”苏瑶的声音轻柔,“若璃说,李嵩已全部招认,他确实与蛮族余党勾结,还知道蒙勒与巴图鲁在草原深处的‘黑风窟’炼制傀儡,只是不敢说。”

叶尘握住她的手,语气沉了下来:“再等等。蒙勒与巴图鲁沉寂了半年,定在憋大招。我们现在根基已稳,民生、吏治、漕运都已走上正轨,百姓也都拥护新政,等开春后,再率军北伐,一举端了他们的老巢。”

“嗯,”苏瑶点头,将脸埋进他的怀里,“我们都陪着你。婉清已安排好了漕运的粮草调度,郑蓉的阳心丹也炼了足够多,晴贵妃与南洋的贸易也能保障军饷,若璃的吏治司能稳住后方,莲贵妃的律法司能安抚百姓,若雪的文房署能鼓舞士气,青薇的兵备司能备好兵器……我们都准备好了。”

叶尘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心中满是感激。这三个月的幸福,不是偷来的平静,是他们共同打下的根基;是晨起共案的默契,是市井同游的安心,是枕畔私语的笃定。他们的幸福,从来都与新政绑在一起,与百姓的安乐绑在一起,与彼此的生死绑在一起。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榻上,温柔而明亮。叶尘知道,平静的日子不会太久,蒙勒与巴图鲁的阴谋、蛮族王庭的野心、守旧派的余孽,都在暗处等着他们;但他更知道,只要身边有这八人,只要他们同心同德,就没有跨不过的坎,没有打不赢的仗。

这半年的幸福,是他们共同守护的暖,也是他们迎接未来风雨的底气。而属于他们的故事,属于新政的篇章,才刚刚开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