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 第119章 江南护暑守新政,内宫吹风构陷深

苏州府民生司分署的大门,在“百姓”们的冲撞下发出“吱呀”的哀鸣。门板上已被撞出几道裂痕,木屑飞溅,外面的呼喊声越来越凶,夹杂着石块砸在墙上的闷响。

苏晴站在二门后,身后是二十个手持长刀的新政卫兵——这些都是从北伐军里挑选的老兵,虽人数不多,却个个眼神锐利,气息沉稳。“守住门口,不许任何人进来!”苏晴声音清亮,手中长剑斜指地面,“他们是豪强私兵假扮的,不是百姓,一旦冲进来,格杀勿论!”

卫兵们齐声应和,长刀出鞘的声音整齐划一。门外的“百姓”见冲撞无效,突然有人高喊:“点火!烧了这害民的衙门!”几个手持火把的人冲上前,就要往门上扔火。

“放箭!”苏晴一声令下,屋顶上突然站起十几个弓箭手,箭矢如流星般射出,持火把的人应声倒地,火把滚落在地,被卫兵们迅速扑灭。

“里面的人听着!”一个粗哑的声音从人群后传来,“交出苏晴,我们就撤兵,否则,今天踏平这里,一个不留!”

苏晴冷笑一声,走到门边,对着外面高声道:“我就是苏晴!你们不是要‘还田’吗?那就拿出地契来!是谁强占了你们的田?是孙家?还是李家?你们不过是豪强的走狗,假扮百姓闹事,真以为能骗过所有人?”

人群一阵骚动。几个被胁迫来的真百姓,听到“强占田亩”四个字,眼神开始动摇——他们本就是被豪强以“给粮食”为诱饵叫来的,此刻听苏晴一说,再看身边那些凶神恶煞的“同伴”,哪里还不明白自己被利用了。

“别听她胡说!”粗哑的声音再次响起,“她就是想拖延时间,等援军来!兄弟们,冲啊!”

可这次,人群的冲势明显弱了。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是苏州府的衙役和新军!为首的衙役头领高声喊道:“奉陛下旨意,捉拿假扮民乱的豪强私兵!放下兵器者免死,反抗者格杀勿论!”

“援军来了!”署内的卫兵们欢呼起来。外面的“百姓”瞬间乱作一团,真百姓纷纷扔下锄头逃跑,私兵们想要抵抗,却被衙役和新军团团围住。一番厮杀后,私兵们死伤惨重,领头的几个被生擒,剩下的四处逃窜。

苏晴走出署门,看着被绑的私兵头领,厉声问道:“是谁派你们来的?是江南的豪强,还是帝都的王渊?”

头领低着头,牙关紧咬,不肯说话。苏晴早有准备,让人带上来一个被活捉的豪强管家——正是之前帮孙家打理田亩的那个。管家一见头领,立刻哭喊道:“大人,是王大人让我们家老爷这么做的!他说只要闹起来,陛下就会罢免苏大人,放缓均田令!”

头领脸色骤变,再也支撑不住,瘫倒在地:“是……是王渊大人的谋士传的信,让我们假扮民乱,围攻民生司,还说事成后会保我们平安……”

苏晴让人将供词记录在案,又派人将头领和管家押往帝都,交由吏治司审问。她看着满地狼藉的署门,心中明白——这场闹剧虽然平息了,但王渊绝不会就此收手,朝堂上的暗斗,还远没有结束。

与此同时,帝都的皇宫内,李公公正躬着身子,在叶尘面前“无意”提起江南的事:“陛下,奴才听江南来的太监说,苏晴大人在苏州府‘行事激进’,不仅逼得豪强闹事,还连累了不少百姓,现在江南的士人都在说,均田令是‘苛政’呢。”

叶尘正在批阅奏折,闻言抬起头,眼神冷淡地看着李公公:“哦?你倒是说说,苏晴怎么‘行事激进’了?是强占了百姓的田,还是苛待了士人?”

李公公被问得一噎,连忙道:“奴才也只是听说……听说苏大人强行丈量豪强的田,还把不愿意配合的吏员都革职了,惹得人心惶惶。”

“听说?”叶尘放下朱笔,语气加重,“朕记得,你是宫里的太监,只管伺候朕的起居,朝堂之事,轮得到你来说三道四?江南的事,朕自有苏晴和苏瑶的奏折,用不着听你‘听说’。”

李公公吓得浑身发抖,连忙跪倒在地:“奴才知错!奴才再也不敢了!”

叶尘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冷意——李公公是王渊安插在宫里的人,以前就经常在旧帝面前说信王的坏话,现在又想来挑拨离间。他冷哼一声:“念在你伺候朕多年的份上,这次饶了你。再敢妄议朝政,或者替别人传递消息,朕定不轻饶!”

李公公连滚带爬地退下,心里却暗自庆幸——幸好没被看出破绽,还能继续留在宫里,给王大人传消息。

而在王府内,王渊正对着心腹谋士发脾气:“废物!江南的事又搞砸了!私兵被擒,管家招供,现在苏晴手里有了证据,我们就更危险了!”

谋士却显得很镇定:“大人别急,江南的事虽然没成,但宫里的李公公已经按我们的吩咐,在陛下面前吹风了。只要陛下对苏晴产生怀疑,我们就有机会。另外,军饷案的物证,我们还可以想办法毁掉。”

“毁掉?怎么毁?”王渊眼睛一亮。

“王大人老家的地窖和江南的庄园,我们已经派人去了。”谋士道,“只要把三十万两军饷和庄园的地契都烧掉,就算柳若璃的人找到了地方,也拿不到证据。没有物证,仅凭刘全的口供,陛下也不能定您的罪。”

王渊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好!做得好!只要毁了物证,苏晴那边的供词也不足为惧——毕竟,那些私兵和管家都是小人物,就算指认我,也可以说是被屈打成招。”

他顿了顿,又道:“另外,你再去联络礼部的张敬之,让他在朝堂上继续弹劾算科,说士人对增设算科‘怨声载道’,请求陛下暂停科举改革。只要把朝堂的注意力吸引到科举上,陛下就会暂时忽略军饷案和江南的事。”

谋士躬身应下,匆匆离去。王渊走到窗边,望着皇宫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阴狠的笑容——叶尘,苏晴,柳若璃,你们以为赢了几局就稳了?这场暗斗,到底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此时,柳若璃派去查抄王渊家产的人,已经抵达王渊的老家——山西太原府。领头的是吏治司的主事周明,他带着五十个卫兵,直奔王渊的祖宅。祖宅的管家见势不妙,想要阻拦,却被卫兵们推开。

周明带人冲进后院,果然在一个隐蔽的地窖里发现了大量的银子和地契。“快,把这些都装起来,带回帝都!”周明兴奋地喊道。可就在卫兵们动手搬运时,外面突然冲进来一群黑衣人,手中拿着火把,直奔地窖而来。

“不好!有人要毁证据!”周明大喊一声,立刻让人保护银子和地契,自己则带着卫兵冲出去阻拦。黑衣人二话不说,举着火把就往地窖里扔,周明拼死挡住,手臂被火把烧伤,疼得龇牙咧嘴。

卫兵们与黑衣人展开厮杀,地窖里的银子和地契却被火点燃,浓烟滚滚。周明看着燃烧的地窖,心中一急,不顾伤痛,冲进地窖,想要抢救地契。可火势太大,地契很快被烧成灰烬,银子也被烧得变形。

“快撤!”周明无奈,只能带着卫兵们撤离。黑衣人见目的达到,立刻撤退。周明站在燃烧的地窖前,看着被烧毁的证据,心疼得捶胸顿足——差一点,就差一点就能拿到军饷案的物证了!

他立刻写了一封急信,快马加鞭送往帝都。此时的帝都吏治司内,柳若璃正拿着苏晴送来的供词,嘴角露出一丝笑容——江南的供词加上刘全的口供,足够定王渊的罪了。可就在这时,周明的急信到了。

柳若璃看完信,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怎么了,二嫂?”林婉儿连忙问道。

“证据……证据被烧了。”柳若璃声音颤抖,“周明在太原府的地窖里找到了银子和地契,却被黑衣人烧毁了,现在只剩下一些变形的银子,地契全没了。”

林婉儿也慌了:“那怎么办?没有地契,就不能证明这些银子是当年的军饷,也不能证明江南的庄园是王承业受贿所得。”

柳若璃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没关系,我们还有刘全的口供和江南私兵的供词。虽然物证没了,但这些人证也足够让王渊脱不了身。我现在就去太和殿,把这些情况告诉陛下。”

她立刻起身,赶往太和殿。此时的叶尘,正拿着陈武送来的奏折,上面写着江南民乱已平,私兵头领和管家已被押往帝都。柳若璃走进殿内,将周明的急信和江南的供词递给叶尘。

叶尘看完,脸色冰冷:“王渊真是好手段,竟然派人毁了物证。不过,他以为毁了物证就没事了?刘全的口供和江南私兵的供词,足够让他在朝堂上百口莫辩。”

他顿了顿,对柳若璃道:“明日朝会,你把这些供词都带上来,当着百官的面,揭穿王渊的罪行。另外,让周明把太原府地窖里剩下的银子带回帝都,就算变形了,也能作为旁证。”

柳若璃领命而去。叶尘走到殿外,望着太原府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杀意——王渊的步步紧逼,已经让他忍无可忍。明日的朝会,就是这场朝堂暗斗的决战时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