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 第112章 科举报名涌寒门,黄河修堤迎汛期

帝都外郭的科举报名点,刚亮透的天色里已排起长队。队伍里大多是穿着粗布长衫的寒门子弟,手里攥着身份证明,眼神里满是期待——这是新政首次科举,也是他们离“做官为民”最近的一次机会。

吏治司的小吏坐在桌后,逐一核对报名者的信息。一个穿着补丁衣服的少年递上文书,声音有些发颤:“大人,我叫李默,今年十六,能报‘农科’吗?我懂种庄稼,想让百姓都能吃饱饭。”

小吏笑着点头,在名册上写下他的名字:“当然能!科举分六科,农科、工科都缺懂实务的人,好好考,陛下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柳若璃带着林婉儿走过来,看着队伍里的寒门子弟,眼中满是欣慰。“以前世家垄断仕途,寒门子弟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林婉儿低声道,“现在这么多人来报名,新政的科举总算没白推。”

“这只是开始。”柳若璃道,“让小吏们仔细核对,别漏了一个有才华的人。另外,在考场附近设个粥棚,给来报名的子弟们提供热水和粥饭——他们大多是从外地来的,不容易。”

小吏们立刻照办,很快,粥棚前就排起了短队。李默捧着热粥,看着不远处正在施工的考场,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考中,不辜负陛下的新政,不辜负自己的初心。

与此同时,黄河铜瓦厢的河堤上,叶晚清正带着民夫们加固堤坝。新修的砖石堤岸比原来高了三尺,堤坡上种满了柳树,根系牢牢扎进土里,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汛期还有十天,必须在汛期前把最后一段堤坝修好!”叶晚清拿着铁锹,和民夫们一起铲土。民夫们干劲十足,因为朝廷不仅给足了工钱,还管三餐,每餐都有肉。

“叶大人,您歇会儿吧,这点活我们来就行。”老农王阿公接过她手里的铁锹,心疼地说,“您一个女官,天天在工地上风吹日晒,比我们这些庄稼汉还辛苦。”

叶晚清笑着擦了擦汗:“堤坝关系到下游百姓的安危,多一个人干活,就能早一天完工,大家都能安心。”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苏瑶带着几个民生司的小吏,骑着马赶来。“晚清,堤坝修得怎么样了?”苏瑶翻身下马,走到堤岸旁,“我带来了一批新的工具和粮食,足够用到汛期结束。”

叶晚清指着修好的堤坝,语气自豪:“已经修好了九成,剩下的一段,明天就能完工。您看,这砖石堤岸又牢固又美观,以后再也不用担心黄河决堤了。”

苏瑶点头,又道:“我已经让人通知下游的百姓,汛期期间不要靠近河岸,若是遇到险情,立刻往高处转移。另外,在河堤上建了五个哨所,派专人日夜巡查,一有情况就传信。”

叶晚清心中一暖:“有大嫂在,我就放心了。”

傍晚时分,夕阳洒在黄河上,波光粼粼。民夫们还在加班加点地修堤,苏瑶和叶晚清坐在堤岸旁,看着远处的农田。“等汛期过了,我们在黄河沿岸修几个水车,帮百姓灌溉庄稼。”苏瑶道,“再挖几条水渠,把黄河水引到干旱的田地,让更多的庄稼有收成。”

叶晚清点头:“好啊!到时候,黄河就不是害河,而是百姓的福河了。”

此时的兵备司,陈武刚从雁门关回来,正在查看新铸的铠甲。秦峰拿着矿产分布图,走进来道:“陈将军,徐州的铁矿又发现了新的矿脉,按现在的开采速度,每月能多炼出五千斤铁,足够铸造更多的铠甲和兵器了。”

“太好了!”陈武道,“让矿冶署加快开采,另外,派几个匠人去铁矿,教工人新的冶铁技术,提高效率。”

秦峰领命而去。陈武看着新铸的铠甲,心中明白——有了充足的兵器和铠甲,再加上训练有素的士兵,不管是蛮族还是其他敌人,都能应对自如。

夜色渐深,帝都的科举报名点依旧灯火通明,还有不少寒门子弟在排队;黄河的堤坝上,民夫们还在借着月光修堤;兵备司的冶铁工坊,炉火依旧旺盛——新政的每一处,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像一张细密的网,将“民生、吏治、兵备”牢牢织在一起,为盛世的到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