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坐在办公室里,指尖划过桌上两份文件——左边是公司“设计师成长计划”的草案,右边是工作室“骨干合伙人制度”的框架。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文件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可她却没心思欣赏,只觉得这两份关乎人才留存的方案,比之前啃下的旧改项目还要棘手。
“咚咚咚”,敲门声打断了思绪,抬头就见公司的资深设计师老张端着保温杯走进来,脸上带着几分欲言又止的神色。林晚放下笔,笑着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张哥,坐。是为成长计划的事来的吧?”
老张也不绕弯子,把保温杯往桌上一放,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林总监,你这计划里写‘每月两次跨部门培训’,我没意见,可‘新人带教考核与绩效挂钩’这一条,是不是太苛刻了?我手底下那俩刚毕业的小姑娘,连CAD快捷键还没摸熟呢,要是考核不过,我这绩效也得跟着扣,这不等于绑一块跳水吗?”
林晚早料到会有质疑,她从抽屉里拿出一叠表格,推到老张面前:“张哥,你先看看这个。这是我统计的近半年新人离职数据,有60%是因为‘没人带、学不到东西’。咱们搞设计的,手艺都是传帮带出来的,要是老员工都怕担责不愿教,新人留不住,公司早晚得断层。”
老张拿起表格翻了两页,脸色缓和了些,但还是嘟囔:“可挂钩比例也太高了,15%呢!万一我尽心尽力带了,新人就是不开窍,那我不白忙活了?”
“这个我早想过了。”林晚点开电脑里的补充方案,“考核分两部分,新人的进步幅度占70%,最终成果占30%。要是新人进步快,就算没拿到项目,你的带教分也不会低。而且带教满一年,新人能独立完成小项目,公司还会发‘金牌导师奖’,奖金比扣的绩效多两倍。”
老张眼睛一亮,凑到电脑前仔细看了半天,终于松了口气:“早说有这补充方案啊!那我没意见了,回头我就把那俩小姑娘叫来,好好跟她们说说。”临走前,他又回头补了句,“对了林总监,工作室那合伙人制度,啥时候也跟我们这些老员工透透风?我听小王说,能拿分红?”
林晚笑着点头:“快了,下周就开全员会。”老张一走,她刚想继续完善工作室的方案,手机突然响了,是工作室的运营主管李萌打来的,声音里带着急茬:“林姐,不好了!咱们那几个骨干设计师,集体找我要说法呢!”
林晚心里“咯噔”一下,抓起包就往工作室赶。刚进大门,就看见五个平时干活最卖力的设计师围在会议桌旁,脸上满是不满。为首的赵磊看到她,率先站起来:“林姐,你这合伙人制度草案我们看了,凭啥‘必须在工作室满三年才能申请’?我去年刚从外地过来,算到现在才一年半,难道要我再等一年半?这期间要是有别的公司挖我,我走还是不走?”
旁边的苏晓也跟着附和:“就是啊林姐,我上个月刚牵头完成了幼儿园的大项目,客户满意度100%,论贡献我不比那些老员工差,凭啥年限卡这么死?”
林晚示意大家坐下,先给每个人倒了杯茶,才开口:“我知道大家觉得年限不合理,但你们想想,合伙人不仅是拿分红,还要承担工作室的风险。比如上个月那个加盟商出问题,咱们垫付了五万块材料钱,要是合伙人没跟工作室共过患难,遇到事拍屁股走了,剩下的人怎么办?”
赵磊梗着脖子:“可年限也不能一刀切啊!我虽然来的时间短,但我手里有三个长期客户,每年能给工作室带来二十多万营收,这还不算贡献吗?”
林晚没直接反驳,而是从文件柜里拿出一本厚厚的客户档案,翻到赵磊负责的部分:“你这三个客户,有两个是之前王姐手里转过来的,还有一个是公司老客户介绍的。不是说你的能力不行,而是工作室的资源是大家一起积累的,要是刚进来就想分蛋糕,那些跟着工作室从出租屋起家的老员工,心里能平衡吗?”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安静了不少。苏晓低下头,小声说:“可我们也怕等不起啊……前几天有个同行公司找我,说给我涨50%工资,还承诺年底给期权。”
林晚心里一紧,她知道这几个设计师都是工作室的核心,要是走了,至少一半的项目得停摆。她沉默了几秒,突然一拍桌子:“这样!年限要求不变,但我加一条‘特殊贡献豁免权’。要是谁能在一年内,独立签下三个以上百万级项目,或者带领团队完成行业标杆项目,不管入职多久,都能破格申请合伙人。”
赵磊眼睛瞬间亮了:“真的?说话算数?”
“当然算数。”林晚拿出笔,当场在草案上加上这一条,签上自己的名字,“你们要是不信,咱们现在就签补充协议。”
几个设计师凑过来一看,脸上的不满全没了,赵磊率先拿起笔:“林姐,我信你!我就不跳槽了,争取年底前签下三个百万项目,拿合伙人资格!”其他人也纷纷签字,会议室里的气氛一下子从剑拔弩张变成了干劲十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