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把最后一件行李塞进后备箱时,额角已经沁出了薄汗。副驾驶座上,婆婆正帮小女儿林念扎羊角辫,小家伙攥着粉色发绳,嘴里还嘟囔着“要和姐姐一样的小花”;后座传来大女儿林希的笑声,她正和丈夫陈默玩“词语接龙”,偶尔还会探头出来问“妈妈,我们什么时候能到海边呀”。
“都收拾好了,”林晚拉上车门,看了眼手机里的导航,“全程三个半小时,咱们中间停一次服务区,正好让孩子们活动活动。”
陈默从后视镜里朝她笑:“放心吧,工作室和公司的事我都跟对接人确认过了,这一周咱们只当‘甩手掌柜’,专心陪孩子玩。”
这话让林晚彻底松了口气。自从当上公司总监、工作室开启加盟模式后,她连轴转了近三个月,别说陪孩子旅行,就连一起吃顿完整的晚饭都少。前几天林希在作文里写“妈妈总是在打电话,我好想让她看看我画的画”,看得她鼻子发酸,当即就敲定了这次海边旅行。
车子刚驶上高速,林念就因为早起犯困,靠在婆婆怀里睡着了。林希也安静下来,趴在车窗边看掠过的云朵,忽然指着远处喊:“爸爸,你看那朵云像不像咱们家的猫咪!”
陈默顺着她指的方向看过去,笑着点头:“像!再往前说不定还能看到像小兔子、像大象的云呢。”
林晚听着父女俩的对话,侧头看向窗外。初夏的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公路上,连成一片晃动的光斑,风里带着青草的气息,这种久违的松弛感,让她紧绷了许久的神经慢慢舒缓下来。
可没等她享受多久,车子突然猛地一震,紧接着传来“咔嗒”一声异响,车身也开始轻微晃动。陈默立刻减速,打转向灯把车靠到应急车道,脸色沉了下来:“好像是轮胎出问题了。”
林晚的心瞬间提了起来,她回头看了眼后座,林希已经攥紧了衣角,眼神里带着怯意;婆婆也醒了,正抱着林念轻轻拍着,低声安抚。“别慌,”林晚定了定神,拿出手机,“我先看看附近的服务区还有多远,再联系道路救援。”
导航显示,最近的服务区还有15公里,可道路救援电话打了两次都没人接。陈默下车检查轮胎,回来时眉头皱得更紧:“后轮爆胎了,而且备用轮胎好像没气,之前保养的时候没检查出来。”
“那怎么办啊?”林希的声音带着哭腔,“我们还能去海边吗?”
林晚蹲下来,摸了摸女儿的头,努力挤出笑容:“当然能!妈妈和爸爸肯定能想到办法的。”话虽这么说,她心里却没底——应急车道不能长时间停留,孩子们还小,天气又越来越热,再耗下去不是办法。
就在这时,一辆蓝色的SUV停在了他们车后,车窗降下,露出一张熟悉的脸。“林总监?怎么停在这儿了?”
林晚愣了一下,才认出是公司的老员工张磊,他之前跟着林晚做过几个项目,后来调去了分公司。“张磊?这么巧!我们车爆胎了,备用胎也坏了,救援电话还打不通。”
张磊立刻下车,绕到车后看了看:“我车上有充气泵和工具箱,先试试能不能给备用胎充气,要是不行,我正好要去前面的市区,能帮你们拖到修理厂。”
林晚和陈默对视一眼,都松了口气。张磊动作麻利,很快就把充气泵接好,可备用胎充了半天,气压还是上不去,显然是内胎坏了。“只能拖去修理厂了,”张磊收起工具,“我车上有拖车绳,你们把贵重物品拿好,我慢慢开。”
折腾了将近一个小时,车子终于被拖到了市区的修理厂。老板说换轮胎需要两个小时,林晚提议先带孩子们去附近的餐馆吃点东西,缓解一下紧张的情绪。
餐馆是家家常菜馆,老板很热情,看到林念怯生生的样子,还送了她一盘炸薯条。林希吃着糖醋排骨,终于露出了笑容:“妈妈,这家的排骨比你做的还好吃!”
林晚笑着刮了下她的鼻子:“那以后妈妈多跟老板学学。”
就在这时,陈默的手机响了,他看了眼来电显示,起身走到门外接电话。几分钟后,他回来时,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笑意:“是工作室的小王打来的,说咱们第一个加盟门店,开业第一天的营业额就破了十万!”
“真的?”林晚又惊又喜,她原本以为加盟门店至少要适应半个月才能盈利,没想到开局这么顺利。
婆婆也笑了:“这都是你辛苦换来的,以后可不用总担心工作室的事了。”
林念虽然听不懂大人们在说什么,但看到大家都在笑,也跟着拍起了手,嘴里喊着“妈妈厉害”。
吃完饭回到修理厂,轮胎已经换好了。重新上路后,孩子们的兴致更高了,林希还唱起了在幼儿园学的儿歌,林念跟着哼唧,车厢里满是欢声笑语。
下午三点多,他们终于到了海边民宿。民宿老板早就等着了,帮他们把行李搬进屋,还热情地介绍:“晚上可以去沙滩上赶海,这个季节能捡到小螃蟹和贝壳,早上还能看日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