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 > 第651章 是冷板凳还是……?

何明风手中动作不停,恭敬答道:“下官不知,还请王老指点。”

王珩笑了笑,目光投向窗外:“翰林院看似清贵,实则暗流涌动。“

“你年纪轻轻就中了状元,不知多少人盯着你呢。”

“李大人这是爱护你,让你暂且避开风头。”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况且,这实录库虽冷清,却是纵观朝局的最佳位置。”

“历朝历代的兴衰得失,都在这字里行间。”

何明风心中一动,正要细问,王珩却已经转移了话题。

如此过了半月有余,何明风渐渐习惯了实录库的节奏。

这日,他在整理一批标注为“仁宗二十八年密档”的漆盒时,发现了一个蹊跷之处。

这批密档记录的都是先帝晚年的大事,其中尤以太子病逝前后的史料最为敏感。

何明风小心翼翼地翻阅着,忽然在底层发现了一叠未编目、字迹潦草的残破手稿。

手稿内容零碎,似乎是在极度仓促下记录。

何明风细细辨认,发现其中涉及当年太子病逝前的一些细节。

“太子一向身体康健,自仁宗二十六年秋狩归来后,忽染重疾,太医署会诊三日,未能确诊......”

“太子病情反复,时好时坏,仁宗忧心忡忡,罢朝三日......”

“十一月朔,太子病情急剧恶化,昏迷不醒......”

何明风越看越是心惊。

这些记录与官方史书的记载大相径庭。

官方记载太子是感染风寒,久治不愈而薨。

但这手稿却暗示太子的病来得突然且蹊跷。

更让他震惊的是,在记录太子病发原因的那一页,明显被人撕去了一页,留下一个刺目的缺漏。

何明风心跳如鼓,这轻飘飘的几页纸,仿佛蕴含着能掀起惊涛骇浪的秘密。

当年的太子,也就是现在小皇帝林靖远的父亲,究竟因何患病?

那缺失的一页,又记录了什么?

他强自镇定,将手稿的内容默记于心,随后依原样放回,混入其他待整理的文档中。

此事牵连极大,绝非他现在可以触碰。

然而,次日清晨,何明风刚刚在实录库坐定,就见李东阳踱步而来。

这是自他分配到实录库后,李东阳第一次亲临。

“明风在这里可还习惯?”

李东阳温声问道,目光却似有深意地扫过那些漆盒。

何明风连忙起身:“回大人,下官在此受益匪浅。”

李东阳点了点头,随手拿起一份卷宗翻阅:“修史贵在求真,亦难在求真。有些尘封旧事,牵扯过巨,非其时,非其人,不可轻动。”

他放下卷宗,目光直视何明风:“你年轻有为,前程远大,当以稳重为先。有些事,知道了未必是福。”

“有些路,走错了就再难回头。”

这番话意味深长,何明风心中凛然,连忙躬身:“下官谨记大人教诲。”

李东阳微微颔首,又嘱咐了几句修史要注意的细节,便转身离去。

望着他远去的背影,何明风彻底明白了李东阳将他置于此处的深意。

这并非冷落,而是一种保护。

让他在这相对超脱的位置熟悉朝局,避开初入官场的锋芒与可能的陷阱。

而那番提点,更是长者对后辈的爱护之词。

这份来自上官的隐晦关怀,和同僚间的君子之交,让何明风对翰林院生出了几分归属感。

然而,那叠手稿中的秘密,如同投入静水中的石子,在他心中漾开层层涟漪。

何明风将那份惊天的猜测深藏心底,行事愈发谨慎,

但暗中开始更系统地梳理史料,特别是仁宗晚年的各种记录。

他隐约感觉到,这平静的翰林院下,潜藏着关乎国本的暗流。

烛火在实录库内摇曳,将何明风伏案的身影投在书架上。

夜深了,翰林院早已散值,偌大的院落里只剩下他这一处光亮。

他的目光在摊开的三份文书间游移。

一份是仁宗晚年凉州卫呈报的“弓弩牛角损耗清册”。

一份是工部料估司的“军器物料拨付记录”。

还有一份是户部关于“特别军费开支”的存档。

这已是他第五次核对这三份文书了。

“建武三十五年春,报损弓弦三百副,牛角八十对,请拨上等钢材两千斤......”

何明风轻声念着,指尖在数字间缓缓移动。

“工部实录:拨付弓弦二百七十副,牛角六十对,钢材一千八百斤......”

这个微小的差额,在仁宗在位的最后三年里,每个季度都在发生。

起初他以为是文书抄录时的笔误,但连续三年的相同误差,显然不是偶然。

更让他困惑的是那些关于边境袭扰的奏报。

他取出一叠来自凉州卫的文书,这些标注着不同年份、由不同将领署名的战报,在描述敌人规模时却出奇地一致。

“建武三十五年三月,小股游骑犯边,劫掠边民......”

“建武三十六年秋,小股游骑袭扰马场......”

“建武三十七年冬,小股游骑犯界......”

何明风的指尖轻轻敲击桌面。

这些来自不同将领、不同年份的战报,不仅用词相似,连句式都如出一辙。

更巧的是,每一份战报之后,都紧跟着一份请求“紧急采购”军械原料的文书。

而采购的对象,永远指向同一个名字——范家。

这个发现让何明风陷入了沉思。

范家作为专营西北皮货、铁矿的皇商,在先帝时期就已经垄断了边军的原料供应。

他继续深挖,在一堆待销毁的废稿中,找到了一份被驳回的监察御史奏疏草稿。

“......范氏以次充好,以寻常牛皮充作犀牛皮,以杂铁混充精钢,而边将不察,反以为良......”

奏疏上的字迹潦草,显然是在仓促间写就,末尾还有被墨水污损的痕迹。

何明风的心跳不由得加快。

这份从未呈递御前的奏疏,似乎印证了他的猜测。

夜深人静,实录库内只剩下烛火噼啪作响。

何明风将发现简要记录在一张便笺上,犹豫片刻,还是将其投入了火盆。

这些终究是前朝旧事,他一个六品修撰,实在不该过多探究。

就在他准备熄灯离去时,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

何明风警觉地抬头,只见掌院学士李东阳不知何时已站在门口,神情是从未有过的凝重。

“明风,随我来。”

李东阳的声音压得很低,不容置疑。

何明风心中一惊,连忙起身跟上。李东阳并未带他回澄心堂,而是穿过重重院落,来到翰林院后苑一间他从未注意过的僻静书阁。

推门而入,烛光下,一个身着玄色常服少年正负手立于书架前。

何明风瞳孔骤缩,连忙跪拜:

“臣何明风,参见陛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