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晚上,木屋里头亮堂堂的,那盏LED灯把每个角落都照得清清楚楚,连墙缝里趴着的小虫子都看得分明。
蒋甜甜兴奋得过了头,在灯底下转圈圈,看自己的影子变长变短,愣是熬到眼皮打架才被聂思思哄睡着。
王超几个大人也舍不得关灯,围着灯光,看看彼此被照得发亮的脸,都觉得跟做梦似的。
“这玩意儿,真省事,还不冒烟。”陈威仰头瞅着那灯泡,啧啧称奇。
王超乐呵呵地:“关键是亮堂,晚上干啥都方便了。就是不知道这点蓄电池,能撑多久。”
李娜比较冷静,看了看窗外转动的风叶:“只要风不停,电就能续上。咱们省着点用,晚上点两三个时辰就够。”
话是这么说,但这第一夜通电,大家还是忍不住让灯多亮了会儿,直到实在困得不行,王超才起身,“啪嗒”一声关了开关。屋里瞬间陷入黑暗,只有灶坑里一点余烬的红光,眼睛好一阵才适应过来。这强烈的对比,更让人体会到电的可贵。
第七十一天,是个大晴天。夜里下了霜,早上太阳一出来,地上、屋顶上、远山上,都亮晶晶的。王超推开门,冷空气激得他精神一振,第一眼就先望向东边山坡上那个静静立着的风力发电机。三片扇叶在晨风中不紧不慢地转着,看着就让人心安。
“今天天儿好!”王超回头对屋里喊,“咱们得好好规划规划这电该怎么用!不能白瞎了这宝贝!”
大家陆续起来,脸上都带着光,那是昨晚上电灯照出来的兴奋劲儿还没过去。
直播间里,观众们也早早蹲守,想看看他们有了电之后的生活:
“早啊!来看看超哥的电气时代第一天!”
“好奇他们今天会用电做什么。”
“那发电机看着真靠谱,转得挺稳。”
“希望电池够用,别一下就没电了。”
早饭是芋头粥就咸菜,大家吃得飞快,心思都活络着。吃完饭,王超召集大伙儿开个小会。
“电有了,是好事,但也得精打细算。”王超开门见山,“李娜,你心细,以后这电灯开关归你管,每天天黑后点灯,估摸着用两三个时辰就关,你看成不?”
“没问题,交给我。”李娜点头。
“其次,这电除了照明,还能干啥?”王超拿出那本生存百科,又翻了翻发电机那简陋的说明书,“这蓄电池输出口就一种,看样子也带不动大功率电器。咱们得想想,有没有啥小玩意儿能利用上。”
聂思思想了想,说:“要是有个小电炉子,烧水就方便了,不用老是烧灶坑。”
陈威挠头:“那估计够呛。诶,能不能给手电筒充电?咱那太阳能手电是好,但万一阴天呢?”
这话提醒了王超:“对!手电筒!还有,李娜你那指南针是机械的用不上,但咱们以后要是找到个收音机啥的……”他说着自己也笑了,这想法有点远。
李娜却认真地说:“收音机不太现实。但手电筒充电是个好主意。我们可以试试看能不能把充电接口弄出来。”她拿起蓄电池,研究起上面的输出端口。
王超一拍大腿:“成!这事李娜你牵头,需要啥材料咱们想办法。另外,这电来了,咱们的过冬准备得更充分点。我琢磨着,是不是能用电……做个小警示装置?比如,在篱笆某个地方拉根线,晚上通上微弱的电,有啥东西碰上一响,咱们就能知道。”
“警报器?这个想法好!”陈威来了兴趣,“不过咋弄?咱们又没铃铛。”
“不一定非要铃铛。”王超眼里闪着光,“也许就是个能发出轻微动静的小机关,或者……哎,咱们可以慢慢想。先把手电筒充电的事搞定。”
上午,两拨人分头行动。李娜和聂思思开始研究怎么给手电筒充电。她们找来了之前找到的一些细小铜丝(从废弃的箱子上拆下来的),又拆了一个不用的简易鱼叉头,试图制作一个简单的充电接头。这活儿需要耐心和精细,聂思思的手巧派上了用场。
王超和陈威则继续巩固过冬设施。王超用工兵铲在屋顶积雪可能滑落的地方加了挡板,又检查了门窗的缝隙,用混合了草筋的泥巴仔细糊严实。
陈威则去砍了不少带刺的荆棘,密密麻麻地加固在篱笆外层,防止有野兽晚上扒墙。
直播间里,观众们看着他们的探索和实践,讨论热烈:
“手动制作充电接口?娜姐和思思太强了吧!”
“超哥这安全意识没得说,篱笆加固得像堡垒。”
“简易警报器?这思路可以,不过实现起来有难度。”
“感觉他们在一点点把现代科技和原始生存结合。”
快到中午的时候,李娜和聂思思那边传来好消息!经过几次尝试,她们居然真的用铜丝和磨好的小金属片,做了一个简易的、能卡进蓄电池输出口的充电头,并且成功连接到了太阳能手电筒的充电接口上!蓄电池的指示灯显示正在充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