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晚上,木屋里头暖烘烘的,不光是因为灶坑里埋着的炭火,更是因为大家心里头都热乎着呢。
新得的宝贝家伙什儿——那把锃亮的工兵铲就靠在门后,那卷扎实的尼龙绳挂在墙上,还有那本厚厚的生存百科,被聂思思当宝贝似的放在了干燥的储物架上。蒋甜甜睡前还非要摸着书皮睡,说上面画的小兔子好看。
王超躺在地上,听着外面偶尔吹过的风声,心里头琢磨着:有了这些新装备,特别是那本书,好多以前靠猜靠蒙的事儿,现在都能找到准谱儿了。这心里啊,比吃了颗定心丸还踏实。
第六十四天,天刚蒙蒙亮,王超就醒了。他轻手轻脚地爬起来,套上冲锋衣,推门一看——嗬!地上、屋顶、远山上,都铺了一层薄薄的白霜!在晨曦微光里,亮晶晶的,跟撒了层盐似的。
空气吸到鼻子里,带着一股子凛冽的干净劲儿,但也冻得人鼻子尖发红。
“下霜了!”王超回头压低声音对屋里说,“真是一场秋雨一场寒,这霜一下,天可就真要冷下来了!”
大伙儿一听,也都赶紧爬起来。看到外面的霜色,李娜眉头微蹙:“比预想的还快。咱们加固营地的活儿得抓紧了。”
陈威搓着手,哈着白气,却一脸兴奋:“不怕!咱现在有‘神器’了!”说着就瞅向了门后那把工兵铲。
匆匆吃过早饭(依旧是芋头粥,但每人多了小半块压缩饼干增加热量),王超开始分派任务:“今天咱们就试试这新家伙的成色!李娜,你眼神好,带着思思,主要就研究那本宝书,重点看冬天怎么保暖,怎么存粮不容易坏,还有……看看有没有附近能找着的、能防冻疮的草药啥的。我和陈威,就用这工兵铲,把咱们这营地再捯饬捯饬,重点是屋顶加厚,篱笆加固,再瞅瞅能不能给鸡舍弄暖和点。”
“好!”大家齐声应道,干劲十足。
直播间里,观众们也看到了外面的霜景:
“哇!都下霜了!岛上冬天来得真快!”
“超哥他们得抓紧了,冬天在野外可不是闹着玩的。”
“工兵铲首秀!期待!”
“那本百科全书才是外挂,赶紧学起来!”
王超和陈威穿上冲锋衣,戴上之前做的简陋手套(兽皮缝的),拎着工兵铲就出了门。
王超先试了试铲子的手感,走到篱笆边上,选中一根需要加固的木桩旁边。他调整了一下铲柄长度,抡起胳膊,一铲子下去!“噗!”一声闷响,锋利的铲刃轻易地切开了已经有些冻硬的泥土,比之前用石斧刨坑不知道快了多少倍!
“嘿!真他娘的好使!”陈威看得眼热,也拿起之前用的石斧,对着另一根木桩旁边砍了几下,震得手发麻,效果却差远了。“得,跟这新家伙一比,咱这老伙计真该退休了。”他笑着把石斧放到了一边。
王超几下就挖出一个深坑,把木桩往里一插,再用挖出来的土混合着小石子回填、夯实,整个过程行云流水。
之前要忙活半天的活儿,现在小半个时辰就搞定了一根。陈威主要负责去附近砍伐合适的树枝和收集更厚实的茅草。
屋里头,李娜和聂思思也围坐在火塘边,小心翼翼地翻开了那本《野外生存百科》。蒋甜甜也好奇地趴在旁边看图画。
“思思,你看这章,‘冬季庇护所加固与保温’。”李娜指着书页。上面图文并茂,介绍了如何用双层结构、如何利用积雪保温、如何堵塞缝隙防止“贼风”等等。
“原来屋顶可以再加一层,中间留点空隙,能更保暖!还有,窗户最好用透光的兽皮或者厚树叶封起来,只留个小通风口……”聂思思一边看一边喃喃自语,赶紧拿出炭笔在木板上记下要点。
接着,她们又翻到“食物储存”部分。“低温、干燥、通风……嗯,咱们的熏肉和风干鱼做得没错。但书上说,像芋头这样的根茎类,最好用沙子埋起来储存,可以防冻防腐!”李娜发现了新方法。
“沙子?咱们河边有沙子!”聂思思眼前一亮,这法子简单易行。
最让她们惊喜的是,书上有一章“常见野外药用植物”,配着清晰的彩色插图。
李娜仔细地一页页翻看,突然,她手指停在一幅图上:“思思,你看这个!这叫‘千里光’,书上说有清热消炎的作用,捣碎了外敷能治冻疮和轻微皮外伤!我好像……好像在咱们营地西边那个山坡下面见过类似的植物!”
“真的?”聂思思也激动起来。在这荒岛上,最怕的就是生病受伤,如果能找到现成的草药,那真是天大的好消息!
**直播间观众通过分屏画面,看着屋外干得热火朝天,屋内学得认真专注,都感慨不已:**
“工兵铲效率真高!科技改变生活啊!”
“这本书太有用了!现学现卖!”
“千里光?真的能找到吗?那可太好了!”
“团队分工明确,效率杠杠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