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熵增荒原
穿过连接“法则之森”的通道,一股难以言喻的“疲惫”感瞬间包裹了王超。并非身体或精神的疲惫,而是一种仿佛源自万物本质的、不可逆转的“衰竭”之意。
眼前的景象,让刚刚经历过法则狂暴冲击的他,感受到另一种层面的死寂。
这里被称为“熵增荒原”,名副其实。
没有星辰,没有星云,甚至没有明显的光源。整个空间弥漫着一种黯淡的、仿佛连光线都被消耗殆尽的灰蒙蒙的辉光。视野所及,是无穷无尽、缓慢飘荡的宇宙尘埃,这些尘埃并非活跃,而是如同燃尽的灰烬,带着一种永恒的惰性。
远处,偶尔能看到一些星球的残骸,但它们并非“破碎星环”那种激烈碰撞后的碎片,而是如同被时间遗忘的、彻底冷却、僵死的巨石,表面没有任何活动迹象,连最基本的放射性衰变都似乎停滞——并非因为时间静止,而是因为所有可用于衰变的“活性”都已被耗尽。
空间本身也带着一种粘滞感,仿佛宇宙膨胀到了尽头,连时空都失去了弹性,变得松弛而无力。在这里,王超感觉自身的能量循环都变得迟缓,思维仿佛蒙上了一层薄纱,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倦怠感不断诱惑着他——停下吧,休息吧,一切都将归于这永恒的平静,何必挣扎?
【进入第四试炼星域:‘熵增荒原’。】
【警告!检测到超高背景熵环境。该区域物理常数趋向热寂终点,能量自发耗散速率急剧提升,信息结构趋于瓦解。】
【危险:能量枯竭、意识涣散、被同化为荒原背景‘惰性’的一部分。】
【提示:维持自身‘低熵状态’是存活关键。任何形式的能量外放或剧烈活动都将加速你的衰亡。】
六棱柱传来的信息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重。即便是经过前三重试炼锤炼、刚刚又吸收了部分法则本源的王超,也能清晰地感觉到,自身的力量正在以一种缓慢却坚定的速度被这片荒原“稀释”、“消耗”。就像一块投入死水的方糖,最终只会彻底溶解,同化为死水的一部分。
他尝试调动一丝秩序之力,光芒刚离体不远,就迅速黯淡、消散,效果百不存一,消耗却远超正常空间。在这里,连“秩序”本身似乎都难以长久维持,会被无处不在的熵增所侵蚀。
不能停留,必须尽快穿越!
他辨认了一下方向——在这片连空间感都变得模糊的荒原中,方向本身也成了一种奢侈。只能依靠六棱柱那微弱却坚定的、指向“秩序之源海”的共鸣指引。
他开始向前“行走”。并非飞行,飞行消耗的能量太大。他如同一个在无尽沙漠中跋涉的旅人,每一步都脚踏实地(虽然脚下只是虚无),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耗,将自身存在维持在最“经济”的状态。
旅程枯燥而压抑。四周是永恒不变的灰烬尘埃和死寂星球。时间感彻底混乱,或许只过了一瞬,又或许已过去了千年。那种诱人放弃的“倦怠感”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他的意志。他看到了许多被“惰化”的痕迹——一些闯入此地的星舰残骸,它们并非损毁,而是如同被抽走了所有灵魂,彻底化为了与荒原背景融为一体的、冰冷的雕塑;甚至还有一些模糊的、仿佛能量生命体的残留印记,它们也最终没能抵抗住熵增的侵蚀,意识涣散,结构瓦解,成为了这死寂的一部分。
这些都是失败者的墓碑,无声地警示着后来的闯入者。
王超紧守心神,将“秩序之锚”的特性内敛到极致,如同在体内点燃一盏微弱的、却绝不熄灭的灯。他回忆着珊瑚城的喧嚣,回忆着伙伴们的面容,回忆着一次次在绝境中挣扎求生的经历,用这些鲜活的、充满“活性”的记忆,对抗着外界无处不在的“死寂”诱惑。
他甚至开始主动“回忆”并“理解”在“法则之森”中获得的本源感悟,那些关于宇宙运行的基本规律。他意识到,熵增并非敌人,而是宇宙的一种固有趋势。对抗它并非要逆转它(那不可能),而是要理解它,并在其规则下,找到维持自身低熵状态的“方法”。
他不再将秩序之力视为与外界对抗的武器,而是将其作为维系自身内部“小宇宙”稳定与活力的“内核”。他引导着力量,在体内构建出更高效、更不易耗散的能量循环模型,如同在寒风中紧紧裹住自己的衣襟,减少热量的流失。
这种做法收效甚微,却让他在这片绝望的荒原中,找到了一丝主动,而非完全的被动承受。
不知“行走”了多久,就在他感觉自身的“活性”也即将被磨灭到临界点,意识开始有些模糊的时候,前方灰蒙蒙的视野中,出现了一点……异样的光芒?
那并非恒星的光芒,也不是能量爆发的闪光,而是一种极其微弱、却异常稳定的、仿佛由纯粹“信息”或者说“低熵结构”本身散发出的辉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