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城下暗流
王超在珊瑚城那间乳白色石头屋子里,一躺就是两天。
这两天里,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昏睡,偶尔被脑袋里针扎似的疼弄醒,灌几口聂思思递过来的清水或者味道寡淡、但据说能安神补脑的海藻糊糊,然后又迷迷糊糊睡过去。
李娜的伤也在一种散发着清凉药香的凝胶作用下,好了不少,至少活动起来没那么疼了。陈威和铁柱闲不住,在得到允许后,把生活区这小片地方摸了个遍,回来啧啧称奇,说这地方简直像个长在珊瑚里的蚂蚁窝,通道四通八达,好多房间都直接利用天然珊瑚洞改造的,透气又结实。
蒋甜甜是唯一一个对这里表现出明显不安的。她总是挨着聂思思或者王超,小耳朵时不时动一下,小声说能听到很多“细细碎碎”的声音,不是人的,像是“墙壁在呼吸”、“石头在说话”。这让大家刚放松一点的神经又绷了起来,这鬼地方,果然没那么简单。
第三天早上,王超感觉那股要把脑袋劈开的剧痛终于消停了些,虽然还是浑身发软,但至少能自己坐起来,脑子也清醒了不少。他试着下地走了几步,脚下那种带着轻微弹性的、类似某种生物材质的地板触感很奇特。
老周掐着点似的出现了,手里还拿着几支用过的、已经空了的蓝色能量管。“恢复得比预想的快。看来你的底子不错。”他把空管子扔进角落一个回收口,“能走就跟我来,杨教授要见你们。”
“杨教授?”王超疑惑。
“这里的负责人之一,主要负责古代遗物和‘钥匙’的研究。”老周言简意赅,“他对你们,尤其是你和你手里的东西,很感兴趣。”
王超几人互相看了看,知道正戏要来了。他们跟着老周走出房间,穿过几条蜿蜒曲折、时而宽阔时而狭窄的通道。
通道墙壁大多是那种乳白色或多孔的红褐色珊瑚岩,镶嵌着发光的苔藓或灯带,空气里始终弥漫着那股海风混合消毒水的味道。偶尔能看到其他行色匆匆、穿着灰色或深蓝色服装的“灯塔”成员,看到老周都会点头致意,但对王超他们则投来好奇或审视的目光。
走了大概十来分钟,他们进入一个明显宽敞许多的大厅。大厅中央有一个巨大的、如同活物般缓缓搏动的半透明蓝色珊瑚体,散发着柔和的光芒,照亮了整个空间。四周摆放着一些看起来就很精密的仪器和操作台,几个穿着白大褂的人正在忙碌。
一个头发花白、戴着厚厚眼镜、身材瘦小的老头正站在那个搏动的蓝色珊瑚体前,手里拿着一个平板似的设备记录着什么。他就是杨教授。
听到脚步声,杨教授转过身,镜片后的眼睛在看到王超,尤其是他手中那枚六棱柱时,瞬间迸发出一种近乎狂热的光芒,快步走了过来。
“就是他?‘钥匙’的适格者?”杨教授的声音有些尖细,带着迫不及待的兴奋,直接无视了其他人,目光灼灼地盯着王超,“快!让我看看!记录显示你在对抗‘眼’的余波时激发了超过百分之十五的共鸣度!这简直是奇迹!”
他伸手就想来拿六棱柱,王超下意识地后退半步,把六棱柱握紧了些。
老周适时地挡了一下:“教授,别急。他们刚经历了不少,需要先了解情况。”
杨教授这才勉强压下激动,推了推眼镜,打量了一下王超五人:“嗯……不错,能在‘眼’的注视下活下来,还带着‘钥匙’和重要数据找到我们,你们确实有点运气和本事。我是杨振,负责这里的古代技术研究。小伙子,你叫什么?怎么得到‘钥匙’的?详细说说!”
他的语速极快,带着一种研究者的偏执和急切。
王超定了定神,尽量简洁地把海难、发现六棱柱、遭遇浮岛、激活节点、读取光板、吸收晶石、直到最后被“深渊之眼”攻击的过程说了一遍,略去了一些细节,但关键点都没隐瞒。
杨教授听得眼睛越来越亮,嘴里不停念叨着:“自主激活……能量亲和……节点共鸣……精神引导护盾……天才!不,是‘钥匙’选择了你!”他猛地抓住王超的胳膊,“你必须配合我的研究!我们需要搞清楚你和‘钥匙’之间的共鸣机制!这可能是我们理解并制约‘眼’的关键!”
王超被他抓得有些不自在,微微用力挣脱:“杨教授,我们现在只想知道,怎么安全地使用它,怎么摆脱现在的困境。老周说,过度使用可能会变成‘钥奴’。”
提到“钥奴”,杨教授脸上的狂热消退了一些,闪过一丝凝重:“‘钥奴’……是古代记录中提到的一种可悲的存在。过度依赖‘钥匙’的力量,精神会被其同化,最终失去自我,成为只知道执行‘钥匙’本能指令的空壳。这确实是个风险。”
他指了指那个搏动的蓝色珊瑚体:“这是‘珊瑚城’的中枢之一,也是一个大型的生物能量稳定器。它能一定程度上隔绝‘眼’的窥探,也能辅助稳定‘钥匙’持有者的精神状态。在这里进行适应性训练,风险会小很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