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虎啸云海之红途 > 第78章 微服深潜探真章 智计交锋显锋芒

第78章:微服深潜探真章 智计交锋显锋芒

省委办公厅派出的调研组,如同三滴汇入溪流的水,悄无声息地抵达了云海县。他们没有通过市委办对接,更没有惊动县委县政府庞大的接待体系,仅以“省政策研究室区域经济课题组”的身份,在开发区边缘一家设施简单却干净整洁的宾馆住了下来。

带队的谭处长,年纪四十出头,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总是一身半新不旧的夹克衫,说话不急不缓,脸上常带着学者式的温和与好奇,但那双隐藏在镜片后的眼睛,却像精密仪器般,冷静地扫描、记录、分析着所见的一切。另外两位成员,一位是精于数据分析的年轻干部,另一位则是经验丰富、善于引导话题的调研老手。

他们的行程安排得密不透风。第一天,他们便径直去了开发区管委会。没有预约,没有身份通报,只说是来做学术调研的大学生课题指导老师。接待他们的办公室副主任起初有些不耐烦,但很快被谭处长几个极其内行、直指核心的问题所吸引,不知不觉间打开了话匣子。

“您提到的这个‘线上追踪系统’,我们对它的实际运行效能很感兴趣。”谭处长捧着一次性茶杯,语气像是纯粹的好奇,“比如,一个重点招商项目从签约到土地平整,通常涉及的审批环节有十几二十个,这个系统真能确保每个环节都透明可视、限时办结吗?有没有可能……嗯,某些环节出于特殊原因,在系统外进行了‘特事特办’?”

副主任一听,立刻来了精神,仿佛找到了知音:“领导……哦不,老师您这话问到点子上了!以前啊,确实存在您说的那种情况,领导一个电话,流程就可能绕道走。但林书记……哦,就是之前的林昊宇书记,力主推行这个系统后,情况彻底变了!”他熟练地打开电脑后台,调出操作日志,“您看,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环节,谁受理、谁审核、谁批准、耗时多久,全程留痕,超时自动预警,直接推送分管县领导甚至林书记本人。想绕开?除非您能不用电就把机器跑起来!就说华鼎项目吧,那么大的投资,所有流程一样没少,但就是在系统监控下,硬生生比常规时限缩短了百分之四十!这叫啥?这叫阳光下效率!”

谭处长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旁边的年轻干部飞快地记录着,而那位老手则看似随意地插话:“效率这么高,压力肯定也大吧?下面的经办人员会不会有怨气?比如,为了赶时限,一些程序的严谨性会不会打折扣?”

副主任愣了一下,随即摇头:“怨气一开始肯定有,习惯了就好。至于程序,系统只卡时限和要件,不符合要件的申请根本进入不了下一个环节,反而倒逼着大家前期准备更充分、更规范了。说实话,现在让大家回到老路子,估计都没人愿意了。”

调研组的第一次接触,就获得了极为正面的一手信息。随后几天,他们又如法炮制,走访了多家企业。在一家由林昊宇亲自引进的高端制造企业,总经理对云海的营商环境赞不绝口:“别的地方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在云海,尤其是林书记主政那时候,是‘门好进、脸好看、事办得快’!有什么困难,只要不违反原则,政府是真的想办法帮你解决。就说我们厂房扩建那事儿,开发区专门成立了个协调小组,帮我们跑手续,跟市里省里对接,那效率,没得说!”

但调研组并非只听赞美。他们特意选择了几家规模较小、可能与海龙建材同期入驻的企业,询问早期土地出让的情况。得到的反馈则比较复杂。有人表示当时价格确实比较优惠,但程序都是走的正规渠道;也有人含糊其辞,说“那时候的事情比较复杂,有些领导胆子大,也敢拍板”。

带着这些纷杂的信息,调研组的目光转向了县纪委正在进行的审计。他们并没有直接接触葛洪国,而是“偶遇”了审计组里一位来自县审计局的业务骨干。在一家小餐馆的晚饭桌上,几杯啤酒下肚,这位骨干的话多了起来。

“谭教授,不瞒您说,这审计……唉!”他叹了口气,“初衷是好的,梳理历史问题,完善制度。但搞到现在,感觉有点变味了。天天翻十几年前的旧账,很多经办人都调离、退休了,凭证也不全,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就为查清当时某块地为什么少了块钱一平米?这查得清吗?就算查清了,又能怎样?现在开发区新项目推进都受影响,我们审计局自己本职的工作都快耽搁了。”

他压低了声音:“而且,我感觉上面……好像就不是想搞清楚问题,而是就想找出点问题来。”他指了指天花板,没再往下说,但意思已经很明显。

为期一周的调研结束,谭处长三人带着十几本密密麻麻的笔记和大量录音、照片资料,悄然离开。一份数万字的调研报告开始秘密撰写。这份报告极其客观,它既详细记录了“云海模式”带来的高效与活力,大量引用了企业、基层干部充满真情实感的正面评价;也如实反映了早期发展中可能存在的程序简化问题和当前审计带来的困扰;最后,报告并未给出简单结论,而是提出了几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何历史、辩证地看待改革探索期的决策?审计监督的边界在哪里,如何避免“监督”成为“发展的阻力”?“云海经验”是否可以以及如何在一定条件下复制推广?

这份报告被直接呈送给了省委书记庄卫东,为他提供了远超常规渠道的、血肉丰满的决策参考。

与此同时,在省委党校。

林昊宇的生活节奏并未被打乱。他与沈奕辰的友谊在与日俱增。某个周末夜晚,两人没有外出,沈奕辰拿出一罐朋友寄来的顶级茶叶,两人就在宿舍里边泡茶边闲聊。

“昊宇,你对当前省里力推的‘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怎么看?”沈奕辰看似随意地抛出一个话题,“下面执行起来,难点在哪?”

林昊宇抿了一口茶,茶香沁人心脾。他略一思索,道:“想法很好,但容易陷入两个误区。一是以为买几套软件、上几套系统就是数字化了,其实是‘新瓶装旧酒’,管理思维和流程没变。二是省里政策一刀切,没有考虑到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巨大差异。比如对一家小型纺织厂,你让他投几百万搞智能车间,根本不现实。他们更需要的是能帮他们精准对接下游订单、优化库存管理的轻量化SaaS工具。”

沈奕辰眼中闪过赞赏的光芒:“说得太对了!我们在制定实施细则时,确实感受到了这种阻力。你的思路很接地气,有没有更具体的想法?”

两人就这个问题深入探讨起来,从技术路径谈到政策扶持方式,再到金融配套,越聊越深入。沈奕辰不时拿出笔记本记上几笔,显然林昊宇的很多观点对他很有启发。这次深夜长谈,让两人的关系从友好的室友向潜在的盟友更进一步。

而高宏也没有闲着。他虽然不敢再公开挑衅林昊宇,但却利用其善于钻营的特长,在党校内的小圈子里活跃异常。他时常凑近那些同样来自地方、思想相对保守的学员,一边喝酒一边“推心置腹”: “兄弟们,咱们在地方干实事,最怕什么?最怕上面思路一天一变!今天鼓励大胆闯大胆试,明天就要严格规范审计追责。你看云海那位,搞得风风火火,现在怎么样?还不是被弄来学习‘回炉’?要我说啊,还是稳字当头最保险,不出事就是最大的政绩!”

这种论调在某些层面颇有市场,也无形中疏远了一部分学员与林昊宇的距离。林昊宇有所察觉,但并不在意,他深知道不同不相为谋。

很快,党校组织的“新时期乡村振兴的产业路径选择”结构化研讨会到来了。这次研讨会规格很高,邀请了省农业农村厅的领导和几位知名专家学者担任评委。

林昊宇抽到的角色是“云雾县”县长——一个典型的山区县,生态优美但产业薄弱,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高宏则抽到了“平原粮仓县”县长。

角色扮演开始。高宏率先陈述,他洋洋洒洒,大谈巩固粮食安全、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培育大型农业合作社的重要性,引用的数据和政策都是省里文件的原话,四平八稳,挑不出错,但也毫无新意,听得几位评委微微蹙眉。

轮到林昊宇时,他站起身,先是对着模拟的“云雾县地图”沉思了片刻,仿佛真的在审视自己治下的山川河流。然后,他开口了,声音沉稳而富有感染力:

“各位领导,专家,如果我真的是云雾县的县长,我不会选择跟在平原县后面亦步亦趋地去种粮食。我们的优势不在规模,而在‘独特’!”他首先明确了战略定位。

“我的施政思路是‘三箭齐发’,靶心就是‘富民强县’。” “第一箭,射向‘特色生态农业’。高山云雾出好茶,我们就做精品有机茶;冷冽山泉水质好,我们就搞高端冷水鱼养殖;林下空间大,我们就种植仿野生石斛、天麻。不与平原争产量,只与市场争价值!” “第二箭,射向‘农文旅深度融合’。我们有好山好水,有保存完好的古村落,有独特的民俗文化。我们要做的不是低端农家乐,而是打造‘深度体验目的地’。规划精品徒步线、开发非遗工坊体验、引入品牌民宿集群,让城里人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让外出务工的乡亲们看到在家门口就能赚钱的希望!” “第三箭,射向‘数字赋能’。搭建全县农产品溯源和电商公共服务平台,让我们的好产品自己会说话、能跑路。同时,我们要大力改善网络和基础设施,吸引那些厌倦大城市喧嚣的数字游民、文创工作者来我们这里旅居创业,他们带来的不仅是消费,更是新的观念和活力!”

他每一箭都配有具体的数据支撑、可行的实施路径和预期的效益分析,听得在场众人眼前一亮。特别是他提到“数字游民”、“文创旅居”等新概念,让几位专家评委都频频点头。

一位评委忍不住提问:“林县长,你的想法很好,但资金从哪里来?人才从哪里来?” 林昊宇从容应答:“资金采取‘项目包装争资、招商引资、财政杠杆撬动’三结合。人才则采用‘柔性引进’策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专家工作站;同时重点培育本土致富带头人和新型职业农民。”

他的回答条理清晰,考虑周全,彻底征服了评委和大多数学员。最终,他的方案获得了研讨会最高评价。沈奕辰在台下向他投去祝贺的眼神。而高宏,脸色则变得十分难看,他原本想在这个实战环节展现自己的“稳重”,却被林昊宇的“创新”打得溃不成军,风头尽失。

当晚,林昊宇收到了葛洪国那条试探性的短信。他看着那条短信,仿佛能看到葛洪国在手机那头揣测不安的神情。他简单回复了「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八个字,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放下手机,林昊宇推开窗户,晚风拂面。他知道,省委调研组的到来、党校内的交锋、对手的试探,这一切都表明,风暴正在汇聚。而他,这把已被省委书记注意到的“利刃”,是到了该出鞘的时候了。他静静地站着,等待着那声召唤的雷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