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虎啸云海之红途 > 第73章 审计深入波澜起 双线并举暗较量

第73章:审计深入波澜起 双线并举暗较量

葛洪国主导的开发区土地出让历史遗留问题专项审计,就像一条悄然流淌的溪流,虽然看似平静,却能够悄无声息地渗透进云海县权力体系的每一个角落和缝隙。这条溪流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但它所带来的影响却是深远而持久的。

审计组的工作方式与葛洪国本人的风格如出一辙:低调、严谨,同时又透露出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强制性。他们以一种近乎苛刻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问题的地方。

审计工作按照预定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甚至比原计划更加细致入微。审计组驻扎在开发区管委会的一间宽敞的会议室内,这里成为了他们的临时工作据点。长长的会议桌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凭证、合同和会议纪要,这些都是他们调查的重要依据。

审计组对于文件的调阅要求之高,时间跨度之长,范围之广,都让人瞠目结舌。他们不仅仅关注土地出让本身的相关文件,还将触角延伸到了与之相关的配套政策、税费减免情况,甚至是当时的人员调动记录等方面。这种全面而深入的调查方式,无疑给整个审计工作增加了巨大的工作量和难度,但也确保了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负责配合审计工作的开发区副主任私下向县长郑国栋倒苦水:“郑县长,这……这查得也太细了!十年前的一张办公用品采购发票,就因为当时负责那个地块拆迁的工作组买过几个档案盒,他们都要调去看!这哪是审计,这简直是考古啊!我们管委会正常的工作都快没法开展了,天天就围着他们转,找材料、做解释……”

郑国栋听着汇报,脸色愈发凝重,他的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仿佛能夹死一只苍蝇。他越听越觉得事情不对劲,葛洪国这样搞下去,开发区的发展肯定会受到严重影响。

郑国栋坐不住了,他决定去找林昊宇谈一谈。见到林昊宇后,郑国栋的语气中明显带着不满:“林书记,葛洪国同志这样搞下去可不行啊!审计工作确实需要支持,但也不能影响开发区的正常运转和发展节奏啊!您看看现在,好几个正在谈的项目,对方都听到了风声,开始对我们的内部稳定性产生怀疑,都在观望呢!这对我们的经济发展可是非常不利的啊!”

林昊宇听着郑国栋的抱怨,并没有立刻回应。他沉思了一会儿,心中权衡着各种利弊。他理解郑国栋的焦虑,毕竟作为县长,经济发展是他的首要责任。但他也清楚,现在这个时候,如果直接干预审计工作,恐怕会正中葛洪国的下怀。

葛洪国一直以来都对林昊宇心存不满,这次审计工作很可能就是他故意搞出来的。如果林昊宇现在去提醒葛洪国把握审计的边界和节奏,葛洪国肯定会借机大做文章,给林昊宇扣上“干扰纪委独立办案”、“心里有鬼”的帽子。这样一来,林昊宇不仅会陷入被动,还会影响到他在开发区的威信和形象。

“国栋县长,你的顾虑我明白。”林昊宇缓缓道,“审计是常委会上定下来的,程序上我们无可指摘。葛洪国同志做事……确实细致了些。这样,你让开发区的同志克服一下困难,务必配合好审计工作,但核心原则不能变:只提供与土地出让直接相关的历史材料,不提供涉及现行招商策略、企业商业机密等无关内容。日常工作和招商谈判,绝不能停!你要亲自抓起来,有什么阻力,随时向我汇报。”

他并没有选择与对方直接发生冲突,而是巧妙地强调了“配合”与“原则”这两个关键因素。这样一来,他既表现出了对纪委职权的尊重,又明确地划出了自己的底线。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他成功地将稳住经济工作的责任清晰地压在了郑国栋的身上。

郑国栋显然领会了林昊宇的意图,他毫不犹豫地点头回应道:“我明白了。经济工作绝不会放松,您放心。”这句话不仅显示出郑国栋对林昊宇的理解和支持,也表明了他对经济工作的重视和决心。

与此同时,审计组的谈话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葛洪国亲自出马,约谈了几位已经退居二线或调离开发区的老同志。这些谈话的气氛通常都十分“融洽”,葛洪国展现出了谦和的态度和恳切的言辞。他反复强调这只是一次“例行工作”,目的是为了“完善制度”,绝无其他深意。

但在看似随意的闲聊中,他的问题却总是能巧妙地触及敏感地带: “老领导,当时开发区百废待兴,条件艰苦,你们能引进项目就是大功一件。听说为了留住某个大企业,土地价格方面,当时县里是不是给了一些‘窗口指导’?” “当时决策流程快,效率高,真是令人羡慕。不知道像海龙建材这样的项目,当时的合同条款是怎么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敲定所有细节的?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这些问话,听起来像是请教历史经验,实则是在诱导对方回忆甚至暗示当时可能存在“特事特办”、“领导授意”甚至“模糊地带”的操作。一些老同志出于感慨,或许会多说几句当时创业的艰难和不得已的灵活性,而这些话,都被陪同的审计人员详细记录在案。

这些经过精心“提炼”的记录,尽管它们本身并不能直接作为确凿的证据,但却如同涓涓细流一般,逐渐汇聚成了一种若隐若现、模糊不清的“叙事”。这种“叙事”所描绘的画面是:在开发区发展的初期阶段,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快速进展,但与此同时,也可能伴随着程序上的粗疏和放任,甚至还可能存在着一些难以启齿、无法明言的“妥协”。

这种“叙事”就像是一种慢性毒药,它在云海县的某个特定圈层里,以一种悄然无声的方式开始慢慢扩散开来。虽然没有人公开地对其进行讨论或评判,但一种微妙而又难以言喻的气氛却开始在这个圈层中弥漫开来。人们对于那段曾经被视为辉煌的高速发展历史的评价,似乎不再像过去那样理直气壮、信心满满,而是变得多了一些复杂的、让人琢磨不透的灰色阴影。。

王强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气氛的变化。他在一次向林昊宇汇报党建工作时,忍不住提了一句:“林书记,最近下面有些干部,私下议论开发区老事情的风气好像有点抬头。虽然没明说,但总觉得怪怪的。是不是审计带来的……”

林昊宇抬手止住了他的话,目光平静却深邃:“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历史是在特定条件下由人创造的,我们要尊重历史,更要面向未来。党建工作要抓好正面引导,凝聚共识,不要被一些似是而非的杂音干扰了视线。”

他话虽如此,但心中已然明了。葛洪国的审计,查案或许只是表象,其更深层的目的,恐怕正是要动摇云海干部队伍对过去发展路径的共识,削弱林昊宇赖以执政的业绩合法性和道德威信。这是一场针对“人心”的隐秘战争。

而就在林昊宇应对着来自内部的“软刀子”时,一名来自于省城的记者一份新的采访申请,又带来了外部的新变数。她申请对开发区审计工作进行“跟踪报道”,美其名曰“关注地方优化制度、规范发展的新举措”。

林昊宇看着这份申请,嘴角泛起一丝冷意。葛洪国的“阳谋”,果然一环扣着一环。这场较量,已然从线上舆情转入了线下更深层次的制度和话语权争夺。他提起笔,在申请上批示:“同意。请开发区管委会、县审计局、县纪委(审计组)积极配合采访,实事求是介绍情况。”

他决定,不再被动接招。既然对手选择了公开的战场,那他就要在同样的战场上,赢得更漂亮。

可是他不知道的这次现场跟踪报道给他带来多大的麻烦。

感谢所有给予五星好评的朋友,右上角三个点,点开,右下角有五颗星点上,非常感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