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虎啸云海之红途 > 第57章 文章激荡千层浪 各方云动暗窥探

作者:朱氏春秋

朱晓璇那篇《云海见证:一位年轻县长的实践与担当》如同一块精心投入湖面的巨石,在江海省乃至更高层面的政商圈层中,激荡起层层叠叠、方向各异的涟漪。风,已然起于青萍之末。

京城,林家书房。

林卿海端坐在书桌前,他的面前摆放着一份《江海日报》。他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报纸的边缘,然后缓缓地将其放下,仿佛那上面的文字有着千斤之重。

尽管他的面容依旧如往常一样平静,没有丝毫波澜,但熟悉他的王婉儿却能敏锐地察觉到他周身气场的一丝变化。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缓和,就像是暴风雨过后的宁静。

“这个叫朱晓璇的记者,文章写得倒是很有文笔。”林卿海的声音低沉而平稳,没有丝毫起伏。然而,王婉儿却能从他的话语中听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王婉儿端着一杯热茶走过来,将它放在书桌上。她的目光落在报纸的署名上,朱晓璇三个字映入眼帘。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审视后的认可:“嗯,观察得很细,写得也实。”

然而,话锋一转,王婉儿的眉头微微皱起,“但是,”她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用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未必是好事。””

林卿海“嗯”了一声,目光掠过报道中林昊宇在泥水中指挥、在棚户区与民众交谈的照片,淡淡道:“路子没走偏,像点样子了。就是这风头出得太劲,不是好事但是既然他走在这条路上。也是必须要经历的。”

王婉儿在他对面坐下,微微一笑:“雏鹰总要迎风才能飞得高。难道像有些人家的孩子,只会躲在窝里斗心眼就好?我看昊宇处理得就很好,用的是阳谋,行的是正道,就算有风,也刮不倒他。这个朱晓璇,倒是客观地反映了这一点。”

林卿海不再说话,只是端起茶杯,又看了一眼报纸和那个陌生的记者名字。那份属于父亲的、深藏的欣慰,尽在不言之中。

几乎同一时间,叶家气氛却截然不同。 叶子轩将报纸摔在黄花梨的茶台上,冷笑一声:“林卿海倒是生了个好儿子!这么会造势,看来是铁了心要把他捧起来啊!”

一旁的冯灯包捻着佛珠,眯着眼:“年轻人,太锐了易折。站得越高,摔得越狠。他如今成了典型,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出一点纰漏,就是万劫不复。”

陈逸风沉吟道:“李宁国这次倒是做了个顺水人情。不过,他心里怕是比我们还膈应。听说刘旺在江州的日子很不好过?”

叶子轩眼中闪过一丝阴鸷:“刘旺是个废物!让他给林昊宇制造点麻烦,反倒帮人家立了功!看来,得给他加点码,或者……换种玩法了。”

沈家别院,气氛则有些微妙。 沈子良看着报道,尤其是侄女沈婉婉的名字在文中作为“省里专家”被巧妙提及了一次,脸上露出玩味的笑容。 “婉婉这丫头,眼光倒是毒辣。这个林昊宇,确实有点意思。”

他对着心腹管家道,“看来林家这小子,不是池中之物。眼下看来,打压不如拉拢。婉婉不是对他很感兴趣吗?让她多走动走动,沈家或许能多一条路。”

“是,老爷。小姐她……好像已经去了云海。” “哦?”

沈子良挑眉,随即笑了,“也好,让她自己去看看吧。是骡子是马,她亲眼见了才算数。”

江海省省委大楼。 不同领导的办公室内,对这份报道的反应也各不相同。 省委书记庄卫东浏览后,对秘书淡淡评价了一句:“云海县这个年轻人,有点闯劲。告诉远航同志,要保护好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也要加强引导,确保健康发展。”话语中既有肯定,也有提醒。

而省长朱安邦办公室,则对此保持了沉默,静观其变。

江州市,市长周远航特意拿着报纸来到市委书记宋敬坤办公室。 “宋书记,您看!这报道写得太及时了!昊宇同志这次可是给我们江州市长了脸了!”

周远航情绪高昂,“我建议,立刻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下发一个向林昊宇同志学习的通知,号召全市干部学习他这种务实担当、锐意创新的精神!”

宋敬坤笑着摆摆手:“学习通知可以发,但要把握好度。树典型是好事,但也要防止捧杀。我们要做的,是给他创造一个能放手干事的环境,替他挡住明枪暗箭,这才是最大的支持。”他话锋一转,“听说省里某些部门,最近还是经常去云海‘指导工作’?”

周远航脸色一沉:“书记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谁再敢无故刁难,就是跟我周远航过不去!”

云海县内部, 则是一片欢欣鼓舞。林昊宇的威信达到顶峰,命令的执行效率空前高涨。但林昊宇本人却异常清醒,他在一次内部小范围会议上告诫众人:“报道是鼓励,更是鞭策。现在全省全国都看着我们,我们只能做得更好,不能有任何松懈和自满!谁要是觉得可以躺在功劳簿上歇歇脚,现在就可以提出辞职!”

《江海日报》电子版的推送在手机屏幕上方闪过标题,林小婉习惯性地点开,目光扫过作者栏时骤然停顿——朱晓璇?!

她心里咯噔一下,立刻坐直了身体,屏住呼吸快速浏览起来。越是往下看,她秀气的眉头蹙得越紧,脸上不见兴奋,反而流露出一种与年龄不符的凝重和担忧。

“晓璇怎么会跑去云海?还写了这么一篇……分量如此重的稿子?”她心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是巧合,还是有人刻意安排?这文章虽是好意,但把哥捧得这么高,岂不是把他放在火上烤?”

她比任何人都清楚哥哥在云海的处境有多微妙和艰难,也更深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这篇报道带来的绝不只是荣誉,更有可能是巨大的风险和无尽的麻烦。

她没了喝咖啡的心思,对朋友们简单交代了一句“有点急事”,便拿起手机走到一个安静的角落。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静,才拨通了朱晓璇的电话。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通。 “喂,小婉?”那边传来朱晓璇似乎刚忙完的声音。 “晓璇,”林小婉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担忧和记者的探究口吻,“我刚看完《江海日报》你那篇关于云海县的报道,写得太深刻了,笔力见涨啊。”

电话那头的朱晓璇听到好友的夸奖,稍稍放松了些:“谢谢夸奖,主要是题材本身值得深挖。” “题材确实好。”林小婉话锋微转,语气带上了一丝谨慎的忧虑,“但也正因为写得太好,太立体,几乎把他塑造成了一个完美的标杆。晓璇,你想过没有,这样的报道发出来,对一位刚刚崭露头角的年轻干部来说,是福还是祸?这等于把他放在了放大镜和聚光灯下,无数双眼睛会盯着他,期待他永远完美无缺,也会有更多人想找出他的瑕疵。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啊。”

朱晓璇沉默了片刻,她听出了好友话语深处的关切,这种关切超乎寻常。她叹了口气,语气变得复杂而坦诚:“小婉,我明白你的意思。说实话,发稿前我也有过同样的犹豫。但正因为此,我才更不能有丝毫贬低或含糊其辞。我接到的任务本身就是一次严格的‘审视’,如果我写得浮皮潦草或刻意挑刺,反而会留下‘此人能力平平’或‘确有硬伤’的话柄,那才是真正的灾难。现在这篇报道,至少立得住,经得起推敲。所有的成绩都摆在明处,所有的困难也都有目共睹。即使有风要来,一篇扎实的正面报道,本身就是他的一层护甲。这或许……是当下我能做到的,对他最客观也最有利的方式。”

她顿了顿,声音更低了些:“而且,稿子最终是送审过,省里的李宁国副书记是点了头的。这里的意味,或许更复杂。”

听到李宁国的名字,又听到“任务”、“审视”这样的词,林小婉的目光瞬间锐利起来,政治家庭的敏感让她立刻意识到朱晓璇此行可能背负着更复杂的背景。她原本的担忧中又掺入了一丝明悟。

她语气放缓了些,但依旧带着提醒:“李副书记?晓璇,你说得对,这里面的水可能很深。你人在云海,一切小心。我只是……只是觉得这样的干部很难得,不希望他因为一篇过于优秀的报道而陷入不必要的麻烦。”

“我明白。”朱晓璇感受到好友真诚的关切,心里一暖,“谢谢你的提醒,小婉。我会注意的。而且,以我这几天对他的观察,他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沉稳和强大。他或许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也准备好了迎接这一切。”

林小婉稍稍安心:“但愿如此吧。总之……辛苦了,写出了这么一篇好报道。我近期可能因为别的选题会去江海省一趟,如果方便,顺路去云海看看你。”

这一次,她的语气里没有了玩闹,只有朋友间的关心和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性借口。

挂了电话,林小婉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给哥哥林昊宇发了条微信,言简意赅,甚至刻意回避了报道本身: 「哥,风起青萍之末,万事谨慎。我近期或赴江海公干,顺路探你,纯私人行程,勿张扬。」

她收起手机,望向窗外,眼神中充满了对兄长处境的担忧和一种属于林家女儿的责任感。她必须去一趟,不仅要提醒哥哥,也要亲自看看,这阵因一篇报道而刮起的风,究竟会吹向何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