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虎啸云海之红途 > 第42章 清源考察现隐忧 双线博弈露峥嵘

清源生物科技的李总果然守信,一周后,便亲自带领一个由技术、财务、市场负责人组成的精干考察团,抵达了云海县。

县长林昊宇、副书记郑国栋给予了高规格的接待,亲自陪同考察。行程安排得紧凑而务实:参观规划中的工业园区地块、考察周边生态环境(尤其是水源和空气质量)、走访本地相关的农产品基地、以及与县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座谈。

在整个考察过程中,李总及其团队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专业素养和严谨态度。他们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精准的判断力,对云海的生态环境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和评估。

当他们亲眼目睹云海那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时,不禁对这片土地上优良的生态环境赞不绝口。清新的空气、翠绿的山峦、清澈的溪流,无不让人陶醉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恩赐。

不仅如此,李总及其团队对于县里规划的高标准园区用地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仔细研究了规划图,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深入探讨,对园区的布局、设施配套等方面都表示非常满意。

站在规划图前,李总面带微笑,语气诚恳地对林县长说道:“林县长,不瞒您说,我们之所以对云海如此感兴趣,正是看中了这里的绿水青山和你们发展绿色产业的决心。这里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非常适合我们的项目发展。而且,从你们的规划中可以看出,你们对绿色产业的发展有着清晰的思路和长远的规划,这让我们对未来的合作充满了信心。”

李总的这番话,不仅是对云海的肯定,更是对林县长及其团队工作的认可。在他眼中,云海确实是他们理想中的生产基地选址之一,这里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

然而,在随后与县环保局、安监局、消防大队、自然资源局等部门的座谈会上,潜藏的波澜开始涌动。

各部门负责人按照林昊宇的要求,准备充分,介绍专业。但当李总的团队问到一些非常具体且苛刻的技术标准、审批流程时限等细节问题时,会场的气氛开始变得微妙。

县环保局局长在回答一个关于“特定生物制剂排放标准”的问题时,额头微微见汗,回答显得有些含糊:“这个……这个标准我们肯定是严格执行国标,甚至对标更严的地方标准。不过具体的监测频率和执行细节,可能还需要和市局、甚至省厅的相关技术规范进一步对接……”

安监局的负责人 likewise,在应对关于“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评审等级和响应时间”的追问时,也变得有些支吾。

这些细微的迟疑和不够自信的回答,都被李总团队敏锐地捕捉到了。他们交换了一下眼神,虽然没有明说,但疑虑已然产生。

座谈会结束后,李总私下对林昊宇坦言:“昊宇县长,您的诚意和云海的潜力,我们都看到了。但是,企业的投资是长期的,我们对落地后的运营合规性、以及地方政府各部门的执行力和专业度,有着极高的要求。今天座谈会上的一些细节,让我们有些担心……担心项目落地后,会在这些环节遇到意想不到的拖延和麻烦。”

林昊宇心中了然。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下属部门业务不精的问题,更是刘旺、孙海峰等人刻意营造的一种“氛围”——一种“在云海投资,即便县里支持,到了具体执行部门也会处处碰壁、关卡重重”的潜在威胁。他们甚至不需要直接下令阻挠,只需要暗示一下,就能让具体经办人员心生顾虑,不敢放开手脚做事,从而自然流露出一种“不自信”和“不确定性”。

这是一种更高级、更隐蔽的刁难方式。

“李总,您的担忧我非常理解。”林昊宇神色郑重,“请您相信,云海县委县政府推动项目落地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您看到的任何问题,都是我们正在着力解决和改进的。对于您关心的所有标准和流程问题,我会要求相关部门在一周内,拿出与省市最新要求完全对接的、清晰明确的执行方案和承诺时限,书面呈送给您!如果我们的专业度不够,我可以亲自去市里、省里,请专家下来指导,直到达到您的要求为止!”

林昊宇的态度坚决而坦诚,他的言辞诚恳,让人无法质疑其真实性。这种坚定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李总的部分担忧和疑虑。

“好,有林县长这句话,我们就再多看看。”李总微微颔首,表示认可林昊宇的说法。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谨慎,但同时也流露出对林昊宇的信任。“我们回去也会尽快内部评估。”李总接着说道,这意味着他们会对这个项目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送走考察团后,林昊宇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下来。他的眉头紧锁,仿佛被一股沉重的压力笼罩着。

他心里很清楚,刘旺的“程序铁幕”虽然没有直接出现在这次的考察中,但却以另一种更为隐蔽的方式发挥着作用。它不再仅仅是阻碍审计工作的进行,而是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渗透到了日常的行政执行层面。

这种“软抵抗”让林昊宇感到十分棘手。它不像明显的阻碍那样容易被察觉和解决,而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营商环境的信心。投资者们可能会因为这种潜在的阻力而对项目产生犹豫,甚至放弃投资。

林昊宇深知,要打破这层“软抵抗”并非易事,但他决心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

“国栋书记,你都看到了。”林昊宇对郑国栋说,“对手换打法了。他们现在比的是‘内功’,是想用这种无处不在的‘不确定性’和‘低效率’来拖垮我们,吓跑投资商。”

郑国栋面色凝重:“是啊,这种软刀子,更难对付。我们必须尽快拿出对策。”

“两个方面。”林昊宇迅速决策,“第一,立刻整顿内部!由你牵头,组织所有涉及项目审批、监管的部门,进行为期三天的业务强化培训和政策梳理!要求他们对所有常用法规、标准、流程必须烂熟于心,回答企业咨询时必须清晰、准确、自信!谁再含糊其辞、业务不精,就问责谁!” “第二,”他目光锐利,“看来,和市里某些部门的‘沟通’,需要更直接一些了。”

他所说的“沟通”,自然不是普通的工作汇报。

当天晚上,林昊宇拨通了市委书记宋敬坤的电话,他没有抱怨,而是以一种汇报进展、请求支持的口吻说道:

“宋书记,向您汇报一个好消息。我们引进的清源生物科技项目,创始人刚带队完成了考察,对云海的生态环境和发展理念非常认可,投资意向很强。”

“但是,”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略显沉重,“考察过程中,对方也流露出一些担忧,主要是担心我们县级层面在一些非常专业的技术标准执行和审批效率上,可能无法完全满足他们这类高科技企业的苛刻要求。这也反映了我们自身存在的能力短板。”

“所以,我想恳请市委能不能给予一些支持?比如,能否请市委办或市政府办协调一下,组织市环保局、安监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的业务专家,近期到云海来搞一次‘送服务下乡’活动,专门针对清源生物这类高科技项目的准入标准和要求,对我们的干部进行一次精准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同时也算是对我们云海招商引资工作的一种现场支持。”

这番话,说得极其漂亮。把对方的“软抵抗”和“故意制造不确定性”的问题,巧妙包装成了“自身能力不足需要上级帮助”,同时把“拆台”的市局部门,变成了被请求来“帮忙”的力量。

如果宋敬坤协调成功,市局专家下来指导,就等于用市委的权威,强行统一了标准和口径,刘旺的人再想暗中作梗就得掂量掂量。

如果协调不成,那责任也在市局部门不支持区县工作,宋敬坤自然会有看法。

这是一步以退为进、借力打力的妙棋。

宋敬坤在电话那头沉默片刻,显然明白了林昊宇的深层意图,不由暗赞这小子的政治智慧。 “嗯,企业有担忧是正常的,我们能做的就是补齐短板,优化环境。你这个请求很合理,我会让市委办去协调落实。专家服务团应该很快就能下去。”

“太感谢宋书记了!”林昊宇真诚地道谢。

挂掉电话,林昊宇稍稍松了口气。他知道,这只是扳回了一城,远未到胜利的时候。

刘旺绝不会坐视清源生物顺利落地。更激烈的较量,一定还在后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