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虎啸云海之红途 > 第13章 五人小组 初试锋芒

虎啸云海之红途 第13章 五人小组 初试锋芒

作者:朱氏春秋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7 06:23:37

第13章:五人小组 初试锋芒

县委小会议室,椭圆形的红木桌旁,云海县权力核心的五人——县委书记陈国华、副书记郑国栋、县长林昊宇、纪委书记王强、组织部长赵芳——依次落座。空气凝重得能拧出水来,今日酝酿的人事议题,牵动着全县的神经。

陈国华主持,开门见山:“今天小组会,主要议一议财政局和政府办两个岗位的人选问题。赵部长,你先说说组织部门的考察意见。”

组织部长赵芳,打开文件夹,语气尽量保持平稳:“好的,陈书记。根据前期摸底和初步考察,结合岗位要求,组织部提出了建议人选。” “财政局长岗位,主要考虑了两位同志:第一位是县审计局局长高宏远同志。该同志政治坚定,熟悉全县经济工作,领导经验丰富,尤其是审计业务精通,对规范财政管理有很大帮助。第二位是市财政局预算处处长裴浩然同志。该同志业务能力非常突出,是省财政系统有名的专业型干部,视野开阔,对上协调能力强。”

“政府办主任岗位,主要考虑了:现任副主任刘志安同志,该同志长期在政府办工作,熟悉运转流程,协调能力强,群众基础较好;另一位副主任赵伟民同志,作风扎实,任劳任怨,原则性强。”

赵芳的汇报,看似中立,实则顺序和措辞都暗含倾向,将孙海峰力推的人选放在了前面并给予了更多肯定性评价。

郑国栋捧着茶杯,吹着热气,仿佛事不关己。王强面无表情,手指轻轻点着桌面。

陈国华看向林昊宇:“昊宇县长,谈谈你的看法。”

林昊宇放下笔,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最后落在陈国华身上,语气沉稳,不疾不徐: “陈书记,各位同志。财政局和政府办,是县政府的左膀右臂,人选问题至关重要,必须慎之又慎。” 他首先定下基调,显示其重视程度而非个人争权。

“我先谈谈财政局长人选。”他看向赵芳,“赵部长介绍得很全面。高宏远同志确实是老审计,业务熟悉。但是——”他话锋微微一转,却重若千钧,“正因为他是老审计,才更不应该去财政局。”

此言一出,赵芳脸色微变。郑国栋抬了抬眼。王强嘴角似乎有一丝极细微的弧度。

林昊宇继续道:“审计与财政,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让一位资深审计局长去执掌财政局,短期内或许能凭借其经验发现问题,但从长远看,两种角色需要不同的思维模式和站位。更容易产生两种后果:要么因为过于熟悉审计套路而想法设法规避监管,弱化财政内部监督;要么带着审计的‘怀疑一切’思维去管理财政,束手束脚,影响资金效率和积极性。这不利于财政局建立健康、可持续的内生监督和管理机制。更重要的是,”他稍微加重了语气,“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要求,与财政局长的角色存在一定的潜在冲突。我们需要的是专业的财政管理人才,而不是转换赛道的监督者。”

这番分析,站在全县制度建设和长远发展的角度,合情合理,层次分明,瞬间将高宏远的资格优势化解于无形,甚至变成了劣势。

“反观裴浩然同志,”林昊宇顺势推出自己的人选,“他的优势恰恰是纯粹和专业。他是全省财政系统公认的专家‘铁算盘’,业务能力毋庸置疑。他长期在市局工作,对上级财政政策理解透彻,人脉熟悉,这将极大有助于我们云海县争取资金和项目,这是当前我们最急需的。而且,作为交流干部,他没有本地复杂的人际关系羁绊,更能铁面无私,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彻底理顺我县的财政管理秩序。我认为,他是扭转我县财政局面、重塑财政信誉的最合适人选。”

理由充分,逻辑清晰,立意高远。连郑国栋都不由得微微点头。

赵芳想反驳,却发现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林昊宇完全是从工作角度出发,滴水不漏。

陈国华不动声色:“国栋书记,你的意见呢?”

郑国栋放下茶杯,慢悠悠地说:“昊宇同志考虑得很周全啊。财政是个专业活,裴浩然同志的名头我也听说过,确实是个人才。从打破旧有格局、争取上级支持的角度看,空降一个业务能手,利大于弊。我同意昊宇同志的意见。”他选择了站在看起来更合理、也可能更有未来的一方。

“王强书记?”陈国华点将。

王强言简意赅,却力道千钧:“纪委支持任用业务能力强、背景相对简单的干部。裴浩然同志符合条件。另外,关于高宏远同志,纪委近期确实收到一些反映,虽然尚未构成违纪,但在审计某些项目时存在程序上的‘灵活性’问题,正在核实。在此敏感时期,提拔需格外慎重。”他适时抛出了一点“情况”,虽未定性,但足以彻底断绝高宏远的可能性。

赵芳后背渗出冷汗。孙海峰让他力推的人,竟然被纪委盯上了?他却毫不知情!

财政局长人选,高下立判。

“看来同志们的意见比较一致。”陈国华总结,“财政局长人选,原则上确定裴浩然同志。赵部长,按程序抓紧对接市局和市委组织部。”

“接下来,政府办主任人选。”陈国华将议题引向下一个战场。

赵芳硬着头皮:“刘志安同志熟悉情况,赵伟民同志踏实肯干,各有优势。但从政府办承上启下、协调各方的职能看,可能刘志安同志更……”

“我谈谈看法。”林昊宇再次开口,依旧沉稳,“政府办是中枢,首重忠诚、可靠、守口如瓶。刘志安同志确实活络,但正因为太活络,在李建斌主持工作期间,很多超出原则的‘协调’他都参与颇深,其自身是否完全经得起检验,需要画一个问号。在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冒险再用一个可能存在问题隐患的干部。”

他再次点出关键风险。 “而赵伟民同志,”林昊宇给予肯定,“他的优点恰恰是‘不活络’。他在李建斌强势之时,能守住底线,默默做好本职工作,这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证明了其极强的党性原则和组织纪律性。政府办现在最需要的不是长袖善舞,而是绝对的忠诚和可靠的执行力,确保县委县政府的决策不折不扣地落实。我认为,赵伟民同志是目前最合适的人选。经验可以培养,能力可以提升,但对党忠诚、个人干净的政治品质,是基础更是底线。”

王强再次助攻:“纪委没有收到过关于赵伟民同志的不良反映。在李建斌问题调查中,他的表现是经得起考验的。” 这就给了赵伟民一张安全牌。

郑国栋想了想,笑道:“昊宇县长是政府一把手,他的意见很重要。政府办主要是为他服务的,用起来顺手、放心是关键。我看赵伟民同志不错,老实人办老实事,出不了大岔子。” 他再次选择了支持林昊宇,同时也卖了个人情。

赵芳彻底哑火。他发现自己准备的关于刘志安优势的说辞,在“忠诚可靠”和“风险隐患”的对比下,显得苍白无力。

陈国华环视一周,看到大势已去,便拍板道:“好。既然昊宇同志认为赵伟民同志更符合当前政府工作的需要,其他同志也没有异议,那政府办主任就由赵伟民同志接任。赵芳部长,一并按程序办理。”

他最终选择了完全支持林昊宇的方案。一方面,林昊宇的理由无懈可击;另一方面,打压孙海峰的目的已达到,没必要在次要岗位上再横生枝节;再者,他也乐见一个“老实”的政府办主任,便于县委掌控。

“散会!”陈国华宣布。

五人小组会结束,林昊宇提名的两人全部获得通过。整个过程,他逻辑严密,站位高远,充分运用了规则、情理和潜在的信息(王强提供的),一步步引导会议走向,最终大获全胜。其表现出的老练、沉稳和精准的政治算计,完全超乎了他的年龄,让周海洋暗自心惊,也让郑国栋和王强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消息传出,孙海峰在办公室砸了第二个杯子。他知道,自己在县委常委会上的最终挣扎,也将变得异常艰难。林昊宇的崛起,已势不可挡。而这场人事调整,也为林昊宇真正站稳脚跟,推行其施政理念,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