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虎啸云海之红途 > 第114章 旧部归来添臂助 暗访民情触神经(上)

第一百一十四章:旧部归来添臂助 暗访民情触神经(上)

江州的初夏,空气中已然带上了一丝黏腻的湿热。市政府大楼里,空调全力运转,却似乎吹不散某些角落弥漫的无形压抑。林昊宇坐在常务副市长办公室内,审阅着桌上厚厚一摞文件,眉头微锁。

来江州已有一段时日,表面上的工作逐步推开,但那种深入骨髓的掣肘感却愈发清晰。刘旺利用市长职权,在资源分配、项目审批、甚至会议议程设置上,处处设卡。分管部门里,虽经他一番整顿,风气有所好转,但中层干部中不乏观望者,真正能贴心用事、可托付机密之人,几乎没有。他感觉自己像是一个深入敌后的孤胆尖兵,虽然左冲右突,却始终难以建立起稳固的阵地。

““必须得有个绝对信得过的人在身边啊!”这个念头在他脑海里不断盘旋,愈发强烈起来。他深知,在这个充满变数和挑战的环境中,一个可以完全信赖的人是多么重要。

经过深思熟虑,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人的身影——文斌。那个自云海县起便一直跟随在他身旁的年轻人,不仅头脑灵活、处事稳重,更难得的是对他忠心耿耿。在如此复杂的局面下,一个知根知底且能准确领会自己意图的助手,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不再有丝毫的迟疑,他果断地拿起保密电话,毫不犹豫地拨通了云海县委书记郑国栋的号码。电话那头传来郑国栋熟悉的声音,几句简单的寒暄之后,他迅速切入正题。

“国栋书记,有件事需要麻烦你一下。”林昊宇的语气虽然平和,但其中却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决,“我这边刚刚到任,各种事务纷繁复杂,急需一位得力的人手来协助我。所以,我想请你忍痛割爱,将文斌同志调过来帮我一段时间。”

电话那头的郑国栋听到林市长的话后,稍稍愣了一下,但很快便回过神来,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林市长,您这可真是太客气啦!文斌能有机会跟随您这样德才兼备的领导,那可是他的福分啊,同时也是我们云海的荣幸呢!您放心,我这边一定会全力支持的。关于手续方面的事情,就交给我来处理吧,我会尽快安排妥当,好让文斌尽早过去向您报到!”

郑国栋心里非常清楚,林昊宇不仅是一位有能力、有魄力的好领导,更是他的伯乐。正是因为林昊宇的赏识和提拔,他才能够有今天的成就。而且,他也了解林昊宇目前在江州所面临的困境,所以无论从公事还是私交的角度出发,他都心甘情愿地为林昊宇提供帮助。

“好,那就多谢了。手续按正常程序走,调令由市政府办发过去。”林昊宇顿了顿,补充道,“另外,文斌过来后的安排,我初步考虑是担任办公室副主任,主要负责我这边的文稿、协调和调研工作。你看怎么样?”

“没问题!完全服从林市长的安排!”郑国栋满口答应。

放下电话,林昊宇心中稍安。文斌的到来,将是他打破信息孤岛、组建核心团队的关键一步。

几天后,调令下达。文斌交接完云海县的工作,风尘仆仆地赶到江州市政府报到。再次见到林昊宇,文斌心情激动,但更多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他深知林市长将他调来,绝非仅仅为了处理日常事务,而是要在龙潭虎穴中并肩作战。

“林市长!”文斌走进办公室,恭敬地立正。

林昊宇从文件堆里抬起头,看到文斌,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真切笑容:“文斌,来了就好。这里的情况,比云海复杂百倍,以后就要辛苦你了。”

“市长放心!文斌一定竭尽全力,做好您的助手!”文斌语气坚定。

没有过多的寒暄,林昊宇直接向文斌介绍了当前的基本情况,特别是他所分管的领域面临的困境和暗中的阻力,当然,暂时隐去了关于二纺厂旧案的核心机密。

“当前最紧迫的,是打破信息壁垒,真正了解基层实情,尤其是那些被掩盖起来的问题。”林昊宇目光锐利,“你来的正好。有几件事,要立刻着手去办。”

“第一,尽快熟悉市政府办的运转流程,特别是文件流转、会议安排、信息报送这些环节,要摸清哪些是正常程序,哪些是人为设置的障碍。我们要做到心里有数。”

“第二,我分管的这几个局,你要尽快建立起畅通的联系渠道,不是通过官方文件,而是要通过非正式的方式,了解一线干部的真实想法和遇到的真实困难。”

“第三,”林昊宇压低了声音,“重点关注信访局那边。特别是那些重复访、集体访的积案,把卷宗目录整理出来,重点标注涉及企业改制、征地拆迁、司法不公等领域的案子。注意,要低调进行。”

文斌心领神会,知道林昊宇这是要寻找突破口。“明白,市长。我会注意方式方法。”

文斌的到位,像给一台精密但运转迟滞的机器加入了一剂高效的润滑剂。他以其细致、周到和出色的协调能力,很快理顺了林昊宇办公室的内部运转,将林昊宇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部分解放出来。更重要的是,他开始按照林昊宇的指示,悄无声息地编织着一张信息网络。

而林昊宇自己,则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那桩让他心神萦绕的“二纺厂旧案”上。他让文斌秘密调阅了所有相关卷宗,堆满了办公室的一个小书柜。一有空闲,他就埋首于这些发黄的纸页中,试图从字里行间寻找蛛丝马迹。

卷宗记录看似完备:改制批复、资产评估报告、职工安置方案、拍卖成交确认书……一切似乎都符合当时的政策法规。但林昊宇凭借在纪委办案练就的敏锐嗅觉,还是发现了不少疑点:

评估报告对部分先进设备的估值明显偏低,理由是“技术更新换代快”;厂区核心地块的工业用地性质评估价,与几年后该区域被规划为商住用地后的地价天差地别;职工安置费用总额被严格控制,许多本应纳入的成本被以各种理由剔除;收购方“鑫诚实业”注册资本不高,却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收购并支付款项……

这些疑点单个看或许可以解释,但集中在一起,就显得极不寻常。

光看卷宗还不够,必须听到亲历者的声音。林昊宇决定,秘密会见二纺厂的上访职工代表。他吩咐文斌,通过极其可靠的途径,联系了上访职工中较有威信、表述清晰的几位老人,约定在周六上午,以“市领导接待日”回访的名义,在市委市政府人民来访接待中心的一间僻静谈话室见面。

周六上午,林昊宇轻车简从,只带了文斌一人,提前来到接待室。三位头发花白、面容憔悴的老人,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有些拘谨地走了进来。他们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市领导,眼神中充满了期盼,也带着一丝长期上访无果后的麻木与怀疑。

“老师们,请坐。”林昊宇亲自给老人们倒上热水,语气平和,“今天请你们来,就是想抛开那些官样文章,听听你们心里最真实的想法,了解二纺厂改制那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你们不要有顾虑,慢慢说,把知道的、看到的、怀疑的,都告诉我。”

或许是林昊宇诚恳的态度打消了老人们的顾虑,或许是他们压抑了太久的苦楚终于找到了倾诉的出口。三位老人你一言我一语,激动地讲述起来。他们的叙述,比卷宗上的冷冰冰的文字要鲜活、具体,也更令人心酸。

他们提到了评估组里那个“戴眼镜的王会计”如何对机器设备挑三拣四,拼命压价;提到了当时有位市领导(他们不敢直呼其名,只说是“管工业的刘市长”)来厂里视察时,如何暗示“要顾全大局,支持改革”;提到了“鑫诚实业”的人如何在拍卖前就频繁出入厂区,仿佛对这里志在必得;更提到了改制后,他们这些为工厂奉献了一辈子的老工人,如何拿着微薄的补偿金,艰难谋生,而那个“鑫诚实业”转手就把最好的地块卖给了房地产商,赚得盆满钵满……

“林市长,我们不是要闹事,我们就是要个公道啊!”一位老师傅老泪纵横,“那厂子,是我们一砖一瓦建起来的,怎么说没就没了?还弄得这么不明不白!”

林昊宇认真地听着,记录着,心中波澜起伏。他从老人们的叙述中,捕捉到了几个关键信息:评估组的王会计(这或许是个突破口)、“管工业的刘市长”的模糊身影、以及“鑫诚实业”在拍卖前异常活跃的迹象。

这次秘密会见,收获远超预期。送走老人们后,林昊宇对文斌说:“立刻查一下,当年参与二纺厂资产评估的会计师事务所和主要经办人,特别是那个姓王的会计师,现在在哪里?务必找到他!”

线索,正在一条条浮出水面。而林昊宇不知道的是,他秘密会见职工代表的举动,尽管极其谨慎,却依然没有完全逃过某些人的眼睛。

感谢孟舒舒,宋观海,白绮,厉洪英,葛主任,陈瑶,,潘安,董雨柔,韩樱樱,瞑祥等一大批好书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