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虎啸云海之红途 > 第107章 利剑再指云海县 暗流涌动谋新局(下)

第一百零七章:利剑再指云海县 暗流涌动谋新局

省纪委第八监察室副主任周玲带队进驻云海县的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虽然官方口径是“常规巡视回头看和信访件核查”,但仍在这个敏感的时期,引发了云海官场的暗自揣测和紧张情绪。

接待工作上,云海县方面表现得无可挑剔。县委书记高宏亲自出面接待,笑容热情,态度诚恳,表示全力配合省纪委的工作。但细心人能发现,高宏的笑容背后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他的眼神在与周玲对视时,会下意识地短暂游离。

周玲经验丰富,公事公办,态度平和但立场坚定。她没有立刻剑指高宏,而是按照既定方案,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调阅项目建设档案、土地出让记录、组织部干部任免文书,以及约谈不同层面的干部群众。

调查工作看似波澜不惊地展开。高宏 initially (最初)还强作镇定,但随着纪委调阅的材料越来越核心,约谈的范围越来越广,甚至涉及到他身边几个关键部门的负责人时,他内心的恐慌与日俱增。

他之前紧急部署的“补救”措施,在专业纪检干部面前,反而显得有些欲盖弥彰。一些补充的会议记录,笔迹和墨水的新旧程度存在细微差异;几个突然被“优化”后的审批流程,与其他同类项目相比显得格格不入;甚至他授意心腹去“安抚”某些知情人的举动,也被纪委人员敏锐地捕捉到了异常。

周玲将每天的情况加密汇报给林昊宇。

“高宏很紧张,防御心理极重,但我们目前查到的,多是一些程序不规范、决策不够民主集中制的问题,以及一些群众反映其作风霸道、听不进不同意见的证词。暂时没有发现个人经济问题的硬证据。”周玲在电话里汇报。

林昊宇在省纪委办公室听着,并不意外。“继续施压,扩大谈话范围,特别是那些被他打压过、调离关键岗位的干部。重点查他力主推进的那几个重点工程,尤其是之前群众反映过强烈的那两个征地项目。我不信他能把所有的尾巴都藏得干干净净。就算没有经济问题,违反工作纪律、群众纪律的问题,也足够让他喝一壶了。”

调查的深入,让高宏愈发感到如芒在背。他感觉自己就像被放在聚光灯下炙烤,每一份文件、每一个过往的决策都可能被翻出来重新审视。他频繁地召开小范围会议,统一口径,但越是如此,破绽似乎越多。

更让他心惊的是,县长郑国栋在此期间的表现。郑国栋一如既往地沉稳务实,积极配合纪委工作,提供材料、安排谈话都十分到位,丝毫看不出任何异常。但在几次常委会上,讨论到某些具体问题时,郑国栋会不经意地提出一些基于制度和程序的、看似客观中立的疑问,这些问题往往恰好点在高宏之前决策不够严谨的地方上,弄得高宏颇为狼狈,却又无法发作。

高宏甚至开始怀疑,郑国栋是不是暗中与林昊宇有了什么默契?这种猜忌让他看郑国栋的眼神都变得复杂起来。

其实,郑国栋内心同样不平静。他对高宏的许多做法早已不满,但也深知其背景,一直隐忍不发。此次省纪委突然到来,他虽然不清楚林昊宇的全部意图,但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改变云海局面的契机。他选择的不是落井下石,而是更加坚持原则和程序,这本身就是对高宏过去那种霸道作风最有力的回应。他暗暗期待着,调查能够真正还云海一个清朗的政治生态。

调查进行到第五天,突破口终于出现了。一个曾被高宏强行调离住建局、贬到闲职部门的老局长,在纪委同志多次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后,终于放下顾虑,提供了一条关键线索:高宏曾为了使其一个亲戚承揽某个市政工程,在没有经过充分论证和比选的情况下,强行指示修改招标参数,最终使其亲戚的公司得以中标。虽然此事表面程序“合规”,但属于典型的滥用职权、以权谋私。

几乎同时,另一个小组在核查那个闹得沸沸扬扬的征地项目时,发现了补偿款发放记录存在重大疑点,部分款项拨付给了几个空壳公司,而这几个公司的控制人,与高宏的妻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消息传回省纪委,林昊宇当机立断:“固定所有证据!形成初步报告!是时候和高宏同志正式谈一次话了!”

第二天,周玲代表省纪委第八监察室,正式约谈了县委书记高宏。

谈话室内,气氛严肃。周玲没有绕圈子,直接出示了部分证据和证人证言,指出了其在项目招标和征地补偿中存在的滥用职权、涉嫌利益输送以及作风专断、违**集中制等问题。

高宏的脸色从红变白,又从白变青,他试图辩解,强调发展需要的“效率”和“特事特办”,指责举报人“别有用心”,但在扎实的证据和严谨的逻辑面前,他的辩解显得苍白无力。尤其是当他听到妻弟可能牵扯进征地补偿款问题时,额头上瞬间布满了冷汗,心理防线濒临崩溃。

他知道,这些问题虽然可能不至于让他马上步韩博森的后尘,但足以彻底终结他的政治生涯。一旦坐实,撤职查办是必然结局。

谈话结束后,高宏失魂落魄地回到办公室,瘫坐在椅子上,久久不动。他知道,自己完了。他现在唯一的指望,就是背后的李宁国副书记还能不能保住他,或者至少,让他体面地下台。

而此刻,在省城,李宁国副书记也得知了云海县调查的初步结果。他坐在办公室里,脸色阴沉得可怕。高宏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高宏出事,他脸上无光,甚至可能引来不必要的联想。但面对确凿的证据和省纪委(其背后很可能是庄卫东的意志)的强势,他知道硬保高宏已经不可能,甚至可能引火烧身。

他沉思良久,最终拿起电话,拨通了庄卫东办公室……

几天后,一份关于云海县委书记高宏同志存在违纪问题、不宜再担任现职的建议报告,摆在了省委书记庄卫东的案头。报告来自省纪委,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庄卫东看完报告,沉吟片刻,又和朱安邦省长通了气。两人很快达成共识。

很快,省委做出决定:免去高宏同志云海县委书记职务,另行安排工作(实为冷处理)。同时,任命县长郑国栋同志暂时主持云海县委全面工作。

这个消息宣布后,云海官场不少人暗自拍手称快。郑国栋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感激组织(以及幕后推动的林昊宇)的信任,他下定决心要彻底扭转高宏留下的不良风气,切实抓好云海县的发展。

而这一切,似乎都在林昊宇的预料和推动之中。他利用省纪委的职权,巧妙地拨动了云海县的棋局,为信任的同志扫清了障碍,也为自己日后可能的回归埋下了伏笔。

然而,就在云海县风波看似平息之际,林昊宇接到了陈峰书记的一个电话。陈峰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意味:

“昊宇,云海县的工作告一段落,你做得很好,迅速厘清了问题,稳定了局面,也给了省委调整班子提供了充分依据。”陈峰先是肯定了工作,随后话锋微转,“关于韩博森案,中央纪委专案组的工作正在深入推进,其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目前阶段,还是由中央纪委主导更为合适。我们省纪委的任务,是继续立足本省实际,巩固好已有的反腐成果,维护发展稳定大局。”

林昊宇认真听着,他敏锐地捕捉到陈峰话里的含义——省委或许出于全局平衡的考虑,决定暂缓沿着韩博森的线索在省内进一步深挖,至少目前阶段不宜由省纪委主动掀起新的巨大波澜。

“请陈书记放心,第八监察室坚决服从省委和省纪委的部署。”林昊宇立刻表态。

“很好。”陈峰的语气缓和了一些,“不过,韩博森案也暴露出我们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还存在薄弱点。下一步,你们第八监察室要着眼于‘防未病、治已病’,可以考虑对工程建设、土地出让等领域开展一轮专项的预防和监督调研,重点是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尤其是之前问题反映比较集中的地区。这其中,也可能会发现一些新的线索,但要把握好度和节奏,一切以维护全省稳定发展为前提。”

林昊宇心领神会。陈峰的话看似是安排常规工作,实则给出了下一步的行动方向和界限:调查可以继续,但要以“调研”、“预防”和“完善制度”的名义进行,重点从“刨根问底查案”转向“查找漏洞、形成震慑”,而且必须严格控制范围和影响。这既是对他办案能力的继续借重,也是一种保护性的约束。

“明白,陈书记。我们会立刻研究制定针对性的监督调研方案,特别是对之前反映问题较多的地区和领域,进行一轮‘回头看’,着重从制度层面提出建议,防微杜渐。”林昊宇准确地回应了领导的意图。

放下电话,林昊宇沉思片刻。他明白了高层的考量。韩博森倒台留下的权力真空和引发的震荡,需要时间来处理和平衡。此刻,稳定压倒一切。而对刘旺,或许高层另有布局和考量,暂时不动他,不等于永远不动,也可能是为了等待更合适的时机,或者需要他暂时维持某个领域的稳定。

“也好。”林昊宇目光深邃地望着窗外,“刘旺,就让你再在那个位置上多待一段时间。正好,我也需要时间更好地布局,更扎实地积累。等将来到了江州,我们的较量,才算真正开始。”

他嘴角勾起一丝冷峻而期待的弧度。他知道,暂时的平静之下,是更深层次的暗流涌动。而他和他第八监察室的利剑,只是暂时收敛了锋芒,并未归鞘。他们在等待,等待下一个更好的出鞘时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