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鹰峡惨败的阴影,如同浓重的黑云,沉沉压在紫禁城上空,一日不散。
次日,气氛愈发凝重,连宫人们行走的脚步都放得极轻,生怕惊扰了这份山雨欲来的死寂。
御书房内,门窗紧闭,隔绝了外面微弱的天光。
只有御案上几盏宫灯散发着昏黄的光晕,将萧御的身影投射在身后巨大的屏风上,扭曲而庞大。
他依旧穿着昨日的玄色常服,眼底带着明显的血丝与青黑,显然一夜未眠。
案头堆积的不再是寻常奏章,而是所有与落鹰峡路线相关人员的初步核查卷宗,以及兵部呈上的详细战报。每一个字,都像是在灼烧他的眼睛。
“陛下,”内侍总管高德胜的声音在门外小心翼翼响起,“陆太师求见,言有要事启奏。”
萧御目光一凛,沉声道:“宣。”
书房门被轻轻推开,须发花白、身着绛紫色一品仙鹤补子朝服的陆秉权,迈着沉稳的步子走了进来。
他手持玉笏,神色肃穆,甚至带着几分沉痛,恭敬地行了大礼。
“老臣参见陛下。”
“太师此时前来,所为何事?”萧御的声音带着一夜未眠的沙哑和压抑的疲惫,目光锐利地落在陆秉权身上。
陆秉权并未立刻回答,而是从怀中取出一个用明黄绸缎包裹的狭长木匣,双手高举过头顶,声音沉痛而凝重:“老臣昨夜忧心国事,彻夜难眠,忽接到门下学生密报,几经辗转,终获此物……事关军机泄露根源,老臣不敢怠慢,特来呈报陛下圣裁!”
高德胜上前接过木匣,检查无误后,恭敬地放在萧御面前的御案上。
萧御盯着那木匣,心中那股不祥的预感越来越强烈。
他伸出手,缓缓打开匣盖。里面并无他物,只有一封折叠整齐的普通信函。
他取出信函,展开。目光触及信上字迹的瞬间,他的瞳孔猛地收缩,捏着信纸的手指骤然收紧,几乎要将纸张攥破!
那字迹……他太熟悉了!
清峻的颜体楷书,笔锋间带着独有的风骨,与虞颜平日在他身边整理文书、记录起居注时的字迹,几乎一模一样!
甚至在一些细微的连笔和收势习惯上,都模仿得惟妙惟肖,若非极其熟悉她笔迹之人,绝难分辨!
而信上的内容,更是让他浑身血液几乎逆流!
上面清晰地写着落鹰峡的行军路线、出发时辰,甚至标注了几处可供伏击的险要地点!
末尾,虽无落款,却有一句看似寻常、此刻读来却惊心动魄的话:“旧恩难忘,唯以此报,望珍重。”
旧恩难忘!
唯以此报!
这八个字,如同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他的心上!
瞬间将他带回到清明那个雨夜,那个太医,那低声的“恩情”,那瓶被小心翼翼收下的药!
一切线索,仿佛被一条无形的线串联起来,直指那个他曾经心生怜惜、甚至暗生情愫的女子!
滔天的怒火混合着一种被彻底背叛的冰冷刺痛,瞬间席卷了他!
他猛地抬起头,眼中已是赤红一片,声音因极致的愤怒而微微颤抖:“此物……从何而来?!”
陆秉权似乎早已料到帝王会有此问,他深深俯首,语气沉重:“回陛下,据老臣门下那位在驿站当值的远亲禀报,数日前,曾见一形迹可疑的内侍打扮之人,将此信交由一北地行商模样之人,神色仓皇。他觉有异,暗中尾随,趁其不备夺下此信,那人却已逃脱。他认出信中事关重大,不敢隐瞒,层层上报,最终送至老臣手中。”
人证!物证!
模仿得真假难辨的笔迹!
指向明确的“旧恩”暗语!
看似合情合理的传递过程!
一切的一切,都严丝合缝地将矛头指向了虞颜!
指向了她与那位太医之间可能存在的、不为人知的勾结!
萧御只觉得一股腥甜涌上喉头,他强行压下,胸口剧烈起伏,呼吸粗重。
他死死盯着那封信,仿佛要将它烧穿两个洞。
是她吗?
真的是她吗?
那个在他身边看似沉静温婉的女子,竟包藏着如此祸心?
为了所谓的“旧恩”,不惜通敌卖国,葬送数万将士性命?!
理智在疯狂叫嚣着可疑——太过巧合,太过完美!
陆秉权在此事中扮演的角色也绝非干净!
可那字迹,那指向明确的暗语,以及清明夜他亲眼所见的那一幕,如同魔咒般在他脑海中盘旋,不断侵蚀着他残存的理智。
“陛下!”
陆秉权见萧御神色变幻,适时地添上最后一把火,声音悲怆,“老臣知陛下仁厚,对身边人多有回护。然此事实在干系太大,五万将士血染沙场,王将军英魂不远!若因一时心慈,纵放了祸国殃民之徒,我等……我等将来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有何颜面面对天下百姓啊!请陛下……速做决断,肃清君侧,以安军心民心!”
“肃清君侧”四个字,如同重锤,狠狠砸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