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五旬悍妇:靠骂人在饥荒年代续命 > 第244章 灯下密缝

虚掩的仓房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李凤兰佝偻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枯瘦的手里端着一碗冒着微弱热气的稀粥。她没进来,只是把碗放在门边的小板凳上,深陷的眼窝扫过女儿抚摸着新衣的手,又落在她熬得通红的眼睛和尖削的下巴上。那张脸,沟壑纵横,在清冷的晨光里更显枯槁,眼下的青黑浓重得如同晕开的墨汁,干裂的嘴唇毫无血色,只有那双浑浊的眼睛,此刻却异常清亮,带着一种穿透疲惫的、磐石般的沉静。

“趁热喝了。”李凤兰的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每一个字都带着熬干心血的疲惫,“一会儿……试试合身不。”她没提昨夜,但那深陷眼窝里蛛网般的红血丝和微微颤抖的指尖,已无声诉说了所有。

王小菊猛地回神,目光从新衣上抬起,直直撞进母亲眼底那片沉静的深潭。昨夜灶房那豆灯火下枯坐缝衣的身影,瞬间清晰地撞进脑海!那佝偻的背,那绷紧如弓弦的脊梁,那在灯苗上燎针时凑得极近、几乎要碰到灯罩的脸……一股巨大的心疼和惊惶攫住了她!

“娘!”王小菊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丝尖锐的颤抖,几步冲到门口,一把抓住母亲枯瘦冰凉的手腕——那手腕细得硌手,皮肤粗糙得像老树皮,上面还沾着几点不易察觉的、深褐色的印子,像是凝固的血点!“您……您昨夜没睡?!就为了缝这些?!”她急得语无伦次,眼眶更红了,“学校……学校会发被褥的!有统一的!厚实着呢!您……您何必熬这一宿!您看看您这手……”她抓起母亲的手,那指关节粗大变形,冻疮裂口处还渗着血丝,指尖更是布满了细密的针眼!

李凤兰的手腕被女儿抓得生疼,她却没挣开,只是抬起浑浊的老眼,定定地看着女儿焦急通红的眼睛。那目光沉静得像一潭深水,底下却翻滚着不容置疑的倔强。她缓缓抽回手,枯黑的手指无意识地捻了捻,仿佛还能感受到针尖的冰凉和棉线的韧劲。

“发?”李凤兰的嘴角向下撇了撇,拉扯出刀刻般的法令纹,声音不高,却字字砸在地上,带着一种庄稼人特有的、朴拙的固执,“发的能是这?”枯黑的手指点了点那象牙白的细棉布,布面在晨光下流转着温润的光,“发的能是这靛青里子?厚实,吸汗,贴身穿不凉!”她又拍了拍那深蓝斜纹布的被面,“发的被面……能顶得住京城的风?那风刀子似的,刮骨头缝!娘这布,耐磨!线脚……”她顿了顿,深陷的眼窝里那点炭火般的光亮灼灼逼人,仿佛穿透了仓房的薄墙,看到了遥远的京城:

“咱家姑娘进京!进的是清北!那是天子脚下!龙气盘着的地界!穿戴上……不能让人瞧低了!不能寒碜!”

“线脚……”她枯瘦的手指再次捻了捻,声音低沉下去,却带着千钧之力,“娘给你缝密点……一针挨着一针,针针都勒进布里!结实!耐穿!经得起磨!甭管是学堂里的板凳,还是京城的大风,都磨不破!穿着它……心里踏实!”

“娘!”王小菊的眼泪再也忍不住,大颗大颗滚落下来,砸在冰冷的地面上,声音哽咽,“我知道!我知道您为我好!您想让我体体面面……可……可您的身子骨……”她看着母亲枯槁憔悴的脸,看着那深陷眼窝里浓得化不开的疲惫,心如刀绞,声音抖得不成样子,“熬坏了……您让我……让我……”后面的话被汹涌的泪水堵在喉咙里,泣不成声。她想起母亲早年落下的腰腿疼,想起她夜里时常压抑的咳嗽,想起那枯瘦身躯里仿佛随时会燃尽的灯油。

李凤兰看着女儿泪流满面的脸,深陷的眼窝里翻涌起复杂的情绪。她枯瘦的手,极其缓慢地、带着一种近乎笨拙的温柔,抬起来,用粗糙的、布满裂口和针眼的指腹,轻轻擦去女儿脸颊上滚烫的泪珠。那动作很轻,却带着千钧之力,仿佛要将所有的担忧和心疼都抹去。

“傻话……”李凤兰的声音低沉下去,沙哑中透着一股磐石般的安稳,那安稳下是深不见底的疲惫,“娘这把老骨头……硬实着呢……熬几宿……算个啥……”她浑浊的目光落在桌上那摞新衣上,眼神变得悠远而深邃,仿佛透过布料看到了更久远的时光:

“你爹……走得早……撇下我们孤儿寡母……娘没能耐……让你们姐几个……穿金戴银……吃香喝辣……”

“可这进京的体面……娘……得给你挣出来!”

“线脚密点……穿着……心里踏实……走多远的路……都不怕……”

她没再说下去,只是用力握了握女儿冰凉的手,那力道不大,却传递着一种沉甸甸的、不容置疑的力量。然后,她缓缓抽回手,佝偻着背,转身,拖着沉重而疲惫的脚步,一步一挪地离开了仓房门口。那背影在清冷的晨光里,单薄得像一片风干的叶子,被昨夜的寒风抽干了水分,却又透着一股顶风而立的、沉默的倔强,像旷野里一株根系深扎的老树。

王小菊僵立在门口,泪眼模糊地看着母亲消失在院角的背影。寒风卷起地上残留的雪沫子,抽打在脸上,生疼。她低下头,看着门边小板凳上那碗还冒着微弱热气的稀粥,又看看桌上那摞在晨光下散发着温润光泽的新衣新被褥。那碗粥的热气,袅袅上升,像一缕微弱的魂,缠绕着桌上簇新的衣物,无声诉说着一个母亲熬干心血的爱与执拗。

她慢慢走回桌边,枯瘦的手指再次抚上那光滑的象牙白细棉布。这一次,她摸得更加仔细,指尖划过衣襟、袖口、盘扣的每一个转角。那些细密到几乎看不见的针脚,均匀、结实,如同精心排列的算盘珠子,勒进布纹深处。她甚至能感觉到某些针脚附近布料的微微发硬,那是反复缝纫留下的痕迹。每一针,都像是母亲无声的叮咛,每一线,都缠绕着沉甸甸的期盼和不舍,还有那不容置疑的“不能寒碜”的倔强。

她拿起那件夹袄,抖开。靛青的里子,象牙白的面料,斜襟,盘扣。样式简单,裁剪却异常合体。她脱下身上那件洗得发白、袖口磨出毛边、肩头打着补丁的旧棉袄,小心翼翼地将新衣穿上身。

布料柔软地贴合着肌肤,带着一丝井水的凉意,却又仿佛蕴含着昨夜灯火的余温,迅速驱散了清晨的寒意。她系好盘扣,抚平衣襟。尺寸竟分毫不差,肩线、腰身,都妥帖得像是量体而裁,仿佛母亲的目光早已穿透她的身形,刻印在布匹之上。她走到墙角那面模糊的旧镜子前。

镜子里的人影,依旧苍白憔悴,眼下的青黑浓重,嘴唇干裂。可身上那件崭新的、温润如玉的夹袄,却像一道光,瞬间点亮了整个灰暗的身影。靛青的沉稳衬着象牙白的洁净,朴素中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雅致和体面。那是她从未有过的样子,是母亲用枯槁的双手和熬红的双眼,为她挣来的“不寒碜”。

王小菊怔怔地看着镜中的自己,又低头看看身上簇新的衣服。一股巨大的暖流,混合着酸楚和无法言说的力量,猛地从心底最深处汹涌而出,瞬间冲垮了所有的劝阻和心疼,也冲散了昨夜苦读的疲惫和迷茫。那“线脚密点”的叮嘱,此刻像烙印般刻在心头,沉甸甸的,却成了最坚实的支撑。

她转过身,不再看镜中的自己,目光落在那床深蓝色的新被褥上,落在那角落鲜红的“福”字上。她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那细密的针脚,仿佛能感受到母亲枯瘦手指的余温,和那无数个漫长寒夜里,灯下飞针走线的无声守护与倔强。

窗外,清冷的晨光彻底驱散了最后一丝夜色,将屯子染上一层淡金的暖意。新的一天开始了。她将旧棉袄仔细叠好,放在一旁,如同郑重地收起一段过往。然后,她坐到那张门板搭成的“书桌”前,重新铺开了书本和演算纸。笔尖落在粗糙的纸面上,发出沙沙的轻响。

这一次,那声音里,似乎多了一份沉甸甸的、来自灯下密缝的底气,和一份“不能寒碜”的、沉静而磅礴的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