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海雾尚未完全散去。
林凡站在窗前,视野中那唯有他能见的虚拟屏幕悄然浮现。
【今日气运等级:黑铁】
【气运值:38.7】
“黑铁……”林凡低声自语,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虽然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完全依赖气运等级的毛头小子,但“诸事不宜”的提示,依旧让他心中提起十二分的警惕。
他通过内部电话,简短地提醒了核心团队和各小组负责人:“今天气色不好,大家做事仔细点,严格按照规程来。”
然而,意外还是比预想的来得更快。
早饭时间刚过,一名新招募不久的年轻队员就气喘吁吁地跑到仓库基地办公室外,脸上带着一丝慌乱:“林哥,不好了!新扩的3号养殖区,部分贝苗看起来不太对劲,好像没什么精神!”
林凡立刻放下手中的海藻生长数据记录册,“小玲,带上检测箱。阿明,叫上李叔,一起去看看。”
一行人迅速赶到码头,乘小船抵达新开辟不久的“金纹珍珠”扩产养殖区。
这里筏架林立,规模远比最初的“实验田”要大得多。
现场,几名队员正焦急地守在筏架边。
林凡俯身,小心地拉起一串附着紫珍珠贝苗的绳索。果然,部分贝苗闭合不够紧密,反应迟钝,失去了应有的活力。
“水质快速测试纸。”
林凡伸手,小玲立刻将工具递上。测试结果显示,这片区域的基础水质参数并无明显异常。
经验丰富的李叔仔细观察了水流和筏架密度,沉吟道:“小林,你看,这片新区正好处在水流的一个小回湾处,新设置的筏架密度又比老区略高,会不会是水体交换不够充分,加上初期密度应激?”
林凡点了点头,李叔的判断与他的初步推测吻合。
黑铁气运下,这种不大不小、源于自身规划细节疏忽的问题,最是容易出现。
“问题不大,但处理要及时。”林凡镇定地开口,声音清晰地传遍周围,“阿明,带人调整一下这几排筏架的锚固位置,向主流方向偏移五米,增加水体流通性。小玲,记录下受影响贝苗的具体位置和数量,后续三天重点监测其恢复情况。其他人,检查自己负责的区域,如有类似迹象,立即按此方法微调。”
他的冷静和清晰的指令迅速稳定了大家的情绪。
新队员们看着林凡亲自下水指导调整,老队员则熟练地执行命令,原本的慌乱变成了有序的行动。
这是一个小挫折,也是一次生动的现场教学。
到了下午,贝苗活力下降的问题已得到初步控制。但另一重阴影,已借助科技的力量,悄然而至。
小玲拿着平板电脑,快步找到正在检查新建加工厂地基的林凡,脸色凝重:“林哥,气象系统发出强预警了。东南方向一千二百公里外,有一个新的热带低压正在快速增强,模型预测其有超过85%的概率在未来72小时内发展为台风,路径……很可能指向我们这片海域。”
林凡接过平板,看着上面精准的预测曲线和不断跳动的概率数字。【精准气象预测系统】的预警,比官方渠道至少提前了24小时。
风雨欲来。
他立即下令:“通知所有核心成员,十五分钟后,基地会议室开会。”
会议上,气氛严肃但并不恐慌。
“情况大家都知道了。”林凡开门见山,“台风可能来袭,我们必须立刻行动。阿明,你负责带队,立刻开始加固所有码头设施、养殖筏架,特别是新扩区,检查所有缆绳和浮球。李叔,清点核对发电机燃油、应急照明、食物和饮用水储备,确保万无一失。王嫂,带领后勤组,检查所有房屋门窗,特别是新建的加工厂和仓库。小玲,你坐镇指挥中心,负责气象信息实时更新和内外部协调。”
没有多余的话,只有清晰的分工。
团队经历了赤潮危机、台风“海神”的洗礼,早已磨合出高效的应对机制。
命令下达后,所有人立刻行动起来。码头上,号子声、器械声响成一片,一种紧张而有序的氛围笼罩着东源村。
夜幕降临,海风明显变得强劲起来,推挤着海浪,发出沉闷的咆哮。
林凡以做最后一遍安全巡检为由,独自登上了“海丰号”。
他没有开大灯,凭借着对海况的熟悉和逐渐精湛的驾驶技术,船只如同幽灵般滑入漆黑的夜海。
他的目标,是那片藏有古老石质结构和“古老金藻素龙须菜”的外海区域。
万洋渔业的幽灵快艇和夜探基地的行为,让他无法安心。天灾将至,**可能借机而动。
抵达目标海域附近,林凡关闭引擎,任由船只随波轻轻起伏。
他兑换出系统新解锁的【初级环境伪装涂层】——一种无色无味、具有特定折射率的凝胶状物质。
穿上潜水服,佩戴好【初级水下推进鳍】,他悄然潜入微凉的海水中。
水下能见度很低,但他凭借记忆和推进鳍的精准操控,很快找到了那片古老的石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