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时空狙击终极守护 > 第23章 暗流催裂痕 狐影惑人心

时空狙击终极守护 第23章 暗流催裂痕 狐影惑人心

作者:南充金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6 19:12:37

山城机械工业研究所 · 实验室 日光灯管发出嗡嗡的轻响,将陈思远狭小的实验室照得一片惨白。空气中弥漫着机油、松香和旧纸张混合的独特气味。桌面上,摊开的手绘图纸线条密密麻麻,旁边堆放着的自制的电路板和几块如同黑砖般的早期集成电路,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主人面临的困境。

“李老师,您看,这是我想法的核心。”陈思远推了推鼻梁上滑落的眼镜,手指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点着图纸上一处复杂的逻辑控制部分,“用简单的指令集合,通过这块我们自己改写的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进行解析,驱动步进电机,理论上可以实现三个轴向的初步联动控制……”

江凛(李振)凝神细看,心中暗自点头。陈思远的思路在这个年代无疑是大胆而超前的,尽管受限于器件,设计显得臃肿而繁琐,但其内核理念,已经触摸到了数控技术的门槛。这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颗在贫瘠土壤里顽强探出的嫩芽。

“思路很清晰,陈工。”江凛赞许道,随即话锋微转,“不过,EpRom的写入和擦除寿命,步进电机的精度和扭矩,还有抗干扰问题……这些都是硬骨头。”他点出的问题,每一个都切中要害,是陈思远夜不能寐的难题。

陈思远脸上的光彩黯淡了几分,叹了口气:“是啊,资料太难找了,最新的外文期刊要等大半年,还经常被卡在图书馆。器件……更是奢望。所里那台老掉牙的示波器,还是赵工当年从苏联专家那里‘抢救’下来的宝贝。”

一旁的苏晴(苏珊)安静地记录着,目光却敏锐地扫过实验室的每个角落。她注意到墙角堆着几本被翻得卷边的《无线电》杂志,以及一个吃了一半、已经发硬的馒头。这个年轻人的执着与艰辛,不言而喻。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江凛语气平和,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沉稳,“可以先从单轴控制做起,把基础打牢。关于器件和资料……”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措辞,“我们在海外有些渠道,或许可以想办法弄到一些相关的技术手册和样品芯片。”

陈思远眼中瞬间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仿佛溺水之人抓住了稻草:“真的?李老师!这……这太感谢了!”他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门被推开,赵工端着搪瓷缸走了进来,脸色不太好看。他瞥了一眼桌上摊开的“超前”图纸,又看了看满脸兴奋的陈思远和气质不凡的江凛二人,眉头拧得更紧了。

“思远,不是我说你,又拉着客人看你那些‘空中楼阁’?”赵工语气带着长辈式的责备,又转向江凛,带着几分试探,“李先生,你们从国外回来,见多识广。你说说,咱们现在这条件,连个像样的稳压电源都造不利索,搞这些花里胡哨的数控,是不是有点……好高骛远了?”

“赵工,”陈思远忍不住反驳,“技术总是要发展的!不能因为现在条件差,就什么都不做啊!”

“发展?做什么?所里现在最要紧的任务是完成那批c620车床的维修和仿制!这才是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正事!”赵工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你把时间精力都耗在这上面,所里有限的经费要是被你打了水漂,我怎么向上面交代?工人们等着机器开工吃饭,不是等着看你的‘理论’!”

“仿制仿制,永远跟在别人屁股后面,什么时候才能有自己的东西?”陈思远年轻气盛,也被激起了火气。

“有自己的东西?就凭你这些纸上谈兵?”赵工嗤笑一声,重重放下搪瓷缸,“我看你是被这两位海外来的专家捧晕了头!人家见识广,随便说两句鼓励的话,你就当真了?别到时候东西搞不出来,反而成了笑话!”

气氛瞬间变得剑拔弩张。江凛敏锐地察觉到,赵工的质疑背后,除了固有的保守,似乎还掺杂了一丝被外来者挑战权威的不快,以及更深层的、对有限资源可能被“无效”占用的担忧。这裂痕,比他们刚来时看到的,要更深一些。

-- 重庆某涉外宾馆房间,

窗帘紧闭,阻隔了山城午后的阳光。房间里回荡着悠扬的古典交响乐,是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银狐穿着一身丝质睡袍,悠闲地坐在沙发上,手中端着一杯红酒,轻轻摇晃。

他面前站着一名穿着普通中山装、面容精干的亚裔男子,是他的手下之一。

“目标人物陈思远,性格执拗,有技术理想主义倾向,但缺乏资源和支持。关键阻力来自其直属上级,工程师赵卫国,保守,务实,重视短期效益和稳定。”手下低声汇报着,将几张偷拍的陈思远与赵工争执的照片放在茶几上。

银狐拿起照片,饶有兴致地端详着照片上赵工那因愤怒而有些扭曲的脸,嘴角勾起一抹愉悦的弧度。

“看,多么典型的内部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年轻气盛与老成持重的冲突……这是最肥沃的土壤。”他抿了一口红酒,声音如同大提琴般低沉悦耳,“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扮演刽子手,而是成为一名优雅的园丁,轻轻拨动一下早已存在的裂隙。”

他放下酒杯,指尖点着赵工的照片:“赵工是个好人,一个负责任的好同志。他担心项目的风险,担心资源的浪费,担心无法向组织交代……这些担忧,都非常合理,不是吗?”

手下心领神会:“明白。我们会让他这些‘合理’的担忧,变得更加具体,更加紧迫。”

“很好。”银狐微笑,“比如,可以让他‘偶然’听到一些风声,关于上级对研究所近期工作‘效率低下、方向不明’的不满;比如,可以让他‘意外’发现,陈思远申请购买那些昂贵进口器件的报告,可能会影响他负责的、更‘务实’的仿制项目预算;再比如,可以安排一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在合适的场合,对数控技术的‘不成熟’和‘脱离实际’表示忧虑……”

他的话语如同毒蛇吐信,轻柔而致命。“要让赵工坚信,他阻止陈思远,是在挽救这个年轻人,是在维护研究所的利益,是在坚持‘正确’的道路。当内部的压力足够大时,那颗嫩芽,自然会被自己人亲手掐掉。”

“那两位海外归来的人?”手下问道。

“密切监视。查清他们的底细。”银狐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如果他们只是单纯的爱国学者,就设法让他们‘知难而退’。如果他们……是别的什么,那就更有趣了。”他挥了挥手,手下悄然退下。

房间里,交响乐步入**,恢弘而充满力量,与银狐脸上那算计的、冰冷的笑容,形成诡异的对比。

---

龙城基地

主控室内,林深凝视着屏幕上关于1978年重庆的监控数据流。代表陈思远项目的“信息态”信号微弱但稳定,而代表其周边环境的“信息涟漪”却开始出现不规则的波动。

“博士,检测到针对‘山城机械工业研究所’节点的异常信息注入。”分析员报告,“模式很隐蔽,非直接攻击,更偏向于……信息污染和心理诱导。源头指向几个模糊的、经过伪装的海外信息节点。”

林深眼神一凛:“‘潘多拉’换战术了。从硬摧毁转向软扼杀。他们在利用那个时代固有的矛盾和认知局限。”

他调出赵卫国的履历和性格分析模型:“目标锁定,赵卫国。他是关键突破口。放大对该人物的关联信息监控,尤其是来自非正常渠道的、可能加剧其焦虑和保守倾向的信息。”

“技术小组,尝试逆向追踪信息注入路径,哪怕只能定位到大致区域。安全小组,提高对江凛、苏晴身份掩护体系的防护等级,预防对方进行背景调查。”

命令迅速下达。龙城如同一台精密的仪器,开始针对新的威胁模式进行调整。林深知道,这场发生在思想层面和技术路线上的无声战役,其凶险程度,丝毫不亚于金陵的枪林弹雨。敌人不再挥舞屠刀,而是戴上了天鹅绒手套,手中握着名为“误解”与“分歧”的毒针。

他看向屏幕上陈思远那执着而略带迷茫的虚拟影像,又看了看代表赵卫国那充满压力和疑虑的信号模式。山城的迷雾,不仅笼罩着街道,更弥漫在人的心里。而守护者的任务,就是要在这片迷雾中,既保护那束理想的微光,也要弥合那被刻意放大的裂痕。

时代的洪流与个人的命运,科技的星火与守旧的壁垒,都在1978年的山城,交织成一盘错综复杂的棋局。执棋之手,已悄然落下第一子。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