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节的温情与暧昧尚未散尽,一道来自京城的加急圣旨,如惊雷般炸响在苏州知府府邸,将白祈卷入了更深的漩涡。
传旨太监面色冷峻,展开明黄卷轴,尖锐的嗓音刺破庭院的宁静:“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御史参奏,太子萧景渊耽于私情,与苏州知府白祈过从甚密,疑似龙阳之好,有违伦常,扰乱朝纲。着白祈即刻随旨回京,接受彻查。钦此。”
“龙阳之好”四字如重锤砸在白祈心头,他脸色瞬间惨白,指尖冰凉,手中的茶杯“哐当”一声摔落在地,碎裂的瓷片溅起水花,如同他此刻紊乱的心绪。
他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震惊与惶恐,躬身接旨时,声音都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臣……领旨。”
传旨太监宣读完圣旨,眼神复杂地看了白祈一眼,语气带着一丝警告:“白大人,陛下震怒,此事非同小可,还请即刻启程,莫要耽搁。”
“臣明白。”白祈垂着眼帘,长长的睫毛掩盖住眼底的慌乱与算计。他知道,这绝非偶然,定是有人在暗中推波助澜,而幕后之人,大概率是苏慕远。以他的城府,最擅长借刀杀人,用皇帝的雷霆之怒,打破目前的平衡,将他和萧景渊逼入绝境。
果然,不出半日,萧景渊、傅凛便闻讯赶来。
萧景渊身着一袭玄色锦袍,往日的温润全然褪去,面容冷峻,眉峰紧蹙,眼底翻涌着压抑的怒火。他大步走进庭院,看到白祈苍白的脸,心中一紧,语气却依旧沉稳:“此事是有人故意陷害,你无需惊慌,本太子会护你周全。”
他身形挺拔如松,玄色锦袍衬得他气质愈发威严,周身散发着储君的凛冽气场,可看向白祈时,眼底的担忧与急切却难以掩饰。
傅凛紧随其后,一身劲装勾勒出健硕的身形,面容刚毅,眉梢带着戾气,额前的疤痕在怒容下更显狰狞。他攥紧拳头,指节泛白,声音粗犷如雷:“是谁这么大胆,敢污蔑你和太子殿下!本将军这就带人去查,定要将幕后黑手揪出来,碎尸万段!”
他周身散发着浓烈的杀伐之气,像一头被激怒的猛兽,随时准备扑向敌人,那双锐利的丹凤眼死死盯着白祈,满是担忧与护犊之情。
白祈看着两人,心中泛起一丝暖意,却也更加清醒。他知道,此刻的安抚与愤怒毫无用处,皇帝的猜忌一旦种下,便如野草般疯长,唯有回京,才能解开这盘死局。
“殿下,将军,”白祈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声音虽弱却带着坚定,“事已至此,惊慌无用。臣必须回京,当面向陛下解释清楚。否则,不仅是臣,连殿下也会被牵连其中。”
萧景渊看着他苍白却倔强的脸,眼底闪过一丝心疼与欣赏:“好,本太子与你一同回京。父皇那里,本太子自会解释。”
傅凛也连忙说道:“本将军也陪你回去!有本将军在,看谁敢动你一根头发!”
就在这时,苏慕远的身影出现在院门口。他身着月白色锦袍,手持折扇,依旧是那副温润如玉的模样,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眼底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算计。灯光映在他脸上,让他的笑容多了几分虚伪。
“白大人,太子殿下,将军,”苏慕远缓步走进庭院,语气带着一丝“关切”,“听闻京城传来圣旨,陛下震怒,此事非同小可。白大人此行回京,务必小心谨慎,莫要再惹陛下生气。”
傅凛本就怒火中烧,见苏慕远这副假惺惺的模样,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上前一步,怒视着他:“苏慕远!是不是你在背后搞的鬼?!”
苏慕远脸上的笑容不变,语气温和却带着一丝疏离:“将军说笑了。苏某与白大人无冤无仇,为何要陷害他?将军还是冷静些,莫要胡乱猜测,伤了同僚和气。”
“你!”傅凛气得脸色铁青,就要动手,却被萧景渊拦住。
萧景渊眼神锐利地盯着苏慕远,语气冰冷:“苏宰相倒是消息灵通。只是本太子劝你,收起你那些小心思。白祈若是有半点闪失,本太子绝不会放过你。”
苏慕远笑了笑,眼底闪过一丝不屑,却并未反驳,只是对着白祈说道:“白大人,一路保重。苏某在京城,等着你的好消息。”
说完,他转身离去,背影依旧优雅,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白祈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眼底闪过一丝冷意。他知道,苏慕远这是在挑衅,也是在警告。这场回京之路,注定不会平静。
次日清晨,白祈收拾好行囊,与萧景渊、傅凛一同启程回京。马车行驶在官道上,车轮滚滚,扬起阵阵尘土,像极了他此刻沉重的心情。
萧景渊坐在白祈对面,目光始终落在他身上,眼底满是担忧与温柔:“别怕,有本太子在。父皇虽然震怒,但只要本太子向他说明情况,他定会明白的。”
白祈看着萧景渊坚定的眼神,心中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他知道,萧景渊对他的情意是真的,可这份情意,此刻却成了最致命的把柄。若是皇帝认定他们之间有染,不仅他性命难保,萧景渊的太子之位也会岌岌可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