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准焰心阵的构想与操作流程的细化,为批量炼制驱瘴丸指明了方向,但真正实施起来,依旧困难重重。最大的瓶颈在于,即便设定了标准火源和操作步骤,但“文火融灵”这一步对炼丹师个人技艺和心神消耗的要求依然极高。要求每一组弟子都达到苏茹长老那样的掌控水平,短期内根本不现实。成丹率虽然有所提升,却始终无法稳定在理想水平,难以满足巨大的需求缺口。
丹堂内再次弥漫起焦虑的气息。苏茹长老尝试了各种方法,甚至亲自一对一手把手地教导核心弟子,但进度缓慢。毕竟,高深的丹道技艺,需要的是经年累月的积累和感悟,无法一蹴而就。
林昊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再次来到供奉殿,向师祖寻求破局之法。这一次,他着重描述了“文火融灵”这一步对普通弟子的高门槛,以及大规模普及的艰难。
古炉沉寂的时间比以往稍长了一些,似乎江易辰也在思考这个更具挑战性的问题。良久,一股带着些许试验性、却又充满颠覆性意味的意念,缓缓流入林昊的识海:
“……既定思路……遇阻……当……另辟蹊径……”
“……一人精研……可成大师……众人协作……方显工业……”
“……丹道……亦非……不可分割……”
“……或可……弃‘一炉成丹’之古法……行‘流水作业’之新途……”
“流水作业?”林昊心中一动,这个词语他从未在丹道典籍中见过。
“……可将……炼丹全程……视作……江河……”
“……上游……专人……负责……药材……提纯……淬取……药液精华……”
“……中游……专人……负责……按比例……混合药液……进行……初步融合……”
“……下游……专人……负责……引入基准焰心……进行……标准化‘融灵’与‘凝丹’……”
“……如此……各司其职……专精一环……犹如……江河分段……各守其域……最终……汇流入海……自成丹药……”
江易辰详细地阐述了一种将完整炼丹过程分解为多个独立环节,由不同弟子分别负责特定步骤的“流水炼丹法”!这种方法的精髓在于,它将复杂的、需要高深技艺的完整炼丹,拆解成了数个相对简单、易于标准化和熟练操作的子任务。
比如,负责上游药材提纯的弟子,不需要懂得后续的融合与凝丹,只需反复练习,将特定药材淬取到最精纯的状态即可;负责中游混合药液的弟子,只需严格按照比例和顺序操作,如同配药;而负责下游融灵凝丹的弟子,虽然依旧关键,但其任务被简化了,只需要专注于在基准焰心的辅助下,完成标准化的融灵和凝丹操作,无需分心他顾。
“……此法……成丹品质……或不及……宗师亲手……然……胜在……稳定……高效……易于普及……”
“……尤适于……低阶……但需求量大……之丹药……”
“……待熟练后……可逐步……优化各环节……提升整体品质……”
林昊听得心潮澎湃!这简直是一种革命性的思路!它打破了传统丹道对炼丹师必须全程掌控、全能全才的要求,转而追求分工协作下的整体效率和稳定性!这对于急需大规模生产基础丹药的天炎宗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师祖大才!此法必将解我宗燃眉之急!”林昊激动不已。
他立刻将这套“流水炼丹法”的构想记录下来,再次召集苏茹和丹堂核心人员。
当苏茹听到这个将炼丹过程像流水线一样分解的想法时,第一反应是震惊和难以置信!这完全颠覆了她对丹道的认知!丹道何其精妙,岂能像工匠打造器物般分割开来?
但当她仔细听完林昊(转述师祖)的详细解释后,尤其是听到“各司其职,专精一环”、“稳定、高效、易于普及”、“尤适于低阶量大之丹药”这些关键词时,她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丹师,她不得不承认,对于驱瘴丸这类品阶不高但需求巨大的丹药来说,追求单个丹师的极致技艺确实效率低下,且难以保证整体质量的稳定。而流水炼丹法,虽然看似降低了单个环节的技术门槛,却通过分工和标准化,有望实现整体产出和稳定性的飞跃!
“宗主……此法……前所未有,惊世骇俗……但,细细想来,或许……真的可行!”苏茹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对传统的冲击,更有对解决困境的渴望,“至少,对于驱瘴丸,我们可以一试!”
说干就干。丹堂迅速挑选了一批手脚麻利、有一定基础的弟子,根据“流水炼丹法”的要求,分成“提纯组”、“混合组”、“融凝组”三大组,并进行了针对性的强化培训。
提纯组的弟子,不再学习完整丹方,而是反复练习如何将清瘴草、寒玉苔等几种固定药材淬取到最精纯的药液状态。
混合组的弟子,则像药房伙计一样,严格学习药液混合的比例、顺序和搅拌手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