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常将霍去病比喻为上天赐予汉朝的一颗流星,其实这个比喻十分恰当。
在科技如此发达的现代,还时常会有人带着导航迷失在戈壁沙漠里。
我们很难想象,霍去病是如何真沿着计划路线走到弱水的。」
「李广之前老是迷路,这一次有人陪他了。
第一路军的支援主力,公孙敖迷路了。」
天幕上,放映着公孙敖所部走在沙漠里找不到方向的画面。
将领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一副大眼瞪小眼的模样。
左边是西?还是右边是西?
黄河在哪边来着?
霎时间,看到这一幕的观众们诡异的嘴角浮现了微笑。
这才正常嘛。
迷路才是对的。
没地图,没导航还不迷路的霍去病是另类好吧!
观看着天幕的公孙敖:喂我花生!
不是人均冠军侯的,这路谁走谁不迷糊?
此时的公孙敖终于体会了李老将军多年来的心情和心结所在了。
李广更是泪流满面,多少年了,终于又有人也迷路了。
你们终于知道老夫的苦楚了吧?
此时的汉庭中,倒是没有那么多人在笑话公孙敖了。
就天幕里播放的那个环境,这搁谁谁不迷糊。
人家公孙敖最后好歹把大军安然无恙的带回来了,没让他们埋葬在黄沙里,这也是一种本事了。
「霍去病按计划抵达弱水之后,迟迟没有等到公孙敖的援军。
此时,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
一,撤军返回
二,来都来了」
天幕下,很多将领与此同时也在思考当时霍去病面临的问题。
思虑很久之后,他们发现,自己可以违心的说出率军继续出击。
可他们内心的选择依然是率军返回更为妥当。
如果让他们真的面临这样的局面,为了稳妥自然是原地回师。
他们既不敢赌自己率领着精兵继续挺进是否能打赢,更不敢赌继续挺进后是否会迷路。
他们的身上既没有霍去病的气运昌隆,也没有皇帝的宠爱。
当时霍去病的选择,毫无疑问是在拿着皇帝的宠爱,肆无忌惮的去搏杀。
仅仅是一无所惧的心态,他们就望而却步了。
冠军侯。
这个名头的含金量不仅是滔天的战功,还有更深的气运所在。
「霍去病没有选择退兵,没有援军又如何?
我所部就是军,大汉的精军。
霍去病大腿一拍,当即决定:猛攻!」
「于是霍去病率领所部骑军继续挺进,猛攻匈奴王庭!」
霍去病:刘涛都起了,到核心区门口了,必须猛攻!猛攻!
天幕一转,画面再次给到了霍去病一行的万余汉军。
茫茫戈壁上,罡风吹起,卷起草绳和无数黄烟,尘色霭霭,看不清天的颜色。
俯瞰的画面顺着镜头而下,在如纱如雾的黄霭下,密密麻麻如行军蚁一样的汉军正接受着大自然的照拂。
他们一路走来,历经山河风沙的洗礼,风餐露宿,披襟斩棘来到了弱水之畔。
头盔下的皮肤被烈阳照射的黑黢黢的,风尘仆仆的模样也没有了长安禁军的威风。
当他们从弱水走远,走出深山,站在高坡上,俯瞰而下是连绵的牛羊和繁华的营帐。
那是匈奴的王庭!
河西的核心所在!
这一刻,他们的脸上再也没有了苦难的神色,焕发出了奕奕的目光。
霍去病执着马鞭,哈哈大笑,浑邪王休屠王,我终于又找到你们了。
“匈奴人。”
“整整三千里。”
“如今,我霍去病又回来了。”
霍去病像看待宰的羔羊一样,居高临下地俯视着草原上的人群,冷淡的向后挥手。
“传我军令,全军出击,见者杀,拦路者杀!”
“给我踏平了匈奴人的王庭!”
「人走很远的路,真的能把自己给气死。
跑了三千里路的霍去病积攒了一路的怨气,对河西的匈奴人展开了最疯狂了报复。
又是这霍去病,又是这一万精骑。
匈奴人的天塌了!
三个月前刚被同一伙人杀了一遭。
如今,又在猝不及防间受到了攻击。」
祁连山,一侧是浩瀚的沙海,一侧是广袤的草场。
群峰连绵,流水涓涓,松涛林海,碧草无垠,一座座雪域圣山哺育着无数的生命,营造了河西走廊的繁华景象。
这就是浩瀚如黑龙卧盘,蜿蜒连绵一千里的祁连山脉。
霍去病的汉军犹如神兵天降,从祁连山中鬼魅般的闪现到了匈奴人的面前。
匈奴人引以为傲的“打草谷”,游击战术,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的骄傲。
在霍去病一次次的迂回作战中,被彻底击碎了。
长生天的天命,第一次走到了危急存亡时候。
肥沃的草场上,是养育了匈奴人的土地,是他们歌颂长生天的功德所赐下的土地。
这一日,伴随着漫天的黄沙卷过,汉军的厮杀声带来了他们永远无法忘记的一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