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禧北伐,总归是敢打。”
赵匡胤看了半天的天幕,脸憋的通红:“不算孬种!”
要是大宋后来还是一直求和避战,他的老脸是真没地方放了。
但是很快,开禧北伐的乱局还有天幕后人言说的南宋官场、治军之糜烂让赵匡胤瞬间脸色黑了下去。
“这群欺天啊腌臜奴才,居然敢欺我大宋人杰、欺义军至此?!”
“坐视义军被异族剿灭?安当人子否?”
正是因为出于军伍缘故,赵匡胤才可以更感同身受将士们和辛弃疾的心境。
没人练军?
我辛弃疾去练!而且还要练出一支强军!
结果却被人摘了桃子不说,还送人头给金国!
殿中的内侍们噤若寒蝉,感觉现在的赵官家状态和之前殴弟时期的一样,怒火几欲喷张。
被揍的不轻的赵二这次不敢摆烂了,他怕今天真交代在了大庆宫里,早就偷偷的给自己挪了个安全位置,并且挤出了一抹为大宋后世担忧的表情。
兄长,这一次我是好人。
“补天裂......”
“哈!”
赵匡胤自嘲的笑笑。
“晋王......”
赵光义吓了一激灵,你的子孙干的好事怎么还能叫我?
“辛弃疾的词不错,天幕上的那些词你眷写装裱后送朕书房。”
还好,原来是兄长看上了我的字,没有动杀气就好。
再看到宋孝宗在天幕上做出的改变,还有后来的《美芹十论》后,赵匡胤的兴趣终于被提了上去。
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天幕,一刻都不敢放松。
“好孩子!知错就改,重用贤臣!”
“跨海协同?朕伐南唐时,能不能让巨船协同呢?”
“军中入值文士,非参军略,职在讲解......”
赵匡胤身为军伍武将,自然一眼就看出了辛弃疾此略用意何处,虽然感到很妙,也只是苦笑道:
“理想还是很美好的。”
养军本就费钱,再为士卒开智不是更费钱了吗?
而且,你凭什么要求人家士人入军伍,和一群臭丘八一起干事?
士人向来高傲,让他们给兵士讲课怕是很难实行了。
“其中不乏一些开创点子,现在的大宋也能借用啊!”
赵普眸子发亮,抄录笔记的手就没停过。
南宋孝宗年间
“官家,兴许北伐不能一股脑热血就冲了上去......”
辛弃疾哑然半天,才扭头对着赵眘沉吟道。
后人说得很对,现在的他确实对大宋根子有多烂不是很了解。
他对金人很了解,现在都敢断言金人必亡。
所以才一直喊着北伐必成。
天幕的提醒,让他惊出了一身冷汗。
从前的居然只顾着分析敌人,忘了分析自己这边了!
“听卿言。”
赵眘苦笑点头。
他自己从看到天幕怎么在说大宋到底有多烂后,才恍然明白父皇为什么对他每次热血对策的时候,总是眼含嘲讽的泼冷水。
甚至还有一次,他规划了很久的北伐预案,居然让父皇恼怒的拿东西砸他:
“大哥儿!北伐恢复之计莫要再谈!等朕死了之后你再说吧!”
现在看来,父皇是想一门心思养老,怕我搞出幺蛾子还得烦他?
不对啊!
朕有辛爱卿,天下何事做不得?
昔年哲宗皇帝能再开盛世之治,难道朕就没有这样的手段了吗?
【完颜构一日不死,北伐最大的阻力就是他。
辛弃疾好不容易等死了完颜构,结果宋孝宗被老爹熬废了。
宋光宗更是的混蛋,接受完老爹的禅让后立马翻脸。人家赵眘在赵构活着的时候二十多年请安从未少过,而宋光宗的不孝在历史上出了名的。
赵惇不但经常数月不来德寿宫,就连皇后也是如此,甚至帝后二人竟然将赵眘气得大病。
赵眘临死时,想看儿子最后一眼,人家赵惇压根不管老爹死活,在后宫开趴体呢!
可怜赵眘前半生被赵构熬精神,后半生被不孝子气死。
并且,宋光宗有精神病。
再之后的宋宁宗更不行了,精神问题更严重,就差和晋惠帝坐一桌了。
讲真的,辛弃疾这辈子遇到的君主最能有希望的恰恰是完颜构和赵眘......
不管是他在金国时的金人皇帝,还是后来的宋朝皇帝没有一个正常人。
千里马辱没奴隶之手而不遇伯乐,这是英才最大的遗憾。
岳飞人家最起码还遇见了前期比较正常点的赵构,虽然后来被完颜构给冤杀了。
但是,老辛特么的连遇到的“奴隶”都是最下等的那种。
而且按照老辛的要求,他只想求一个孙权那般的君主......
唉!至死都是少年,补天裂,奈何天不允!】
【孙权很弱吗?咱们虽然调侃江东鼠辈,可人家孙权放眼近五百多个皇帝里能排前百的好吧?若单论权谋、大志的话,孙权排名还能靠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