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颠居然入侵了我大清帝国!”
乾隆脸上的表情愤懑到了极致,前不久他才和不列颠的国主通过信,大声的贬斥着了这群西方的蛮夷。
以为能让他们收拢一下贼心,没想到大的藏在了后手!
一想到自己天朝上国的富裕,乾隆心底却舒了一口气:
“呵!既然这群蛮夷不长眼,非得来我天朝上国试试厉害!”
在他看来,区区岛国肯定会被大清的无敌八旗打退的,不禁一阵得意:
“咱大清肯定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起义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殉国,史称甲申之变。
南明朝廷称之为甲申国难。」
现代有一个观点是认为明末时期,是一个互相比烂的大时期。
大明、起义军、关外的满清,放在历史上任何一个乱世都不可能夺得天下。
太烂了!
这个观点甚至认为,南宋都比南明强,黄巢张角都比李自成强,隋末的窦建德、甚至汉末的袁术都比满清强。
无论正统王朝,还是起义军、诸侯,翻看他们的事迹后,很难不让人怀疑太草台班子了吧?!
东汉末年
这个时期的古人们只听懂了一件事,袁术上都比明末的天下诸侯强。
袁公路含金量拉满了!
“还不如袁公路?岂不是我上我也行?”公孙瓒怔怔的呢喃道。
一想到自己面对的是雄据四州风采天下的明公袁绍,曹魏奠基者乱世枭雄曹操,其志昭昭其徳烈烈的刘备,虽是鼠辈却固守南方的孙权,甚至还有西凉雄兵的马韩组合......
怎么全是浑身冒金光的家伙?
公孙瓒:“我好像有点生不逢时了!”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叙述完三大恨之后,带英学着朱棣报汉高祖之仇,也给自己找了一个师出有名的大义:
反清复明!」
带英是怎么反清复明的?
甲申国难,是你等关外蛮夷趁中原作乱偷的天下!
中原根本就不配让你们爱新觉罗家来坐!
你们是坐享其成者!
是你们偷了日月大明朝的二百年江山!
堂堂淳华诸夏之地,尽染了尔等蛮夷的膻骚之味。
我带英虽处极西之地,但深慕中原之王化,不忍诸夏沦落满夷之手,只愿举此大旗,反清复明!
反清复明!
......
随着檄文内容的最后一句掷地有声的落下,古人们的心脏犹如被重锤猛然砸中,狠狠的为之一颤!
蛮夷?!
深慕王化,对诸夏文化甘之若饴的番邦小国也能叫蛮夷?
句句堂皇大礼啊!
“其实,一时间我也不知该帮谁说话了......”
“一个是夷狄建立的王朝,一个是打着入侵幌子的另一个蛮夷。”
“肯定是帮本土王朝啊,女真人好歹也和我们长得一样,新来的那群蛮夷就像妖怪一样!”
“带英国的人,好像罗刹鬼啊!”
“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但罗刹鬼入华夏肯定会吃人!”
“阿弥陀佛保佑,快快显灵灭了这群罗刹鬼吧!”
明朝
奉天殿
“他帮咱大明朝说话欸!”
朱元璋张大了嘴巴,人都麻了。
明明是一群来干坏事的家伙,口号喊的连他这个明朝开国之君都要生出敬仰了。
你也要反清复明?
真义士!
老朱一时纠结自己到底是该骂清朝还是骂带英了
不止是他,文武们也分不清这个情况下,自己大明朝的臣子是要帮理还是帮亲了。
虽然这个理,他也不太理。
但是人家表现的那股劲,就是反清复明急先锋!
而这个亲,可是亡明第一人啊!
【“形容明朝的灭亡是:一鲸落,万物生。”】
【“说西方国家,可是英国自称亢宿分野,亢宿乃是东方七宿之一,重点是贰万余里,这个厉害呀,目前手机地图显示九千多公里,还有赤道四十八度。”
追评1:“你以为带英的日不落帝国名称来源何处?”
追评2:“太阳升起的地方永远有我带英的国土,全世界领土面积3600万平方公里,足足是唐朝巅峰期的三倍!”】
唐朝
“我大唐的版图已经旷古烁今了,居然还有高手?”
甘露殿上的群臣吃了一惊,带英国原来这么强,那他们还慕中原王化?
“大唐虽大,但实际行政的领土却不多啊!”
房玄龄悠悠一叹,将众人的注意力拉回到现实。
对啊!
你领土那么多,是全部有效行政,还是宣政?还是辖制?
“倘若带英国真能有效掌控那么多领土,那就值得我们中原去谦虚学习了。”杜如晦摇了摇头,随后面向李世民笑眯眯道:
“之前天幕说唐末是节度使制度失控。”
“若是能从带英身上学到先进的地方管理制度,我中原认他为师又如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