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真行!
你蜀汉太特么行了!
天幕下的曹叡吐血表示:有完没完了?
送走了一个“卧龙”诸葛亮后,你再给我来一个“幼麟”姜维是吧?!
大贤良师都说了:苍天已死!
所以,请您老刘家的大汉老老实实的去死,不要再诈尸了,可以吗?(微笑脸)
魏明帝曹叡有些头疼,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老祖宗一样的头风病。
他低头看了看怀中的美娇娘,此刻只感觉她就像干木一样令人不举。
唉,还是来一包人家新调的散吧,这个劲大还解愁。
西汉时期
刘彻手捂着嘴,眼中俱是震惊之色:“姜维吗?你还在蒸?”
我大汉果然天命强大又抗造,比大秦强多了,来一下就没。
「人家的皇帝都是巴不得大权在握,独占乾坤,而阿斗不一样。
在相父诸葛亮死后,刘禅面临需要本人“亲政”的季汉朝堂,选择了一个最简单粗暴的方式:
《出师表》里提到的人才,有一个算一个全都重用!」
「啥?你说你不行?你扛不起大梁?
刘禅摆了摆手,笑着对你说:
你行!《出师表》有你名你就行!相父说你行你就行!你是男人不能说自己不行!」
“哈?”
刘邦的眼睛都要掉在地上了,“他爹应该是乃公的种,这个应该不算。”
有点奇葩,思维罕见。
居然还有不想“亲政”的皇帝。
不过,刘邦身为开汉的老祖宗,本就是草莽出身的他倒是看得很开:
“这小子虽然本事平庸了些,长得肥头大耳的,看着没什么大志气...”
“但人家也是有优点了,那就是不乱搞!”
富一代最怕的不是富二代胡吃海喝,怕的就是富二代乱创业!
刘禅虽然皇帝水平看着不行,但人家听劝也不胡闹!
武帝时期
刘彻乐得不可开支,在面对刘禅的这种傻瓜式操作时,他居然觉得有些合理。
天幕说了这孩子本事不大,所以把大权交给忠良严选的大臣,嗯,太合理了!
“不过,你身为老刘家的子孙,能不能稍微有点脑子啊!”
“拜托,你是皇帝啊!!”
「相权大时必然冲击皇权,没有一个皇帝可以容忍以下犯上的情况出现。
季汉的相制与曹魏的异曲同工,都是来源于大汉的制度。
也就是在皇权凌弱时,相权就是无冕之皇。
诸葛亮时期蜀汉的丞相手中权力高度集中,而诸葛亮死后被人们通常看不起的刘禅却将相权一分为二。
管政权的为大司马录尚书事
管军权的为大将军督内外军事」
「阿斗绝对信任自己的相父,但面临其他人时就不一样了。
诸葛武侯逝世后,蒋琬出任大司马录尚书事,他只得到了丞相的权利,而无丞相的职位。
并且蒋琬直至病逝,包括后来的继任者都未主动开口提过丞相职事。」
「故而,将诸葛亮视为大汉名义上的最后一位丞相是正确的。
当然了,我们也知道倒数第二位丞相是曹操!/.主播坏笑声」
西汉时期
刘彻想要收回之前的话了,“这孩子还算有点脑子,知道制衡之术。”
上官桀沉默了半晌,讷讷开口:“陛下,您说有没有这一种可能哈!”
“这个方法也是诸葛丞相临死前教给刘禅的呢?”
“咱也可以假设哈!那个曹操是曹魏的奠基人,我大汉的汉贼,所以曹魏建国后为了杜绝老祖宗篡汉的事情发生,将相权进行了分解。”
“而刘禅就是学习了他们的做法呢?”
刘彻:......
“上官爱卿,你看着朕的眼睛说话,朕是傻子吗?”
上官桀尬笑:“陛下,您说什么胡话呢!”
“那你觉得朕能生出傻子子孙吗?”
上官桀哑然。
「在《出师表》人才死绝后,刘禅又开始重用叔叔伯伯们,也就是刘备元从功臣们的儿子。
先别管好用不好用,人家能跟着先帝一个卖草鞋的走到最后,忠心肯定是不容置疑的。
这两套班子愣是让刘禅在诸葛亮去世后,又撑了整整二十年!」
“不是说阿斗扶不起吗?”
刘备有些发懵:“阿斗也能声评扭转啊?”
这孩子,怎么说他好呢!
没本事吧,看着还行。
看着不行吧,还是有些本事的,虽然不多。
“大哥,阿斗又不胡搞败家,你管他施政手段咋样啊?”张飞的口味有些独特:
“只要让忠良能为兴汉继续发光发彩不就行了?”
“俺老张倒是觉得,阿斗不去当赵宋的完颜构,做得就算及格!”
刘备嘴角一抽,完颜禅可还行?
刘禅要是真能做出残害忠良、卖国卖脸的事儿来,他都不会让这孩子活过今天。
张飞的开解倒是让刘备心底的介怀少了很多。
本就对阿斗少有教诲之职,他能做到这种地步已经及格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