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臣!这就是我大汉的忠臣啊!”
汉朝各个时空里,皇帝们泪崩了,国家衰亡方能见忠良。
这袁绍可太帅了!
太忠诚了!
我大汉若都是袁绍这样的人杰,岂能亡国?!
与此同时。
原先很多人对袁本初的印象都是成王败寇,曹操的手下败将,官渡之战的失败者。
当英气勃发的青年袁本初形象在天幕上活了过来后,很多人对袁绍的感观也发生了转变。
市井中,许多百姓围在下方观看天幕。
不少人甚至当场模仿起了袁本初帅气的姿态。
“衮衮诸公畏畏缩缩,袁本初挺身而出,拔剑相对奸臣,这不就是我等所求的学成文武艺,报与帝王家吗?”
“袁本初,真是我之榜样也!”
“得了吧,后来的袁本初成什么样了你不知晓?”
“逆风天下楷模,顺风万事皆休,袁本初的本事也就到此为止了。”
“说的跟你比袁绍优秀一样。”
“小辈,休要猖狂!汝要试试我宝剑锋利否?”
“呵!我剑也未尝不利!”
明清时期
话本、戏剧流行,在天幕出现后,就有不少人根据天幕进行剧本改编,上映之后个个是赚的盆满钵满。
此时袁神的气势不禁看呆了各朝的观众们,也让这群以此发家的抄手一时忘了记录。
等等,我们编完了剧本后,找哪个角儿才能演出这样的袁绍啊!
秦朝
“好!这话说得老夫也心潮澎湃!”
李斯不禁惊呼出声,“此等人杰,身处乱世定然能闯出一片风云激荡!”
嬴政眼睛微眯,想起天幕言视频的背景是汉朝末年,沉吟道:
“汉末汉末,此人一身胆魄,定能成为乱世的枭雄!”
“说不得后来的新王朝就是他建立的。”
东汉熹平年间
听闻宫里的圣人观看了天幕后动了怒火,又摔又砸的,怕是又要掀起一场新的党锢和改革。
权贵们这几日都龟缩着,生怕惹祸上身。
华林园
一群权贵子弟们聚在一块饮酒作乐,他们推杯换盏,好不快活。
当天幕放完了“袁神歧董”的画面后,这群权贵子弟却呆愣住了。
袁神?是袁本初?
就这个天天带着我们勾栏听曲的袁本初?
良久后,众人才木讷的转头望向席面中锦衣绣袍的少年郎。
“本初...你...我...卧槽你...泰裤辣!”
所有人钦佩的目光一时都倾注在了袁绍身上。
彼时的太学虽然已没有国初的高质量,但依然是帝国最高的学府,这里有着帝国最优秀的师资,最丰富的馆藏。
权贵们还是很愿意将子弟们送到里面去学习。
在场的众人皆是青春洋溢的少年郎,家中本就有权势,来洛阳读书只是镀金。
平时更是任性好侠、放荡不羁,读书?读个屁?
前些日子,费亭侯还被祭酒喊过去臭骂一顿:你家曹阿瞒天天逃课,甚至还偷吃了太学养的鸡!
费亭侯喊冤啊,辩解肯定是袁家的小子带坏的。
谁知祭酒更是大怒:
人家袁氏那是经学世家,桃李满天下,更是族长位列三公之位,袁氏子弟怎么会偷鸡摸狗!
费亭侯无语。
没得说。
这群少年郎不愁吃不愁穿,前途也不愁,自然向往史书上的大人物故事,憧憬陈蕃、霍去病、窦宪那样的英雄人杰。
人人都幻想能成为征西大将军、征北大将军。
可有一天,你忽然知道,你的好朋友居然成为了和陈蕃一样名扬天下的人杰。
既怕兄弟过得苦,又怕兄弟......
少年郎袁绍心性未成,得知了自己未来的光荣事迹,脸色十分地得意:“阿瞒,看见哥有多帅了没?!”
“哈哈!你这小子当时怎么缩在后面,连话都不敢讲,没一点英雄气概!”
小伙伴们众星捧月般簇拥着袁绍,角落里的袁术撇了撇嘴,心有不服。
端起爱喝的蜜水一口闷掉。
不过一个庶生子,有什么好得瑟的!
【“从此,便有了一个典故,并流传至今:袁神歧董。”】
【“小时候看这段,想的是袁绍怎么那么有种?那可是权倾朝野的董卓啊。
长大了看了很多资料以后,想的是董卓怎么那么有种?那可是四世三公的袁本初啊!”
“不是袁绍胆大,而是他知道董卓不敢杀他。
你但凡换成一个小人物,敢这么说,董卓不用发话,旁边侍卫直接都插死了。
四世三公的含金量,说白了就是一个权力顶峰,跟另一个权力顶峰,意见不合,互相打架。”
追评:“他可不知道他这么牛。他是过继的,还是庶子,袁家是牛,但是嫡系是袁术,袁绍才分了几分?
他依靠何进才夺得了一部分袁家的重视,这时候,连皇帝这个权力巅峰都废了,他敢站出来,才是真牛。”
追评:“你以为河北人追捧袁本初,是看他的家世吗?那是人家的个人魅力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