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 > 第77章 舆论引导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 第77章 舆论引导

作者:贾闲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6 18:59:24

会后,傻柱在院里水槽边洗碗,瞧见林墨推着自行车下班回来,便凑了上去,蒲扇般的大手一拍林墨肩膀,嗓门洪亮:“行啊,林子!没看出来,你小子够仗义!每月十斤棒子面,说拿就拿了!是条汉子!我傻柱服你!”

林墨被拍得微微一晃,稳住车子,脸上依旧是那副温和的笑意,仿佛只是做了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柱哥言重了。一大爷、二大爷带头倡议,咱们院儿邻里互助,共渡难关嘛。我家情况稍微好些,能出点力是应该的。都是几位大爷领导有方,咱们院儿才能这么团结。”

傻柱嘿嘿一笑,用湿漉漉的手抹了把脸:“这话倒是在理。不过像你这么爽快的也不多见,这年景,每月十斤粮食可不少。你看那许大茂,哭穷卖惨的德行,我呸!”他朝地上啐了一口,显然还对许大茂刚才的表现不齿。

两人正说着,中院水池旁,二大妈正端着盆出来洗衣服。

林墨眼角余光瞥见,先收点小利息,真以为在翻砂车间搞的小动作自己忘记了吗。于是他用刚好能让那边听见的声音,语气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感慨:“柱哥,你说咱们院儿这次互助,街道能知道吗,表扬一下吗?”

傻柱大大咧咧地一摆手:“嗐!邻里帮衬,哪个院儿没点这事儿?街道还能挨个表扬啊?评先进看的是整体卫生、治安,咱这互助顶多算个添头。”他完全没往心里去。

林墨笑了笑,随口提道:“别的院儿虽然也有,但像咱们院这样,几位大爷带头,有粮的出粮,有力的出力,估计不多见吧?说不定街道评‘先进四合院’的时候,这能算个亮点?几位大爷,尤其是一大爷二大爷,费心了。说不定真能入街道的眼呢,就是不知道哪位大爷在接待受表扬了。”他说完往家走去。

傻柱还在原地琢磨“添头”的事儿,没在意。但这话,一字不落地全被不远处的二大妈听进了心里。

她回到家见刘海中正就着花生米滋溜着小酒,脸上还带着点会后被易中海隐隐压了一头的不痛快。

“他爹!他爹!”二大妈放下盆,神秘兮兮地凑过去,“刚才我可听见了!”

刘海中乜斜着眼:“听见啥了?咋咋呼呼的。”

“就前院林家小子,跟傻柱在那说呢!”二大妈压低声音,把林墨和傻柱的对话学了一遍,尤其强调了林墨说的“咱们院儿团结”、“几位大爷带头”、“有粮出粮有力出力”、“算个亮点”、“能入街道的眼”、“受表扬”。

刘海中听着听着,小眼睛眯了起来,捏着花生米的手指停在了半空。评先进四合院?街道表扬?入街道的眼?这几个词像小钩子一样,挠在了他的心尖上。他刘海中作为院里的二大爷,最缺的是什么?就是在街坊面前、在街道领导面前的“面子”和“影响力”啊!

易中海倡议不假,但具体执行可是他坚持的、尤其是上报典型,这可是他刘海中的“政绩”啊!

他猛地一拍大腿,把二大妈吓了一跳:“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老易光想着接济贾家,这格局小了!咱们这是全院性的爱国卫生运动中的互助典型!是响应号召、移风易俗的新风尚!”

他越说越兴奋,肥肉都有些颤抖:“赶明儿我去街道办找王主任汇报去!得好好说说咱们院是怎么在大爷们的领导下,特别是克服困难的情况下,积极开展邻里互助的!这可是活生生的先进材料!”

二大妈一看刘海中这劲头,也来了精神,赶紧去翻箱倒柜。

第二天,刘海中就穿戴整齐,腆着肚子,揣着满腔的“汇报热情”,意气风发地出了门,直奔街道办而去。他仿佛已经看到了王主任赞许的目光,听到了街道广播里表扬“南锣鼓巷95号院先进事迹”的声音。

刘海中将95号院邻里互助的案例详细汇报给了街道办。尤其是林家主动每月拿出十斤粮食帮助困难邻居,而且还是以谢礼的方式,不是施舍。为了能树立成典型他还特意提到了林家在改造房子的时候主动要求帮其他人维修家具的事情。

街道办王主任听后认为这是在困难时期促进邻里和睦、共克时艰的典型范例。

在随后召开的街道各院管事大爷和居民代表会议上,王主任特意点名表扬了南锣鼓巷95号院。

“……尤其是95号院的几位大爷和众多邻居,能够通过‘有粮出粮,有力出力’的模式互帮互助,共度难关,这种精神非常可贵!像后院的刘海中同志,及时汇报情况……还有西厢房的林家,林墨同志不仅在工作岗位上表现突出,回了院子也不忘邻里情谊,愿意在这种困难时期拿出不多的粮食帮助邻居,还发挥自己的木工特长,主动、无偿地帮大家修理家具,解决了实际困难……这些都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王主任的表扬,让坐在下面的刘海中脸上放光,腰板挺得笔直,觉得倍有面子,这“二大爷”的威望仿佛又涨了几分。而“95号院”和“林家”的名字,也在这条胡同里彻底响亮了,都知道这家儿子有本事又仁义,母亲也厚道。

然而大半个月后,当这些消息从街道传到轧钢厂,关于贾家的风言风语却渐渐传开了。

不知是谁起了头,将95号院里林家拿出粮食感谢和帮助困难邻居,贾家居然好意思去领的事情被添油加醋地说了出来。话里话外,都带着对贾家尤其是贾东旭的鄙夷。翻砂车间木模组的很多人更是看到贾东旭就翻白眼。

“啧,听说了吗?就钳工车间那个贾东旭他们家……以前林师傅可是为了救他爸没的,他们家一直不认这个事情!”

“何止不认啊!现在看人家林家小子拿出粮食帮助困难邻居,他们居然还敢伸手去接这个粮食,真是不要脸!”

“可不是嘛!又当又立,好处一点没少拿,人情一点都不想欠!”

这些议论像针一样扎在贾东旭背上。他走在车间里,总觉得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平时几个关系还凑合的工友,看他的眼神也有些异样,甚至有意无意地疏远他。

原本因为父亲工伤去世而带来的一点同情分,在这次的事情后几乎消耗殆尽,愿意在工作上帮他、生活上拉他一把的人更少了。贾东旭的脸色愈发阴沉,在车间里几乎成了闷葫芦,脾气也更加暴躁。

易中海 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贾东旭是他的徒弟,更是他养老计划中的重要一环,虽然还只是备胎,但是如果贾家的名声臭了,会连带着他这个师父脸上也无光,以后还怎么帮贾东旭争取进步?

他不得不再次下场,在工友间私下解释、打圆场:

“大家少说两句,都是误会……东旭他们还给林家借过粮食呢。”

王铁见他还提这个事情,在人群中应了一句“不是说后面没几天,林家还没开始吃,就当众逼着还了吗?”

“嗨,那不是东旭他妈没什么文化,心胸有点窄妈,但她心眼不坏……邻里邻居的,磕磕绊绊难免,说开了就好了……大家也别老提过去的事了,东旭他爸当年确实……唉,都不容易。”

在易中海这位七级老师傅、院里一大爷的再三调解和面子下,车间里关于贾家的风言风语才渐渐平息下去,但那种无形的隔阂和轻视已经形成。

事情过后,易中海坐在自家八仙桌旁,就着一碟花生米,闷闷地喝着散装白酒。桌上摊开着几张粮票,那是他准备下次接济贾家用的。院里关于贾家的风言风语虽然在他的弹压下暂时平息了,但那股子别扭劲儿却像屋角扫不干净的灰尘,顽固地存在着。

他易中海在四合院和轧钢厂混了大半辈子,深知人言可畏,也更懂流言的路径。他开始不动声色地私下查问。

他先找到那天晚上在场的几个老住户,旁敲侧击地问那天大会后,都有谁跟外面人提过院里互助的事。问了一圈,大多人都说自家粮食都不宽裕,哪有闲心出去显摆这个,顶多跟亲戚唠嗑时提过一嘴“院里大爷组织互助了”。

直到他再次来到街道,碰到了一个老伙计,那老伙计无意中说起:“老易,可以啊,听说你们院那个二大爷刘海中,前阵子跑街道办跑得挺勤快?还专门找王主任汇报工作?汇报的就是你们院那互助的事儿?说是你们几个领导得好,更重要的是他落实得到位?”

易中海心里“咯噔”一下。刘海中?

刘海中这人,好面子,贪虚名,有点功劳就恨不得全揽到自己身上,去街道汇报“政绩”像他能干出来的事!而且,刘海中在厂里是七级锻工,车间里也有几个听他吹嘘的徒弟,话从他那传出去,太可能了!

易中海又特意找了个机会,看似随意地问起刘海中:“老刘,听说你特意去街道汇报咱们院互助的事了?王主任还表扬了?”

刘海中正得意于自己在街道“挂了号”,腆着肚子,带着几分炫耀:“啊,是啊!老易,不是我说,这种典型事迹,就得及时向上级反映!你看,王主任这一表扬,咱们院多有面子!这也显得咱们几位大爷工作做到位了嘛!我这也是为了咱们院集体荣誉着想……”他丝毫没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反而觉得自己立了一功。

至此,易中海确定了,事情的源头,或者说将“林家出粮,贾家领受”这个细节传播出去的,就是刘海中这个官迷心窍的二大爷!是他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跑去街道详细汇报,又可能在厂里跟人吹嘘,才让事情变了味,让贾家成了靶子。

……但是,他还是隐隐觉得跟林墨有关系,每次看到林墨那平静的目光,他要动的一些不那么光明的心思时都会感到发怵。

而这次林墨甚至什么都没做,只是说了一个看似公平的方案,然后隔岸观火,就让刘海中冲在前面,把贾家架在火上烤,而他自己,却完美地置身事外,甚至还落了个“仗义疏财”的好名声。

易中海感到一丝寒意。如果这件事真的跟他有关系,这个他看着长大的小子,什么时候变得如此有城府。自己居然一点都抓不住他的马脚。

他再次意识到,林墨早已不是那个可以随意用“一大爷”权威或者“邻里情分”就能拿捏的少年了。他有能力、有地位、有心计,更重要的是,他对自己家、对贾家,甚至对他这个一大爷,似乎都保持着一种清晰的界限感和冷漠的距离。

再想用“道德绑架”或者“集体压力”的方式,强行把林家拉进来,恐怕不仅难以成功,反而可能像这次一样,被林墨巧妙地利用和反噬,最终损了名声,还折了他易中海的面子。

贾东旭是他的养老指望,不能倒。但招惹林墨,风险太大,得不偿失。

易中海长长吐出一口酒气,心中有了决断。以后,对于贾家的事,尤其是需要院里共同分担、想要拉林家下水的事情,必须更加谨慎。

不能再像这次一样,试图用全院大会的形式公开施压。更多的,只能靠他私下里对贾家的接济,以及看看能不能从其他方面,比如让秦淮茹看看能不能找到点零活,或者等厂里有什么临时性的补助机会,再想办法帮贾家争取。

至于林墨……易中海眼神复杂地看着窗外林家的方向。这小子,羽翼已丰,心思难测,只能交好,不能得罪。至少,在摸清他的底细和真正意图之前,不能再轻易把他当作棋盘上的棋子了。这个四合院的格局,已经因为林墨的崛起,悄然发生了改变。

他收起桌上的粮票,心里盘算着下次给贾家送粮时,得再叮嘱东旭和秦淮茹几句,以后在院里尽量低调,尤其是不要再主动去招惹林家。那每月十斤棒子面的“交易”,贾家还是不要领了让给其他人吧,免得名声败坏,后面的日子更难过。

贾家往后的日子更多的,只能是依靠易中海和傻柱时不时的接济和调剂,以及秦淮茹更加拼命地挖野菜、摸鱼鳅来勉强填补缺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