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 > 第75章 年初琐事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 第75章 年初琐事

作者:贾闲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6 18:59:24

喧嚣与压抑的年节氛围,似乎被林家紧闭的门窗隔绝在外。对于林墨而言,这个年假是极其宝贵的冲刺时间。除了带弟妹那次置办年货,他几乎足不出户,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两件事上:在“鲁班工坊”内做五级工最后的技艺锤炼,以及在现实中啃读这个时代的高中课本,聂厂长已经跟他明天落实他明年参加高考的事情,今年厂里赚的惊人外汇为他获得推荐铺平了道路。

进入工坊。巨大的实木工作台前,林墨心无旁骛。他清晰地感觉到,自己距离赵山河划定的五级工技艺,只差临门一脚。

他不再分章节练习,而是进行综合性的高强度实践。

他拿起一块块坚韧的柞木、纹理华美的紫檀、温润的黄花梨悬,不再依赖图纸,刻刀、凿子、刮刀、细锉在他手中如同有了生命,每一次落点都精准无比。

拆解斗拱模型领悟的力学精髓被完美融入现代家具的结构推演;对紫檀、黄花梨“脾气”的深刻理解,让他在处理这些顶级木材时如臂使指;复杂曲面的塑造流畅自然,仿佛天成;浅浮雕的点缀虽简却神韵十足,恰到好处。

双倍时间的工坊内精神也因高度集中而疲惫不堪。但每一次成功的榫卯咬合、每一次完美的曲面呈现、每一次顶级木材在他手中绽放出温润内敛的光华,都让他对“规矩”的领悟更深一层。前世的设计思维、今生的刻苦实践,在这忘我的锤炼中水乳交融。

当一件融合了复杂榫卯、完美曲面、顶级木材处理工艺和点睛雕饰的小件作品一个精巧的紫檀木嵌黄花梨纹饰的首饰盒在他手中最终完成时,他就知道五级工的门槛,已被他稳稳踏过!甚至在某些方面,他对技艺的理解和掌控,已隐隐超出了赵山河当初设定的框架。

退出学习的状态,林墨开始了健体操的锻炼,第四式还在磨炼的阶段,这应该是到了某个临界值。接着就是药浴。最后开始翻看的高中课本和信托商店淘到的一些题集。

他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吃着放在木盒空间里的馒头和卤肉。当他从工坊出来时,林贤和林巧早已睡下。

既然选择了高考,那就尽力够到最好的学校,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林墨将目光投向木盒空间里面囤积的粮肉,进入1960年也需要慢慢变现了,虽然现在还不是窗口期,但是他需要慢慢将这条线建起来,一个长期验证过的渠道更容易将那些遗老遗少压箱底的东西勾出来。

一个寒冷的下午,林墨再次来到那个堆满杂物的僻静小院。这一次,经过多次认真的观察确认没有其他可疑的人后,他直接以“周墨”的身份出现。

金牙孙有福开门见到他,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脸上迅速堆起夸张而热情的笑容,那颗金牙在昏暗的光线下格外晃眼:“哎哟!周先生!您可真是稀客!快请进快请进!这大冷天的,您还亲自跑一趟!是不是府上长辈又看上什么了?”

他把林墨让进西厢房,麻利地点亮煤油灯。房间里依旧弥漫着旧物的气味。

“孙先生,年前那批东西,家里长辈看了,觉得木料本身还不错。”

林墨(周墨)开门见山,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意味,“不过,长辈只对木料本身的材质和年份感兴趣,至于古董不古董的,性价比太低,所以麻烦孙先生尽量帮我们找木材,当然如果他们愿意拿古董来交易也不是不行,但是我们不算溢价,意思是哪怕你拿来的是古董我们这边也只按照木料的价格算给你。”

看到孙有福想插话的表情,林墨直接打断了他:“先别急着拒绝,长辈还说了我们可以用粮食来付。”

孙有福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亮了起来:“粮...粮食?!周先生,您...您没开玩笑?”

“你看我像开玩笑吗?”林墨语气依旧平淡,“我知道孙先生你路子广。那些手里攥着好东西,又急需粮食过活的前朝遗老、破落王府,你应该认识不少吧?帮我收集好木头、或者黄金,我可以用粮食来换!同样,只认东西本身的料子好坏和重量,不认它以前是御用的还是王府的!至于你们是怎么交易的我不管。”

孙有福听得心脏砰砰狂跳!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他仿佛看到了无数条闪着金光的门路在眼前打开!那些以前难啃的硬骨头遗老,在粮食面前,还不得乖乖把压箱底的好东西吐出来?自己两头抽成...

他激动得脸都红了,拍着胸脯:“周先生!您放心!这事儿包在我老孙身上!我老孙在四九城混了这么多年,三教九流都认识!那些手里有好东西又揭不开锅的主儿,我知道好几个!我这就去给您联系!绝对给您找到最好的料子!黄金也绝对按最实的价给您!”

“很好。以后我只和你交易,时间地点我来定”林墨点点头,似乎对他的反应很满意。他作势要起身离开,手却仿佛不经意地探入怀中。

就在孙有福沉浸在巨大财富幻想中时,林墨掏出的东西让他瞬间如坠冰窟!

那是一把冰冷的、泛着幽蓝光泽的56式半自动步枪!虽然枪口微微下垂,并未直接指向他,散发着致命的威慑!

林墨(周墨)的声音变得冰冷刺骨,每一个字都像冰锥扎进孙有福的耳朵里:“孙有福,大栅栏石头胡同7号西屋,老婆王氏,儿子孙小虎在红星小学念三年级,老家通县马驹桥孙家庄,还有两个侄子...我说的没错吧?”这是他这段时间抽空利用空间跟踪这个老家伙得到的信息。

“周...周...周先生...您...您这是...”孙有福语无伦次,冷汗瞬间浸透了棉袄里的衬衣。

“记住,”林墨的声音如同寒铁摩擦,“我知道你们做这一行的多少有些偏门的手段,但是我希望和我做生意,守规矩,我发现任何问题......” 他的手指在冰冷的枪身上轻轻敲了一下,发出“嗒”的一声轻响,在死寂的房间里却如同惊雷。“后果,你清楚。”

“不敢!绝对不敢!”孙有福声音带着哭腔,“周先生!我老孙对天发誓!绝对守规矩!绝对管住嘴!您指东我绝不往西!粮食换东西的事儿,我烂在肚子里!牵线的事儿,我拼了命也给您办好!”。

林墨冷冷地看了他一眼“东西准备好,我会联系你。记住我的话。”留下这句话语,林墨不再看孙有福,转身拉开房门,径直走了出去,消失在胡同的寒风中。

孙有福这条线,已经足够将他库存的东西兑出去,这将成为林墨获取珍贵物资木材、黄金的渠道,更将成为他在未来的的岁月中保障富贵的基本盘。而四合院中却有人在生存线上挣扎着。

贾家,年前最后一点从老家搬来的存粮,在贾张氏和棒梗小当“勒紧裤腰带”的消耗下,终究还是在开春后见了底。那个曾装了五十多斤玉米面的口袋,如今空空如也,被秦淮茹卷起来塞到了柜子最深处,仿佛这样就能抹去那份令人绝望的空虚。

粮缸彻底空了。

这个现实像一块冰冷的巨石,沉甸甸地压在贾家每个人的心上,尤其是贾东旭。

秦淮茹的脸色每日天不亮就出门挖野菜,手指冻得红肿开裂,带回来的“收获”却越来越稀薄,开春的绿芽都来不及冒出来。棒梗和小当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常常饿得趴在炕上,连哭闹的力气都没有,只能用乌溜溜的大眼睛茫然地望着屋顶。贾张氏的抱怨也少了,更多时候是呆呆地坐着,眼神空洞,偶尔长叹一声,带着无尽的愁苦和对往昔“好日子”的追忆。

“当家的,家里的粮食顶不了三天了。”秦淮茹的声音带着哭腔,颤抖着打开只剩下薄薄一层的粮缸盖子给贾东旭看,那是家里最后能充饥的东西了。

贾东旭猛地吸了一口气,他阴沉着脸,一言不发。易中海私下接济的十斤棒子面,杯水车薪。师父的恩情不能总用,也经不起这样无底洞般的消耗。他目光扫过母亲那曾经肥胖的脸和逐渐开始有菜色的妻儿,只能咬牙说道“我明天去跟工友调剂一些回来”。

第二天,贾东旭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红星轧钢厂钳工车间。他没有立刻走向自己的工位,而是眼神闪烁地游走在相熟的工友之间。他压低声音,陪着笑脸,语气里带着前所未有的卑微和急切:

“张哥…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您…您粮本上要是还有富余的粗粮票,匀我点行不?我按鸽子市的价…不,比鸽子市再高点!用钱跟您换!有多少我要多少”

“李师傅…您家人少又都有定量,能不能帮我把细粮票换成粗粮票,我这个月的细粮票都给您!”

贾东旭开出的价格确实比黑市略高,也急需现金,有几个家境稍好或老家有点门路的工友,匀给他几斤粮票或一小袋杂粮。贾东旭小心翼翼地揣着这点来之不易的“粮食”,下班后快步溜回家,交给秦淮茹。

贾东旭慢慢成了鸽子市的常客,每个月都到那里高价买个几十斤的粗粮红薯什么的,往年存下的积蓄也在逐渐减少。

贾张氏看着家里日益窘迫的光景终于忍不住爆发了。一天晚上,当贾东旭又一次揣着刚换来的杂粮面偷偷溜进门时,贾张氏堵在门口,拍着大腿哭嚎起来:

“我的老天爷啊!这日子没法过了!东旭啊!你看看你!你看看这个家!家里的积蓄你都开始往外倒腾了!” 哭嚎声在寂静的四合院里显得格外刺耳。

贾东旭本就绷紧的神经被彻底点燃,着贾张氏冷冷地说道:

“要不您和淮茹回农村公社去挣公分换粮食,这样我就不用用得着天天提心吊胆去鸽子市了,棒梗和小当我送去厂里的托儿所?有本事你自己出去弄吃的!”

贾张氏被儿子突如其来的话语和眼神吓住了,瞬间闭嘴。屋里只剩下孩子的哭声和秦淮茹压抑的啜泣。

贾家的争吵和哭嚎,如同投入死水潭的石子,在寂静的南锣鼓巷95号院里激起了一圈涟漪,又迅速归于沉寂。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饥饿的阴影下,同情心也变得奢侈而谨慎。

前院闫家,三大爷闫埠贵推了推眼镜,听着隐约传来的哭闹,嘴角撇了撇,低声对三大妈说:“听见没?贾家闹上了!当年我给他们家说要不要转城市户口还被张老婆子骂了一度,你看现在难过了吧?”他盘算着自家粮缸的深度,心里那点优越感又冒了出来,但随即想到飞涨的粮价,那点优越感又化作了更深的算计。

中院易家,易中海和一大妈对坐无言。一大妈脸上带着不忍:“老易…贾家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易中海眉头紧锁,重重叹了口气:“能有什么办法?我接济的那点粮票,管得了一顿管不了一月!东旭这孩子…心气高,我们得想想办法帮帮他们”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力,作为一大爷的责任感和对徒弟前途的担忧交织在一起。

林墨下班回来,正好听到了贾家争吵的尾声和随后死一般的寂静。他推着自行车走进大院,目光平静地扫过贾家紧闭的房门,秦淮茹压抑的啜泣和贾张氏粗重的喘息隐约可闻。

他心中毫无波澜。贾家的困境,他早有预料,甚至可以说是他当初“预言”的应验。贾东旭的选择,都在情理之中。他推车进了自家门,将车支好。

“哥,后面院子贾家…好像吵得挺凶?”林贤正在灯下看书,听到动静抬起头,脸上带着一丝少年人的好奇和隐约的不安。

“嗯。”林墨淡淡应了一声,脱下工装外套挂在门后,“饿的。不用管。” 他的语气平静。

程秀英从厨房端出晚饭,几个二合面窝头,一碟咸菜,一盘清炒带着些微油星的野菜,还有一小碗林墨从工坊空间里拿出来的、看不出异样的肉酱。这是林家的日常,在定量紧缩的年月里,这份安稳显得弥足珍贵。

“妈,石头,吃饭。”林墨洗了手坐下,拿起一个窝头掰开,抹上一点肉酱,递给眼巴巴望着他的林巧。林巧立刻开心地接过去,小口小口珍惜地吃起来。

林墨夹了一筷子野菜,语气依旧平淡:“各有各的缘法。我们能顾好自己,不给厂里添麻烦,不给院里添乱,就是本分。” 他没有多说,但话里的意思很明白。贾家走到今天,有其自身的原因,林墨不会落井下石,但也绝不会无缘无故伸出援手。更何况两家的关系算不上好的。

意念扫过木盒空间。角落里,一瓶瓶茅台、汾酒在草纸包裹下沉睡;一盒盒蜡封金箔的安宫牛黄丸如同珍宝般存放;一本本集邮册里,崭新的邮票记录着时代的印记。这些都是他为漫长未来铺垫的“硬通货”和生存资源。

最后,他的目光停留在空间里为了不占空间被他拆成木料堆在角落的名贵木材有紫檀,有黄花梨......。这些都是未来的财富,也是他“周墨”这个身份运作的成果。金牙孙这条线,还需要更谨慎地维护。

退出空间,林墨睁开眼,窗外是沉沉的夜色。四合院里寂静无声,但饥饿的阴影如同潜伏的猛兽,并未真正离去,贾家这里只是冰山一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