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 > 第70章 工坊异动与信托淘宝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 第70章 工坊异动与信托淘宝

作者:贾闲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6 18:59:24

当夜,鲁班工坊内。

林墨盘膝坐在家中,意念沉入那片由温润木质纹理构筑的神奇空间。金丝楠木清香弥漫,厚重的工作台、悬挂着无数带着历史包浆工具的木墙、以及那块散发着柔和白光的【鲁班工坊·传承之径】屏幕,一如往昔。

然而,当他将意念集中在陈家残卷所见的“版筑”、“石作”内容,并试图理解其精要时,工坊空间悄然发生了变化。

原本悬挂着各式斧凿锯刨的工具墙侧方,如同活物般悄然延伸出一片新的区域。这片区域的工具风格迥异,带着大地的厚重与石头的冷硬:

数根不同粗细、手柄包裹着磨光藤条或硬木的夯杵静静伫立,杵头光滑圆润,仿佛已历经千万次捶打。

几套制作精良、可拆卸组合的夯土墙板模具 整齐排列,边缘带着长期使用留下的磨损印记。

小巧的水平尺、用于校准垂直的线坠、造型古朴的分土规、以及处理土料的木齿耙、铁齿耙等工具依次出现,金属部分同样带着独特的氧化包浆和使用痕迹。

甚至还有几把造型奇特、刃口厚实坚硬的石錾和石锤,透着一股开山裂石的冷峻气息。

中央那巨大的榫卯实木工作台并未消失,但其边缘靠近新工具墙的区域,地面无声地沉降下去,形成了一片可塑的、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沙盘”区域。这片区域边缘以虚拟的条石界定,可以模拟填充不同的土料。

那块散发着柔和白光的屏幕上,古朴的篆字标题【鲁班工坊·传承之径】依旧。但其下方的课程目录,在原有的【木作】系列课程之后,赫然新增了一个醒目的篇章:

【土作·营造之基】

第七十八课:版筑精要(一)——识土与配料

第七十九课:版筑精要(二)——分层洒水与夯打节奏

第八十课:版筑精要(三)——模具架设与垂直校准

第八十一课:石作基础(一)——选石与粗錾

第八十二课:石作基础(二)——基础放线与定位

林墨心中明悟。陈家残卷如同钥匙,激活了《鲁班经》中尘封的“土作”与“石作”传承,工坊空间也随之演化,为他提供了实践这些古老技艺的完美场所。这里的空间流速依旧是外界的两倍!

他尝试将黄土、石灰、细沙、甚至熬煮的糯米汁影像在沙盘区域开始混合、堆叠。他依照经文所述和屏幕的初步指引,夯土模具的架设,模拟着分层、洒水,然后拿起一根的夯杵。他依照经文所述,模拟着特定的节奏与力道,一下、一下地捶打在意念凝聚的土料上,体会着力量如何透过夯杵传递,如何让松散的泥土在反复捶击中变得紧密、坚如磐石。

这意外的收获,不仅补全了他对《鲁班经》全科匠艺的认知,更为他未来应对更复杂的环境,甚至理解传统建筑从基础到屋架的整体营造逻辑,埋下了至关重要的伏笔。他知道,自己这“木工”的路,正无可阻挡地向更精深的“木匠”延伸。

意念在工坊内新开辟的“土作”沙盘区域流连片刻,感受着夯土的节奏与石錾的冷硬后,林墨并未急于深入。新领域的开启固然令人振奋,但他深知眼下根基仍在木作,尤其五级工的技艺关隘尚未完全突破。他将意念收回,重新聚焦于那散发着温润木香的巨大工作台和墙上悬挂的千百木工利器。

意识沉入【传承之径】的课程目录:

【第七十一课:大型异形结构解析(一)——斗拱模型拆解(雀替、昂)】

【第七十二课:应力协调与结构稳定性(框架承重推演)】

【第七十三课:名贵木材(紫檀\/黄花梨)特性与精加工(实践)】

【第七十四课:复杂曲面构件制作(实践)】

【第七十五课:传统雕花技法入门(浅浮雕)】

林墨深吸一口气,工作台上光芒汇聚,一座结构繁复精巧、由无数微小构件组成的斗拱雀替模型凭空出现。他拿起虚拟的刻刀和细锉,意念高度集中,开始按照课程指引,小心翼翼地拆解那些精密咬合的榫卯,感受着古人如何在方寸之间构建起支撑千钧重量的力学奇迹。每一次成功的分离与再咬合,都让他对“规矩”的理解更深一层,手上的“感觉”也愈发圆融精熟。

不知过了多久,当拆解完最后一个昂构件并完美复位后,一股通透感传遍全身。他放下工具,走向工坊角落那个已准备好的大木桶——药浴时间到了。滚烫的药液包裹全身,配合着工坊内独有的引导,药力丝丝缕缕渗入筋骨皮膜,滋养修复着白日高强度工作带来的细微劳损。药浴过后,一套舒缓而深奥的健体操随之展开,拉伸筋骨,调和气血。

完成例行的强化,林墨的意念扫过“木盒空间”内囤积的物资。他取出早已经做好的卤肉,又用利用空间里的炉灶,快速炒了个青菜,焖了一小锅香喷喷的白米饭。他将饭菜装进饭盒走出自己的小屋。

堂屋里,程秀英正就着昏暗的灯光缝补衣物,林贤在看书,林巧已经睡了。

“妈,石头,来吃点东西。”林墨将饭菜放在桌上,卤肉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哟!这…哪来的肉?”程秀英又惊又喜。

“厂里今天犒劳,发了一些内部供应的熟食,我带回来点,刚刚回家忘了拿出来。”林墨轻描淡写地解释,然后坐下,一边看着母亲和弟弟惊喜地吃着。

林墨看着母亲和弟弟开心的样子“以后咱们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快吃吧,凉了。”

十二月初,北风凛冽,京城已是一派肃冬景象。龙成总厂的生产重新进入了有序的状态,林墨也初步掌握工作的节奏,这天林墨也领到了的工资和表彰大会上提到的奖金。他捏着手里厚厚一叠钞票和几张崭新的票证——这是他股级工资加上大功奖金以及福利券折算后的收入,总计两百多块,其中一百五是奖金,四级木工接近六十多,再加上以工代干涨了十几块,现在他每月但工资奖金和补贴加起来也有将近八十块钱,这在四合院是除了易中海和刘海中两个高级工外最高的了。

钱在手里,心里却盘算着家里的事。母亲程秀英在纺织厂工作,手上的针线活在四合院也是数一数二的,但是现在裁剪缝补全靠手工,一件衣服做下来常常熬到深夜。他一直琢磨着给家里添一台缝纫机,让母亲能轻松些。但缝纫机是紧俏货,光有钱不行,还得有票。他以前托人问过,厂里今年缝纫机票的配额早就没了,鸽子市上倒是有,但价格炒得离谱,而且来路不明,容易惹麻烦。

思来想去,他想到了信托商店。那里时常有些寄售的旧货,运气好说不定能碰上品相不错的二手缝纫机,价格相对合理,手续也正规。

周末,林墨裹紧棉袄,揣着钱和票证,直奔城里一家规模不小的信托商店。店里光线有些昏暗,空气中混杂着旧家具、皮具、书籍和灰尘的味道。货架上、地上,琳琅满目地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旧物:缺角的瓷瓶、蒙尘的座钟、磨损的皮箱、成摞的旧书刊,甚至还有几件样式老旧的家具。

林墨的目光在那些笨重的家具和杂物间搜寻,重点留意着可能放置缝纫机的区域。他看到了几台旧式的“飞人”牌缝纫机,但要么锈迹斑斑,要么缺胳膊少腿,机头都摇不灵便,显然状态极差。稍微看得过眼的一台“蜜蜂”牌,标价也要八十块,远超他的预算。他不禁有些失望。

正当他准备离开,去别的信托商店碰碰运气时,店门口传来一阵喧哗。只见一个穿着半旧绸面棉袄、头戴瓜皮帽、镶着一颗醒目金牙的中年男人,正指挥着两个伙计小心翼翼地抬着一件用旧棉被包裹着的物件进来。那金牙男人满脸堆笑,对着柜台后的老朝奉点头哈腰:“王掌柜,您给掌掌眼!这可是前清贝勒府流出来的好玩意儿,正经的紫檀木插屏!主家急着用钱,托我老孙出手,您可得给个实在价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