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 > 第43章 饯行与旱灾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 第43章 饯行与旱灾

作者:贾闲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6 18:59:24

四月初,广交会开幕在即。龙成家具厂参加春季广交会的展品——那套凝聚了陈枋安和林墨等人心血的现代风格家具,已经打包完毕,即将启程运往南国。出发前一晚,陈枋安特意叫上林墨,在厂外小饭馆找了个僻静角落,点了两个硬菜,一瓶“二锅头”。

“小林,来!咱爷俩喝一杯!”陈枋安亲自给林墨满上,脸上带着兴奋与压力交织的神情,“东西都准备好了,明天我就带着它们南下了!这次广交会,厂里聂厂长都盯着呢,担子不轻啊!”

林墨端起酒杯:“陈师傅,您亲自带队,东西又做得扎实,肯定能行!预祝您旗开得胜,为国家多创外汇!”

“哈哈,借你吉言!”陈枋安一饮而尽,抹了抹嘴,叹了口气,“话是这么说,可我这心里,还是有点没底。洋人的眼光刁,好东西见得多了。咱们这套家具,好是好,可怎么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掏腰包?光摆在那儿,怕是还不够。”

林墨放下酒杯,斟酌着词句,将后世一些经过“本土化”处理、符合时代背景的营销策略,用陈枋安能理解的方式娓娓道来:

“陈师傅,我觉得咱们这套家具,特别是那把沙发椅,有几个‘点’可以着重‘讲’给外商听。”

首先是坐出来的舒服,“别光摆着,得让人‘坐’!在咱们展位最显眼的地方,就把那些沙发椅摆出来,旁边放个醒目的牌子,写‘舒适体验区’。请路过的外商,甭管他是哪国人,都坐下来试试。让他们亲身体验一下咱们这靠背弧度托着腰有多得劲,那藤编底儿坐着有多透气不闷汗!坐过都说好,比咱们说一百句都管用!”

然后是看得到的机巧,“准备个小展板或者小模型,专门展示咱们那些‘看不见的功夫’。比如,把这沙发椅靠背的弧度曲线图、人体脊柱支撑点的位置标出来;把内嵌轨道和滚珠的小模型剖开展示;甚至可以把一小块藤编承托层拆下来,让人看看这编织的密度和韧性。让外商明白,这舒服不是靠塞棉花堆出来的,是咱们靠脑子琢磨、靠手上真功夫做出来的‘巧’!”

再者是异域的新鲜感,“洋人喜欢新奇,但也认老东西。咱们可以强调,虽然样子是新派,但骨子里用的是咱们中国老祖宗传下来的好手艺——榫卯!不用一根铁钉,照样结实百年!这既新奇又可靠,还能讲出文化故事。”

最后是能带走的说明,“准备点印着漂亮图片和简单说明的小册子。图片要拍好,把那木纹的质感、流畅的线条、精巧的细节都拍出来。说明不用多,就写清楚家具的特点、尺寸、用的什么好木头、还有最重要的——咱们龙成厂的招牌!让外商带回去看,也能想起咱们的好东西。”

陈枋安听着林墨一条条讲下来,眼睛越瞪越大,端着酒杯的手都忘了放下。这些点子,他闻所未闻!让洋人坐上去试?把里面的“机关”拆开给人看?讲故事?印小画册?这...这完全颠覆了他过去认为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

“妙!太妙了!”陈枋安猛地一拍桌子,把邻桌都吓了一跳,他浑然不觉,激动地抓住林墨的手,“小林!你真是七窍玲珑!这些点子...听着就新鲜!有道理!太有道理了!光摆着哪行?得让人知道好在哪里!得让他们亲身体验!还得让他们带点念想回去!对对对!我记下来!我这就记下来!”

他手忙脚乱地翻出随身带的小本子和铅笔,借着昏暗的灯光,把林墨说的要点飞快地记录下来,嘴里还念念有词:“体验区...拆开看...讲故事...小册子...好!好!小林,你这可是帮了大忙了!等我从广交会回来,给你带南边的好东西!”

这顿饯行酒,喝得陈枋安心潮澎湃,信心倍增。他带着林墨的“锦囊妙计”和满腔斗志,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陈枋安走后,林墨的生活节奏依旧紧张而规律。白天在厂里,他继续在赵山河的严厉指导下,啃着五级工那块“大木作”的硬骨头,拆解斗拱模型,练习大型榫卯结构,研究古建图纸。晚上则雷打不动地去夜校上课,在俄语、数理化、政治经济的课程里埋头苦读。牡丹牌收音机成了他每晚回家后都会听一会里面播报的新闻,尤其是关于各地春耕生产和天气形势的消息,他听得格外仔细。

收音机里的一些隐晦的消息,让林墨心中的不安逐渐加深。他决定亲自去看看。

一个周末,林墨骑着自行车,再次前往红星公社。名义上是给孙老蔫送点城里买的烟丝和糕点,实则是想亲眼看看外面的情况。

离公社越近,眼前的景象越让林墨心惊。本该是春水初生、草木萌发的时节,沿途的田地却显得干旱而缺乏生机。沟渠里只有浅浅的泥浆,许多小河断流,露出龟裂的河床。远处山林的绿色也透着一种缺乏水分的灰暗。

来到孙老蔫的猎户小屋,老猎人的脸色比上次更加凝重。他吧嗒着旱烟袋,指着远处光秃秃的山脊和干涸的水塘,声音沙哑:

“林子,看见了?这老天爷...是铁了心不下雨了。”他叹了口气,“水库快见底了,生产队浇地的水都得轮流排,紧着种子田用。山上的野物...更少了,水都没得喝,哪还有活路?民兵队巡得更勤了,怕有人饿急了打野物的主意。”

孙老蔫又指了指公社方向:“公社的大食堂...早就开不下去了。听说不少人家...开始挖野菜吃了。唉...”

林墨的心沉甸甸的。孙老蔫的描述和眼前干裂的土地,比收音机里的任何报道都更具象、更残酷。旱魃的魔影,正实实在在笼罩在这片土地上。他空间里囤积的如山粮食,与眼前这片干渴的土地和那些可能面临饥饿的乡亲,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

回城的路上,林墨骑得很慢。春风本该和煦,此刻吹在脸上却带着干燥的尘土味。他望着田野里那些在干部带领下奋力挑水、开凿临时引水渠的社员们佝偻的身影,一种无力感和深深的忧虑涌上心头。

“能做点什么吗?”林墨问自己。

直接拿出粮食?风险巨大,杯水车薪,且无法解释来源。

利用空间的能力?空间只能储纳,不能凭空生水或大规模转移物资。

或许...可以从技术层面想想办法?比如改良一些更省水、更高效的农具?或者利用自己对水利的一些粗后世信息碎片,提点建议?

这个念头在他脑海中盘旋。他想起在鲁班工坊里看到过的一些古代灌溉工具图纸,虽然原始,但在特定条件下或许能提高效率。也想起后世一些简易的集雨装置或保墒方法。

林墨知道这很难,也很可能收效甚微,但坐视不理,他于心难安。至少,可以尝试着,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这片干渴的土地和挣扎求生的人们,做一点点事情。他用力蹬动自行车踏板,朝着家的方向驶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