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 > 第37章 暖房与寒意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 第37章 暖房与寒意

作者:贾闲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6 18:59:24

腊月二十四,小年已至,年味正酣。本来预计年前只能完成林墨和林贤两兄弟这间房子的改造,在陈枋安带来的新式工具助力、街道协调的泥瓦工电工紧密配合下,加上林墨、林贤兄弟俩精益求精的打磨,林家房子的改造工程,历时近一月,终于圆满竣工!

当最后一盏电灯点亮,柔和的光芒洒满焕然一新的空间,程秀英、林贤、林巧站在屋中,环顾四周,眼中满是欣喜与满足。

上层阁楼两间都分别有两张床铺分置,中间有木板隔断,下方巨大储物空间。床侧嵌入的衣柜抽屉柜严丝合缝。隐藏楼梯平整收合于地板,开启平稳顺畅。

下层空间,原来林墨的房间,明亮的客厅兼林贤书房。靠窗是林墨的工作台,旁有林贤书桌书架。新砌复合隔断墙集成置物架与展示格,通透实用。新装电灯亮如白昼。

母亲和小妹原来的房间里餐厅厨房布局更整洁。后部隔出的独立小厕所,简单蹲便和手动接水的水箱,寒冬中堪称奢侈。白灰墙壁清爽干净。

程秀英抚摸着光滑隔板,看着亮堂的屋子,再看看儿女的笑脸,眼眶湿润:“真好...木头、石头,这...都是你弄出来的?” 林贤林巧兴奋地探索着新家的每个角落。

新居落成的模样,引得邻居们纷纷“串门”参观。隐藏楼梯、一体床柜、亮堂电灯、独立厕所,无不引来啧啧称奇。

“哎哟喂!这楼梯藏得真巧!” 三大妈惊叹。

“床下能装这么多?林墨你这脑子!” 李家媳妇羡慕。

“电灯真亮!这厕所...冬天享福了!” 王家大叔感叹。

“好手艺!活儿做得真漂亮!” 易中海仔细看过,难得正面肯定。

傻柱大嗓门:“兄弟!比干部楼都带劲!回头我新房也照这个来!” 许大茂则琢磨着如何拉近关系。

林墨谦逊回应,感谢捧场,并为施工打扰再次致歉。

新居落成,又近小年,林墨备下丰盛食材:大鲤鱼、肥鸡、上等五花肉、时蔬,外加一瓶“莲花白”和“二锅头”。

他郑重邀请师父赵山河、王铁、陈枋安、三位管事大爷暖屋庆祝,并请傻柱掌勺,许大茂作陪。

傍晚,西厢房灯火通明,暖意融融。傻柱在宽敞厨房大展身手:红烧鲤鱼油亮,小鸡炖蘑浓香,回锅肉透亮,素菜清爽,摆满一桌。

主桌上,赵山河、王铁、陈枋安、三位大爷、傻柱、许大茂、林家四口围坐。林墨恭敬斟酒。

“师父,陈师傅,三位大爷,柱子哥,大茂哥,”林墨举杯,“感谢关照及改造期间的理解!尤其师父和陈师傅,没有您二位指点援手,我们肯定没那么快住进新房。敬大家!新家初成,薄酒小菜,请尽兴!”

赵山河颔首抿酒。陈枋安爽朗大笑:“好!小林,房子改得妙!看着舒坦,住着定更舒坦!干!” 易中海说场面话:“林墨有本事,是院里的光荣。理解是应该的。” 刘海中勉励几句。闫埠贵笑眯眯道贺。傻柱许大茂举杯同庆。

席间气氛热络。陈枋安盛赞林墨设计巧思,赵山河点评工艺细节。易中海等聊着过年安排。傻柱厨艺征服众人。许大茂活跃气氛。

吃完饭后,林墨拿出一个信封,诚恳递给陈枋安:“陈师傅,这次改造,您不光指点,还带着宝贝工具亲自上手,帮了大忙!耽搁您好几个周末,这工钱您一定得收下,是按我师父接外活的规矩算的。”

陈枋安看都没看信封,直接推回,佯怒道:“小林,你这是寒碜我呢?我陈枋安是缺这点工钱的人?帮你,是看你小子有灵性,活儿干得漂亮,心里痛快!真有心谢我,” 他话锋一转,眼中闪着光,“正好我手头有个沙发单椅的设计,思路卡住了。你脑子活,点子多,抽空帮我琢磨琢磨,参详参详,比给钱强百倍!”

林墨闻言,心中一暖,知道这是陈枋安真心看重他。他收起信封,郑重应下:“陈师傅您抬爱!能跟您学习参详新设计,是我的荣幸!我一定用心!”

“哈哈,这就对了!”陈枋安高兴地拍林墨肩膀。

同时,程秀英和林贤将傻柱特意多做的、一大锅热气腾腾的白菜粉条豆腐丸子五花肉烩菜,分装大碗,挨家送去:“感谢大家担待,添个菜,暖暖和和过小年。”

自己家的装修毕竟是影响了院里人,这一碗烩菜就是林墨堵大家嘴的。

腊月二十五清晨,一个风尘仆仆、神色仓惶的身影冲进中院——贾张氏带着棒梗回来了!

与当初回乡“享福”时的得意不同,此时她虽然比回去时更胖,但此刻她面容憔悴,眼带惊恐,棒梗也蔫头耷脑。一进家门,贾张氏的就到处找吃的,贾东旭一脸疑惑。

贾张氏说完情由后,让贾东旭沉浸在一种凝重气氛中,他马上联想到了明年的粮食供应,生产工具被破坏了,明年的种植不会受到影响吗?自己加只有自己有定量,要养五口人,于是第二天贾家的三个人开始去粮站买粮食。

邻居也只能隐隐约约听到

“要求按照上报的比例交粮食。”

‘有些耕牛都被杀了。’

‘到处找吃的’

易中海、刘海中、闫埠贵意识到了不对一起聚到贾家。听着贾张氏描述公社如何从“敞开吃”到“饿肚皮”的急转直下,三位大爷面色沉重。他们明白,京城的稳定供应是中枢保障,但农村根基动摇,长远看绝非吉兆。

“虚报产量,按比例交粮”易中海眉头紧锁,忧心忡忡

闫埠贵叹气,手指习惯性地在裤缝上虚拨算盘,“城里供应应该是稳的,可这...能稳多久?”

刘海中想批评几句“觉悟不高”,但看着贾张氏母子的惨状,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能强调:“相信组织!城里供应不会出问题!但也...要有点准备意识。”

随着院里其他几家有农村户口的人从农村回来消息在院里传开。虽然不像之前设想那般引发抢购恐慌,但轻松的年关气氛被蒙上了一层忧虑的阴影。家家户户关起门来,议论纷纷,清点存粮的动作明显多了起来,带着一种未雨绸缪的谨慎。

“当家的,咱家存粮...再买点粮食放着吧?心里踏实点。”

“妈,粮本上这个月的细粮先不急着买,多买点能放的粗粮?”

“钱...还是得留点,万一...”

易中海家,一大妈默默检查面缸。易中海翻出积蓄。

刘海中家,二大妈督促清点存粮。

闫埠贵家,三大爷精打细算如何多换些红薯干、玉米棒这些粗粮。

傻柱去副食店多买了些干货咸菜。

许大茂下乡一趟,发现农村情况比贾张氏说的还糟,老乡捂紧口袋,高价也难换粮,空手而归。

这股忧虑也吹进了林家。程秀英听闻农村惨状,脸色微白,对林墨说:“木头,贾大妈说的...太吓人了。虽说城里现在不缺,可这心里...”

林墨神色凝重,点头道:“妈,贾大妈说的应该不假。农村是根本,根基不稳,城里供应再好,也难保万全。咱们之前存了些,是对的。现在看来,还得再添点,有备无患。”

他语气沉稳,带着一种“居安思危”的审慎:“粮店玉米面还有的话,再买些,溢价粮如果还有也可以再买些。妈,您把咱家阁楼下、床柜里的储物空间再归置归置,腾出地方。我去看看能不能再弄点豆子、小米之类的杂粮,搭配着存。”

林墨的反应迅速而“合群”,融入全院“适度储备”的氛围。他需要这个“跟风”的幌子!之前空间里的储备,需要一个合理“来源”解释。全院都在“适度”增储,林家作为“有先见之明”的家庭,此刻从容地增加储备,顺理成章。更重要的是,新家提供了绝佳的储粮空间!阁楼下、床柜中的深柜,隐秘、干燥、通风,远超普通家庭的储粮条件。

接下来几天,林墨“从容”地买回些玉米面、黄豆、小米。程秀英和林贤将这些“新增”的粮食,小心藏进各处隐秘空间。看着家中“充实”的储备,程秀英的心安定不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