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 > 第168章 恢复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 第168章 恢复

作者:贾闲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6 18:59:24

家里安顿好后,林墨便骑车去了龙成家具厂。刚一进厂区,就感到气氛不同往日。部分地势低洼的车间积水虽已排空,但一些木工机床、电机设备因被水浸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故障,车间里弥漫着机油、潮气和老师傅们检修时的焦灼气息。

“小林来了!”陈枋安厂长正挽着袖子,和赵山河等几个老师傅围着一台关键的龙门刨床发愁,“快来看看,这玩意儿泡了水,主轴转动有异响,怕是轴承进了泥沙。”

林墨放下工具包,二话不说加入检修队伍。他因为在传承之径中学过相关的维修和保养,手感精准,往往能很快定位问题所在。结合在机械原理的理解和水木大学接触的知识,他提出的清理、润滑、校正方案常常能切中要害。

一连两日,他都泡在龙成厂的车间里,与师父和工友们一起,抢修受损设备,手上身上沾满了油污也毫不在意。他的扎实技艺和务实态度,再次赢得了全厂上下的敬佩。

离开龙成厂,林墨又赶往国营木器一厂。这边的情况则好上许多。厂区地势较高,排水系统也更为完善,几乎未受暴雨影响,生产秩序井然。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逸云”与“磐石”系列的海外订单。

周明轩总工见到林墨,脸上是掩不住的喜色与忙碌后的疲惫。

“小林你来得正好!咱们的订单又爆了!”周明轩拉着林墨走到车间外的空地上,指着繁忙的生产线,“美洲那边刚来了个大单,东欧几个国家也在追加。光靠咱们厂自己这几个车间,三班倒也干不完!”

他语气带着兴奋,也透着一丝新的焦虑:“这不,厂里刚开了会,决定学习你们龙成厂之前的经验,把一部分标准化的板式构件、还有那些曲木的初步加工,外包给几个信得过的外协厂去做,咱们这里集中精力搞精加工、组装和质检。这样才能把产量提上去,按时交货!”

林墨闻言,沉吟片刻。外协模式确实是扩大产能的有效途径,但他深知其中关键。他看向周明轩,郑重提醒道:“周总,这是个好办法。”

“不过,外协厂的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标准必须跟我们厂内完全统一,尤其是木材含水率、零配件的质量、加工精度这些核心指标。否则,零件运回来组装不上,或者质量参差不齐,影响的是我们整个系列的声音,甚至可能造成批量退货,那就得不偿失了。”

周明轩连连点头:“你说得对!这个问题我和生产科也强调了。”他苦笑一下,“负责生产调度的老张(生产副厂长)觉得问题不大,说那些外协厂也都是老关系,拍着胸脯保证能做好,催着尽快把图纸和标准发过去开工,怕耽误了交货期。”

林墨见周明轩虽有心,但似乎生产部门更追求速度,便不再多言。作为设计者,他已将风险提出,具体决策还需厂里权衡。他将这份隐忧记在心里,知道质量管控的挑战,或许才刚刚开始。

回到水木大学,林墨第一时间去了藏书阁。那座凝聚了他整个暑假心血的“重檐十字脊亭”模型,已被他小心地放置在梁先生手稿旁的老位置。这一次,他没有附上问题便笺,只是静立片刻,仿佛完成了一次与先贤跨越时空的对话。

数日后,他再次踏入藏书阁。只见那座亭阁模型依旧静立,但在其旁边,除了梁先生对之前一些细节的最终肯定外,还多了一卷用牛皮纸仔细包裹的新手稿。

林墨轻轻展开,呼吸不由得一滞。手稿上绘制的,是一座结构更为奇巧、气势恢宏的“三重檐十字歇山顶楼阁”。其斗拱铺作之繁复,空间层次之丰富,远超之前的木塔与亭阁。

梁先生在附着的便笺上笔迹依旧沉稳:“观亭知汝已窥堂奥。此阁结构繁难,尤重各层荷载传递与整体稳定,于‘材分’、‘侧样’把握要求极高。若有志趣,可试析之,不必急于求成。盼汝能于此中,再悟我中华营造之博大精深。”

看着这卷更显深奥的手稿,林墨心中没有畏难,反而涌起一股强烈的兴奋与挑战欲。他知道,这不仅是梁先生对他能力的认可与期许,更是一条引导他向着木作技艺与古建理论更深邃处探索的路径。

他将新手稿仔细收好,目光再次扫过那座已完成的十字脊亭,和旁边梁先生留下的珍贵批注。窗外的阳光透过高窗,洒在布满书架的静谧空间里,也洒在他沉静而坚定的脸庞上。

八月的尾巴,挟着夏末最后一丝溽热,悄然拂过四九城。水木大学园内尚显空寂,而系馆顶楼那间藏书阁内,时光却仿佛凝滞,只余下书页翻动以及空气中流淌的松木清香。

林墨的身影,几乎与这片静谧融为一体。在他身侧的工作台上,已悄然立起了四座形态各异、却同样精巧绝伦的木制缩比模型。

继“七层木塔”与“重檐十字脊亭”之后,又添了一座“单檐八角攒尖顶水榭”与一栋“三间两进带抱厦的民居”。这四座模型,皆依梁先生手稿精心复原,虽尺度微缩,然气韵完备,结构严谨,堪称一套微缩的中华古建精华图谱。

制作的过程,远非简单的依样画葫芦。每一座建筑,都是一次对古老营造法则的深度叩问。

为精准再现那座水榭轻盈飘逸的翼角,林墨反复推敲椽子的卷杀与飞子的出挑,在工坊内进行了数十次虚拟试验,直至那一道弧线既能承重,又具飞升之势。

为还原那栋民居朴拙中见真趣的梁架结构,他细细揣摩“抬梁”与“穿斗”的混合运用,理解如何用最经济合理的材料,构筑出稳固而宜居的空间。

他手中的刻刀,不再仅仅是复现形状的工具,更成为了与古代匠师跨越时空对话的桥梁。他仿佛能“听”到木材在荷载下的细微呻吟,能“看”到力流在榫卯节点间的顺畅传递与巧妙转化。

那种基于材料本性、力学逻辑与功能需求而生发出的结构智慧,那种“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的精准尺度感,让他对“营造”二字的理解,突破了单纯“木工手艺”的藩篱,向着更为博大精深的“建筑哲学”层面升华。

梁先生偶尔前来,见到这组日渐丰富的模型,眼中赞赏愈浓。他不再轻易给出具体修改意见,更多的是与林墨探讨某种结构形态背后的成因,或是不同地域建筑风格所反映的气候、文化与生活方式。

一老一少,常于夕阳余晖中,对坐于模型之间,话题从“侧脚生起”的稳定奥秘,延伸到“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林墨感觉,自己触摸到的,不仅是技艺的巅峰,更是一种文明血脉的流淌与传承。

开学前几日,暑气未消。林墨依约前往国营木器一厂,与周明轩总工商讨“逸云”系列一个柜体连接件的工艺优化方案。刚在技术科办公室落座不久,便见王副司长在一厂几位主要领导的陪同下,满面春风地走了进来。

“小林!正巧你也在!”王副司长一见林墨,立刻笑容满面地招手,“好好好,省得我再让人去找你了。有个天大的好消息!”

众人落座,王副司长难掩激动,声音洪亮地宣布:“经过近半年的试点运行和严格评估,部里和计委联合下文了!将生产出口家具所需的进口木材,正式纳入‘出口配套物资’专项外汇额度进行管理!咱们这条‘进口-加工-出口-再进口’的良性循环,算是拿到了官方的‘通行证’,彻底畅通了!”

办公室内顿时响起一片欣喜的议论声。周明轩用力一拍大腿:“太好了!这下原料供应这块最大的心病,总算解决了!”

王副司长目光灼灼地看向一厂厂长和李书记:“老李,老张,政策绿灯已经打开,接下来就看你们的了!国际市场对‘逸云’、‘磐石’的需求还在持续增长,尤其是美洲和东欧的新市场,潜力巨大”。

“部里对你们寄予厚望,要求你们立刻着手制定产能翻番,不,至少提升百分之五十的扩产计划!人员、设备、场地,有什么困难,现在就可以提!”

厂长李长海激动地搓着手:“王司长,您放心!厂里早有预案!我们马上成立扩产领导小组,我亲自挂帅!保证完成任务,绝不辜负部里的信任和期望!”

他说着,目光转向林墨,语气带着由衷的感激,“说起来,这‘滚雪球’的第一步能迈得这么稳,多亏了小林同志的关键设计啊!后续的新系列开发,还得靠你多支持!”

王副司长也笑着看向林墨,语重心长:“小林啊,听到没?你这‘雪球’可是越滚越大了!木器一厂这边扩产在即,龙成厂那边‘方寸·山水’系列也即将推向市场。”

“你这根设计领域的‘定海神针’,肩膀上的担子可不轻。大四了,课程安排上自己协调好,国家需要你这份才华!”

林墨沉稳点头:“我明白,王司长,李厂长。我会合理安排时间,尽全力配合厂里的发展需要。”

自己当初基于对国家困境的认知和对未来趋势的把握所提出的构想,如今正通过政策的落地,切实地转化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这种参与感与成就感,远非单纯的技术突破所能比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