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 > 第164章 实习与调整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 第164章 实习与调整

作者:贾闲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6 18:59:24

六月的四九城,暑气渐升。水木大学校园里,弥漫着期末考试前特有的紧张与忙碌气氛。林墨如同上紧发条的钟表,高效地运转着。

白天,他埋首于《建筑施工》、《给水排水》等课程的复习中,梳理知识点,与同学讨论疑难;晚上,则继续沉浸在他的缩比木塔世界里,将日间所学与梁先生的指点融会贯通,一点点地将那座精美的木塔从图纸上“立”起来。

就在林墨为期末考试全力冲刺的同时,家里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备考和实践积累,林贤顺利通过了电力系统的技术员等级考核,被正式评定为助理工程师!虽然只是技术道路上的起步,但意味着他无论是在待遇还是未来的发展空间上,都迈上了新的台阶。

消息传到四合院,程秀英高兴得合不拢嘴,连走路都带着风。大儿子是大学生、六级工,前途无量;小儿子如今也成了助理工程师,端稳了技术饭碗;小女儿在中专成绩优异。这个曾经困苦的家,如今可谓是欣欣向荣,成了院里多少人羡慕的对象。

高兴之余,看着两个越发挺拔出众的儿子,程秀英藏在心底的那件大事又浮了上来。

这天晚上,林墨刚从学校回来,准备继续捣鼓他的木塔模型,就被程秀英叫住了。林贤也在家。

程秀英看着并排站着的两个儿子,大的沉稳俊朗,小的精神干练,心里又是骄傲又是发急。

“木头,石头,”程秀英开口,语气带着为人母的关切和一丝不容置疑,“你看啊,现在咱们家日子是越来越好了。木头你马上要大四,小贤你也定了助理工程师。这工作上算是都稳当了,接下来,是不是该考虑考虑个人问题了?”

她絮絮叨叨地开始盘算:“咱家现在这条件,虽说不是大富大贵,但也算殷实人家了。木头你是大学生,六级工,找对象怎么也得找个有文化、有工作的姑娘吧?小贤你现在是助理工程师,也得找个知根知底、踏实过日子的……”

林墨和林贤对视一眼,都有些无奈。林贤挠了挠头,嘿嘿笑道:“妈,我这才刚评上助理工程师,工作还没完全捋顺呢,不着急。”

“还不着急?”程秀英嗔怪地瞪了小儿子一眼,“你都多大了?院里跟你差不多大的,好多都当爹了!你得抓紧!”

她又看向林墨:“还有你,木头!别光知道埋头搞你那些木头疙瘩!水木大学里那么多优秀的女同学,你就没一个看得上眼的?遇到合适的,就得主动点!妈还等着抱孙子呢!”

林墨知道母亲是关心则乱,笑着安抚道:“妈,我和小贤心里有数。找对象是大事,总得讲究个缘分,急不来的。现在正是我们兄弟俩打基础、忙事业的时候,等工作和学习都稳定了,自然会考虑的。您就放心吧,到时候一定给您领个满意的儿媳妇回来。”

程秀英见两个儿子都是一个口径,知道催也没用,只能叹了口气:“行行行,你们心里有数就行。反正我可跟你们说好了,最晚……最晚明年,必须得有着落!”

听着母亲下达的“最后通牒”,林墨和林贤相视苦笑。事业的进步带来了喜悦,也带来了长辈新的期盼。成长的路上,总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甜蜜负担”。

对于林墨而言,眼前的期末考试和那座未完成的木塔,显然比寻找一个尚未可知的“对象”,更让他投入心神。他将母亲的叮嘱记在心里,目光却已再次投向了工作台上那座渐露雏形的精巧木塔。那里,有他此刻更愿意探索的广阔世界。

七月的四九城,暑气蒸腾,蝉鸣聒耳。水木大学土木系六零级的学生们,在结束了紧张的大三学年期末考试后,并未立刻享受假期,而是按照教学计划,投入了为期数周的专业实践环节。

这一次的实践地点,设在了学校附近一处正在建设中的中型公共建筑工地,以及校内的结构实验室。实践内容涵盖《建筑施工技术》的现场认知、《建筑结构》的模型制作与测试,以及《施工组织与管理》的模拟规划。

在结构实验室进行的模型制作环节,要求各小组根据给定图纸,合作完成一个指定比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模型。

大多数同学面对复杂的钢筋绑扎、模板支护和混凝土浇筑流程,显得手忙脚乱,不是钢筋间距控制不准,就是模板拼接缝隙过大,浇筑出来的模型往往存在各种瑕疵。

然而,林墨所在的小组,却呈现出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他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工匠,又似一位胸有成竹的设计师。分配任务时,他寥寥数语便能点明关键;动手操作时,他手法流畅而精准。放样、下料、绑扎、支模……每一个步骤都仿佛经过千百次的演练。

当其他小组还在为如何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一致而苦恼时,林墨已经用自制的简易卡具,将钢筋位置固定得分毫不差;当别人还在担心模板漏浆时,他拼接的模板接缝严密,几乎看不出痕迹。

最终浇筑成型的混凝土节点模型,脱模后表面光洁,棱角分明,尺寸精度远超考核标准。带队老师拿着游标卡尺反复测量后,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最终感叹道:“林墨,你这模型做得,堪比比咱们实验室那些教学标准件!这手感,这控制力,简直神了!”

同学们围拢过来,看着那堪称艺术品的模型,再对比自己小组那略显粗糙的作品,心中唯有叹服。他们并不知道,林墨在意识深处的“鲁班工坊”及“虚实建造场”中,早已将类似的结构节点反复构建、拆解、优化了无数遍。

现实的制作,对他而言不过是将虚拟空间中千锤百炼的成果,再一次完美复现而已。

随后的施工现场认知实习,更是让林墨的“非常规”表现达到了新的高度。

学生们头戴安全帽,跟随施工员穿梭于钢筋丛林之中,听着震耳欲聋的机械轰鸣,看着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支模、绑筋、浇筑等作业。带队老师结合实物,讲解着施工流程、技术要点和安全规范。

当老师提问关于施工顺序安排或某个技术节点处理的原因时,林墨的回答往往不仅准确,更能引申开去,从材料特性、力学原理、成本控制乃至不同施工方案优劣对比的角度进行阐述,其见解之深入、思路之清晰,让负责讲解的现场工程师都暗自点头。

更令人侧目的是,在一次模拟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的课堂上,老师给出了一个简化项目的图纸和资源条件,要求各小组编制横道图。

林墨几乎未加思索,便拿起尺笔,在图纸上飞快地勾勒起来。他不仅快速排定了各工序的先后逻辑关系,合理估算了工期,甚至精准预判了几个潜在的技术间歇时间和资源调配冲突点,并提出了优化建议。

其编制出的计划图,逻辑严谨,考虑周全,仿佛他早已亲身统筹过整个工程一般。负责《施工组织与计划》课程的老师拿着林墨的作业,看了半晌,才对旁边的同学说道。

“你们看看林墨这份计划,这不是在编计划,这简直就是在脑海里已经把这座楼盖了一遍!这种全局观和预见性,没有大量的实践积累和深入思考,是绝对做不到的。”

就在林墨于学业和实践中高歌猛进的同时,四合院里的秦淮茹,也迎来了她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

经过一番内心挣扎,以及在李怀德副厂长那看似不经意的“指点”下,秦淮茹最终还是鼓起勇气,向轧钢厂工会提交了调换岗位的申请,陈述了自己在钳工车间体力不支、技术难以上手的实际困难。

工会出面进行了调查和协调。易中海虽然心中极其不愿——秦淮茹一旦离开钳工车间,他作为师父的影响力便将大打折扣,这无疑削弱了他拿捏、笼络秦淮茹,进而影响傻柱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在“关心工人生活”、“解决实际困难”的大义名分下,尤其是在李怀德可能存在的默许下,他无法明着反对。

流程走得比预想中顺利。七月中旬,调令正式下达:秦淮茹从钳工车间,调入对体力要求相对较低、更注重细心和技巧的车工车间。

拿到调令的那一刻,秦淮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虽然车工技术同样需要从头学起,但至少,她看到了一丝摆脱纯粹体力消耗、依靠技巧立足的希望。眼神中也重新焕发出些许微弱的光彩。

而易中海,看着秦淮茹办理交接、准备前往新车间的身影,脸色慢慢地阴沉了下来。他对于未来的预想,属于秦淮茹的这一环,虽然并未完全脱离,但其可控性已大大降低。

“得抓紧了……”易中海在心中默念,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时代的浪潮和个人的选择,正在一点点冲刷着他那看似稳固的设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