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 > 第135章 变化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 第135章 变化

作者:贾闲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6 18:59:24

林贤的新家虽小,却在林墨的巧妙规划和龙成厂老师傅的精心打造下,变得温馨而实用。

林墨设计的家具图纸,充分考虑了小空间的多功能性和储物需求。那张兼做储物箱的单人床结实稳固,掀开床板,里面能放下过冬的被褥和换季的衣物;

靠墙的多宝格不仅摆放着林贤的技术书籍和几件小摆件,一些格子里还做了活动隔板,可以根据物品大小灵活调整;

小厨房的吊柜充分利用了上部空间,让油盐酱醋和锅碗瓢盆都有了归宿;窗下的折叠桌板更是神来之笔,收起时不占地方,放下时立刻变身为学习办公或用餐的桌面。

龙成厂的那位五级木工师傅姓胡,看过了林墨的设计图纸后,连连称赞构思精巧,用料计算精准。他亲自挑选了厂里质量上乘、价格实惠的松木料,利用工余时间,带着两个徒弟,严格按照图纸施工。

榫卯结构,打磨光滑,最后上了一层清漆,既保留了木材的天然纹理,又便于清洁打理。当家具一件件搬进小屋组装起来后,整个空间顿时显得井然有序,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林贤看着焕然一新的小家,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只是一个劲地对哥哥和胡师傅道谢。他按照哥哥的建议,又去信托商店淘换了一个半新的暖水瓶、一个台灯和几块素雅的布帘,小家愈发显得温馨。

有了这个独立的港湾,林贤对未来充满了更大的信心和干劲。

与此同时,林墨自身的修行也从未松懈。【健体操】的练习已融入他的日常,如同呼吸般自然。每组动作的第四式的他已经练纯熟,每一次拧转、折叠、撑举、捏捻,都能感受到气血顺畅奔涌,肌肉纤维变得更加柔韧而充满爆发力,对身体的掌控力达到了新的高度。

如今,他【健体操】躯干和下肢第五式已经开始练习。与第四式相比,第五式的动作更加复杂精微,对腿脚和身体的筋骨、筋膜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指掌九式和上肢九式他已经到了基本能每次都完成整套动作了。

指掌第五式的动作,已不再是简单的捏、捻、勾、弹,而是加入了复杂的拧转、震颤以及极其细微的肌肉孤立控制。

例如一式要求五指如莲花般次第绽开,每一根手指的伸展速度和力度都需独立精准控制,指尖还需伴随极高频率的微颤;另一式则要求五指紧扣成某种特殊手印,手腕却要做相反方向的缓慢旋拧,形成一种矛盾的张力,用以锤炼深层的指间肌和腕部小关节。

上肢第五式则开始涉及更深刻的发力方式。一式看似简单的平推,却要求力量从脚跟升起,经拧转的腰胯,过肩胛,最终节节贯通至指尖,且在推出的瞬间,手臂不同肌群需完成一次急速的松紧转换,爆发出寸劲;练习拉的动作时,则要求背阔肌、三角肌后束等肌群能像弹簧般蓄满力量,又在瞬间受控地释放。

这些练习极其耗费心神和体力。林墨往往在鲁班工坊的双倍时间里,也只能勉强完成几个动作的重复,每一次都大汗淋漓,感觉筋肉仿佛被拆开重组,酸胀痛麻交织。

但效果也是显着的,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对力量的控制,尤其是对手指、手腕精细动作的掌控,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这直接反馈在他的木工手艺上——原本已稳定在±0.4毫米的加工精度,变得更加游刃有余,甚至在处理一些特别复杂的曲面或微小结构时,能偶尔触摸到±0.3毫米的极限边缘。他的手,真正称得上“稳如磐石,巧似绣花”。

时间来到六月,麦浪翻滚,金黄一片。夏收的时节到了。水木大学土木系六零级的学生们再次奔赴京郊红星公社,进行为期缩短但依旧重要的支农劳动。虽然“高教六十条”实施后,体力劳动时间减少,但与工农结合的传统并未丢弃。

再次踏上红星公社的土地,林墨感受到了一种与去年截然不同的生机。田地里麦穗饱满,预示着一个难得的丰年。而更引人注目的,是位于村子边缘的那一排排整齐的温室大棚!

阳光照射在透明的塑料薄膜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大棚内,绿意盎然,黄瓜、西红柿、豆角等夏季蔬菜长势喜人,早已不是去年设想中的冬季反季蔬菜了——显然,大棚的成功让公社尝到了甜头,早已进行了多茬种植。

王振山书记和李老栓队长见到水木的师生,尤其是看到林墨,脸上笑开了花,远远就迎了上来。

“林技术员!可把你们盼来了!看看!咱们的大棚!托你们的福,建成了!”王书记用力握着林墨的手,指着那片大棚,语气中充满了自豪和感激。

李老栓补充道:“开春那茬菠菜、小油菜,长得那叫一个好!全都按协议送到轧钢厂食堂了!厂里领导职工都夸好!说是吃上了最新鲜的菜!咱们公社也第一次靠着种菜,见到了现钱!虽然不多,但是个盼头啊!”

同学们也都好奇地围拢过来,参观这传说中的“工农协作成果”。王书记拉着林墨和刘辅导员,走到一旁,压低声音,脸上泛着光。

“林技术员,刘老师,大棚成功了,社员们劲头足得很!我们商量着,下一步,就想启动那个坡地种树的计划了!龙成厂的陈厂长之前派技术员来看过,说我们那片坡地土质适合种速生的刺槐和杨树,既能保持水土,将来成材了,厂里优先收购!这事,还得靠你们多帮忙牵线,技术支持啊!”

林墨和刘辅导员都欣然应允。绿色的希望,正在这片土地上悄然蔓延。

支农劳动主要是协助抢收小麦。虽然辛苦,但看着沉甸甸的麦穗,感受着丰收的喜悦,同学们干得格外起劲。林墨依旧是那个干活的好手,他的体力、耐力和对工具的使用效率,让社员们都啧啧称奇。

另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更是如同和煦的春风,吹遍了四九城的大街小巷:经过粮食丰收和政策的有效调整,城镇居民的粮食定量,终于正式通知开始恢复!

虽然还没恢复到从前,但经历过那刻骨铭心的饥饿的人们,深知这其中蕴含的意义。粮站前再次排起了长队,但这一次,人们脸上不再是焦虑和恐慌,而是带着轻松的笑容,相互打着招呼,议论着终于可以稍微放开肚子吃几顿饱饭了。

紧接着,副食品的供应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丰富起来。菜市场里,蔬菜的种类多了,品相好了;肉铺里,虽然依旧要凭票购买,但柜台里总算能看到些肥肉和骨头了;

偶尔甚至还能看到一些不要票的议价鸡蛋或活鱼。消失已久的豆腐、豆芽等豆制品也重新出现在摊位上。胡同里又能听到熟悉的“磨剪子戗菜刀”、“换鸡蛋”的吆喝声。

四合院里的生活气息也随之浓郁。家家户户厨房里飘出的饭菜香气,似乎都多了几分油水。

三大妈算计着多出来的粮票,琢磨着是攒起来还是给孩子们改善改善;许大茂家关起门来吃的花样更多了;傻柱往贾家送吃食时,碗里的肉片似乎也厚实了些;连贾张氏,抱怨的声音都似乎低了一点——虽然秦淮茹的工资不高,但定量恢复和副食稍丰,总算让她感觉日子没那么紧巴了。

林墨看着这一切,心中欣慰。时代的车轮虽然沉重,但总算在向前滚动。饥饿的阴影正在逐渐褪去,普通人的生活重新燃起了温暖的烟火气。

夏粮丰收的喜悦如同暖风,吹散了盘踞在四九城上空多年的饥饿阴霾。

随着城镇居民粮食定量正式恢复到困难期前的水平,一种久违的、扎实的安稳感重新回到了千家万户。虽然远谈不上富裕,但肚子里有了实实在在的粮食打底,人们脸上的愁容淡了,脚步轻快了,连带着说话的声音都仿佛响亮了几分。

在这股回暖的潮流中,李怀德副厂长与红星公社签订的\"工农协作\"协议,其价值愈发凸显。轧钢厂的工人们发现,食堂里的菜色不仅比以前丰富,更重要的是,时不时就能见到水灵灵的、带着露珠的新鲜蔬菜!

西红柿炒鸡蛋里的鸡蛋似乎多了些,偶尔还能见到几片油汪汪的肥肉片。这些新鲜蔬菜和鸡蛋,正是来自红星公社那片日益壮大的温室大棚。

\"今儿食堂有拍黄瓜!嚯,这黄瓜,顶花带刺,真嫩!\"

\"可不是嘛,听说就是咱厂子跟郊区公社合作那大棚里产的!直接拉过来的,能不新鲜吗?\"

\"李厂长这事儿办得地道!以前想吃口新鲜绿叶菜,得多难啊!现在好了,咱工人也能时常吃上了!\"

\"是啊,李副厂长别看是管后勤的,心里真装着咱工人!办实事!\"

类似的议论在食堂、车间里悄然流传。李怀德\"关心工人生活\"、\"有办法、能搞来东西\"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虽然他依旧主要分管后勤福利,但在普通工人心中的分量和声望,隐隐有盖过只管抓生产、显得有些不近人情的杨厂长的趋势。这无形中的政治资本,让李怀德在厂领导班子里说话底气都足了不少,处理起其他事务来也更加顺畅。

厂里生产任务重,上级检查、兄弟单位交流学习也随之增多。杨厂长和李怀德的接待任务自然变得繁忙起来。小食堂的灶火,几乎每晚都熄得比往常晚。

傻柱作为食堂的厨艺担当,被叫去加班做小灶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对此,傻柱倒是乐在其中。

一来,能给领导做饭,露脸长手艺,说不定哪天就被哪个大领导看中了;

二来,每次做完小灶,总能多少\"落\"下点好食材,或者是一些没怎么动过的\"折箩\",这些油水十足的好东西,大部分都进了他的饭盒,除了自己和妹妹吃的部分最终流向中院贾家。

何雨水多少也开始有点意见。小姑娘上了高中,课业繁重,平时住校,只有周末才回家。常常她周末回来,一餐吃不了多少,剩下的本来可以第二天吃的都被送到了贾家。

她默默收拾着哥哥乱扔的衣服,看着空荡荡的屋子,心里难免有些失落和委屈,但懂事的她从未抱怨过,只是更加沉默了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