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 > 第130章 妹妹前程与设计交流

破五一过,年味迅速消散,四九城的各个工厂在依旧凛冽的寒风中陆续开工。红星轧钢厂高大的烟囱再次冒出滚滚浓烟,机器的轰鸣声重新成为主旋律。

中院贾家,秦淮茹换上了一身洗得发白但浆洗得硬挺的工装,这是贾东旭留下的又被改小的。她脸色依旧带着产后的苍白,但眼神里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一丝对新生活的期盼。一大早,她就在易中海的带领下,怀着忐忑又激动的心情,走进了轧钢厂的大门。

入职手续办得出奇顺利。厂工会和妇联的人特意关照,车间主任也得了李副厂长的暗示,对她还算客气。当领到那枚象征着正式职工身份的、还带着油墨味的工牌和崭新的粮本、副食本时,秦淮茹的手微微颤抖。

她继承了贾东旭的工龄,直接定为正式工,每月能领到28块5毛的工资。这笔钱,对于贾家来说,是活下去的希望。但是相比较去年领的贾东旭工资又少了不少。

易中海亲自把她领到钳工车间,安排在最简单的工序岗位上,并指派了一个老师傅稍微带一带。看着周围陌生的机器和忙碌的工友,听着震耳欲聋的噪音,闻着浓重的机油味,秦淮茹深吸一口气,紧紧攥住了工具。

她知道,从今天起,她不再是那个只能依靠眼泪和乞求的寡妇,她必须用自己的双手,在这个属于男人的世界里,为孩子们挣出一条生路。虽然前路艰难,但总算有了方向。

四合院里,林家也迎来了新学期的忙碌。母亲程秀英和弟弟林贤早已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家里只剩下林墨和妹妹林巧。

林巧已经出落成大姑娘,眉眼间有了几分母亲的秀美,也继承了林家的聪慧。她学习成绩很好,心里一直暗暗以大哥为榜样,憧憬着将来能上高中、考大学,见识更广阔的天地。这天,她正伏在桌上做着作业,脸上带着对未来的向往。

林墨坐在一旁看书,看着妹妹专注的侧脸,心中却思绪翻腾。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历史的巨轮即将驶入一段极其特殊的航道。

从去年开始,高等教育规模收缩、招生政策收紧的信号已经越来越明显,未来的高考竞争会残酷到难以想象。更重要的是,再过几年,那场席卷一切的风暴来临,大学停课,知识分子处境艰难,一个女孩子远离家人去外地上学,风险太大。

他放下书,轻轻叫了声:“巧儿。”

“嗯?哥,怎么了?”林巧抬起头,眼神明亮。

林墨斟酌着词语,语气温和却郑重:“巧儿,眼看就要初中毕业了,对自己以后,有什么想法没有?”

林巧立刻说:“我想像哥一样,上高中,然后考大学!”

林墨点点头,表示理解她的想法,然后话锋一转:“巧儿,你的想法很好。不过,哥想跟你分析一下现在的形势。你发现没有,从去年开始,上面一直在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大学招生的人数比以前少了,考试也更难了。这是国家大的政策方向,你这一届能上大学的人,可能会少不少,门也会变高。”

他只能以这个理由说服妹妹。

他顿了顿,看着妹妹渐渐认真起来的神情,继续道:“而且,就算考上了,万一考到外地的大学,离家远,现在物资供应还是紧张,家里实在不放心。再过几年……形势可能还会有变化,哥在大学里,感觉到一些风声,不是很乐观。”

林巧的眼神里闪过一丝迷茫和担忧:“那……哥,你的意思是?”

“哥建议你,考虑考一个好的中专。”林墨清晰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比如邮电学校、卫生学校、或者机械学校之类的。”

“中专学制短,三年就能毕业,国家包分配工作,一出来就是干部身份,能立刻帮衬家里,自己也安稳。就在四九城里,离家近,哥和妈都能照应到你。等你工作了,如果还想学习,还可以读夜大、函授,一样能提升自己。这条路,更稳当。”

林墨的话像一块石头投入林巧的心湖,激起了层层涟漪。她沉默了一会儿,仔细思考着大哥的话。她信任大哥的眼光和判断,知道他不是无的放矢。

上大学的梦想虽然美好,但大哥描绘的现实和潜在的风险,以及能尽快工作为母亲分忧的诱惑,让她不得不重新权衡。

“哥……让我想想,再跟妈商量一下,行吗?”林巧轻声说。

“当然行。”林墨温和地拍拍她的肩,“这是大事,你自己想清楚最重要。哥只是把知道的情况告诉你,帮你分析利弊。无论你怎么选,哥都支持你。”

林墨站在屋里,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在时代的洪流面前,他只能选择最能保护家人的路径。让林巧有个安稳的中专学历,留在京城,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单位,是他能想到的、在风暴中为她构筑的最坚固的避风港。

处理完家事,趁着学校还未正式开学,林墨带上些从山里得来的干货,去了龙成家具总厂。

厂里的气氛果然如王干事所说,焕然一新。工人们干劲十足,厂区秩序井然。他先去了车间看望师父赵山河。

赵山河虽然作为车间的主任,但是依旧在那堆木头和图纸里忙碌,看到林墨,只是抬了抬眼皮,嗯了一声,算是打过招呼。

但林墨敏锐地发现,师父手边多了一套崭新的、精度更高的工具,旁边还放着几个正在打磨的、结构极其复杂的仿古木雕部件,显然是接了重要的任务。看来聂厂长和陈厂长主政后,老师傅们的价值和技艺得到了更充分的尊重和发挥。

“师父,厂里最近气象不错。”林墨一边帮着清理刨花,一边搭话。

“哼,两个能干实事的上来了,自然不一样。”赵山河头也不抬,“少拍马屁,手上功夫没撂下吧?七级工的路子,摸到点门道没?”

林墨简单汇报了自己最近的练习方向和困惑,赵山河偶尔插一两句。师徒二人沉浸在技艺的交流中,氛围融洽。

告别师父,林墨来到了厂长办公室。陈枋安正好和聂怀仁在商量事情,见到林墨,都很高兴。

“小林来了!正好!”陈枋安笑着招呼他坐下,“正要跟你说个好消息。咱们‘经纬系列’,去年秋季广交会,又爆了!订单排到年底了!好几个欧洲的外商都指名要这个系列,说设计既有东方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做工也精细。”

聂怀仁接着话头,语气中带着感慨和兴奋:“是啊,靠着‘东方韵律’和‘经纬系列’这两大王牌,咱们龙成厂现在可是部里和外贸部的红人!”

“创汇大户!听说上面已经在研究,要把咱们厂的级别再提半格,到时候产能、资源、人员编制都能扩大!这都是你小子的功劳!”

林墨连忙谦逊道:“聂书记、陈厂长过奖了,都是厂里老师傅们手艺好,领导组织生产有力,我不过是出了个草图。”

听到林墨谦逊的回答,陈枋安和聂怀仁相视一笑,眼中满是赞赏。聂怀仁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说道:

“对了,小林,还有个事。年底部里开总结会的时候,轻工局王副司长特意找我聊了聊。”

“他说工艺美术研究所对咱们厂这几次在广交会上发布的‘东方韵律’和‘经纬系列’的设计理念和背后的设计师很感兴趣,希望他能够让设计师一起到研究所一起探讨和交流,你心里先有个数。”

林墨闻言,心中微微一动。工艺美术研究所?那可是汇集了国内工艺美术领域顶尖专家和研究员的地方,是行业的风向标和理论高地。能去那里交流,无疑是极大的认可和难得的学习机会。

他立刻点头:“谢谢聂书记、陈厂长给我这个机会,如果厂里决定派我去,我一定认真准备,好好向研究所的专家老师们学习。”

听了聂厂长带来的消息,林墨心中了然。工艺美术研究所,现在国内顶尖设计与工艺大师的独立学术殿堂,能被他们邀请去交流,是对他设计能力的极大认可。

他立刻回应:“感谢聂书记、陈厂长一直以来的培养和推荐,也感谢王司长和研究所领导的看重。如果学校这边允许,我一定珍惜这次机会,去好好学习、交流。”

聂怀仁满意地点点头:“嗯,心里有数就好。所里那帮老先生,都是搞艺术、搞研究的,眼光毒得很,规矩也大。去了要谦虚,多看多听多琢磨。但也别妄自菲薄,你搞出来的‘东方韵律’和‘经纬’,是实打实换回了外汇的,这就是硬道理!腰杆挺直点!”

陈枋安也笑着补充:“就是,你虽然现在脱产上学,但根儿还是咱龙成的工人设计师,代表着厂里的水平。”这话点明了林墨的特殊身份——既是名校大学生,又是有着扎实实践经验和出色业绩的工人设计师。

开学后的日程依旧排得满满当当。林墨穿梭于课堂、图书馆、汽车楼工作室和发动机课题组之间, 平衡学业、技艺与实践。他作为有过工作经历再考入大学的“老大哥”,比同龄人更多一份沉稳和对知识的渴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