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诸天任逍遥,我是红尘仙 > 第85章 勾栏听曲巧遇“战神”

在东宫偏殿闲了几日,张晋看着窗外宫墙四角的天空,忽然觉得有些憋闷。虽说山海珠内自有天地,妻子们也在其中,但总待在宫里,难免少了些人间烟火气。他心血来潮,决定出去逛逛,看看这洪武年间南京城的真实风貌。

找谁当向导呢?老朱肯定没空,而且目标太大。张晋眼珠一转,想到了太子朱标。这位未来的皇帝,整日被儒家经典和政务包围,怕是也没真正体验过市井生活吧?正好带他出去“见见世面”!

想到就干,张晋溜达着就到了文华殿。果然,朱标正埋首于一堆奏章之中,眉头微蹙,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样。

“标儿!”张晋招呼一声,大喇喇地走进去。

朱标抬头见是张晋,连忙起身:“张先生,您怎么来了?” 经过家宴和后续几次接触,朱标对这位神通广大、言语随性的“仙人”已是敬佩又亲近。

“别整天先生先生的,叫小张叔就行。”张晋摆摆手,一屁股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看你这一脸苦大仇深的,走,跟我出去溜达溜达,散散心!”

朱标一愣,为难道:“这……父皇布置的功课还未完成,而且私自出宫……”

“哎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整天闷在宫里能知道民间疾苦?放心,有我在,保你安全!老朱那边我去说!”张晋不由分说,拉起朱标就往外走。

朱标拗不过他,加上内心深处也确实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半推半就地就被张晋拽出了宫。两人换了身寻常富家公子的衣衫,带了几个便装侍卫,混入了熙熙攘攘的南京城大街。

此时的大明开国未久,南京作为京师,虽不及宋时汴梁繁华,却也人烟阜盛,市井喧嚣。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孩童嬉闹声不绝于耳。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物的香气、药材味,还有……嗯,牲畜和污水混合的复杂气味。

张晋深吸一口气,一脸陶醉:“对嘛!这才是人间的味道!比宫里那熏香好闻多了!”

朱标却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无拘束地接触市井,看什么都觉得新鲜。他看到小贩担子里晶莹的糖人,看到杂耍艺人喷出的火焰,看到茶馆里说书先生唾沫横飞,眼中充满了惊奇。他甚至学着张晋的样子,在一个摊位上买了个热腾腾的炊饼(烧饼),咬了一口,虽粗糙,却别有一番风味。

“小张叔,这市井生活,竟如此……生动。”朱标感慨道。

张晋笑道:“是啊,这才是江山社稷的根基。标儿,你以后当了皇帝,可不能忘了这市井烟火气,忘了这些为你老朱家种地、经商、当兵的普通人。”

朱标郑重地点点头,将这句话记在了心里。

逛了约莫一个时辰,尝了些小吃,看了些热闹,张晋觉得这“烟火气”体验得差不多了。他眼珠一转,忽然想起前世网络上一句戏言:“闲着没事儿,勾栏听曲儿”。这大明的娱乐活动,不去体验一下怎么行?

他凑近朱标,压低声音,带着点坏笑问:“标儿,这南京城里,最有名的‘勾栏’……哦不,是教坊司在哪儿?带叔去听听曲儿,见识见识?”

“教……教坊司?!”朱标的脸“唰”一下就红了,连连摆手,“小张叔,使不得!那是……那是官妓所在之地,我乃太子,岂能去那种地方!若是让父皇知道……”

“怕什么!”张晋满不在乎,“咱们就是去听听曲,欣赏下艺术,又不干别的!再说了,咱们微服私访,谁知道你是太子?走走走,就当体察民情了!”

朱标被张晋连哄带骗,加上自己那点微不足道的好奇心作祟,最终还是晕乎乎地被张晋拽着,问清了路,朝着教坊司的方向走去。

教坊司并非寻常青楼,隶属礼部,主要安置犯罪官员的女眷,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其中的乐户、歌妓大多精通技艺。此时虽未到夜晚,但已有丝竹管弦之声隐隐传来。

张晋和朱标刚走进大门,一个衣着得体、类似管事的中年男子便迎了上来,见二人气度不凡,连忙堆笑:“二位公子面生,是第一次来?想听曲还是饮酒?”

张晋大手一挥:“找个雅静点的位置,上壶好茶,再叫几个技艺好的姑娘来唱曲儿。”

“好嘞!公子这边请!”管事殷勤地将二人引到二楼一个临窗的雅座。

刚落座,茶水点心还未上齐,就听隔壁包厢传来一阵喧哗,一个带着几分油滑和得意的年轻声音特别突出:“……我跟你们说,上次跟我爹去北平,见到燕王殿下,那叫一个威风!殿下还夸我骑射不错呢!”

张晋耳朵一动,燕王朱棣?他循声望去,只见隔壁包厢里,几个锦衣华服的纨绔子弟正围着一个约莫十七八岁、面容俊朗、但眉宇间带着几分浮夸之气的年轻人。那年轻人正口沫横飞地吹嘘着。

朱标也看到了那人,脸色顿时有些古怪,低声道:“小张叔,那是……曹国公家的长子,李景隆。”

“李景隆?”张晋一听这名字,差点笑出声来!这可是鼎鼎大名的“大明战神”啊!靖难之役时,建文帝派他率数十万大军讨伐朱棣,结果屡战屡败,最后还打开南京城门迎朱棣进城,堪称“成也景隆,败也景隆”的典范人物!没想到在这里碰上了,还是个小年轻。

更搞笑的是,张晋想起来,按辈分算,李景隆的奶奶是朱元璋的姐姐,所以李景隆得管朱元璋叫舅爷爷,管朱标叫……舅舅!朱标是李景隆正儿八经的舅舅!

就在这时,李景隆也注意到了隔壁新来的两人。他目光扫过朱标时,先是一愣,觉得有些眼熟,仔细一看,吓得魂飞魄散!手里的酒杯“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舅……舅……”李景隆舌头打结,脸都白了,差点当场跪下。他万万没想到,会在这种地方遇到自己的太子舅舅!

朱标尴尬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狠狠瞪了李景隆一眼,示意他闭嘴。

张晋却觉得有趣极了,故意扬声道:“哟,这不是曹国公家的小公子吗?怎么,也来这儿听曲儿?真是巧了啊!” 他特意加重了“听曲儿”三个字。

李景隆吓得冷汗直流,连忙摆手:“是是是……啊不是不是……晚辈就是……就是路过,进来歇歇脚!” 他语无伦次,赶紧对同伴使眼色,一帮纨绔子弟灰溜溜地跑了。

经这么一闹,朱标哪还有心思听曲,如坐针毡。张晋也觉得目的达到了,逗弄了一下“战神”少年,心满意足,便结了账(其实教坊司管事哪敢收太子的钱),拉着朱标打道回府。

回宫的路上,朱标一直忧心忡忡:“小张叔,今日之事,若是被父皇知晓……”

张晋拍拍他肩膀:“安啦,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李景隆那小子肯定不敢说出去,除非他想被他爹打断腿。”

然而,他们低估了朱元璋对南京城的掌控力,尤其是对太子行踪的关注。两人刚回东宫没多久,朱元璋就黑着脸,气势汹汹地杀了过来!

“朱标!张晋!你们两个给咱出来!”老朱的怒吼声震得殿瓦都在抖。

朱标吓得一哆嗦,差点跪下去。

张晋却笑嘻嘻地迎出去:“哟,老朱,啥事这么大火气?谁又惹你了?”

朱元璋指着张晋的鼻子,气得胡子都在翘:“好你个张小张!咱让你辅佐标儿,你倒好!带他去……去教坊司?!那种地方是太子该去的吗?!成何体统!简直混账!”

张晋掏掏耳朵,一脸无辜:“老朱,你这就不讲道理了。教坊司怎么了?那是礼部正经衙门!我们去听听曲,陶冶下情操,体察下礼乐教化,有什么不对?难道非得让标儿变成个只知道之乎者也的书呆子,你才满意?”

“你……你强词夺理!”朱元璋被噎得够呛。

“再说了,”张晋凑近一步,压低声音,坏笑道,“我们在那儿还碰见你外甥孙李景隆了呢!那小子可比我们玩得开!你要教训,也得先教训他吧?”

“李景隆?!”朱元璋一愣,火气更大了,“这个不成器的东西!回头咱就找他爹算账!”

张晋趁热打铁:“所以说嘛,老朱,堵不如疏。标儿长大了,对宫外好奇很正常。咱们正确引导,让他知道哪些该碰,哪些不该碰,总比他偷偷摸摸、被人带坏了强吧?今天有我跟着,就是纯听曲,下次要是他自己偷跑出去,遇到坏人咋办?”

朱元璋被张晋这套歪理说得一愣一愣的,仔细一想,好像……还有点道理?火气渐渐消了些,但面子上下不来台,哼了一声:“就你歪理多!下次再敢带标儿去那种地方,咱……咱扣你俸禄!”(他忘了张晋根本没俸禄)

张晋嘿嘿一笑:“成成成,下次带他去茶馆听说书,总行了吧?”

一场风波,在张晋插科打诨下就此化解。朱标逃过一劫,对这位“小张叔”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而远在曹国公府的李景隆,则结结实实挨了他爹一顿家法,哭爹喊娘,心中对那位神秘的“张先生”和太子舅舅,充满了敬畏和……一丝丝好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