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诸天任逍遥,我是红尘仙 > 第128章 李善长的最后挣扎

衍圣公孔希学那道近乎跪地求饶的“请罪折”,像一阵凛冽的寒风,吹散了朝堂上最后一点试图阻挠“摊丁入亩”的侥幸心理。连圣人之后都低头了,谁还敢硬扛皇帝那柄滴血的屠刀和那个叫张晋的“妖人”手里鬼画符般的“罪证图”?

应天城内的各大衙门,尤其是户部和都察院,往日那种拖沓、推诿的习气为之一扫,变得前所未有的“高效”起来。各级官员,无论心里怎么想,面上都摆出了一副坚决拥护新政、雷厉风行的姿态。清丈田亩的公文,以前需要层层审批,耗上十天半月,现在几乎是即收即办,快马加鞭发往各地。

然而,在这表面的一片“欣欣向荣”之下,真正的暗流,却转向了更隐蔽、也更阴险的方向。既然明着对抗是死路一条,那么,就在执行层面上,给你下绊子、使阴招!而这条战线的核心,自然落在了主管天下钱粮户籍的户部,以及那位虽然称病在家,但影响力依旧盘根错节的韩国公李善长身上。

李善长的府邸,这些日子大门紧闭,谢绝一切访客,一副彻底置身事外的模样。但夜深人静之时,书房内的烛火,却常常亮至后半夜。

“国公爷,各地清丈的细则章程,尤其是田亩等则的核定、新旧钱粮的折算比率,户部那边……是不是可以……”一个黑影站在书房角落,低声禀报着,他是李善长安插在户部的一名心腹郎中。

李善长靠在太师椅上,烛光映着他略显憔悴但眼神依旧锐利的脸。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缓缓问道:“西苑那个‘清丈总局’,近日有何动静?”

“回公爷,那张晋……行事诡谲。他不用户部旧有的算手和书吏,而是从国子监和民间招募了一大批年轻识字的生员,教授一种名为‘阿拉伯数字’和‘珠算口诀’的奇技淫巧,运算速度极快。更可怕的是,他们制作了一种巨大的‘方格汇总表’,将各府县报上的田亩数据分门别类填入,何人何地有多少田,应纳多少税,一目了然。想要在账目上做手脚……难如登天。”

李善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发出沉闷的声响。他早就料到,那张晋必有非常手段,却没想到是如此刁钻!这已不是小修小补的贪墨,而是要从根子上重塑一套他们无法理解和操控的新体系!

“还有,”心腹继续道,“那张晋似乎并不完全相信地方报上的数据。他……他搞了一种叫‘抽样复核’的法子。由总局直接派出小队,手持一种奇怪的‘标准步弓’和画着格子的‘勘丈图’,随机奔赴各地,实地抽查丈量。一旦发现地方上报数据与抽查结果出入过大,立刻飞马报予毛骧的锦衣卫!已有好几个县的知县和户房书吏,因此丢了乌纱帽,甚至……掉了脑袋!”

李善长闭上眼,深吸一口气。狠!太狠了!这张晋,不仅技术碾压,还配合着朱元璋的屠刀!这是不给任何人留活路啊!

“国公爷,如今户部上下,人心惶惶。许多惯例……都不敢再行了。再这样下去,恐怕……”心腹的声音带着恐惧。

李善长猛地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的狠厉:“惯例不行,就创造新的‘惯例’!账目做不了手脚,就在‘人’和‘物’上做文章!”

他压低了声音,一字一句地吩咐:“去,找几个绝对可靠、家族根基深厚、与各地田亩牵连最深的人。告诉他们,清丈之势,已不可逆。但,清丈之后,还有征收、解运、入库!新钞虽好,但百姓缴纳,仍需实物折色!这里面,可做的文章,多了去了!”

“公爷的意思是……”

“比如,压低百姓缴纳粮棉的折色比例,让他们实际负担加重,怨气自然指向朝廷新政!比如,在解运途中,‘损耗’它个两三成!比如,入库时,以次充好,拖延验收!总之,要让这新政,看起来劳民伤财,怨声载道!要让陛下觉得,这新政,非但没有增收,反而弄得天下疲惫,得不偿失!”

李善长的脸上露出一丝阴冷的笑容:“他朱元璋不是信那张晋的‘数据’吗?咱们就给他制造点‘数据’看看!看他那套鬼画符,能不能算出人心里的怨气,能不能称出粮仓里的霉烂!”

“妙啊!”心腹眼睛一亮,“此法不着痕迹,却能从根本上败坏新政名声!只是……风险极大,若被毛骧……”

“所以要找根基最深、牵扯最广的人去做!”李善长打断他,“法不责众!只要形成风气,陛下难道能把所有州县官都杀光吗?到时候,为了稳定,他不得不妥协!甚至……不得不重新倚重咱们这些老臣!”

一场针对新政的、更加阴险的“软抵抗”计划,在李善长的书房里悄然制定。这一次,他们的武器不再是朝堂辩论和士林清议,而是官僚系统的惯性、执行层面的**、以及刻意制造的民怨。

几乎与此同时,西苑清丈总局内,张晋正对着一份刚刚送到的、关于山东某县“抽样复核”与地方上报数据严重不符的急报,皱起了眉头。

“老朱,你看这儿,”张晋把急报递给过来视察的朱元璋,“咱们抽查的这个王家屯,地方上报耕地五百顷,咱们的人实地丈量,起码有五百八十顷!差了整整八十顷!这可不是误差,这是明目张胆的欺瞒!”

朱元璋接过急报,脸色瞬间阴沉:“哼!看来咱的刀,还是不够快!毛骧!”

“臣在!”

“立刻派人,锁拿该县知县及户房所有书吏!严加审讯!咱倒要看看,是谁给他们的胆子!”

“是!”

张晋却摸着下巴,若有所思:“老朱,我总觉得不对劲。这知县又不是傻子,明明知道咱们会抽查,还敢这么明目张胆地虚报?这不像是在贪墨,更像是在……故意制造混乱?”

朱元璋眼神一凝:“你是说?”

“我怀疑,有人想在执行层面,给咱们下烂药!”张晋走到他那张巨大的“大明田亩数据总图”前,指着上面几条刚刚标注出的、数据异常波动的曲线,“你看,最近几天,好几个地方报上来的数据,都出现了类似的‘异常’。有的是亩产估值离奇偏低,有的是旧赋折价突然增高……虽然看起来都是小事,但汇总起来,就会给人一种印象——新政繁琐,基层怨声载道,执行效果差劲。”

朱元璋死死盯着那张图,作为一代雄主,他立刻明白了张晋的潜台词——有人想用“软刀子”杀人,用官僚体系的惰性和**,来生生拖垮、逼停他的新政!

“好!好得很!”朱元璋怒极反笑,“跟咱玩阴的是吧?毛骧!”

“臣在!”

“给咱盯紧户部!盯紧所有钱粮征收、解运的环节!尤其是那些旧吏出身、关系盘根错节的人!一有异常,无论涉及谁,先抓后奏!”

“臣遵旨!”

一场在“数据”和“执行”层面的无声较量,悄然升级。一边是李善长为首的旧势力,试图用官僚系统的“潜规则”和刻意制造的“民怨”来腐蚀新政;另一边是朱元璋和张晋,手握“大数据”屠刀和锦衣卫的獠牙,试图斩断一切伸向新政的黑手。

这场较量,没有朝堂上的剑拔弩张,却更加凶险,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新政的成败和天下的稳定。朱元璋的杀意,已经不再仅仅针对几个贪官污吏,而是指向了整个阻碍他推行意志的旧官僚体系。

而张晋,则开始在他的“大数据”模型里,加入新的变量——基层执行力评估、政策扭曲风险预警。他要做的,不仅是算出有多少田,还要算出,有多少“人”,在想着法地捣乱。

风暴,从庙堂之高,转向了江湖之远。每一份账册,每一粒粮食,都可能成为下一颗引爆雷霆的炸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