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醉梦瑶 > 第八十五章 水到渠成。

醉梦瑶 第八十五章 水到渠成。

作者:嫣然红尘里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5 01:09:22

乡供销社因为沈山河的购买意向而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尤其是公开拍卖这种新奇方式,对于一个山区乡镇群众而言,尚属初次听闻,皆幼稚的以为这种方法才是真正的公平公正。特不知参与竞拍有购买意向的人早已被乡镇府层层设限:比如买方主体必须是本镇的;比如购买后必须一年内进行商业开发利用起来。总之,层层貌似有理有据的要求下,估计报名的人再多点,最终会出一条“必须姓沈名山河的才有资格购买。”还不等后续手段用出,仅有的真正报名参购的买家便已经被刷掉了,沈山河陪乡镇府安排的几个“买家\"演了一场戏。让沈山河好好体验了一把什么叫\"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供销社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在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1954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正式成立,供销社成为计划经济下农村商品流通的核心机构,承担着农产品收购、生产资料供应和农村商品流通的重要任务,通过“统购统销”包揽了农民的日常生活所需。

1958年,供销社与国营商业合并,成为人民公社的一部分,1962年恢复独立地位。在这一时期,供销社虽经历体制变动,但仍是连接城乡经济的桥梁和纽带,在保障农村物资供应、支持农业生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供销社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1982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商业部合并,保留牌子。当时“自选商场”的概念引入国内,一种叫“超市”的商业机构逐步发展开来,几年内便大大小小遍地开花,把传统柜台式的国营供销社挤出了历史舞台。

沈山河最终以不到2万5的价格拿下了供销社,王建民出资5千,只要了五分之一的份额。他很清楚,要不是沈山河,别说五分之一,六分之一七分之一都不一定拿得住。

供销社权属虽归了沈山河,但乡政府要求现有的租让关系没到期不得随意终止,至于租金沈山河很识趣的一句“谁手里租出去的归谁”。

包括供销仓库就不用说了,“周扒皮”手里只有五年租期,他加价转租给沈山河与王建民两个,原是打算到期再续白赚差额租金的,沈山河现在自然不惯着他了。而供销社门面楼,那是一栋临街占地约二百来平的二层砖楼。楼下是个的大铺面,被人租了下来开了杂货铺,老板娘沈山河很熟,就是当初家具店办营业执照时卖他烟的陆婶,当然,也有过不少日常交集。楼上分成了许多间,也被租出去了,租客大多是陪读的家长。

就这样,承载过历史使命,走过40余年风雨的供销社终于无声无息的消失了,许多人,甚至连一些租户都不知道此时的房东已换,不过就算知道了又如何?租金给谁不是给。

场地出来了,元旦也近了,沈山河也正式着手布局。

他先是通知父亲家具店正式降价甩卖,当然床铺等自己有用的除外。

然后就是购买锯木机,但他不打算直接从厂家购买,他把木光瞄准了那些盲目跟风却又开工不足的设备上。虽然上马时间不长,老板还没有必须处理的意向,但不乏心生悔意的。沈山河与王建民两人决定开启忽悠模式。

这个时候,沈山河他们刚刚获得的头衔的作用便显现出来了。别说别人怎么知道的,现在乡政府门前还有王建民与沈山河他们两个村的村委楼上都还挂着庆祝的横幅呢。

于是,有些老板便琢磨着怎样“宰了”这两“狗大户”。

也有心思灵活,别有所图的,欲趁机交好。

终于,两人以八成的价格买到了几乎九成九新的两台锯机。租了个拖拉机,一路“突突突”回到了镇上的木工坊。

一年不到,沈山河这“胡汉三”又杀了个回马枪。

至此,王建民座镇原加工厂,沈山河座镇新加工厂。而其他人员则如下安排:

王建民父子、小芳和九妹加上刘季明维持原样。王建民老妈出山做饭。周师傅、王篾匠也就是现在的王师傅带着其他人马进驻新厂。空出来的岗位由沈山河去自己村招人补上。

新加工厂小妮子依旧做饭,沈山河老爸给周师傅做下手,原来周师傅的下手给王师傅做下手。到时再在村上找个要陪读的妇女和老妈配对负责打捆,加上李姐和王姐,打捆的人出来了。加上小妮子他爸在内原厂的人,四个搬运的也有了。

新厂人员配好,原厂需要补录的计有锯工师傅上下手两个,刘季明的下手一个,与王建民父亲配对的搬运一个,以及另一组两个搬运一个打捆。共计下来需再招七个壮年劳力。

其他人预备沈山河春节期间在村里找,只有锯料师傅须提前落实。

好的锯匠师傅依旧吃香,但一般能锯的师傅各加工厂老板手里都有一二个,而且这些师傅因为开工不足,很难固定下来,对于沈山河他们这种有因定效率的加工厂可谓趋之若鹜,沈山河联系了几个,当场让他们锯了个把小时,一番综合评比之后,从中选了最好的一位。

这边沈山河在忙着,那边乡政府也是一通好忙。

先是陶书记的欢送宴,沈山河也赶着去凑了一把热闹,却未曾料到他会携夫人到场,被陶丽娜老妈扯住一通好聊。

“小沈啊,最近很忙吧?可别太累着了。”

“没事,阿姨。”

沈山河现在有点不知该怎么称呼,如果从陶书记那里论起来应该是“伯母”,而按地方来说“伯母”是书面语,日常大家都是叫\"伯娘”的。但“娘\"这个字眼沈山河总感觉怪怪的,干脆像以前一样算了。

“比起陶伯伯,咱这点小事算什么。”

“你呀,是不知道。你陶伯伯是别人以为有多忙,其实啥事没有。也就是上面安排做点什么,然后就安排下面做点什么。他是既不用动什么手也不用操多少心,可不象你,上上下下都是真金白银的事,唉,也没个人帮你,这么个年纪,靠自己撑着做到这个局面真的难为你了。等娜娜回来了,我让她过来多陪陪你。帮不了你什么但起码也能看到你的不易,最好让她体会一下生活的艰难,别养成张口就要还理直气壮的臭毛病。”

“哦、哦,我可不敢让娜娜受苦。”

“呵呵,是不敢啊还是不想呢?”

“都有,都有。”

“哈哈,别紧张,我和她爸还是很看好你的。咱们就这么个宝贝女儿,难免娇惯了些,你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以后多谅解一下。不过你也不要太惯着她,她有什么不对的,你只管跟我们讲。”

“嗯,嗯,我知道。”

“嗯,对你我和她爸还是挺放心的,只有一点,你啊,要和身边的女孩子保持好距离。你或许没什么,但架不住人家对你使手段呀。”

别的女人的手段架不架得住沈山河不知道,但他是真架不住准“丈母娘”的手段。全程基本就是一个“嗯”字。

“丈母娘”还告诉他,因为工作的关系,她暂时还不会离开,陶丽娜明年毕业了她们也准备把她放到基层乡政来锻炼锻炼。

颇有一种你沈山河插翅难逃的感觉。

……

吃过了陶书记的欢送宴,紧接着沈山河又参加了新来的曹书记的接风宴。

因为有过陶书记的引荐在前,两人便如忘年交般多聊了几句,这让现场一众人等心中都存了一番心思。

天气一天天冷起来了,锯机也已经安装好了,虽然人员还没到位,但原料须得加紧囤积了,否则一旦大雪封路,就要等过完年、出了节去了。别到时一开工,又缺材少料。

不过眼下沈山河还有一个头痛的问题没法解决,那就是住宿问题。全厂男男女女十来个,目前唯一能安排的也就是关门后的家具店里可里住下三个女工和她们的孩子还有小妮子。好在原供销社大楼的租户中有一户年终到期的,沈山河无论怎样都不答应续租了,起初对方还想耍赖不走,好在沈山河一向口碑不错又是老板,在一众大婶大娘的口水助力下终于把那人灰溜溜赶走了,这才空出了个房间把七个男工塞进去。男人嘛,皮实耐操,没那么多讲究,可以随便乱整。

剩下沈山河自己还有他爸妈二人一家三口子没了去处。供销楼里下一个房租到期的是一个陪读大妈,她孙子七月份毕业,还有半年时间。

思来想去,沈山河只好在供销仓库也就是现在的加工厂房里再隔出一个睡觉的地方,这样再加上原来隔出的厨房,地方便显得拘束了点,影响方料的堆放,却也只能暂时如此了。

只是,沈山河自己一时没了着落,只好和七个工人挤一屋算了。

不过这个问题在陶丽娜回来之后得到了圆满解决。她怎么愿意自己的心上人和那么多臭哄哄的男人挤在一起,而且自打她爸走马上任后,家里就她妈一个人守着空房子,不正好可以让沈山河住进来,兼顾了家人和爱人吗?而且房间都安排好了,就住自己的闺房里。

恋爱中的人什么都可以分享。

沈山河一想到要和未来的丈母娘住一块,心中老大的不自在,被陶丽娜一句:

“你要在外面是不是想和其他女人鬼混方便点。”

沈山河只好乖乖应了。

陶丽娜母亲听到女儿的安排也觉得不错,一来每天晚上一个人孤零零守着电视也确实无聊,而且这\"女婿”也确实得看着点。

陶丽娜母亲的情况或者说她们一家子的情况沈山河一直没怎么过问过,至今甚至连“丈母娘”的名字都还不知道,如今既然要住一块了,只好跟陶丽娜聊了一下。

陶书记的名字沈山河知道,叫陶树国,有为国树民的意思,他出生那时候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大家满腔热情,一心为国为民。

陶丽娜的老家在河上游一点的另一个乡镇,他爸在家中是老末,上面还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那个年代的口号是“人多力量大”,大家撒欢儿的生,只是条件差一点的许多都在后来困难时期没了。

陶书记家的条件算是不错的,哥姐中有“吃公粮”的,他自己最先也是个人民教师,那个时候文化人短缺,后来进了人民公社,慢慢爬到了如今的地步。

陶丽娜的妈妈就简单多了,姓李,李运莲,在陶丽娜爸爸任职人民公社期间经人介绍两人结婚,不过因为那时单位住房不便,两人聚少离多,好几年后也就是1977年才生了陶丽娜,虽然头胎是个女儿,但因为国家对公职人员“无特殊情况不许二胎”的规定,陶丽娜便成了光荣的“独生子女”,而她妈在她上了高中离开家之后,便在她爸的安排下一直在乡政府负责后勤工作。

陶丽娜放假回来后整天便和沈山河腻歪在一起。

沈山河因为理清了感情关系且也算对其父母有过承诺,心中再无隔阂自然也就顺任感情发展,两人**迅即如胶似漆了。而这时的小妮子因为还在原厂,只偶尔过来买菜见一见沈山河,虽最开始对两人的卿卿我我依然吃味,慢慢便也接受了现实,微笑着叫着“哥哥”和“嫂子”,至于午夜梦醒之即是否依旧有泪湿了枕头就不得而知了。

午夜的小妮子会怎样沈山河不知道,但午夜的吴纯燕只要条件允许就会给沈山河打电话。两人无所不聊。什么撒娇、腻歪的话吴纯燕张口就来,最喜欢把沈山河逗到面红耳赤呼吸急骤了才罢休,然后自己又闻着沈山河粗重的呼吸、想着他此时的反应自己又忍不住……

沈山河自然也是事无巨细连与陶丽娜间的私密都会说与她听。除了暗叹有缘无份外,吴纯燕便分析陶丽娜的习性特征,以一个女人的身份告诉沈山河怎样才能让陶丽娜这种类型的女生对他死心塌地。至于对陶丽娜让沈山河去她家住,她是一万个不愿意,只是也无可奈何,只好叮嘱沈山河务必好好试试房间的隔音效果,还有晚上记得锁门,还开玩笑说如果他(她)俩的秘密要是被陶丽娜她妈知道了,就让沈山河把她妈也拿下,大家有福同享。沈山河竟然一时兽血沸腾,内心浮想联翩。

街坊邻居对沈山河越来越热情了,尽管这一年沈山河再没给她们送过山果小菜啥的,眼见着年关越来越近了,众人依旧笑着问他今年还收不收“年货”?

家具店里的东西只留了床和一套吃饭的桌椅,其余都处理得差不多了,即然门面没退,店不开了,也不好意思让王建民再承担着租金,尽管他不在乎,何况依旧是为着两个人的产业。于是沈山河便想着把这里买下来,让王建民笑着说见识了什么叫财大气粗。

房东奶奶依旧舍不得,只是眼见着年纪一年大过一年,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再想回来看看、住住已是慢慢变得不容易了。所谓“起动难安”,自己一举一动都要牵扯到儿孙一大帮子人,面对无情的岁月,在儿女们一再劝说中不得不退让了,只是说等天气变舒适了再最后回来一次再做个彻底了断,暂时就这样了。

陶丽娜近来也算是得偿所愿,以前她虽也有过男朋友,他们论长相论家世皆不差于甚至强于沈山河,而且他们比沈山河对她更小心翼翼,更听她吩咐,但她从没在他们身上体会到眼下跟沈山河在一起时的这种情感上水乳交融般的契合。

她知道自己完了。

不知从哪天开始,他的影子就烙在她眼底,挥之不去了。

他想起初中时沈山河土到掉渣的样子,如今怎么看怎么想象不出这是同一个人。自己兜兜转转找了一大圈的梦中“白马王子”,其实早就以这样一种方式出现在了自己身边。就像自己走过的路边的一株野草,不只无视,还被自己践踏过,而且几乎都不再属于自己了。庆幸之余,又有些许愧疚,她虽不清楚自己当年的行为对沈山河伤害有多大,但真的伤害过他呢,只好以后好好补偿了。

以前的记忆里,除了他和苏瑶在一起的场景,她真的忽略了他的存在,她真的好后悔——

“你的过去,我本有机会参与,可我白白的错过了,而且是一错再错这么多年。还好老天终究没有放弃,那些遗憾也不是毫无意义,至少让我看得更清、更深……”

陶丽娜明白了,她以前谈的那些男朋友纯粹只是她用来装点门面、彰显自己的饰品,而从来融入不到她的血脉中去成不了她生命的一部分。

夜里,她会翻来覆去睡不着,脑海里全是他低笑时的声音,像羽毛轻轻挠过心尖。她明知自己傻,却还是忍不住一遍遍在记忆中翻看他曾经种种,哪怕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琐屑,也能让她盯着傻笑半天。

而越是回忆,她越是喜欢,而越是在意,她越怕失去。细数着沈山河身边曾经的女生,想象着他以后会遇到什么样的诱惑……

——原来喜欢一个人,是这样酸涩又柔软的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