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醉梦瑶 > 第63章 完美结局。

醉梦瑶 第63章 完美结局。

作者:嫣然红尘里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5 01:09:22

其他人早就完成了招工,只有沈山河他们是最慢的,因为地们招的人多,想被他们招的人也多,不过也总算结束了,看看时间,陶书记应该就要到了,他派来的人也应该把现场情况给他做了实时汇报。村委会也把现场成果做了总结统计。

果然,踩着12点的时间点,陶书记坐着乡政府的公车到了。现场所有人都起身相迎。

与几位主要人物相互认识,寒暄之后,陶书记被请到台前做总结发言。

首先是对自己未能全程参与本次活动做了解释,并向大家表达了歉意。同时也表达了对本次活动的重视,即提前派了人协助工作,现在又挤出时间亲自来做收尾工作,全程参与,不敢懈怠。好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本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所以接下来就是感谢相关的领导同志,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及前来参与的各企业和各乡亲父老。

一番解释、客套之后,陶书记进行了正式的总结发言。

各位来宾、各位乡亲、企业代表们:

大家好!今天这场现场招工会,是咱们村发展进程里的关键节点,意义重大。看到这么多乡亲积极参与,还有众多企业热情响应,我深感欣慰,也看到了咱们镇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新希望。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咱们镇的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农业产业不断提质增效,粮食产量稳步增长,特色种植也在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乡亲通过农业生产增加了收入。在工业方面,虽然咱们镇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但也在积极探索,招商引资取得了一定成效,兴办了一些小型加工厂,为咱们镇的经济注入了新活力。这其中就有你们最熟悉的沈王记木业加工厂。同时,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实施,村里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道路更平坦了,水电供应更稳定了;乡村治理体系也在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乡风文明建设持续加强,大家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民生福祉也在持续改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低保、特困供养等政策落实到位,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不过,我们也得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与大家息息相关的就是就业岗位不足,特别是适合咱们农村劳动力的岗位有限,导致很多乡亲不得不外出务工。本次招聘会便是在此背景下的一次大胆尝试,通过整合本地企业资源,尽可能多的吸收掉本地剩余劳动力。形成一个本地人在本地挣钱,本地挣了钱本地市场花,本地市场繁荣带动本地企业,本地企业消化本地劳动力,本地劳动力在本地挣钱这样一个良性循环。这对于我们镇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当下,正是国家改革政坚,乡镇企业转型的关键时刻,未来一段时间,我们镇将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同时,还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根据企业需求和市场导向,开设各类培训班,提高乡亲们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在产业发展方面,我们将围绕农业产业,以及本地特色资源做文章,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我们要鼓励、引导一批有能力,有人品的优秀企业家发展壮大,帮助他们富裕起来,以他们为标杆、为榜样,以先富带后富的方式,带领大家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这一点,我们的沈山河沈老板就做得很好,自己有能力,挣到钱了,不是拿去享受,而是想着回馈社会,尽力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种品质,我们要大力宣扬,大力推广,只有这样的人多了,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富裕,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和谐。

乡亲们,企业老板们,今天的招聘会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尝试,是一个新的开始。让我们携手共进,抓住机遇,为我们镇的经济发展、为我们美好的生活共同努力。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我们的家乡会越来越美!

谢谢大家!

就这样,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本次乡村招聘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随后,村委会设宴招待了所有领导还有参与招工的老板们。

酒真是个神奇的东西,酒桌之上,是最容易拉近距离的地方,三杯下去,众生平等,四海之内皆是兄弟。那管你男的女的,大官还是小民。但酒桌之上,也是最不能当真的地方,酒酣耳热时的豪言壮语,往往比清醒时的沉默更显真诚,却也更容易被遗忘。

村支书老李举杯时,眼眶泛红,说这是\"为乡亲们谋出路\";领导拍着他的肩,说\"乡村的发展靠的就是这样的好干部\";企业老板们更是慷慨激昂,承诺\"一定优先录用本地人,带动家乡发展\"。觥筹交错间,情谊似乎比契约更可靠,承诺比合同更庄重。

可酒醒后呢?

合同要白纸黑字才作数,政策要红头文件才算真。酒桌上的称兄道弟,不过是利益交换的润滑剂——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但谁也不会当真把酒话当誓言。那些被酒精烘托出的\"肺腑之言\",就像宴席上的残羹冷炙,天亮后就会被收拾干净,不留痕迹。

梁老板和夏老板如愿以偿的与陶书记搭上了话、喝上酒,甚至称兄道弟,但真正的关系怎么样,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酒桌上交的朋友,就像水上的浮萍,看着亲密,风一吹就散了。

倒是沈山河,无论是当官的还是做生意的,言语间都多了一丝真诚。

这个世界,从不亏欠良善,如果有,那是你的良善不够纯粹。

趁着酒兴,沈山河邀请所有领导顺便到他的小广去看看,视察视察,指导指导。

陶书记以一副发展本地经济,关心乡镇产业的形象对他的要求表示了认可,其他人一半是出于对沈山河的好奇与结交的心态,一半是为了跟随陶书记的步伐,也都答应顺道去看看。

与男人们推杯换盏的热闹相对的,是女人们的矜持平静。美女记者、小妮子还有随各老板来的老婆、女助手等人在妇女主任的陪同下坐了一桌,毕竟女人能喝的不多,而且妇女主任的心思也全在领导身上,于是客套几句,告罪一声后便加入到男人的行列中拼酒去了。

因为年龄相仿,而且心有所图,女记者拉着小妮子坐在一起。一番随意的闲聊,稍微拉近些关系之后,女记者便问起沈山河的过往之事,其他女人也兴致勃勃的竖耳听着。

小妮子便简单的说起了沈山河,说他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早早的死在了那个困难年代,这让众女人一阵唏嘘。然后又说起小时候的沈山河跟着做木匠的父亲吃“百家饭”,这又获得了女人们的一阵同情。接下来说到沈山河上学,语文数学物理成绩远超一般人,但英语化学政治又远低于一般人,最终遗憾落榜。这也解了许多人心中的疑惑“这么优秀的人咋就没读书了呢?”原来拔尖的人并不是样样都拔尖。当讲到十几岁的沈山河独自一人挑着木工担子闯“江湖”,讨生活时,小妮子虽然说不出任何细节,但耐不住众女人对神秘“江湖”的脑补,你一言我一语,加工出一个个波诡云谲、腥风血雨的场景,想象着沈山河该是受到了怎样的艰难困苦、屈辱搓磨。而且越说越像那么回事,说着说着大家都觉得那是真实的也都被自己描述的情节感动了,小妮子更是心痛不已,眼泪都下来了,原来他心上的人儿曾经走过如此的艰难的一程,她好想现在就把他抱在怀里给予他自己所有的温柔好好抚慰一番。

美女记者也被感动了,红着眼说道: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他能在遭遇如此多的磨难后,依然选择善良。”

说完,她呢喃着:

“因为我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一把伞。”

说完她自己的眼泪也下来了,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转头望着人群中喜笑嫣然的沈山河,这分明还是个大男孩,生活给了他苦难,他却能放下一身风雨善对人间。

她真想走进沈山河的世界去好好看一看。如果可以的话,她想让这个男孩的路走得更顺畅一点。善良就应该被善待。

一场酒宴,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好在顶多也就晕忽晕忽,没人喝醉。毕竟有重要人物压场,大家更多的只是烘托气氛,不敢敞开了干。

稍事休息,醒醒酒、解解乏。大家便一起转往沈山河他们加工厂。

加工厂的大门口,陶书记望着沈王记木业加工厂的木牌深有感触,转头对着劳动局书记还有开着的摄像头说道:

“看看,这崭新的厂牌,当初还是我给揭开的,到今天也才刚刚一个月,你们看看这场面,势头迅猛呀。”

然后陶书记打头,沈山河稍后陪同,领着一群人进了加工厂。

穿过堆满木头的操场,来到正在运作的锯木机旁边,陶书记示意周师傅他们正常工作,不要受他们影响。摄影师也拿出十二分的本领,从上料到下锯到成型然后打捆最后归堆,全程给予了记录。

除了像梁老板夏老板之类的木材老板外,基本都是头一回见到这种场面。大家饶有兴趣的指指点点,问这问那。

陶书记也好奇的问了一下这些木材加工出来后做什么,运往哪里。

沈山河一一作了回复。

当听到这些木料都是发往浙江时,陶书记连连称赞沈山河找对了市场,相信他能继续做大做强。

沈山河也连连点头称是,他丝毫不提这批货其实不是他的,这让一边提心吊胆的梁老板松了口气,他可是无证经营,一旦捅出去就不得了。

沈山河只要不是陶书记摆明了问他这批货是不是他的,便也不提这茬。他只能保证自己按照规矩来,至于别人怎样,他管不到也管不了。他有自己的行为准则,他认为那种绝对的正义并不现实。任何行业,任何事情,不可能有十全十美。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因为有些嘈杂,待摄影师记录下一个全工作流程之后,沈山河安排王建民和小妮子招呼大家随意参观,自己则带着陶书记为首的几位领导还有记者团队去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陶书记看到墙上挂着的营业执照及木材特许经营的证书,很是满意,指着说道:

“依法合规经营,这是我们的底线,我们坚决要守住。而对这种取得了国家认可,政府批准的企业,我们要大胆扶持,有效管理,务必让其健康发展,让其产生出更多的效益,更好的扩充地方经济,回馈地方群众。只有一方一地做好了,那么全局全国也就发展起来了。”

随后陶书记又问了一下沈山河面临的困境,有什么需要政府出面解决的问题。

要说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沈山河还真有一个,那就是火车车厢的问题。不过这是铁路系统的事,与地方政府不相干,陶书记也说了不算。当然,如果陶书记硬是舍了面子去办,那自然还是有点作用的,但沈山河还不至于如此为难陶书记,除非真的有一天他做了人家的乘龙快婿。

不过他还是顺便尽量轻描淡写的提了一嘴。

“别的问题都好解决,也就车皮太紧张,很难申请到。”

“这个问题呀,铁路自成系统,我们不能胡乱插手,不过我可以给铁路系统的相关人员打电话,让他们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予以照顾。”

“那就太感谢了,谢谢各位领导的重视,我也不需要特殊照顾,我只需要在正常的流程下不被刁难卡扣就行了。”

沈山河说出了他的真实意图。对于他这种刚起步的人来说,不能贪,先保证站稳站直了,不被人挤下去才是最主要的。而且,陶书记欣赏他,他也必须为陶书记兜住面子,这样的关系才会长久又安全。

“好,这一点你尽可放心。如此合理合规的要求政府都不能保障的话,还谈什么发展经济造福民生。”

然后美女记者又采访了一下沈山河,将来的发展道路。

沈山河提出了一个五年计划。在这五年之内,专注于木材加工这一块,争取在五年内实现利润上100万元。

这让在场的众人都震惊了。尤其是陶书记,他一个乡去年一年的财政收入也才不过300万元,虽说这几年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但五年后他预估全乡财政收入也就是1000万左右。他觉得沈山河是不是有点飘了。不过仔细一想,就他目前而言,年入10万没问题吧。他从几千元开始到现在才用了几年?翻了多少倍?再给他五年翻个十倍好像也没什么难度。

该看的看了,能说的也说了。时间到了下午3点多钟。陶书记一行提出要走了。

沈山河挽留说吃了晚饭再走,但因为县里来的领导和记者一行还要赶着回去,陶书记也不好硬留个把小时等饭吃,所以坚持要走。

没办法,沈山河只好带着一行人到木工区说自己做了些小手工艺品,不值个什么钱,算是自己的一点心意。

当看到沈山河准备的礼物时,大家都被吸引住了,尤其是美女记者,一下就被精美的首饰盒吸引住了。

在场有乡镇府陶书记加一个办事员,县劳动局副局长加个科室科长,电视台三名工作人员共七人。

首先每人一个鲁班锁,自己消遣时间也可以,回家给孩子玩也可以。

然后所有政府领导和美女记者都是一套笔筒笔架,另带一个首饰盒回家给夫人。

二位电视台摄像人员就只有笔筒笔架没有首饰盒了,沈山河就给了他们两个不同式样的鲁班锁。

笔筒笔架让陶书记先挑,陶书记拿了刻松石的。然后局长拿了竹,科长拿了梅,办事员不好意思拿兰让给了女记者,选了菊。

首饰盒自然让美女记者先挑,选来选去,她最终选了“愿有人间一两风,填我十万八干梦。”

然后陶书记也犹豫了一下,给老婆挑了个“众里嫣然通一顾,人间颜色如尘土。”

局长的是“一城烟雨一楼台,一花只为一树开。”

剩下的科长选了那句“无须修饰太多,你本就朱颜玉色。”

是后一个乡办事员没得选了。

随后,沈山河又给三位开车的司机每人带了两个不一样的鲁班锁。然后与王建民交流了一下眼神,确定他的安排到位了后说道:

“本来是准备好了好多食材要留各位领导吃饭的,只是你们太忙就不留了。只是这些食材留着咱们一下子也吃不完,为了不浪费,就给你们各个车上带了些,你们拿回去自己做着吃,就当我们请你们吃饭了。”

“那行,那我们就谢谢小沈小王两位老板的款待,咱们今后再见。”

“各位领导好走,再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