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醉梦瑶 > 第五十四章 走向正轨。

醉梦瑶 第五十四章 走向正轨。

作者:嫣然红尘里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5 01:09:22

第二天当沈山河望着眼前的三个如花似玉的女孩子时,哭笑不得。他真的不是故意安排的,可王建民他们在背后肯定不会这么想。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三个女人加一个男人那岂不是一床戏。

沈山河咽了口口水,下意识的抓了下衣领。

“这是干嘛,要脱衣服啊,嘻嘻,我喜欢,来,我帮你。”

小芳绝对有做女流氓的潜质,有动手的机会绝不磨叽。

三个女孩子都暗恋着沈山河,但又都自觉希望不大,却又都不想放弃。那就先这么着吧,能占点便宜便先占个便宜再说,万一得逞了呢?

既然这事只能寄希望于万一,那就别端着了,大家都是同病相怜的姐妹,谁也不会笑话谁,况且人多胆壮,力量也大,先调戏一下,推倒再说,至于这马能不能骑上,先找找感觉再说吧。

四个人嘻嘻哈哈好一通闹,沈山河顾此失彼倒没怎样,三个女孩子却是钗横鬓乱、面红耳赤、媚眼丝丝、娇喘微微,一副不胜酒力,任君采撷的模样。

沈山河直呼要命,眼见着城门即将失守,外面突然传来汽车喇叭声,沈山河趁机摆脱三人的纠缠跑了出去,留下三个女的尤自回味。

“九妹,感觉怎么样?看你平时不声不响,下手挺狠啊,呵呵呵……”

“还说,是你俩故意推的。”

“放屁,分明是你半推半就,顺势而为。”

“别闹,来,九妹,说说,他有反应没?”

小妮子算是她们的大姐头。

“要啥才算反应?”

九妹是真不懂。

“唉呀,就是…就是,唉……,笨死了。”

原来她们昨天晚上睡在一起时,聊到沈山河放着身边的大美女总是无动于衷,怀疑他是不是不行。于是三个人提出找机会试试,只是又不好意思制定详细计划,于是小妮子和小芳不约而同的把主意打在九妹身上,她们俩自己懂一点点男女之事,便以为九妹也懂,所以就闹了这么个笑话。

“我,我,没……”

“我什么我,你结巴呀。”

“我…,没,没感觉。衣,衣服太厚了。”

“唉呀,真没用。”

“你们有用怎么自己不去摸,我预先……又不,不知道,根本就没往这,这方面去感觉。”

“唉,浪费机会,下次我自己来,真是中看不中用。”

小芳这火爆脾气。

“要是……”

“呸,不可能。要是我也认了,你们谁也不许跟我争。”

“想得美,你。”

……

沈山河是没有想到三个女孩子在这么算计他,他要是知道的话,起码也会——

舍弃其他阵地,集中力量防守。

不过这时的他只能先打开大门,把外面的车子放了进来,指定地方,让司机把货卸了下来,反正货是对方的,加工后的料也是对方的,所以也就不用验尺检码,任其一倒了事,只随后给梁老板打了个电话,让他自己报了个材积规格,一车货就在这,量他也不致于胡报来赖自己吞了他的货。而且,木材检尺也就是量尺寸这个东西,是有大学问的。首先,量的方式就有挂有围。挂尺就是量横截面的最窄地方的直径。那么,有人为了增加直径,就有许多方法,常见的有锯斜口,还有在截面上加塞也就是打契子进去把直径胀大等等。至于围尺,就是量周长,松原木因为是锯成一段一段的,所以只要量每段中最细的部分为准,常用的手脚就是用特殊尺,买进时用短一点的尺,卖出用长一丝的尺。或者买进时用窄而细的尺,围上去一用力勒进树皮去,自然小了,卖出则相反。再还有偷偷掐关键位置树皮使变小,或者量的时候偷偷塞手指头进去使变大。等等等等。所以,同一车木头,即使同一个人同一根尺来检也会有些许出入,这是很正常的,因为你不一定两次都量在同一个地方。而厉害的人眼睛就是尺子,看一眼就能报出尺寸。

所以,木材贩子除了挣差价以外,主要就是靠这些手段挣材积,一车挣他一二个方的材积,至少运费就出来了。

梁老板共送了两车过来,后续边锯边送。

趁着没事,沈山河找出根木质坚硬的杂木给两台锯木机各做了副靠板。

吃过午餐,王建民带着师傅回来了。当然,该买的东西也买回来了。

沈山河让师傅先去休息,吃晚饭的时候大家再一起做个安排。

随后,沈山河迫不及待的拿出篮球,开始回味起他的校园生活。

\"嘭、嘭、嘭\",运球的声音穿越遥远的时空,慢慢与手中的球同步。每一下都像敲在年轮上,震落层层叠叠的旧时光。他忽然想起高三那年冬天,自己总在晨跑时偷偷拐进球场,对着结霜的篮筐练习投篮。那时呵出的白气会凝在睫毛上,整个世界都是毛玻璃般的朦胧。现在眼前没有雾气了,可为什么篮筐反而更模糊了?

指腹传来的触感让他恍惚——球依旧一样,打球的地方却被自己挤在巴掌大的角落里。他突然害怕起来,怕自己投出的球会穿过篮网,坠入某个时空裂隙,就好像蹦入眼前的木材堆里,消失在眼前,消散在心间。

跨下运球、三步上篮、转身跳投、侧身勾投,沈山河将所有曾经的技能都试过了,身体记忆先于意识苏醒。

篮球离手的刹那,他看见十七岁的自己正在场边咧嘴傻笑,衣服袖口还沾着昨天写字蹭上的蓝墨水。风声掠过耳畔,恍惚夹杂着当年的起哄声:\"老沈这球要是不进,明天早饭我包了!\"

接住弹回的篮球时,他死死攥紧了球面。当年,那个在球场边上巧笑嫣然的身影现在又在校园里为谁欢呼?好可惜啊,即便他能把将出边界的球捞回来,但走过去了的人他此时无能为力。

心脏在胸腔里沉沉跳动,像有只困兽在撞着锈蚀的铁笼。

转身上篮、急停跳投、三步爆扣,一通自虐似的发泄后,沈山河把脸埋进汗湿的掌心。指缝间漏进的一线天光里,无数个上学的晨昏正在重叠:翻飞的试卷、散场的哨音、谁家阳台上飘来的饭菜香。围墙边梧桐树突然沙沙作响,他猛地回头——当然没有扎马尾的姑娘笑吟吟的等他,只有一片枯叶慢悠悠地,飘进他方才运球留下的脚印里。

王建民与刘季明稍作歇息硬也一起过来打篮球。

旁边小妮子三个女孩子则正在嘻嘻哈哈打着羽毛球。

若不是边上立着的锯木机和场上倒着的木头,这里依旧是一片校园景象。

“玩吧,都尽情的玩吧,这样的时候只会越来越少。”

沈山河目光扫过每个跃动的身影。

“趁着还没有生活的拖累,家庭的负担,能玩多嗨就玩多嗨吧。生活从来不会放过哪一个人,压力一直都在。但我们不需为之而放弃欢乐。就好像木材加工厂依旧可以打球一样,苦难中依然也可以欢笑。”

“我们拼命挣钱是为了活得开心、快乐一点,所以,能够不用花什么钱就能得到的快乐为何不珍惜呢?”

“只是,好想让她们去奶孩子呀,让谁去完成这个任务呢。”

正经不了三秒,沈山河恶魔心态又出来搞怪了。

小鸡就算了,只是王建民他们买回来的小狗就,怎么说呢,跟好看不搭边,也没有让人看一眼就注意到的点,说它丑吧,它也是狗模狗样,沈山河实在搞不懂王建民看上什么了就挑了它。王建民得意洋洋的说他看上的就是谁也看不上它。

刘季明说,就是只剩这么一只了,没得选。

还真有喜欢拣别人剩货的嗜好。

既然长了这样一副蔫头耷脑的剩货样子,沈山河决定就叫它狗剩子。

三个女孩子不干,说太埋汰狗了,怎么能把你自己的小名给这么可爱的狗狗。必须要一个响亮有气势的名字。

这难不住沈山河,既然狗剩不成,那就狗剩它爸——旺剩,旺盛,这名字气势十足、喻意也好。

全套人马到齐,还多了条狗,吃饱喝足了,沈山河正式宣布:

“明天正式开工。每天上午八点到十二点,下午一点半到五点半为上班时间,中间各可以休息半个小时。早上七点到八点,中午休息时间和五点半至八点半开大门,其他时间不允许闲杂人员进入。工作时间,各安其位,认真负责,不能穿拖鞋,女的不能披头散发。”

关键是吸烟的问题,要么是长辈,要么就是师傅,既然知道人家吸烟还请了人家来,就不好禁止吸烟,只能限定工作时间不许抽烟,其他时间抽烟烟头不许乱丢且必须掐灭。如果这样都还做不到,三、五次之后,沈山河表示就只有换人了。

至于戴口罩、手套、安全帽,则随各人自愿,不统一规定。

剩下什么迟到了,旷工就不用说了,都是睡在厂里,包括王建民父亲,即便离家不远,但回去也是一个人,哪有呆在厂里舒服。更何况,以后估计是按方拿提成,做多做少是他们自己的事,更不用沈山河操心,他所要负责的,就是安全生产。

新来的师傅姓周,沈山河便把一整套人马各自的任务给他作了介绍然后便交由他负责具体加工过程中的指挥调度。

最后沈山河就是一句:

“好好干,干得好有奖,干不好换人。

晚上,沈山河照例拿出他的“百宝箱”开始记日记。

当再次面对苏瑶的青丝,苏瑶的照片还有他的点点滴滴时,他已经不复往日的激情,但他知道,他对苏瑶的思念并未减少,如陈年的老酒一般愈发醇厚而深沉。

那些青丝依旧柔软如初,缠绕在指间时,仿佛还能嗅到当年她发梢淡淡的茉莉香。照片里的她,眉眼如画,笑意温婉,定格在时光里,不曾褪色。他曾以为,岁月会冲淡记忆,可如今才明白,有些东西并非消逝,而是沉淀进了骨血,化作无声的陪伴。

他轻轻摩挲着照片的边缘,指尖触到一道细微的裂痕——那是某次痛到撕心裂肺时指甲不经意间掐出的痕迹。当时他曾心痛不已,仿佛真正掐在她的身上。如今再看,裂痕竟像极了命运的纹路,横亘在他们之间,无法跨越,却也无需跨越。

窗外暮色渐沉,风掠过树梢,沙沙作响,恍若旧日她的低语。他忽然笑了,将照片放回抽屉,合上时没有一丝犹豫。

原来最深的思念,早已不必靠眼泪证明。

而如今的日记,已不再是单纯的寄托思念,也是他对每一天的复盘——权衡利弊、思考得失。

总之,他已明白,单纯的思念无济于事,往日的痛皆是自找苦吃,但他也清楚,那是一个必有的过程,没经历过这些,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感悟。

一夜无话,第二天,沈王记木业加工厂正式运作了起来。

所有人马各就各位,有条不紊的各负其责,沈山河、王建民两位老板亲自下场监督。

周师傅使出浑身解数,刘季明也小心谨慎,虽然都还有些生疏,不过沈山河也没有要求他们有多快,也没有急着去指出不当之处,如今当务之急是熟悉,熟悉机器、熟悉人,只有先熟悉了之后才有空暇去关注不足之处加以改正。若一上来就指手划脚,只会让两人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至于尺寸,沈山河预先就让周师傅稍微调大了一丝,市场上买的这类加工料,都是不足尺寸的,因为他们都是按着尺寸调的,不会抛出锯片走出的路子,所以即使不出一点偏差,锯出的成品也是不足尺寸的,这也是农村里讲究的人家只要有木材要做什么用的时候都会选择自己拿去加工而不是更简单的买了。

尺寸大一丝,锯出的料木才正好,即便大了一点,对于收货的老板来讲是绝对没意见的,只是加工木材的老板会有说道,因为尺寸每小一丝,木材加工的老板利润便能多一分,当然这个小必须控制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这就考验锯匠师傅的技术了,沈山河找的是新上手的周师傅,自然不敢一开始就这么做。

做搬运的是没有技术含量的,沈山河只是要求他们分过头尾。因为师傅在锯木头的时候,为了更稳的掌控木头,都会选择把住大的一头,从小的一头锯起,以大控小,更容易些。

沈山河重点要教的是小芳和九妹两个女孩子打捆,除了方便搬运之外,打捆的作用一个是防止木材走型,把已走型的木板压正。另一个就是要好看、卖相好。所以捆的时候要把不直的夹中间,把豁了的一方藏起来,反正捆好之后整个看上去要方方正正、板板直直。

沈山河让小芳负责上头师傅那端,因为上头是根部,一般木质硬实些,而且出口端由下手刘季明掌控,形变多了些,小芳力气大点,捆得紧一点。

当然,这都是指的一根根的木方。如果是木板的话,一块块的摞起来讲究就少了点。

实际加工中,以木方居多,而木方的加工难度稍大一点,松木板材,用得最多的就是屋顶的椽子,要求的精度不高,因为这放在以前,就是两个人拉大锯扯大锯锯出来的,误差是很大的,那都无所谓,总不至于差到漏瓦吧。

总体而言,目前来看,周师傅的水平不尽如人意,但才从下手转上手,又是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设备和人,难免紧张,估计熟悉之后技术会有一个飞跃,但能达到哪一个级别,以沈山河的眼光认为,周师傅不是天赋形选手,也就达到普通锯匠的水平就再不会有什么上升空间了,也像曾经带他的上手师傅一样,混个小加厂的师傅,不过对于目前的沈山河他们来说,也算够用了。倒是刘季明这个他一手带出来的“徒弟”,年纪小,可塑性强,将来有望成为一个行业顶尖人才。值得倾力培养,而且又拜了父亲为师,还有些沾亲带故,忠诚度是有的,不过为防万一,最好能让九妹嫁给他就更保险了。至于小芳,倒是能和王建民成为欢喜冤家。而小妮子,毕竟也算有了肌肤之亲了,除非她自己选择,让她投入别的男人怀里,沈山河怎么想怎么觉得膈应。

谁也没想到,沈大老板竟然在操心几人的终身大事。要是知道的话,刘季明可能双手双脚赞成,王建民估计也会勉强接受,九妹或许会认命,小芳一定会先追着他揍一顿再说,小妮子至少暂时会很开心。

……

中午吃饭时,沈山河大致估算了一下,大约锯出了三个规方多一点,按这个速度,一天正常七个方左右,按八十块钱一方算,七八五百六,人工、电费、租金、机械耗损、饭菜这些成本预计一百六的话,利润大致400每天,如果再接一些村民的零散加工的话,一个月最高只怕能到,也算可观了。

勉励了众人一番,这就算是终于走上正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