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醉梦瑶 > 第52章 且做从容待来日。

醉梦瑶 第52章 且做从容待来日。

作者:嫣然红尘里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5 01:09:22

好在沈山河始终还保持着一份清醒,只是脚步踉跄,总不听使唤。

小芳和九妹见了,赶紧过来搀扶。

机会难得,两人有意无意间,搂搂抱抱,又挤又擦,很是亲热了一番,奈何衣服太厚,总不过瘾,半是遗憾半是害羞,沈山河已是反应迟钝没多大感觉,她们两人倒闹了个面红耳赤。

沈山河的母亲担心自己儿子,过来看看,见着自己儿子尚还认得清人,说得全话,也就放心了点,只是别有深意的眼光在小芳和九妹脸上、身上扫了几个来回,弄得两个女孩子如坐针毡,小芳饶是大大咧咧惯了,在这眼光下也感极不自然。九妹更是不堪,脖子要是能再长一点,脑袋几乎都藏自己胸沟沟里去了。

王建民已是人事不省被家人弄走了。沈山河让小芳和九妹把自己扶到大门口。

最先离开的自然是最忙最重要的人物。陶书记是最先离开的,虽然也多喝了点酒,但这种场合还不至于让他全力以赴,拉着沈山河的手勉励了几句,就在一众人的告别声中挥手离开了。

临走时陶书记问自己女儿要不要一起回去,陶丽娜借口还有账本没对留了下来。着实让众人起了不一样的心思,眼光在她和沈山河的身上来回瞄着,心中喑道:

“这关系可不一般啊!”

尤其是沈山河母亲的目光,让一向气场强大的陶丽娜也有些招架不住,拉着小妮子落荒而逃。

沈山河母亲又狠是在两个女孩子的背后重点是屁股上多瞄了几眼。

心中满是看到百花齐放般的欣悦。

随后,工商、邮电还有林业站的几个领导也告辞离开了。

接着就是陆陆续续的亲朋好友挥手离开,沈山河对他们一一表达了谢意。

庆典的鞭炮声渐渐远去,喧嚣的人群如潮水般退去,留下满地的瓜子壳、鞭炮屑和凌乱的桌椅。沈山河静静地站在厂区中央,疲惫如潮水般涌来,但脸上却没有丝毫倦意,只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复杂神情。

又是一步,又是一个台阶。到底何时才是尽头怎样才得圆满?

他望着那些或搬或扫,正在清理现场的帮忙的妇女,心中涌起一股伤感。刚才还充满欢声笑语的热闹场景,转眼就是一地狼藉。

人生境遇,大抵如此。就如同这庆典,昨天的期待如同盛开的繁花,今天的落幕却只剩满地残红。那些妇女们,弯着腰,一下一下地清扫着,仿佛在清扫着时光留下的痕迹。她们的动作机械而又重复,可在这机械背后,又何尝没有对生活的一声轻叹。

沈山河的目光从她们脸上扫过,看到了岁月刻下的皱纹,看到了劳累堆积的疲惫。这些妇女,平日里在田地里劳作,在灶台边忙碌,今天来帮忙,也只是想在这样难得的热闹时刻,沾点喜气,也算是对自己平淡生活的一点慰藉。就如同他沈山河,平日里为了自己的生活,为着些他人看来不可理喻的梦想四处奔波,折腾不息。今日这庆典看似风光无限,可在热闹散去之后呢?剩下的只是如这满地狼藉般,需要独自收拾的残局。

他想起了儿时,每次村里有这样的大事,大家都聚在一起,那种纯粹的欢乐。孩子们在人群中嬉笑玩耍,大人们一边帮忙一边谈笑风生。那时候,生活好像很简单,快乐也很容易得到。可如今,长大了,有了梦想,有了**,却发现快乐变得越来越难得,而那简单纯粹的日子,就像这庆典过后的一地废纸彩带,被丢弃在了记忆的角落。

他又想到了这些年的坎坎坷坷。为了心中的那个愿望,他付出了多少心血,又有多少次孤枕无眠。那些离去的人,逝去的事,都像一道道伤疤,刻在他的心上。今天,终于在这片土地上,在乡亲们的见证下,成功举办了一场庆典,可谁又能真正理解,他这背后所承受的压力和痛苦。

沈山河缓缓蹲下身子,捡起一片纸屑,轻轻放进垃圾桶里。他的动作有些迟缓,仿佛在跟时间较劲。他想,也许人生就是这样,充满了起起落落。有热闹的时候,就必然会有冷清的时候;有欢笑的时候,就必然会有泪水的时候。而他,只能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无论前方是阳光灿烂,还是风雨交加。

那些妇女们依旧在清扫着,她们的谈笑声在宽旷的场地中显得格外突兀。但沈山河知道,这谈笑背后,是她们被生活磨砺后的顺从,无奈却又坚韧。

站起身来,沈山河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望着远方。他知道,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他又需要面对那一堆堆的难题,去为这个刚刚起步的事业,为着达成最终的心愿而努力。而现在,他只想静下心来,好好感受这份伤感,然后将它化作前进的动力,因为,生活还得继续,他不能停下脚步。

夕阳的余晖洒在沈山河的背影上,拉出一条长长的阴影。他轻轻叹了口气,目光从那些忙碌的身影移向了大门外。那是条通往远处的公路,宽阔而平坦,但愿今后的路亦是如此。

\"沈厂长,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您老人家要不要先去休息休息?这里可不用监工。”

有妇女调侃他道。

沈山河回头,勉强挤出一丝微笑:\"你们多辛苦一下,等下每人一个红包。\"

他慢慢走向工厂的办公区,双脚依旧发软,小芳与九妹早被他打发走了,父母也随着街坊去了镇上,以后那里就是他们生活的地方,算是彻底告别了土地,抛弃了世代务农的传承。

弯腰捡起一块被丢弃的塑料包装,轻轻投入垃圾桶,仿佛在拾起那些被遗落的梦想和承诺,也仿佛在丢弃曾经的烙印。

\"后天师傅就要赶来了。\"沈山河自言自语道,语气里既有期待的兴奋,又有一丝不安。

他坐在尚未完全整理好的办公室里,看着眼前陶丽娜留下的礼单薄还有小妮子交到他手里的礼金。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资金的考验、运输的问题、市场竞争的残酷...这一切都远比一场庆典复杂得多。

陶丽娜临走的时候少有的情絮纸落。她该收拾行囊返校了,她越来越不想去面对自己的那个男朋友,但她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很想跟沈山河倾诉一番,只想到这人自己身上都一团乱麻,哪还拎得清她心中这条线。

窗外的天空渐渐暗了下来,沈山河抬头望向远处,那是村口的方向。他想起母亲站在人群中离去时,脸上既有骄傲又有担忧的神情。是啊,他怎么能不忧心?再有能耐,走得再远,也只是她眼中的“儿子”,是个要人管要人痛的孩子。

父爱如山,深沉大气;母爱似水,连绵不绝。

\"从明天起,就是真正的战斗了。\"沈山河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群山,眼神渐渐变得坚定。

今夜注定无眠,但他心里很清楚,这才是他真正的开始。没有庆典的喧嚣,没有掌声与赞扬,只有冰冷的现实和待解的难题等着他。但沈山河已经做好准备,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会咬着牙坚持下去,因为这是走到她的瑶瑶身边的他能走的唯一一条路。

他只能快点,再快点,趁着子弹还在空中时将她截住。

第二天早上八点,除了锯料师傅还在路上,其他所有人员皆已到齐,计有沈山河、王建民两个老板,小妮子父女俩,小芳与九妹,还有刘季明和王建民父亲共八人。

沈山河让王建民开始联系木材贩子看有没有想做代加工的。

许多贩卖原木的贩子其实也都有做加工料的想法,有的是因为拿不到加工许可;有的是一时找不到理想场地;也有的是怕麻烦怕折腾,自己一个人倒买倒卖就行,固定的经营管理不擅长。

对这些人来讲,如今加工环节有人帮他做了,其他环节与原木买卖一样,虽然付出了一笔加工费,但利润依旧远远超过原木买卖,自然是求之不得。

那时候的市场是真的火爆,只要你有资源,根本就不愁生意。王建民当即就谈妥了一家,表示当天就可以过来签合同,甚至可以签长期合同,合同一签,木头立马可以进厂。

因为订单及车皮的问题,自己加工这一块沈山河决定先缓一缓,但他决不满足于代人加工,所以他不会考虑长期合同,除非他觉得市场前景不好。

沈山河又指点了一下王建民和小妮子两个人的父亲,做帮工的任务,注意事项。考虑到工作效率问题,沈山河安排他俩先去镇上买两个板车轱辘回来,他准备做个板车,这是必不可少的工具,顺便叫他们去木工坊把他的木工家具带一套过来。

打捆本来是一个男工的事,因为要捆紧捆直也是要点力气的,好在山里的女孩,力气也不差,而且女人也有女人的优势,所以安排九妹和小芳来做也不全是人情。首先是只留小妮子一个女的在这里难免尴尬,不过最主要的怕是两位年轻的“大老板”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吧。

小妮子做饭倒是合理安排,不过她可不想做饭,她只想做沈山河的“私人秘书”,她听别人说那些老板都是“有事秘书干,没事干秘书”。她也希望沈山河有事没事都可以叫秘书来干一干,可惜沈山河不懂享受。气得小妮子真想晚上钻进他的被窝里给他做个检查,看他那个男人的东西到底有没有,是不是还能用。

刘季明做下手估计有点吃力,毕竟才十六七岁,力还没长足,不过也正是练力的好时候,力气上身会很快。而且前期上手师傅也不大熟练,所以每天的工作量不会太大。

整个考虑下来,这套人马虽然不尽如人意,却也不算太差,主要是大家都没有什么歪心思。

当然小妮子、小芳还有九妹那点想“以身侍郎”的心思,以及王建民老爸找儿媳、小妮子老爸逮女婿的心思都不算歪,都很“正常”。

只是苦了刘季明,就像没娘的孩子一样没人痛没人爱。明明是蠢蠢欲动的年纪,守着美色却正眼都不敢多看几眼。

安排好了之后,沈山河带着刘季明到了锯木机前,三个女孩子也跟来了。他准备锯点木料来做板子架子以厨房吃饭用的桌椅板凳以及办公室的桌椅。

开机前,沈山河站到下手刘季明跟前,指着锯片的背面对刘季明说:

“你拉木头后退的时候,眼睛盯着这里,如果你看到的只是条线,那就说明你走直了,如果你看到了锯面,说明你走偏了。看到了左边,说明你偏左,要往右调整,看到了右边,就要往左调慗。上手师傅也一样,看着锯齿成一条线。

双手掐紧木头,抵在肚子上,以双手、肚子互相协作,卡住木头不让他有摆动、翻转的余地。木头拉过来后,借着退势用暗劲一抖,把不用再锯的料可以头平着甩出去,要干脆利落,落地要尽量齐整。还需再锯的则在锯台上顺势往左一抖另一头,摆过锯片后迅速前推交回上手手里。”

说完,沈山河找了根长棍先做了个不太熟练但勉强够看的示范,让刘季明练习练习。

大概是旁边三个美女六只眼睛盯着的原因。刘季明不是甩出去斜到差不多垂直,就是另一头没甩过去掉出了平台。手足无措的样子让小妮子三人嘻嘻笑个不停。

见此情景沈山河便叫刘季明先停下来去一边慢慢揣摩,然后对着笑嘻嘻的三个女孩子说:

“你们笑你们也来试试。”

“试就试。”

小妮子三个哪里会怵沈山河,便也真拿着棍子试起来。

小芳和九妹两个自是不行,试了几次之后嘟着嘴不作声了,倒是小妮子试了几次之后便做得有模有样。

用她的话说,就跟颠勺一样靠着瞬间爆发的那一抖,力在手中却作用于另一头。于是她就教刘季明怎么发力,有美女的加持果然不一样,刘季明终于慢慢的摸着了些门道,只差着熟能生巧了。

沈山河连半吊子都算不上,自然没多少可以教的,便找好料木,调紧锯片,让三个女孩子站远点后启动了机器。

虽然不是专业的,但同为匠人,而且作为比锯匠高一阶的木匠,一些比如手稳、眼准等基本功是不缺的,甚至更为扎实,所以只要机械调整到位,沈山河锯出来的料并不比专门锯料的师傅差,所差的只是熟练度。

附近的村民有听到声响过来看热闹的,沈山河因为加工厂还没有走上正轨,所以并未关闭大门拒绝入内。

村民们看着一根根木头在机器的呼啸声中嘶一下就过去了,就如抽刀断水一般顺畅无阻。

“这速度,也就是人走得不够快,只要是人能有多快机器就能锯多快。”

“哧溜一下子,也就是分把钟吧,锯开4米长的木料。这要是人来锯,两个人对着拉,呼哧呼哧不得半个小时。”

“半个小时应该不要,二十分钟左右吧。”

“那也就是二十倍了,一天八小时,一个小时就是二天半,按工算要五十块钱。这里收二十五块钱一个小时还是真的划算。”

“五十块,你想得美,这两年什么东西都抻抻往上涨,二十五块钱一天都不一定喊得人到,听说有的技术工都涨到三十一天了,也就死劳力二十一天还喊得人到,不过也有人谦便宜不愿做了。你还没算人工的吃喝招待呢。”

“人心不足呀!以前的人只要有餐饱饭就行了,然后三块二块,现在是二十三十,以后只怕还要二百三百块钱一天。”

“其实也差不多,以前三块二块能买到的现在要二三十,以后说不定就是二三百,还不是一码事,就是听着吓人而已。”

“也是,也就是钱印大点而已,一百的和以前十块的一样,也不知要印这么大干嘛。”

“干嘛,显得有钱呗。以前万元户多有面子,现在谁还好意思说自己是万元户,也就说有万把块钱而已。”

“也就这两年的事啊。这世道真搞不懂,你看这两年乱的。以前的娼妓被人瞧不起,现在你看,笑贫不笑娼,多少女孩子在外面干这个。”

“这个来钱快啊,两腿一张,又得了快活又有钱赚,我要是女的我也愿干。”

“也就是你们这种缺德的,不当回事,以前是要装猪笼子沉塘的,败了地方名声,除非你莫回来了。”

……

一群人越扯越远,升斗小民对时局、对家国才是最关注的,并不一定就是多高尚,只因为他们才是直接被牵扯的一群人。那些有钱有势的,天下之大,何处去不得,这里乱了,他们拍拍屁股换个地方照样逍遥快活。

沈山河才懒得管他们那么多,他只要大家能接受他定的二十五块钱一个小时的加工费就行了,至于以后,船到桥头自然直,车到山前咱再喊挖机不迟。怕就怕以后路没了,钱也没有,叫天天收费,叫地地要钱,那才叫一个绝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