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醉梦瑶 > 第28章 风雪回家路。

醉梦瑶 第28章 风雪回家路。

作者:嫣然红尘里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5 01:09:22

年终岁末,寒冬像一头猛兽,将整个世界紧紧攥在冰冷的爪子里。前两日的大雪封山,给这茫茫大山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白色绒毯,蜿蜒的山间小道,在树林的雪地里斑斑驳驳,时隐时现。

年轻的沈山河挑着满满一担年货,正走在蜿蜒曲折的乡间小道上。他的脸颊被寒风吹得通红,像熟透的柿子,眉毛和头发上也沾满枝头抖落的雪花,远远看去,仿佛一位在风雪中蹒跚的白发老者。脚下的小路,平时就蜿蜒崎岖,如今被大雪覆盖,只隐隐约约露出些轮廓,每走一步,沈山河都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滑落到路边的沟壑里。积雪在他的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和着喉咙里“呼哧呼哧”的喘气声,成了沈山河一路的陪伴。

沈山河有些自大了,仗着年轻而且肩上的担子并不太重也就没做什么准备工作。而且他也没有过长时间走过雪后的山路。

没系围巾,树枝上掉落的积雪落在脖子上被体温融化后贴着皮肉一路往下钻入衣服里面,湿湿冷冷的感觉直入骨髓,有的甚至来不及化开就随着走动的脚步在衣服和皮肉之间滚动,激起一身鸡皮疙瘩,带走了他可怜的一点体温,在寒冷之外还有一种贴肤的湿漉漉的冰凉感觉,让他格外的不舒服。偏偏嘴里象烧开了水的茶壶喘着粗气,体内象开了锅一样往外冒热气,一时间又冷汗蒸腾,双方以皮肤为战场展开了生死阻击。从皮肤争夺到肌肉绞杀,到脏器到骨头,肉身节节败退。首先是四肢,手指从疼痛到麻木然后逐步向心脏逼进。

没戴手套的手,暴露在空气中被冻得钻心的疼时,他不得不轮流着一手扶着担子一手插兜里,只是这样走起路来更加趔趔趄趄,守不住平衡。

脚下的雪地松软又湿滑,每迈出一步,都要费好大的力气,稍不留意就会滑倒。沈山河的军绿色解放胶鞋早已被雪水浸透,双脚冻得麻木,只得咬着牙,一步一步坚定地向前挪动,幸好他还没有蠢到要装逼穿皮鞋。

路过一处陡坡时,积雪更深,他的脚步明显慢了下来,身子微微前倾,一手紧紧抓住扁担,一手伸开试图抓住点什么来保持平衡。然而,依旧没能幸免,缺乏知觉的脚没有了往日的灵便,他的脚下突然一滑,整个人向前扑去。好在他反应迅速,及时用手撑住了地面,才没有摔得太狼狈。只是肩上的担子没能守住,两个蛇皮袋子骨碌碌滚下坡去。幸好袋口扎得够紧,要不然这满山的糖果,山神土地是笑纳呢还是笑纳呢?

连滚带爬的,沈山河好不容易把两袋年货拖了上来……

沈山河直起身子,望向远方。远处山峦连绵起伏,一片银白,在午后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山林间,偶尔传来几声鸟叫,给这寂静的冬日增添了几分生机。

再往前走,就能看到自家的村子了,村口那棵老槐树像一个忠实的守望者,等待着游子的归来。想到马上就能见到家人,沈山河疲惫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他深知一鼓作气的道理,歇得越久越没了坚持的力气,跺跺脚,大喝一声,他重新挑起担子,加快了脚步。

当夕阳的余晖洒在雪地上,沈山河终于走到了村口。看着眼前被大雪覆盖的村庄,仿佛被施了魔法,变得宁静而神秘。

远处的山峦,原本是青黛色的轮廓,如今被厚厚的积雪勾勒出柔和的线条,像是大自然精心绘制的水墨画,淡雅而深邃。山顶的积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银白色的光芒,宛如戴上了璀璨的王冠,彰显着冬日的威严与壮美。

山间的树木,也换上了洁白的冬装。松树挺拔地站立着,枝头的积雪像是给它戴上了一顶顶白色的帽子,而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枝,则被冰凌挂满,像是挂满了晶莹剔透的水晶珠子。微风拂过,冰凌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宛如大自然奏响的冬日乐章,清脆而悠扬。

村庄里,屋顶被厚厚的积雪覆盖,仿佛给每一座房屋都披上了一层柔软的棉被。炊烟从屋顶袅袅升起,为这一片茫茫寂寞增添了一份灵动,那是人间烟火的温暖印记。给沈山河平添了一分暖意。

孩子们在雪地里欢快地奔跑,他们的笑声清脆而纯净,如同冬日里最温暖的阳光,驱散了寒冷与寂静。他们堆雪人、打雪仗,用稚嫩的小手在雪地上留下一个个可爱的印痕,那是童年的欢乐与纯真。

田野里,一片白茫茫的景象。土地在棉被下静静的沉睡着孕育着生机只待明年春天的到来。偶尔可以看到几只觅食的麻雀,在雪地上跳跃,它们的爪印像是在雪地上写下的小诗,灵动而有趣。

村子里饭菜的香气随着袅袅炊烟在空气中弥漫。他深吸一口气,心间涌起崔跃,疲意尽去。

这就是家的味道,一生的奔波就为这一刻。

村上不知谁家的狗子认不出这个挑着两个蛇皮袋,一身狼狈的沈山河,冲着他“旺旺”大叫,“一犬吠形,百犬吠声。”一时群犬呼应,此起彼伏。

犬吠声惊动了家中的人们,大家纷纷开门察看。

“是沈家小子回来啦。”

“沈师傅,你崽伢儿回来了。”

“沈伢子发财回来啦,咋搞得这模样?路上被人抢了?”

“沈老板在外面发财了走不得山路了噢。”

“哈哈哈……”

打趣声中,沈山河的母亲听了动静赶紧跑了过来,见了儿子的狠狈样子心痛得不得了,边接过担子边唠叨:

“怎么也不发个信息过来让你爸来接?这么大个人了,怎么就不会拿个手套围巾的?……”

一边又冲着准备过来的沈山河老爸吼道:

“还看什么看,不知道赶紧倒好热水,一天天的,样样要人喊。”

他男人一声不吭立马灰溜溜的进屋去了。

“你瞧瞧人家男人,伏伏贴贴的,看看你,油盐不进的。”

有大婶见了斥责着自家男人。

“那怪我?你要能给我生出个她一样的儿子来,我天天走路都把你捧着。”

“那是我的原因吗?那是你家的种不行。”

“种咋不行了,分明是你这块地不行。”

“你说我地不行,你信不信我去找别人的种试试看。”

乡下的女人泼辣起来是真敢光膀子上的。

“你敢换种我就换地,谁怕谁。”

这是一对谁也不惯着谁的怨家,好的时候蜜里调油,腻歪得叫人想吐。吵起架来掏裆挖心,哪里疼朝哪里下手。

“桃婶娘我支持你,今天晚上我给你留门。”

有男人看热闹不嫌事大。

“你留门是吧?今晚你去猪栏里睡。”

男人旁边一把扫把飞了过来。引出一阵哄堂大笑。

沈山河手脚冰凉,身上的雪水也带走了全身的热量,他整个人都有有点恍惚了,哪有心思搭理人,此时的他便是端来一盆开水他也会毫不犹豫的扑进去——反正已经没了知觉,不会痛。

“沈伢子变了啊,发了财不认人了。”

有人开始怪腔怪调。

这一年来,他老妈手镯老爸手表,前不久腰上又别上了bb机,要说村里没人眼红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山里人家忙起来是真忙,起早贪黑的,两头不见光。闲的时候也是真闲,东家长西家短祖宗十八代都给你刨出来晾晾。这一年双眼自然没离开过他夫妇俩,别说戴个金镯子,就是头上那根白发是什么时候长的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你们就看着他们享福了,前些年为了供娃读书吃了多少苦你们没看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你们没听说过?那时候叫你们送娃多读点书,你们怎么说来着?”

不管什么地方,有人尖酸刻薄、有人自私自利,也会有人热情大方、公道正直。

“当时你们不是说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能认得几个字会算个数不是文盲就行,不如早点出去还能多挣几年钱。你们倒是拿那些钱去买金手镯bb机呀?干嘛要羡慕人家?”

“那能怨我们?就我家那小子,是那块料吗?”

还有人不服。

“那怨谁?怨人家把书读去了?怨人家把钱挣走了没给你们家留?再说人家沈山河挣钱靠的全是书上学来的东西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你们就找不到一行适合自家孩子的?不负责就是不负责,哪有那么多借口。”

……

此时的沈山河根本没想到自己一个无意识的举动会引起这么多波折。他正躺在澡盆里受着煎熬。

麻木的手脚经过热水的浸泡慢慢的恢复了知觉,自然也就恢复了痛觉。一时间只觉得双手双脚又热又痒又疼,是那种源自骨头由内而外的痛还有痒,挠都挠不到的那种。

常言道“十指连心”,这就典型症状。而沈山河现在不止是十指,是二十指,是双倍的痛疼。那感觉,怎一个挠心挠肺说得尽。

沈山河整整在澡盆里待了个把小时,中途他老娘催着他老爸换了两轮热水,他才算完全恢复过来。

饭菜早已备好,放在锅里热着,端出来,一家人开开心心吃起来。

饭桌上,沈山河边吃着饭边说着这一年的收获,并当场拿出一千块钱说是父母帮忙看店以及送的菜的钱。

沈山河父母推辞不过,最后接了过去,说是帮他攒着娶媳妇用。

家里年货已置办周全,再加上沈山河又挑回满满两大袋,这个年,定是喜庆富足了。

第二天沈山河躺在床上不想动,狠狠的睡了个懒觉。父母也不叫他,只给他留着饭菜在灶上热着,自顾收拾里里外外的卫生去了。

磨磨蹭蹭,一直在床上赖到中午,沈山河才起来草草吃了口饭,本想着要给父母搭把手却被母亲嫌弃碍手碍脚。无聊之下,只好出门溜达溜达。

\"唉呦,沈老板来了。”

这几乎成了村里人见了他之后标配的开场话,只是同样的话,有的带着笑意,有的带着酸味。

沈山河故作不知,只一如既往的寒暄打闹。儿时的玩伴大多出门打工回来了,而且几乎个个腰间都别着个bb机,西装笔挺,皮鞋锃亮。至于挣没挣钱,挣多挣少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沈山河原本还想着要亲热一番都不好意思了,怕弄乱了他们好不容易收拾起来的发型,弄皱他们西服,弄脏他们的皮鞋。

反倒是沈山河自己,随意的老棉袄,固定的理发店老板修理的发型,蒙灰的皮鞋,更像个没挣到钱的打工人。

沈山河知道,他们之间已隔起一道光鲜的皮壳,再也不可能象儿时一般光洁溜溜坦然相对了。

这是长大了的标志,也是长大要付出的代价。

也有没回来的小伙伴,你说在哪里哪里,他说在干嘛干嘛,就是他的亲娘老子,也说不出个确切的话来。

大过年的,沈山河也不好说什么,只安慰人家说一定是混得不错,老板看重了留着守场子呢。

人生的路就是这样,一路停停走走,沿途中会有人病了、有人累了;有人加入、有人离开,能和你并着肩甚至牵着手一直走下去的,真的,很少!很难!

便是能够走上一程的,也弥足珍贵。

又是一年除夕夜,万事俱备,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围坐在电视机前,一如既往的看着春节晚会。

算起来,这是中央电视台的第十四届春晚了,依旧是全国人民万众瞩目的年终大餐。这届春晚历史首次使用了北京、上海、西安三地互传联动的直播形式。据说为了保证直播顺利进行,技术团队付出了巨大努力,铺设了超过3000公里的光缆,三地信号并网测试时,将同步误差精确控制在0.27秒 。在那时的技术条件下,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那是一个真正考虑普通大众需求的时代。

晚会的开场歌舞《这是美丽的祖国》,由张也、魏松、冯健雪分别从北京、上海、西安三地唱响,喜庆、欢快、火红的气氛瞬间点燃。随后,三地主持人集体亮相,赵忠祥、倪萍在北京主会场,程前、袁鸣在上海分会场,周涛、张晓在西安分会场,他们的亲切问候和精彩串场,让观众们感受到了来自不同城市的新春祝福。

语言类节目一直是春晚的重头戏,1996年春晚的小品和相声,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赵丽蓉、巩汉林、金珠带来的小品《打工奇遇》,堪称经典中的经典。赵丽蓉老师饰演的老太太想找份洗盘子的工作,却被“太后大酒楼”的黑心经理包装成劝酒传菜的“慈禧太后” 。面对酒楼哄抬物价赚黑心钱的行为,赵丽蓉老师最后向物价局举报,并留下“货真价实”四个大字,让人拍手称快。赵丽蓉老师带着高烧排练,直播前夜还临时调整“货真价实”毛笔字桥段,在后台边吸氧边练习,她对艺术的敬业精神,令人敬佩。小品中的经典台词,如“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其实就是那个二锅头,兑的那个白开水”,成为了当时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如今更成了辩别“汉歼”的“暗号”,谁要是对不上来,那就不是国人。

蔡明和郭达的《机器人趣话》也让人眼前一亮。在那个“机器人”还是新鲜词的年代,蔡明用精湛的演技,为观众展现出一个未来智能机器人的生动形象。“在没有输入正确的程序之前所有的机器人均为柔道七段”“你长得像蔡明,干脆叫你菜花吧”等台词,幽默风趣,让人捧腹大笑。

赵本山、范伟、李海的小品《三鞭子》,同样让人印象深刻。小品讲述了一位县领导坐着轿车下乡,在山路上被一位赶马车的老汉拦下,原因是轿车扬起的尘土弄脏了老汉给生病母亲抓的中药 。在老汉的要求下,县领导下车查看民情,最后坐着老汉的马车离开。这个小品反映了基层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充满了生活气息,赵本山和范伟的精彩演绎,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了温暖和正能量。

除了小品,相声节目也十分精彩。姜昆、戴志诚与北京国安足球队、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队和西安球迷一起带来的《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将足球元素与相声巧妙结合,他们一起演唱《真心英雄》,现场气氛热烈,展现出了体育精神与传统文化的碰撞。可惜我们的国足一如沈山河废弃的朽木一般,不堪重用。

牛群、冯巩的《明天会更好》,则延续了他们一贯的幽默风格,用诙谐的语言调侃生活中的点滴,让人忍俊不禁,也传递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舞节目也是精彩纷呈。宋祖英演唱的《兵哥哥》,歌声甜美,饱含深情,唱出了军嫂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与牵挂 ,舞蹈演员张玉萍的伴舞也为节目增色不少,优美的舞姿让人陶醉。解晓东的《火火的北京》,节奏欢快,充满活力,展现了北京这座城市的热情与魅力,瞬间点燃了观众的热情。

让沈山河难以忘怀的是晚会上的那首歌——《总会等到那一天》。

……

我总会等到那一天,

那一天相对是笑脸,

我们同心把那苍海变桑田。

我总会等到那一天,

那一天心愿会实现,

再也不会看见那流泪的眼。

因着这一首歌,那年除夕,沈山河印象深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