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雾尚未完全散去,陆小龙已经站在指挥所里,眉头紧锁地盯着桌上摊开的账本。岩迈端着一杯浓茶走进来,看到陆小龙凝重的表情,不由得叹了口气。
又为钱发愁?岩迈将茶杯推到他面前。
陆小龙揉了揉太阳穴,手指点着账本上触目惊心的赤字:上级拨付的军饷只够维持基本开销,但我们现在有五百多人要养活,武器要维护,弹药要补充,更别提那个吞金兽般的情报网了。
岩迈凑近看了看,脸色也凝重起来:确实棘手。上次战斗损耗的装备还没完全补充,医疗物资也见底了。士兵们这个月的津贴已经推迟发放了,再这样下去恐怕会影响士气。
正说着,扎图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清单:营长,爆破材料快用完了!上次缴获的那批炸药质量太差,哑火率高达三成。我们需要采购一批新的,但后勤处说今年预算已经超支...
陆小龙一拳砸在桌上,茶杯震得哐当作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资金,我们拿什么守住这片防区?
他站起身,在指挥所里来回踱步。窗外,士兵们正在进行晨练,喊杀声震天。这些忠诚的战士跟着他出生入死,却不能得到应有的待遇,这让陆小龙感到深深的自责。
其他部队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陆小龙突然停下脚步,看向岩迈。
岩迈犹豫了一下,压低声音:听说...有些部队会默许手下在边境搞些。比如护送商队收保护费,或者...参与一些灰色贸易。
陆小龙的眼神锐利起来:说具体点。
岩迈凑近些,声音更低了:勐古镇的罗家控制着玉石贸易,彭家在做木材生意,就连政府军那边也有些军官私下参与边境小额贸易。只要不涉及毒品,上面通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陆小龙沉默片刻,目光投向墙上那张巨大的防区地图。他的防区恰好位于几条重要商路的交汇处,每天都有大量商队经过。
扎图,他突然转身,去把最近三个月所有经过我们防区的商队记录拿过来。
一小时后,指挥所的桌上铺满了各种记录和地图。陆小龙仔细研究着商队的行进路线、货物种类和频率。
看这里,他手指点在地图上的一个隘口,每周至少有五支商队经过这里,大多是运输玉石毛料和木材的。如果我们能在这里设一个检查站...
岩迈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以安全检查为名,对过往商队征收适当的过境费?但这需要得到司令部的批准。
陆小龙冷笑一声:等司令部那些官僚走完流程,黄花菜都凉了。非常时期,非常手段。
他当即下令:岩迈,你带一个排去那个隘口,设立一个临时检查站。记住,态度要客气,收费要合理,给足收据,就说这是防区安全维护费。
扎图,你去找几个机灵的士兵,换上便装,到边境集市上打听一下各种商品的行情价格,特别是玉石毛料和优质木材的。
两天后,情报陆续汇总回来。
岩迈的报告令人振奋:仅第一天就征收了相当于全营半个月军饷的安全费,商队们虽然有些不情愿,但在得到确实的安全保障后大多表示理解。
扎图带来的市场情报更让陆小龙眼前一亮:边境两侧的玉石和木材价格差高达数倍,如果能组织直接贸易,利润将相当可观。
营长,这是个大好机会,扎图兴奋地说,我们控制区里有几个寨子盛产优质柚木,以前都是被彭家的人低价收购。如果我们能直接组织采伐和运输...
陆小龙沉思片刻,摇了摇头:直接参与贸易太显眼了,容易授人以柄。我们不如做中间人,为买卖双方提供安全保障,收取佣金。
他当即制定了一个谨慎的计划:以防区安全为名,规范商路秩序,对过往商队提供武装护送服务并收取合理费用;同时暗中促成控制区内的村民与诚信商人直接交易,避免被大商人压价,从中抽取少量佣金。
第一周试行下来,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陆小龙亲自挑选了一批口才好、懂交易的士兵,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商路协调小组,由岩迈直接领导。他们在各个关卡和集市活动,既不显得咄咄逼人,又能有效维持秩序、促成交易。
一天傍晚,岩迈兴奋地来找陆小龙,手里拿着一个沉甸甸的钱袋:营长,猜猜这周我们收入多少?足够支付全营两个月的军饷还有余!
陆小龙接过钱袋,掂了掂分量,脸上却不见喜色:钱来得太快,未必是好事。有没有遇到麻烦?
岩迈点点头:确实有。昨天彭家的一个管事来找茬,说我们抢了他们的生意。我按你教的,只说我们在执行安全任务,规范市场秩序,对他们家的商队还特别优惠。
对方什么反应?
表面上客客气气地走了,但我感觉他们不会善罢甘休。
陆小龙沉思片刻:彭家树大根深,暂时不宜正面冲突。这样,下次彭家的商队过来,给予特别通行便利,收费减半。我们要的是财路,不是敌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