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迈的到来像一剂强心针,让原本略显沉闷的营部气氛为之一振。他的雷厉风行和那股子从尸山血海里滚出来的煞气,迅速涤荡着部队中残留的懈怠与观望。士兵们私下里称他为“活阎王”,但训练场上,他的命令无人敢怠慢半分。
陆小龙肩上的压力并未因此减轻。击退吴登的进攻只是一次防御战的胜利,他深知自己这支队伍离真正的精锐还差得远。缺乏一支能够随时拿得出手、执行最关键、最危险任务的尖刀力量,是他心头最大的隐忧。
深夜,指挥部油灯摇曳。陆小龙、岩迈,以及刚刚报到、身上还带着军校和爆破训练场混合气味的扎图,围在一张简陋的沙盘前。
“防守,我们暂时站稳了。”陆小龙的手指划过沙盘上标注的己方防线,“但光挨打不还手,迟早会被耗死。吴登吃了亏,下次来的只会更狠。”
岩迈抱着胳膊,粗壮的肌肉在灯光下轮廓分明:“营长说的是。咱们得有一只能咬人的拳头,不仅能守,还能钻出去,掏它的心窝子!”
扎图摆弄着手里一个自制的小型爆炸装置模型,头也不抬地嘟囔:“就得这样。正面硬碰硬没意思,绕到后面,轰!给他来个大的,才痛快。”
陆小龙目光扫过两位老战友,最终定格在岩迈脸上:“我的想法是,把‘猎鹰’重新立起来。”
岩迈眼睛一亮:“‘猎鹰’?好!名字响亮!就该这样!”
“猎鹰”是他们在军校时期,由陆小龙牵头,岩迈、扎图等人为核心组成的一个非正式尖刀小组的代号。在毕业演习中,正是这支“猎鹰”奇兵突出,端掉了蓝军指挥部,一举奠定胜局。
“此一时彼一时。”陆小龙语气沉凝,“现在的‘猎鹰’,不能只是一个小队。我要把它扩编,建成营属侦察排的编制,但实质上,它必须是我们手里最快、最狠、最能打的那把尖刀!专啃最硬的骨头,专执行最要命的任务!”
他看向扎图:“扎图,你的爆破手艺,不能只用来炸炸碉堡。诡雷设置、定向爆破、潜入破坏,这些才是‘猎鹰’需要的。你来做爆破教官,兼突击组长。”
扎图终于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兴奋和破坏欲交织的光芒:“营长放心!保证让敌人的地盘处处开花!”
“岩迈。”陆小龙转向他,“副营长事务繁杂,但‘猎鹰’的日常训练和实战指挥,你得亲自抓。别人,我不放心。”
岩迈重重点头,拳头砸在掌心:“交给我!一定给你练出一群嗷嗷叫的狼崽子!”
决心已定,行动立即展开。
严格的选拔:百里挑一的残酷
第二天,全营集合。陆小龙站在台上,宣布了组建“猎鹰”特别侦察排的决定,并公布了堪称苛刻的选拔标准:
“体能:负重三十公斤,二十公里山地越野,两小时内完成!”
“射击:一百五十米移动靶,十发子弹,九十环以上!”
“战术:通过预设的综合障碍与战术反应考场,时间、标准由岩副营长定!”
“意志:能通过审讯抗压测试!”
条件一出,台下顿时一片吸气声。这标准,比许多部队选拔军官还要严格数倍!
“自愿报名!现在开始!”陆小龙没有多余废话。
短暂的沉寂后,一些自恃身手不凡、渴望建功的老兵率先出列。紧接着,更多被陆小龙和岩迈表现所激励、不甘平庸的士兵也站了出来。最终,约有八十人报名,几乎占了全营能动弹的战斗人员三分之一。
选拔 immediately开始。
山地越野成了第一道鬼门关。沉重的背囊、崎岖的山路、严苛的时间,像无形的鞭子抽打着每一个人。不断有人体力不支倒下、呕吐、甚至抽筋被淘汰。岩迈骑着摩托车跟在后面,如同驱赶羊群的牧羊犬,吼声如雷:“快!没吃饭吗?敌人会在后面等你吗?!”
到达终点时,仅有四十余人勉强在规定时间内到达,个个瘫倒在地,如同从水里捞出来一般。
紧接着就是射击考核。极度疲惫之下,手臂颤抖,呼吸急促,想要打准难如登天。砰砰的枪声响过,报靶员的声音一次次击碎着参与者的信心。“65环!”“71环!”“脱靶!”……能达到90环者,寥寥无几。
战术障碍考场更是岩迈亲自设计的“地狱之路”。泥潭、高墙、铁丝网、火力封锁区(模拟)、陷阱判断……不仅考验体力,更考验反应、智慧和团队协作(随机分组)。有人在这里耗尽最后一丝力气,有人因错误判断被“判定阵亡”。
最后是意志考核。由岩迈和陆小龙亲自担任“审讯官”。没有**伤害,但噪音干扰、强光照射、不间断的讯问、心理压迫,足以让许多体能过关的硬汉精神崩溃,主动放弃。
三天选拔结束,最终能站在陆小龙面前的,只有区区十二人。加上原“猎鹰”的骨干(陆小龙、岩迈、扎图,以及两名从司令部带来的老队员),整个侦察排初步定为十七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